『壹』 假的公證書,但是己超過二十年,公證處不予復查,我該怎麼辦
既然是假的,公證處有什麼義務給你復查呀?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叫人家怎麼查?
『貳』 公證書開了證明之後不想辦了能退回來嗎
公證書已經出具,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撤銷的,它有著一套嚴格的程序。
根據《公證程序規則》規定:
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復查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載明申請人認為公證書存在的錯誤及其理由,提出撤銷或者更正公證書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第六十二條
公證機構收到復查申請後,應當指派原承辦公證員之外的公證員進行復查。復查結論及處理意見,應當報公證機構的負責人審批。
第六十三條
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第六十四條
公證機構應當自收到復查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復查,作出復查處理決定,發給申請人。需要對公證書作撤銷或者更正、補正處理的,應當在作出復查處理決定後十日內完成。復查處理決定及處理後的公證書,應當存入原公證案卷。
公證機構辦理復查,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但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六十五條
公證機構發現出具的公證書的內容及辦理程序有本規則第六十三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的,應當通知當事人,按照本規則第六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理。
第六十六條
公證書被撤銷的,所收的公證費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因公證機構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應當全部退還當事人;
(二)因當事人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不予退還;
(三)因公證機構和當事人雙方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酌情退還。
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機構作出的撤銷或者不予撤銷公證書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地方公證協會投訴。
投訴的處理辦法,由中國公證協會制定。
第六十八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涉及當事人之間或者當事人與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之間實體權利義務的內容有爭議的,公證機構應當告知其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六十九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過錯責任和賠償數額發生爭議,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申請地方公證協會調解。
-----------------------
以上均是當事人或相關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有爭議或有錯誤的情況下申請復查、撤銷,若是公證書沒有任何問題,只是當事人想改變主意呢?這種情況下公證書要怎麼撤銷?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再次通過公證來讓之前的公證書失去效力,如遺囑公證以最後的一份遺囑公證書為准,委託公證可以通過另外一份聲明書公證來讓其失效。
『叄』 公證復議的具體期限
新的《公證法》2006年3月1日實施,以前的規定都改了,公證書不能復議,只能復查,而且內有時內間容限制。只要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發現有錯誤,隨時可以向該公證機關申請復查。
參考:《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第四十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肆』 撤銷公證書的復查決定書何時生效
向公證機構申請復查,復查決定一經做出並送達,就是生效的。因為該公證機構已經完成了對公證書的再審查過程。不過這個「生效」指的是公證處的程序,對復查決定不服,還可以向當地的公證協會進行投訴。從本案看,你的訴求已經全部滿足。公證協會不再受理。你幫助我,我幫助你,請搜索微信公眾號--"富貴農庄",免費關注,閱讀更多故事,謝謝!
『伍』 公證書復查意見不滿意可以起訴嗎
你好,我國《公證法》是有明確規定的,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知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陸』 民事訴訟之中又提出公證爭議復查,受理嗎
公證爭議復查,這只是一方對另一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而已,原則上,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換句話,如果能提出足夠證據的,則可以推翻公證書證明的事實。
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1、第三十六條 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2、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柒』 已經出具的公證書,能申請撤銷嗎
你好,
根據《公證程序規則》規定:
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復查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載明申請人認為公證書存在的錯誤及其理由,提出撤銷或者更正公證書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第六十二條
公證機構收到復查申請後,應當指派原承辦公證員之外的公證員進行復查。復查結論及處理意見,應當報公證機構的負責人審批。
第六十三條
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第六十四條
公證機構應當自收到復查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復查,作出復查處理決定,發給申請人。需要對公證書作撤銷或者更正、補正處理的,應當在作出復查處理決定後十日內完成。復查處理決定及處理後的公證書,應當存入原公證案卷。
公證機構辦理復查,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但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六十五條
公證機構發現出具的公證書的內容及辦理程序有本規則第六十三條第二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的,應當通知當事人,按照本規則第六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理。
第六十六條
公證書被撤銷的,所收的公證費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因公證機構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應當全部退還當事人;
(二)因當事人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不予退還;
(三)因公證機構和當事人雙方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酌情退還。
第六十七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機構作出的撤銷或者不予撤銷公證書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地方公證協會投訴。
投訴的處理辦法,由中國公證協會制定。
第六十八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涉及當事人之間或者當事人與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之間實體權利義務的內容有爭議的,公證機構應當告知其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六十九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構因過錯責任和賠償數額發生爭議,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也可以申請地方公證協會調解。
以上均是當事人或相關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有爭議或有錯誤的情況下申請復查、撤銷,若是公證書沒有任何問題,只是當事人想改變主意呢?這種情況下公證書要怎麼撤銷?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再次通過公證來讓之前的公證書失去效力,如遺囑公證以最後的一份遺囑公證書為准,委託公證可以通過另外一份聲明書公證來讓其失效。
『捌』 公證復查爭議投訴應在多長時間內提出
《公證復查爭議處理辦法》第六條 投訴人應當自收到或者知道公證機構作出的撤銷或者不回予撤銷公證書的復查答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地方公證協會提出公證復查爭議投訴。
第七條 公證復查爭議投訴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載明投訴人的訴求及其理由,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玖』 關於公證書有瑕疵!!!!急求!!!
《公正程序規則》第61條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再版收到公證書之日起權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的,可以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該項公正之日起一年內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關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根據此條的規定,你有權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關提出要求復查的申請,復查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載明申請人認為公證書存在的錯誤及其理由,提出撤銷或更正公證書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公證機關在收到你的復查申請之日起30日內應當作出復查處理決定,並將處理決定發給你。如果你對公正機構的復查決定有異議,你可以向地方公正協會投訴;如果你對公證書涉及當事人之間或者當事人與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之間實體權利義務的內容有爭議的話,你可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拾』 《公證程序規則》第六十一條 中的 「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如何解釋
這兩者是沒有矛盾的。後者的期限起計時間是確定的,即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版而前者的期限起計時間權實際上是不明確的,即利害關系人可能是在公證書出具之日起超過二十年才知道或應當知道該項公證,這是雖然利害關系人是才知道或應當知道該項公證,沒有超過一年的期限,但依照後者的規定,仍不得申請復審。
這有點類似於訴訟時效問題。可網路一下「訴訟時效」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