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楊凌農高會特色專題展都有啥
從楊凌農高會組委會幫您打探到29個特色專題展的參觀攻略,僅供市民參觀使用。
1、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農業專題展:設在A館二樓。主要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線,參展項目以農業科技合作交流與本國特色產品展示為主體。
2、荷蘭國家農業產品及成果展:設在A館二樓。主要展示荷蘭園藝自動化控制系統及深加工生產線等內容。
3、馬鈴薯主糧化專題展:設在A館長廊吧。主要展示世界馬鈴薯最新科研進展、陝西馬鈴薯產業發展、新品種和主食化產品。
4、新絲綢之路創新品牌行動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聯展:A館一樓。展示18個省市自治區的60多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5、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戰略創新聯盟聯展:A館一樓。主要展示創新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大學推廣模式」和「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等。
6、全國農業標准化20周年成果展:C館二樓西廳。集中展示各地建設示範區品牌等。
7、現代農業引智成果展:A館一樓。展示近年來我國在農業領域引進國外新技術、新品種、新理念取得的最新成果。
8、全國油用牡丹產業專題展:A館一樓。主要展示牡丹深加工系列高新技術產品。
9、現代特色園藝展:C館一樓。展示果業和陝西茶產業。
10、現代農作物種業專題展:B館東廳。主要展示新審定的、申請保護的植物新品種等。
11、設施農業專題展:B館中廳。主要展示溫室大棚、節水灌溉、殺蟲燈等。
12、農資專題展:B館西廳。主要展示新型肥料、農葯、植保器械等。
13、果袋機械專題展:B館廣場。主要展示果袋機、選果機等。
14、畜牧業專題展:B館西廳。主要展示養殖、畜禽良種、飼料、獸葯、牧草以及畜禽飼養設備等。
15、《農業科技報》放心農資一條街專題展:B館西廳。主要展示國內知名農資肥料企業等。
16、陝西供銷名優新特農產品展:C館一樓。主要以陝西省供銷社系統企業農產品為主。
17、陝西省水利新技術展:C館一樓。集中展示「十二五」期間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成就。
18、陝西鄉村旅遊展:C館一樓。展示近年來陝西鄉村旅遊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
19、全國科普惠農展:B館中廳。集中展示陝西省各地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近5年獲得的成就。
20、農業科普圖書展:B館中廳。集中展示16家出版社的農業圖書、種植、養殖等。
21、婦女手工藝品展:C館一樓。主要展示我省關中、陝北、陝南有地域特色的十多類婦女手工藝品。
22、楊凌特色產業專題展:C館二樓南廳。展示農業電商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等示範發展最新成就。
23、農業機械展:D區。主要展示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展。
24、苗木專題展:F區。主要展示果樹苗、綠化苗、花卉等各類新品種。
25、兔產業專題展:H區。展示活兔、籠具、器械、飼料及兔肉、皮、毛製品等。
26、2015絲綢之路經濟帶食用菌產業專題展。展示食用菌新技術新產品。
27、西部林果展:H區(政務大廈東停車場)。展示林果種植加工、生產資料、加工設備等。
28、日本盆景專題展:E區4號館。介紹日本盆景藝術發展的歷史、製作過程等。
29、金融服務現代農業專題展:B館西輔房。展示「金融機構服務三農及現代農業展」。
㈡ 張灼華的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中樞神經系統的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病理機制研究。他的研究在國際上率先證明整合素(integrin)介導的細胞粘附是貼壁細胞生存的必備條件(PNAS 1995);發現了第一個活化整合素的細胞內信號傳導途徑—R-ras 對整合素活性的調節途徑(Cell 1996)。他的研究還證明早老素(presenilins)是澱粉樣蛋白形成的關鍵酶的組分, 為老年痴呆症的Aβ假說提供了重要的實驗依據(Nature 1998; Nat Cell Biol 2000);發現了三個帕金森病相關基因 (parkin, PINK1, DJ-1)通過同一途徑發揮功能(PNAS 2006; J Clin Invest 2009; Arch Neurol 2010);發現了第一個由PINK1和DJ-1突變引起的帕金森病雙基因遺傳模式(digenic inheritance) 家系, 為證明多個基因通過同一途徑引起帕金森病提供了人類遺傳學依據(Hum Mol Genet 2006)。張灼華在多種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40多篇。他的研究被同行引用超過3500次。張灼華的研究曾獲1999年首屆長江成就一等獎(排名第3)和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2)。2011年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神經變性的分子病理機制」研究。2012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衛生行業基金項目「嚴重致畸致殘出生缺陷檢測新技術平台及其臨床應用評價」。2012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教育部「神經變性機制創新引智基地」。

㈢ 曹福亮的學術成就
先後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5項,鑒定和驗收領成果19項,獲科技獎勵15項。其中,作為第一主持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梁希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精品課程1項;作為主要參加人(排名第五),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序號 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獎勵部門 獎勵等級 本人排名/總人數 獎勵時間
1 四種南方重要經濟林樹種(銀杏等)良種選育和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廣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務院 二等 1/10 2007
2 南方主要造林樹種(銀杏等)抗性機理和培育技術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務院 二等 1/10 2003
3 南方型楊樹速生豐產技術的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務院 三等 5/9 1992
4 南方主要造林樹種耐旱和耐鹽鹼能力的研究 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林業局 二等 1/9 1998
5 銀杏資源高效利用技術 梁希科學技術獎 中國林學會 一等 1/9 2007
6 葉用銀杏規范化栽培技術的示範推廣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獎 江蘇省政府 二等 1/25 2006
7 銀杏新品種選育、高效優質培育技術研究及推廣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江蘇省政府 三等 1/5 2006
8 南方型楊樹速生豐產技術的研究 林業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林業部 二等 5/9 1991
9 南方地區楊樹紙漿和膠合板材優化栽培模式研究 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林業局 二等 5/9 1998
10 海岸帶復合農林業系統構建原理及可持續經營技術的研究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江蘇省政府 二等 5/9 2001
11 《森林培育學》 國家精品課程 教育部 1/8 2006
12 《中國銀杏》 華東地區優秀科技圖書獎 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優秀科技書評選委員會 一等 1 2003
13 江蘇省有突出的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江蘇省政府 2002
14 國務院特殊經貼 國務院 2005
15 江蘇省青年科技獎 江蘇省科協 1999
16 江蘇省青年科技標兵 序號 項目名稱、起止時間、編號 項目來源與類別 獲得資助金額(萬元) 本人作用 項目進展情況 鑒定驗收結論
1 南方主要造林樹種耐鹽、耐旱指標評價體系研究,1994-1997,94-08-02 林業部重點課題 10 負責 驗收、鑒定 部分研究內容達國際先進水平
2 落羽杉優良種源、家系和無性系引進,1997-2000,97-4-01 國家「948」引進項目 90 負責 驗收、鑒定 部分研究內容達國際先進水平
3 銀杏種植基因庫建立及良種選育,2001-2005,2001-30 國家林業局重點課題 25 負責 驗收、鑒定 整體上達國際先進水平
4 國家級銀杏種質基因庫建立,2000-2003,BL2000057 江蘇省科技廳攻關項目 4 負責 驗收、鑒定 整體上達國際先進水平
5 優質抗逆樹種引進及良種選育,1999-2002,BL1999074 江蘇省科技廳攻關項目 4 負責 驗收 整體上達國內先進水平
6 珍稀觀賞櫻花資源基因庫建立及繁育技術引進,2002-2005,BZ2002048 江蘇省科技廳攻關項目 4 負責 驗收 部分研究內容達國內領先水平
7 銀杏種質資源引進,1999-2001,P99404 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項目 25 負責 驗收 整體上達國際先進水平
8 海岸帶林農復合經營技術研究與示範,1999-2000 國家「九五」攻關課題 15 子課題負責 驗收 部分研究內容達國際先進水平
9 葉用銀杏與葯用菊花種質資源及其評價研究,2004-2006,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25 子課題負責 驗收 整體上達國際先進水平
10 銀杏和何首烏資源遺傳分析及葯用新品種選育,2005-2008,BG2004314 江蘇省高新技術項目 25 負責 正在進行
11 江蘇省地道中葯材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2006-2008 江蘇省基礎平台項目 40 專題負責 正在進行
12 水楊酸等誘導子促進銀杏細胞黃酮和萜內酯生物合成,2006-2008 「六大人才高峰」項目 10 負責 正在進行
13 銀杏花用、果用、葉用園新品種推廣示範,2005-2008,2005-17 國家林業局攻關項目 20 負責 正在進行
14 銀杏飼料添加劑加工技術,2004-2007,SX(2004)056 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項目 15 負責 驗收、鑒定 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5 引進落羽杉家系和無性系繁殖技術創新與示範,2004-2008,2003-C04 國家「948」項目 110 負責 正在進行
16 銀杏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實用技術組裝配套集成,2002-2005,SX(2002)077 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項目 30 負責 驗收、鑒定 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7 銀杏新品種區域試驗,2001-2004,2001-30 國家林業局攻關項目 30 負責 驗收、鑒定 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8 銀杏優良品種推廣,2003-2005,2003-12-3 國家林業局推廣項目 25 負責 驗收 部分研究內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 果用和材用銀杏新品種及繁殖技術推廣,2006-2008,[2006]111號 國家林業局推廣項目 30 負責 正在進行
20 特種工業原料林培育技術,2006-2010,2006BAD18B03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380 負責 正在進行
21 耐水濕樹種篩選與快繁技術研究,2006-2010,2006BAD03A010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70 專題負責 正在進行
22 智利南洋杉引進快繁與示範,2006-2008,Y20060327003 國家林業局引智項目 10 負責 正在進行
23 植物新品種測試指南及已知品種資料庫-銀杏,2006-2008,2006001 國家林業局新品辦項目 10 負責 正在進行
24 優質抗逆苗木新品種種苗產業化,2007-2010 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 700 技術負責人 正在進行
25 優良綠化苗木品種的引進及繁殖,2003-2006 北京四季青鄉橫向課題 50 負責 完成。

㈣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有哪些科學研究成果
【科學研究】學院目前擁有生物流變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力學與組內織修復工容程學科國家「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血管植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實驗中心(重慶)、重慶市醫療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平台。「十二五」期間,承擔科研項目總經費1.2億元,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96項科研總經費997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一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發表SCI論文600多篇,國家發明專利申請233項、獲權174項,建立國際標准80多項;SCI/EI學術論文、申請/獲權專利、高級職稱教師的年均科研產出等指標在全校連續多年位居前茅。
㈤ 魏小鵬的人物成就
國家教育部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常務理事、理論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圖形圖象學會常務理事及東北分會副理事長
香港理工大學智能結構研究所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教育部工程圖學國家教學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科技部科技發展戰略專家組專家
遼寧省工程圖學學會理事長、計算機圖形及CAD專業委員會主任
遼寧省政府高新技術產業化信息領域專家組專家
國家科技進步獎機械學科評審專家組專家 面向大批量定製的集成設計技術體系與實施方法國家863項目
「基於知識進化的人機協同創新方案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演化的概念設計生物建模理論與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概念設計中智能行為的可視化處理」 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
「基於裝配信息整體建模的概念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大連市信息化建設項目
「汽車自動識別與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大連市重點攻關項目
「智能CAD中產品裝配信息建模技術研究」 遼寧省教委重點項目
「基於網路環境的CAD理論和方法研究」 大連市信息產業局項目
「智能CAD中經驗和直覺的可視化處理理論與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智能化IFS分形圖案的設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
「計算機輔助具有離散對稱特徵的圖案設計」 澳大利亞QUT基金及大連市政府引智辦基金項目
「智能CAD中產品裝配信息建模與軟體集成開發環境構建」 大連市學術帶頭人計劃項目
「決策支持中的人機協同與人機介面認知工效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軟體產業發展研究的軟系統工程方法及應用實例研究」 大連計劃委員會項目
「大連開發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設計」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
「IFS分形可視化技術研究」 香港政府基金項目
「DSS中的知識的模糊理論處理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ICAD中的模糊知識處理研究」 中國博士後資金項目
「提花織物的造型與設計」 遼寧省博士基金項目 微機服裝CAD系統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成果號883915
紋織物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紋板加工系統 國家科委全國優秀科技成果金獎
基於RE的系列產品遞歸化集成設計技術及應用 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軟體產業發展的軟系統工程方法及應用實例研究 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產學研協調開發模式比較研究與實證分析 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圖形技術中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 遼寧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連開發區信息化建設綱要與實施規劃 大連市政府重大軟科學成果獎
信息化建設規劃理論、技術及在大連開發區的應用 大連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連市委、市政府首屆「優秀人才獎」
大連市委、市政府「優秀專家」
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圖學科技跨世紀人才」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千層面人才」
遼寧省政府「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面人才」
遼寧省「十佳科技標兵」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五屆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評選中,擔任大連大學校長的魏小鵬獲得殊榮。
第五屆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於2001年3月。由大連團市委、大連市青聯聯合市委組織部、大連市委宣傳部、大連市人事局、大連日報社、大連晚報社、大連人民廣播電台、大連電視台等單位開展。通過各單位的推薦和評委的認真考核,最終授予魏小鵬等人大連市「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㈥ 江南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校堅持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己任,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建有內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容重點實驗室、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台8個,針織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級平台38個;
建有教育部、外專局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6個及國際聯合實驗室21個;
「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1246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0項;
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10項,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科技創新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
獲中國專利獎金獎2項、銀獎1項、優秀獎6項,2016年在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上並列全國高校第17名;
學校發起並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盟;現與全國50多個城市及中糧集團、光明乳業等多家知名企業開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學宿遷產業技術研究院、江南大學(揚州)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江南大學無錫創新設計研究院校地聯合研究院/所3個;
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獲評5A級大學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