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幾個證書,而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必須以本職工作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忌脫離實際的"學術"研究。
3、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應從工作的歷程中逐步對教育科研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科研活動。
4、運用科學方法。在研究過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要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思考,不斷積累,加強交流和研討,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規律和方法。
5、做到堅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為,而應貫穿教育生涯的始終。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實效,關鍵在堅持,堅持就能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科研成果
② 教師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科研意識
科研意識是指人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的心向,潛心捕捉和發現科研課題的求知慾。它是科研活動的內在動力,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識、問題意識、信息意識、合作意識。
所謂自身角色意識,即教師對教師職業應進行科研的認識狀態,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以及對自己科研能力、科研優勢的認識狀態等。意識越清醒,則行動越堅定。在這里我認為其中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是最為重要的。
所謂問題意識,即教師對教育現象的認識狀態,對教育成績與事物的准確判定水平,具體又體現在教師對科研課題的選定上。對教育現象越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選題的准確度就越高,對新情況、新問題就越敏感。
所謂信息意識,即捕捉科研問題與解決問題資料的能力,思路清晰、准備充分,則能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證據與鑰匙。
所謂合作意識,即教師藉助他人能力或協助他人共同攻關的心理狀態。合作意識越強的人,越能集思廣益,豐富提高自己。
第二、科研意識
即進行教育科研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由於教育科研對象的特殊性,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入。據介紹,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理論的創立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學習,涉及教育學、中小學教育史、心理學、大腦科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文藝作品、少年讀物、時事新聞科技信息等,其中屬於方法論的書就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系統科學》、《最優化原理》等。
一般教師進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備必要的學科知識外,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不可缺少。1、教育科研的基礎理論
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文化學等。他對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導價值。2、教育科研的專門理論
教育科研作為一項具體的科學實踐,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規范和要求,形成為一門較為獨立的學科,包括教育科研原理與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保證教育科研規范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前提和基礎。
第三、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知識運用於教育科研情境解決相應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發現問題能力、預測設計能力、信息篩選能力、實施操作能力與書面表述能力能。1、發現問題的能力
科學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把它設計為研究課題,這是整個研究過程開始的關鍵一步。2、預測設計能力
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預測未來變化,設計整個課題的工作思路與目標。3、信息篩選能力
即對相關信息的獲取、識別、分類、編碼、評估、使用等。現代社會信息來源多,信息量大,此種能力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4、實施操作能力
即落實、調整課題各工作環節的能力。5、文字表述能力
即把經過潛心研究得出的結論訴諸於文字,通過科研報告、科研論文、著作等表述出來的能力。這是科研工作的最後一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說過,「一個只會創造不會表述的人,不算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第四、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講求堅持真理,用於探索、事實求是,發揚民主,全力合作,用於創新。
③ 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
④ 教科研成果(如課題研究)指什麼
教育科學復研究成果是教育科學研究工製作者以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經過文字加工和理論分析產生出來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社會價值的增值知識。理解:
1、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必須以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為基礎。
2、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是一個再創造的結果。它是在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已取得一定資料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文字加工和理論分析的再創造過程才得出的。
3、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是一項增值的知識產品。教育科研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它的創造性,其成果必須是創新的結果,具有新穎性、增值性。
⑤ 一個正式的教育科學研究計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一、應該做長期打算和短期打算,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這樣內就會有一個大致的方容向了。
具體計劃:
要做什麼? 題目的研究意義與價值、研究中的重點與難點等。
怎樣做?工作步驟程序、目標任務與時間安排、小組內人員幾分工、需要哪些工具與用具等
做成什麼?預計最後的結果:論文?調查報告?4.
究計劃一般包括課題的界定與表述,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課題研究的假說,課題研究的對象和范圍,課題研究的主要材料來源,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成果及其表達形式,課題研究的組織和管理,課題經費預算,等等.
⑥ 教育教學成果和教科研成果有什麼區別
它們表現形式不同:
教育教學成果指的是:如:學生成績、學生及個人榮譽證書、某一研究所獲獎項 等。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等。
拓展資料:
科學研究成果
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究、綜合分析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並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
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產力,也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富、智力的資源。科研成果應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條件:
(1)科研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創造性是指前人所沒有或國內外所沒有的.理論上有新的創見,技術上有新的提高。先進性應該在成果的技術價值和技術水平上有所提高;
(2)科研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初經濟價值),並得到社會的公認。既要有實用性,又要符合科學規律,具備實施條件,滿足社會要求,經濟價值高。
(3)科研成果必需經過技術鑒定或評審。鑒定或評審應實行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⑦ 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教育科研成果的類型
根據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表述的內容將其分為以下三種版類型:
1、以教育權事實為主的教育科研成果:這是以對事實的直接研究所得的第一手材料為基礎,以研究過程和所發現的事實為主要內容的成果。
主要包括:教育觀察報告、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報告等,要求其材料具體、典型、格式規范,要科學客觀地呈現研究過程和方法,並合理地解釋結果。
2、以教育理論為主的科研成果。是以深刻的理論分析和嚴密的邏輯論證說明所研究的問題,以分析和闡述對問題的理論性認識為主要內容的科研成果。
主要包括:以研究為基礎的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學位論文等,它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述嚴密,清楚展示理論觀點和體系的形成過程。
3、綜合性科學研究成果。既有對教育事實的發現和報告,也有在此基礎上所做的理論分析和概括,突出表現為以調查或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位論文或學術專著,它既要對研究的事實進行描述,又要在事實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
⑧ 一個正式的教育科學研究計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研究計劃是實施科學研究的前提,就是為自己或小組將要工作的計劃,是專一個基本的工屬作框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是可以不斷的調整的。通過制定研究方案將學會工作的計劃意識、明確你的工作目標,學會處理整體與局部、內容與方法、目的與步驟之間的關系,這對作好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計劃包括內容:
要做什麼? 題目的研究意義與價值、研究中的重點與難點等。
怎樣做?工作步驟程序、目標任務與時間安排、小組內人員幾分工、需要哪些工具與用具等。
做成什麼?預計最後的結果:論文?調查報告?
研究計劃一般包括課題的界定與表述,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課題研究的假說,課題研究的對象和范圍,課題研究的主要材料來源,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成果及其表達形式,課題研究的組織和管理,課題經費預算,等等.
⑨ 教育科研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教育科研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1. 用事實來說明問題(報告)v教育觀察報告、教育測量報告、教育調查研究報告、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教育實驗研究報告v要求:材料具體、典型,格式規范,科學客觀地呈現研究過程和方法,合理解釋結果2. 著作、論文類 :專著、編著、論述、評述、綜述等v要求:觀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述嚴密,清楚展示理論觀點和體系的形成過程3. 政策咨詢類: 政策建議、發展規劃方案等4技術產品類:工具書、教材、資源庫、資料庫、音像、視聽、課件、網路課程、軟體、實物模型、模擬系統、網路環境、學習平台等 主要的有研究報告、成果報告、調研報告、科研論文、案例,其次還有經驗總結、反思記錄、教育故事、教育日誌、教育隨筆、示範課、教具、校本課程開發等。 比如:《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預期研究成果: 1、調研報告:某某中學校本教研現狀調查 2、研究報告: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 3、專著: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經驗集 4、教學案例: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案例集 5、典型課例: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典型課例 6、活動實錄:某某中學校本教研有效活動方式研究活動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