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良運的成就及榮譽
《詩學·詩觀·詩美》獲江西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試論艾青的藝術風格》獲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作品獎,《中國詩學體系論》獲江西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詩學批評史》獲江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中國第十屆圖書獎、江西省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特等獎,《周易與中國文學》獲江西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新詩的哲學與美學》獲1989年江西省《穀雨》文學獎,《論〈周易〉的符號象徵》獲江西省高等院校第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78年-2001年共獲獎30項。
從1959年到文革前,主要從事新詩創作,在《人民文學》等刊發表《歷史的瞳人》、《安源工人的懷念》、《黃洋界放歌》等作品。文革後轉向新詩評論與文學理論研究,在《文藝報》、《文學評論》、等刊發表《試論艾青的藝術風格》、《論自由體詩》等論文,後結集出版的有《新詩藝術論集》、《新詩的哲學與美學》、《詩學·詩觀·詩美》、《論詩與品詩》。
2. 范逢春的獲獎
1 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11
2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09.02
3 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03
4 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05
5 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2010.03
6 全國MPA優秀教學獎,MPA教指委,2009.05
7 第二屆「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網路教學邀請賽之大學生網上學習創新競賽優勝獎,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2001.12
8 第七屆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一等獎,四川省教育廳,2009.04
92015年度四川大學·五糧春青年社科之星獎,2015.12
10 四川大學2014-2015年度十佳教師公共服務獎,四川大學,2015.09
11 2013年度四川大學-唐立新教學名師獎,四川大學,2013.12
12 2011年度四川大學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獎,四川大學,2012.09
13 2009年度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四川大學,2009.12
14 2004年度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四川大學,2004.12
15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四川大學,2012.10
16 四川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四川大學,2008.12
17 四川大學第十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貢獻獎,四川大學,2008.06
18 四川大學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要成果獎,四川大學,2006.05
3. 廣西社會科學院的主要職能
科研是廣西社會科學院的工作重心。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突出和加強應用對策研究,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服務,為社會各界提供咨詢服務,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截止2006年底,累計出版學術專著428部,發表學術論文5299篇,完成研究報告1372篇,譯著329部,編輯學術資料961部,出版學術工具書、科普讀物及資料書223部。建院以來,共有353項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優秀研究成果獎,其中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3項,廣西「五個一工程」獎13項,共青團中央「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2項,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9項、二等獎125項、三等獎150項,廣西文學藝術銅鼓獎4項,廣西區政府首屆決策咨詢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其他省部級獎29項。歷年來共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自治區社科規劃研究課題、廣西軟科學研究課題共140項。從200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設立重大招投標課題以來我院科研人員共承擔自治區重大研究課題10項。此外,我院科研人員還先後承擔地方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委託研究的課題185項。
對外學術交流。廣西社會科學院十分重視與國內外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建立學術交流關系。建院以來,先後與美國、法國、泰國、越南、新加坡、日本、捷克、墨西哥、辛巴威、俄羅斯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和建立科研合作關系,通過學者互訪,舉辦雙邊學術研討會、互邀學者講學、開展合作研究等形式,促進了科研工作,擴大了學術影響。
主要出版刊物。廣西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刊物有《學術論壇》和《經濟與社會發展》,院主管研究所主辦的有《東南亞縱橫》和《沿海企業與科技》。每年出版《中國-東盟年鑒》和《廣西藍皮書》系列。
4. 許曉光的獲獎情況
1、1992年獲西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
2、元代中國與伊朗關系的特殊性 獲1996年四川省歷史學會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3、《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獲1998年四川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4、1998年獲「四川師范大學民主黨派優秀個人」稱號
5、2003年獲四川師范大學優質課堂教學競賽三等獎
6、先後3次獲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獎」
7、2004年獲「四川師范大學民主黨派優秀個人」稱號
8、2009年在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中,論文「明治前夕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萌芽」(《世界歷史》2007年6期)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的三等獎。
5. 楊秋林的獲獎情況
獲獎論文:
1、《論上市公司的強制要約制度》 2003年11月獲江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頒發的「江西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叄等獎。
2、《預防職務犯罪對策研究》2005年獲江西省監察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3、《國家損害賠償制度研究》獲2007年江西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4、《建築工程合同糾紛法律問題研究》獲2009年江西省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6. 張震英的獲獎情況
獨著成果獲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2006年)、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2008年)、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2009年),市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2007、2008年)。
曾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調研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個人(2004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研系統先進工作者(2004年度、2005年度)等稱號。2007、2009兩次入選《廣西社會科學年鑒》之「學界人物」。2008年9月入選「廣西高等學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2011年6月入選「湖北省社會科學界青年學者名錄」,2012年10月獲「荊楚社科英才」稱號,2013年2月獲得「201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7. 廣西社會科學的獲得獎項
第四屆廣優秀期刊
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8. 如何參評廣西社科獎
《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第九次評獎實施細則
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2006年2月20日
為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順利完成自治區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任務並保證其質量,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評獎對象和范圍
(一)本次評獎參評成果的時限是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超出此時限出版、發表或鑒定的成果,不予評選。
(二)本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評選范圍為:
1.正式出版(含電子出版)的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科普讀物、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公開發表的社會科學論文、調查研究報告;
2.經專家組鑒定合格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或其他應用課題研究成果;
3.被地市以上黨政部門採納使用並產生明顯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且有證明材料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
4.同一作者在上述規定時限內針對同一專題發表且在發表時註明的系列論文。
5.申報參評的成果作者,必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工作或生活。自治區內作者與外省、自治區、直轄市作者合作的成果,自治區內作者應為主編或其完成的篇幅占總篇幅的50%以上;自治區內作者是第一署名的,其完成的篇幅比例可放寬到30%。
6.個人或集體編輯出版的論文集或研究報告集,不能以專著參評,但允許作者選擇其中論文或研究報告參評。系列叢書,不能以叢書編委會名義參評,但允許作者以其中相對獨立的成果參評。
7.以單位署名的成果,不能以個人名義申報參評。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報參評:
1.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2.有版權爭議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3.非學術性的成果,包括大事記、概覽、人物傳略、統計資料、年鑒、地方誌、文件、領導講話、工作總結和工作匯報等(某些學術性很強的大事記、人物傳記,經學科組鑒定合格的除外)。
4.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屬於保密范圍、不宜公開的。
(四)成果日期的認定:
1.著作類成果以版權頁註明的第1版日期為准,內容有較大變動的修訂版以修訂版出版日期為准,但必須附帶原著以作對照;
2.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的成果,以該刊物月期為准;
3.經專家組鑒定合格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或其他應用課題,以專家組鑒定日期為准;
4.被地市以上黨政部門採納使用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報告,以黨政部門採納時間為准。
(五)為體現評獎的公正性,嚴格實行迴避制度,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的成果不能參評。通訊評審專家的成果可以參評,但對其本人的成果評審要嚴格迴避。
二、申報審核推薦
(一)每位作者限申報2項成果(含合作成果),同一作者如有1項集體成果已由其他合作者申報,則只能申報1項成果。
(二)申報參評成果需填寫《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3份,可復制),連同成果12份(其中至少有1份為原件)一起申報。
申報者是自治區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會員的,向所在學會、協會、研究會申報;城市或高校社科工作者,向本市或高校社科聯申報;高校社科工作者屬自治區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會員的,亦可向所在學會、協會、研究會申報;未成立社科聯的城市、柳鐵的個人,可向當地黨委宣傳部申報;自治區直屬機關未參加學術團體的個人,經所在單位確認合格並蓋章後直接向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申報。
(三)受理申報的單位應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及本細則,對成果的參評資格進行審核,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成果,要在《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上填寫審核意見(只填「符合條件」,無需推薦等級),連同填寫好的《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成果匯總表》,在規定的時間內送至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成果,受理單位直接退還申報者。
(四)申報截止時間:2006年4月15日。超出此時限申報的參評材料,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原則上不再受理。
三、評審費
申報成果的作者應繳納評審費,著作和研究報告類每項100元,論文類每項60元。
評審費收入的15%留給直接受理申報的單位,其餘上交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
評審費全部用於評獎工作。
四、評選方法、步驟
(一)資格復查。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收到申報成果後,由工作人員對成果的參評資格進行復核。成果的參評資格被確認後,由工作人員統一編號。
(二)評獎步驟。本次評獎分通訊評審和評委會成員評審、集中評審兩步進行。先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聘請有關專家學者以通訊方式對參評成果進行評審,同時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分別評審,提出評審意見;然後由評委會集中評審,通過預選和無記名投票,決定獲獎成果及獎勵等級。
1.通訊評審專家分別對參評成果進行通訊評審,依據《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指標體系》,在統一印製的打分表上打分。通訊評審的分值占總分值的40%。
2.自治區社科評委會成員分別審閱參評成果材料,同樣依據《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指標體系》,在統一印製的打分表上打分。評委會成員評審的分值占總分值的60%。
3. 自治區社科評委會集中評審。(1)評委會成員協商確定獎項名額分配;(2)評委分學科組以綜合評分(含通訊評議專家評分和評委會成員評分)為基礎協商推薦獲獎項目;各學科組集中評議後,由組長在《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申報表》上填寫評審意見。(3)評委集中醞釀並進行預選,產生獲獎候選項目;(4)評委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產生全部獎項。一等獎項目須獲得出席評委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才能通過,其餘獎項也須獲得半數以上的票數才能通過。如通過的獎項多於擬定獲獎名額時,從高票到低票按擬定獲獎名額數確定。擬定獲獎名額不能突破,寧缺毋濫。
(三)公告獲獎項目。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評定的獲獎項目,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予以公告,徵求異議。公告期7天。如有異議,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報評委會領導同意後復議。落選成果概不復評。
五、設獎數額
本次評獎按著作、論文、調研報告三大類分別設獎。
本次評獎總獲獎數為總參評成果數的20%。著作、論文、調研報告各類具體獲獎比例,由評委會協商確定。
在總獲獎數中,一等獎佔5%,二等獎佔30%,三等獎佔65%;著作、論文、調研報告類成果亦照此比例評出各等級獎。
評獎向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對策研究成果適當傾斜,應用對策研究成果獲獎比例不低於獲獎成果總數的60%。
六、本實施細則由自治區社科評委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參評申請表在下面網站中可以下。
9. 汪濤的獲獎情況
《新產品開發中的消費者創意—產品創新任務和消費者知識對消費者產品創意的影響》獲得第八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中國企業產品創新戰略執行的路徑:基於轉軌經濟條件的研究》獲得第七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
《講故事 塑品牌:建構和傳播故事的品牌敘事理論》獲得武漢市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2011年),獨立
《基於合理性理論的來源國形象研究:構成、機制及策略》獲得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
10. 韓洪的獲獎情況
1. 第十二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012。
2. 第十一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010。
3.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2009.2
4. 第六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獎 三等獎 2009.11
5. 第七屆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2008.3
6. 四川省廣播電視省級政府獎評論類二等獎 2002.8
7. 四川省廣播電視省級政府獎系列片三等獎 2003.8
8. 四川省廣播電視省級政府獎評論類三等獎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