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pm管理七個步驟和三個階段是指什麼
tpm管理七個步驟和三個階段是指什麼?
tpm管理七個步驟
第1步:初期清掃(清掃檢查),以設備本體為中心的灰塵、臟污之清除、給油、鎖緊、設備不正常部份的發現及復原。
第2步:發生源困難部位對策,灰塵、臟污的發生源、飛散的防止、清掃、給油、鎖緊、改善難以檢查的部份,變成容易檢查,以期縮短點檢時間。
第3步:製作自主保養暫定基準,要作成行動基準,使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清掃、給油、鎖緊、檢查(要明訂出作上述各項事情的時間。
第4步:總點檢,以點檢手冊進行點檢技能教育,及實施總點檢,找出設備的微缺陷並復原之。執行內容包括:依點檢手冊,研習點檢技能。
第5步:自主點檢,作成自主檢查表並實施。執行內容包括:檢討清掃、給油、總點檢基準,作綜合性的體系化,以促進活動的效率化。製作自主點檢查核表與實施。改善目視管理,設法提高操作性。
第6步:標准化,實施各種現場管理項目的標准化,謀求維持管理的完全制度化,清掃、給油點檢基準;現場的物流基準;數據記錄的標准化;模具、治工具管理基準等。
第7步:自主管理的徹底實施,公司方針、目標的展開及改善活動的定常化,MTBF分析記錄確實實施,並加以分析以改善設備。
tpm管理三個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第一步驟至第三步驟的階段,透過以設備的清掃點檢為中心的活動,徹底地整備設備的基本條件,以建立其維持體制的階段。
透過了解上述步驟,並且親身體驗其各種辛勞,及動腦筋加以思考為何要如此做,是一個重要的過程。並且要落實好清掃、給油、鎖緊螺絲三要素,這是為防止劣化的最少必要條件,亦為所有TPM活動的基礎。
第二階段:第四步驟至第五步驟的階段,實施設備總點檢技能教育與點檢,使其從防止劣化的活動,發展至測定劣化的活動,這個階段主要是做到劣化的復原改善,也就是成果。如此工作有了成果,可使人的想法改變,對於不良、故障之發生,也將被視為現場的恥辱,此為使其建立自主管理體制的重要階段。
第三階段:第六步驟至第七步驟的階段,亦為完成標准化與自主管理的階段。對於操作員本身要求提升管理技術,擴大自主管理的范圍,目標意識的高揚,落實保養成本等成本意識,學會設備小修理等保養技術。也經由此階段,使得操作員與現場,有很大的改變,而成為自主管理的現場。
② 填寫先進個人申報表「主要事跡怎麼寫
(一)
本人性格開朗,為人細心,做事一絲不苟,能吃苦耐勞,工作腳踏實地,有較強的責任心,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又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思維活躍。
(二)
工作認真負責,不推卸責任;能承受工作中的壓力;工作上可以獨當一面;
具有團隊精神,能與同事,其它部門積極配合,公司利益至上;
服從性好,能與上司保持良好的溝通,尊重上司的安排;
為人誠實,正直;且好學上進,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相信您的選擇會讓您我更加成功;
(三)
本人熱愛學習,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責任心強,有很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有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以創新、解決客戶需求、維護公司利益為宗旨。來接受挑戰和更大的發展平台。
(四)
誠實、穩重、勤奮、積極上進,擁有豐富的大中型企業管理經驗,有較強的團隊管理能力,良好的溝通協調組織能力,敏銳的洞察力,自信是我的魅力。我有著良好的形象和氣質,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精神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五)
本人性格活潑開朗,與人相處和睦融洽,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在校期間擔任班長一職,多次策劃實施幾次大型活動,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並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多次社會實踐中,注意向社會吸取豐富的經驗,對工作認真負責。
③ 什麼是謹言行,成功保身
做事應當「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好事壞事都有概率,在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更應該多加小心。
謹慎並非美德,卻是成大事必備的素質。《詩經》中說,做事應當「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大小與其謹慎程度成正比。朱熹說:古今大英雄豪傑,做事必有臨深履薄的感受才能成大事。真正大英雄人,卻從戰戰兢兢、臨探履薄處做將出來。若是血氣粗豪,卻一點使不著也。
謹慎方可辦大事,這可以說是古代賢哲經歷無數磨難後總結出來的硬道理。為人如此,創業也如此,做官更須如此。因此,為官三箴(清、慎、勤)中,「慎」字被列為第二,僅次於「清」,但比「勤」還重要。
正所謂:「行不放逸,晤不宣洩,謂之慎。」就是說,一言一行,均須慎重。不慎則往往會謀慮機權,不可以不密。憂患生於所忽,禍害興於細微。
人臣不慎密者,多有終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禍之媒也,事不慎者,取敗之道也。」
既然如此,要如何做才算是夠謹慎呢? 其一,要深思熟慮。每遇到一件事,都要進行詳細的調查,掌握充分而全面的情況,反復思考,得出解決的辦法,沒有疑問,再付諸實施。正如宋人陳襄所說:「官司凡施設一事情,休戚系焉。必考之以法,揆之於心,了無所疑,然後施行。有疑,必反復致思,思之不得,謀於同僚。否則,寧緩以處之,無為輕舉,以貽後悔。」清人張運青說:「處事當熟思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其二,謹言慎行。清人高廷瑤指出:「夫居官之要,莫要於謹言慎行。舉止戒浮動,說話戒誇張。上官及朋友有事相商,不可漏泄,所謂幾事不密則害成也。」清人文海認為:「『慎』字所包甚廣,不獨刑罰之措施,錢谷之出納,凡堂上之一喜~怒,署內之一言一動,俱有關系,不可任我性情。」
其三,自始有終。清人鄭端說:「事必謀始。蒞事之初,士民觀聽所系,廉污賢否所基,作事務須詳審,未可輕立新法,恐不宜人情,後難更改,持身務須點檢清白,且不可輕與人交,思一有濡染,動遭鉗制,不但賄賂可以污人而已。」不僅要謹始,而且要慎終。正如元代名臣張養浩所說:「為政者不難於始而難於克終也。初焉則銳,中焉則緩,末焉則廢者,人之情也。慎始如終,故君子稱焉。」
曾國藩生性就很謹慎,不是那種粗心魯莽毫無顧忌的人。但他一生之中,有多次變化,性格也有很大改變。剛進入仕途還以「敢」字標榜,以「強」
字自勵。隨著深入官場,他體會到仕途險惡,性情更加謹慎。朱之瑜說過,「慎者,美德也,而過用之,則流於蒽。」如果由慎而懼,膽子越來越小,恐怕就什麼事也辦不成。左宗棠性情剛烈,李鴻章則遠為圓通,二人都批評過曾國藩膽小。
可見,他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經歷太多失敗之故。曾國藩一生經歷過許多敗仗,其中關系全局的大敗,他自己總結有四次。一是湘軍初次出兵,遭遇靖港之敗,全軍潰敗;二次為湖口之敗,為石達開所困,水師失利,他的坐船也成為太平軍的戰利品;三次為三河鎮李續賓全軍覆沒,曾國華身死,湘軍百戰精銳喪失殆盡;四為祁門之圍,為李秀成數十萬人所困,僥幸逃生。
此外,其他敗仗不勝枚舉。因兵敗而亡的湘軍大將前後有數十員,失敗的慘痛教訓讓他倍加謹慎起來。
軍事上的謹慎固然重要,但對曾國藩而言,太平軍不可怕,打敗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官場風雲。隨著他官大權大,在官場混跡越久陷入越深時,越感到可怕。在同治帝繼位以後,慈禧當政更令曾國藩生畏,從而也更加謹慎。
文章表現個人的見識,也表現一個人的才能。對於臣子而言,要想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為君主所用,文章好壞是關鍵。對朝臣尚且如此,對地方官更不用說了,當時交通落後,主要信息只能靠郵寄書信傳達。奏牘是一般官員與君主溝通最便利的載體。所以曾國藩認為,奏議是臣子最重要的事,要謹慎對待,下一番功夫才行。曾國藩文章高妙,被譽為晚清國手,所擬奏牘也非他人可及。他的奏稿也分不同時期,有顯著變化。總的特點是:明快簡練,凝重沉穩。但前期的奏稿顯得戇直、澈切、倔強。後期即重新出山以後,變為綿里藏針,縝密老到,平淡質實。
曾國藩對奏牘的重視,不僅體現在他自己往往親自動手,言辭謹慎,大多經反復思慮才定,即使是幕僚代筆,他也都要親自改過才發,此外,還體現在他慎選幕僚上。他手下的幕僚,包括各方面的人才,但最重要的則是草擬奏稿的人。李鴻章在他幕下,就主要充當草寫奏稿的任務。曾國藩稱贊他的文章得一「辣字訣」。
當時能向皇帝奏事是一種特權,表明這個人己得到皇帝的重視。如何利用好這樣的機會,就要在奏章上下功夫。曾國藩頻頻教導手下,在奏牘上一定要謹慎行事。言錯一字就會有殺頭之禍,言之無物也很可能會觸犯聖怒,所以斟字酌句十分必要。
曾國藩是文章高手,他以理學為積淀,宗法桐城派文風,風格雄健剛勁,自成一家。他對於政治的敏感也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慈禧勾結恭親王奕訴,發動宮廷政變,囚禁了肅順、端華等顧命八大臣。肅順是滿清中較為開明的大臣,就是他鼎力推薦曾國藩、營救左宗棠的,他幕中的王芋運、郭嵩燾都與湘軍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因此肅順一黨被滅,曾國藩一則為慈禧的心狠手辣吃驚,另外也預感到事情不妙。
但慈禧也不傻,她知道如果對曾國藩不好,肯定會激起事變。此時清廷內憂外患,無法頂住太平軍、湘軍的雙重打擊,因此而亡國是指日可待的事。
為籠絡曾國藩,她下令嘉獎,實授曾國藩為兩江總督,並統領四省軍政,全權指揮平定太平天國大計。
在此厚待之下,曾國藩明白慈禧還是明白人,自己不會有性命之憂,這才心安。但他由此也知此人不易對付。當接到任命封賞諭旨時,不喜反憂。
他在日記中表示:我最近凈得一些美譽和虛名,覺得沒什麼價值。古來得虛名太多的人往往不能善終,想到這真是害怕,所以決定上奏朝廷辭謝大權。
針對如何上奏,他與幕僚們計議多日。後來奏請撤銷總領四省軍政的權力,朝廷不允,曾國藩也只好奉命。
曾國藩在仕途上總是謹小慎微,但仕途風波總是伴隨著他。攻破天京後,太平天國滅亡。此時有幾位御史開始製造輿論,攻擊曾國荃縱兵搶掠,謊報戰功,甚至牽涉到曾國藩。曾國藩知道這是慈禧的手腕,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以退為進,勸曾國荃退隱,裁撤湘軍,這才使形勢穩定下來。
曾國藩忠心不二,但又要提防被害,歷史上的經驗教訓時時提醒著他。
曾國藩在總結歷代權臣結果時發現,權位往往是致禍之源,尤其是兵權,而自己手握十幾萬重兵,足以推翻滿清,更為朝廷所忌,因此他有些害怕,盡量讓自己做到冷靜。在1864年初,他就給昔日摯友倭仁寫信,訴說自己的不安:
自古柄兵之臣,廣攬利權,無不獲禍謫者。侍忝附儒林,時凜冰淵,而使人以廣攬利權疑我,實覺無地自容。
所以滅太平軍後,曾國藩首先想到的是裁湘軍,但同時卻保留了淮軍,仍據有實力,這就是所謂的曾僵李代之計。不能太有權,但亦不可無權。也正虧了他這種謹慎態度,才得以善終。
不過一「慎」字而已卻能夠度危平險,道理人人都知道,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
④ 怎樣寫巡檢與點檢的關系
比如論a與b的關系1,背景介紹。簡單介紹a,b,大背景大前提。
2,介紹現有的關於a和b,以及其他相關的cdefg等等的研究,列舉一些關鍵的成果(最好能作為你以下要論證a與b關系的論據)。
3,如果你做的是帶有數據分析或者經驗數據研究的論文,先來做「是否拒絕h0假設」,證明a與b有關系,再研究其關系的顯著性。如果你只是根據之前提及的論據或者一些文獻而做猜測或者演練的話,可以直接列出a與b關系(陳述關系,舉例子,引用數據或者引用文獻),然後下文再作解釋。
4,解釋a與b關系。可以分時間段分析,可以分族群分種類分析,可以分開多種情況分析,也可以作雙向分析,關鍵是你論的到底是「什麼」和「什麼」,根據這兩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5,驗證。可以的話。
6,總結
暫時來說,我寫的論文大概是這樣的思路。具體還得看題目和你分析的對象。這種論文沒有必定的模板,但邏輯差不多。總之,要嚴謹,那就ok了。希望其他組員會全面解答你的疑惑。
⑤ 李方的科研成果
《吐魯番出土文書人名地名索引》(主編),199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20萬字。
《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與王素合著),1997年台灣新文豐出版社出版。30萬字
《敦煌本〈論語集解〉校證》(獨著),約40萬字。《敦煌文獻分類錄校叢刊》之一,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獲第四屆中國圖書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一等獎。
《唐西州行政體制考論》(獨著),2002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6萬字。獲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2003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
《唐代墓誌匯編》(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出版。
《中國全記錄》,魏晉南北朝部分,約 4萬字。台灣錦綉文化企業1990年8月出版。
《中國事典》唐代部分,約15萬字。沈陽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中國名著大辭典》古籍類,約4萬字。黃山書社1994年4月出版。
《中國歷史導讀》,魏晉南北朝部分,約4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疆歷史與現狀》,約4萬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梁四公記>所載高昌經濟地理資料及其相關問題》(合作),《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4期。
《〈唐遮言〉作者王定保事跡辨正》(合作),《文史》第25輯,1985年。
《吐魯番文書中的員外果毅》,《文物》1986年第4期,37-38、70頁。
《唐寫本〈論語皇疏〉的性質及其相關問題》,《文物》1988年第2期。49-55頁。
《隋唐史地叢考——隋唐墓誌研究》,《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
《唐李元軌墓誌所見的北門學士》,《文物》1992年第9期。
《唐開元後期突騎施騷擾西州史實補證》,《文史》第36輯,1992年,248頁。
《唐折沖府增考》,《文史》第36輯,中華書局1992年出版。
《略談吐魯番出土的張無價官告》,《文物報》1992年11月22日 。
《唐西州的譯語人》,《文物》1994年第2期,45-51頁。
《唐和守陽墓誌有關西域政局的資料》,《文物報》1994年6月19日 。
《略談吐魯番出土蕭道成寫經題記的意義》,《文物報》1994年5月22日。
《伯希和3271號寫本〈論語集解〉的性質及其意義》,《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93-98頁。8,000字。
《唐西州長官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一)》,《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271-296頁。24,500字。
《唐西州上佐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二)》,《敦煌吐魯番研究》第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89-214頁。25,000字。
《唐西州勾官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9-160頁。30,000字。
《唐西州功曹參軍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四)》,《 周紹良 先生欣開九秩慶壽文集》,中華書局,1997年,155-163頁。8,500字。
《唐西州戶曹參軍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六)》,《敦煌學輯刊》1997年2期,45-58頁。19,600字。
《唐西州市司官吏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九)》,《出土文獻研究》四輯,中華書局,1998年,72-80頁。10,700字。
《唐寫本〈論語集解〉校讀零拾》,《出土文獻研究》三輯,中華書局 1998年出版,217-227頁。14,000字。
《關於〈風峪石經〉中的監護官員─兼談唐前期寫經使及判官》,《武則天研究論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西州九姓胡人生活狀況一瞥──以史玄政為中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265-286頁。20,000字。
《唐代官吏考課制度拾遺─敦煌吐魯番考課文書考釋》,《98法門寺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557-581頁。21,000字。
《唐西州倉曹參軍編年考證》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59-68頁。8,500字
《唐西州倉曹參軍編年考證》下,《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19-24頁。8,500字
《唐西州都督府參軍事編年考證》,《吐魯番學》創刊號,2000年,39-46頁。10,000字。
《唐西州上佐職掌考論》,《吐魯番學》 2000年第2期,總2期,52-71頁。25,000字。獲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2002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獎。
《西州諸縣及敦煌縣縣屬機構「司」(曹)探討》,《敦煌文獻研究論文集》,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40-165頁。
《唐西州參軍職掌考論》,《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1年。48-69頁。
《西州政府機構的點檢制度與值班制度》,《 孫修身 先生紀念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1年。20,000字。
《唐西州法曹參軍編年考證——西州官吏考證 (八)》,《吐魯番學》2002年1期。6000字。
《唐前期地方長官與判官在公文運作中的作用及其相關問題》,《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327-356頁。29,000字。
《從唐西州兼攝官看唐前期地方行政體制及其變化》,《中國社會歷史評論》中古社會變遷專輯,商務出版社, 2002年。28,000字
《試論唐西州都督府與西州政府的關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2年2期。17000字。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卷》2002年第5期全文轉載。
《唐西州的攝官兼官及員外官》,《吐魯番學研究》2002年第1期。27,000字。
《唐西州軍政官吏的升遷》,《敦煌吐魯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0,000字。
《唐西州的突厥游奕部落》,《西北民族論叢》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700字。
《唐高昌縣官編年考證》,《吐魯番學研究》2003年第2期。
《隋末唐初東突厥與中原勢力的關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3年第4期,16-27 頁。全文轉載於《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2004年第2期27-38頁。獲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2006年度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東突厥的歸附與隋前期的邊政》,《西域研究》 2004年第1期。
《吐魯番出土敦煌文獻研究述略》(合作),《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七卷,中華書局 2004年。
《東突厥汗國復興》,《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2004年第3期。
《隋唐征伐高句麗芻議》(與厲聲合作),《高句麗渤海歷史問題研究論文集》,延邊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89-101頁。約10,000字。
《唐西州高昌縣官吏編年考證補遺》,《吐魯番學》2004年第2期,第33—42頁。14000字。
《關於唐西州都督府是否有「士曹」問題》,《敦煌吐魯番學研究》第八卷,中華書局 2005年。第115—125頁,13,000字。
《略談敦煌文獻的收藏》,《中國史研究動態》 2005年第9期(與王素合作)。
《唐西州前庭府官吏編年考證》,《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第11—18頁,17,500字。
《關於唐西州蒲昌府問題》,《西域研究》 2005年第3期。第58—68頁,16,000字。
《怛羅斯之戰與唐朝的西域政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6年第1期。院辦《理論學習》轉載。
《唐西州天山縣官吏編年考證》,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2005年。
《唐西州交河縣、蒲昌縣、柳中縣等官吏編年考證》,武漢大學學會
《安西四鎮棄置辯論分析》,人民大學 2003年會議論文,2007年擬出版。
《唐西州岸頭府官吏考證》,《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6期。
《唐西州兵曹參軍編年考證》,《吐魯番學研究》2005年第2期。第33—48頁。
《唐西州諸鄉的里正》,《敦煌吐魯番學研究》第九卷,中華書局2006年,187—218頁
《唐西州高昌縣等級問題研究》,《西域研究》 2006年第3期,第30—40頁。約16500字。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6年第6期第63—70頁轉載。
《唐西州諸縣的屬吏》,《周紹良先生紀念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6年版。
《論唐西州官吏任用的類別》,《新疆師范大學學報》 2006年第1期,第106—110頁(香港《科學研究月刊》擬轉載) 鄭玄與〈論語〉》,載王素著《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文物出版社 1991年出版。
《關於〈論語鄭氏注〉》,載同上。 《王玄策與 <中天竺國行記>》,《中國青年報》 1983年8月21日 。
《唐代長安的西域人》,《中國青年報》 1987年6月28日 。
《南陽漢代畫像石》,《中國青年報》 1988年5月8日 。
《戈壁灘上的唐代府兵》,《文史知識》 1992年第8期《吐魯番文書研究專欄》。
《失而復得的〈論語鄭氏注〉》,《文物天地》 1992年第5期,41-43頁。
《唐滅高昌的意義》,《文史知識》 1995年第1期,17-23頁。
《華語兩次變遷》,《中國青年報》 1988年7月31日,《新華文摘》1988年第11期全文轉載。
《唐朝不赦贓官》,《中國青年報》 1989年10月8日 。《古代黃河中游森林的變遷》,《中國環境報》 1988年1月29日 。以及《隋初懲辦貪污瀆職者》、《唐代科舉與人才》、《隋揚帝妒才》、《儒家思想與自然災變》、《九鼎》、《 <永樂大典>始末》、《唐朝皇帝服金丹》、《「弄臣」東方朔》、《不肯賣論取官的志士》、《古代以水攻城災難之例》等(均載《中國青年報》)。
⑥ 點檢定修怎麼實施,有什麼意義
點檢定修的實施:
1、制訂相關制度和標准
為使點檢定修制能有效實施,企業在實施前應制訂《設備點檢工作管理辦法》、《設備日常點檢工作管理規定》、《點檢員崗位責任制》、《點檢員素質要求》,修訂了《設備分工管理辦法》、《設備消缺管理辦法》等有關制度,在保證設備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為檢修體制的平穩變化創造良好的基礎。
2、配備點檢人員,明確點檢定修范圍
根據「點檢人員的素質要求」,結台企業內檢修技術人員的具體情況,本著既要保證點檢人員的基本要求叉要兼顧企業原有檢修內部的檢修力量,從檢修部內選取點檢人員到生產策劃部擔任點檢工作,實行設備管理和設備檢修分離。
點檢定修制的實施范圍是與設備直接相關的設備和系統,而一些設備的檢修和管理緊密相關的特殊專業如電氣的繼電保護專業,具有明顯的機電一體化特性的專業如吹灰和暖通消防等,仍然繼續留在檢修部,沒有實行設備檢修和管理分離。但在檢修部內按照點檢定修制實施。輸煤系統的設備由燃料部按點檢定修制實施。
3、實施點檢定修制
根據《設備點檢工作管理辦法》、《設備日常點檢工作管理規定》、《點檢員崗位責任制》等制度,點檢人員負責下列工作:
(1)專業定期點檢和精密點檢,主要內容有:設備的非解體檢查,設備解體後關鍵部位的檢查,確定零部件更換,設備的劣化傾向分析,設備的性能測試,控制系統特性檢查及參數調整;
(2)設備缺陷和隱患的確認及技術診斷;
(3)負責代表廠部進行質量驗收;
(4)編制設備的周、月維護與檢修計劃,適時安排檢修工作;
(5)編制備品備件計劃,制訂備品清冊和事故備品的儲備定額;
(6)負責備品的測繪、圖紙的審.制訂各類技術標准和健全各類技術檔案,提出或編制技改項目和反措項目;
(7)編制大小修標准項目和工時定額,對檢修項目的實施進行跟蹤管理;
(8)對點檢實績進行管理,提出點檢周、月分析報告。
為了使點檢人員能更規范的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編制了《設備日常點檢工作管理規定》,明確了點檢路線、點檢時間、點檢步驟、點檢後續管理等,同時根據不同的設備,制訂了日常點檢卡,點檢人員按日常點檢卡開展日常點檢工作,並及時提出點檢報告。
實施點檢定修制的建議: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雖取得了點檢定修制的一些成果,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例如:
1、點檢定修制是設備管理體制上的一種創新,對電力系統來計,傳統的設備管理辦法經過不斷的總結和完善已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體系,因此,要從觀念上、認識上提高對點檢定修制的認識,各級領導、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都應該加強對點撿定修制的學習。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深化學習點檢定修制。
2、要搞好點檢定修制,必須將其特點和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要和電廠各專業的特點及設備的特點相結合,如熱控、繼保專業,如何更好的實施點檢定修制值得進一步商榷,機電一體的設備如吹灰和暖通空調系統如何實施等。
3、要有效實施點檢定修制,點檢人員是關鍵。必須不斷加強對點撿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首先點檢人員的基本素質要得到保證,其次點檢人員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再者點檢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所有的點撿管理規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以點檢員為核心的設備管理體制。
4、實施點檢定修制,要掌握發電設備的實時運行情況,必須做大量文字技術分析,因此要有效實施這一體制必須充分藉助計算機建立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進行實時管理,通過計算機實時信息系統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將以點檢為核心的相關生產部門如檢修和運行管理有效的聯系起來,另一方面也可監督檢查點檢工作的優劣程度,從而可使點檢定撿製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和提高。
⑦ 空壓機點檢表的內容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檢查這幾項就沒問題:
1、排氣壓力
2、排氣溫度
3、冷卻水溫(風冷的可以看冷卻風扇溫度)
4、進氣溫度
5、電流
6、主機異響、震動等
7、油位是否正常
8、是否有報警
⑧ 車間主任對車間工人的管理是目標管理嗎
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准,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制。是指在企業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並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辦法。
車間主任對車間工人的管理是否是目標管理要看幾個方面:
1)重視人的因素。目標管理是一種參與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把個人需求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的管理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上級與下級的關系是平等、尊重、依賴、支持,下級在承諾目標和被授權之後是自覺、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標鎖鏈與目標體系。目標管理通過專門設計的過程,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轉換為各單位、各員工的分目標。在目標分解過程中,權、責、利三者已經明確,而且相互對稱。這些目標方向一致,環環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協調統一的目標體系。只有每個人員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標,整個企業的總目標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視結果,以結果為導向。目標管理以制定目標為起點,以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為終結。工作成果是評定目標完成程度的標准,也是人事考核和獎評的依據,成為評價管理工作績效的唯一標志。至於完成目標的具體過程、途徑和方法,上級並不過多干預。所以,在目標管理制度下,監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標實現的能力卻很強。
⑨ PDCA的案例
一、案例1
如果我們要求員工做設備保養,先做了一個設備保養表,做了就塗黑或者打勾,有的項目是每天一次,有的項目是三天一次,有的項目是一周一次,員工會不會每次都認認真真去做完以後打勾?有沒有作假的行為?
有。怎麼避免作假的行為?檢查。 現在有三種檢查方式,哪種檢查方式最好?
1、第一種 定期定時檢查
2、第二種 定期定次數不定時檢查
3、第三種 不定時不定次數檢查
哪一種最好?
第三種最好。
為什麼?
以前檢查過的,一個月檢查三次,最後一次25號檢查,檢查完了以後,他知道不會檢查了,到後面再也不做了,所以,最好是不定時檢查。不定期檢查不知道什麼時候來?也不知道檢查多少次。
巡視現場須具目的、重點意識最好以具體表格來查檢過程若與計劃有差異,須迅速追究原因要因查檢衡量由下級主管(班、組長)負責重要的要因或以往未做過的事件可由上級主管(課長以上)點檢結果須以數據來定期比較、檢查結果的實績與計劃與差異時,
須徹查過程中的異常真因須追根究底追到源頭,以發現潛在原因須客觀、誠實地面對自己統計解析配合固有技術
如何處置及再發防止措施檢查到原因最後如何處置。
處置有兩項:
第一是發現問題了先做應急措施,馬上解決問題;
第二就是再防發生,很多人只把它解決了,就不擔心它再次發生
一定要讓它不再次發生,那麼這個時候又要做一個小PDCA循環了,又要分析原因,做計劃、做實施、解決,每發生一個問題,我們都要找出它的原因,讓它下一次不再發生,這個時候才有價值,否則這個檢查、這個改進就沒有價值。所以,再防發生的措施是最重要的。
這個時候可以做橫向水平展開,比如這條生產線的這個部位出了問題,就推到跟他相同的其他生產線的類似的部位,換句話說,一個人摔了一跤,其他人就不會再摔跤了。
源頭管理就是一直追到頭,查找原因。
質量管理中的PDCA/SDCA循環
PDCA循環就是標准化——執行——再查核——再組織,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先做一個標准,去做,做完發現問題,檢查——改進——再做——再標准化,這兩個循環是差不多的。
每一次轉動PDCA循環,不良就會減少,管理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PDCA循環其實是一個持續改善的工具。
二、案例2
有個牧師在教堂佈道時和一位學員交談:你知道公安局跟宗教的區別嗎?學員就問這兩個東西怎麼能相提並論,又怎麼談會有區別呢?牧師說:公安局是在罪惡發芽開花結果了以後,才採取措施。但是宗教是在罪惡的樹還沒有發芽的時候就要阻止它,就不讓它發芽。因為宗教勸人從善。
做管理時候要學宗教還是要學公安局呢?
PDCA這四個方面可以避免問題發生的是計劃,因為計劃的時候,我們就想到哪些東西可能會發生,哪些東西可能不會發生,如果要發生怎麼避免問題發生,所以計劃重要。
在問題剛剛發生我們就找到的是檢查(Check),檢查就讓我們可以在問題剛剛發生,還沒有很明顯化的時候就發現,所以計劃跟檢查重要。
P、C對於管理幹部而言重要,但是對於工人而言,就是執行重要了,所以作為一個管理幹部,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做計劃,做計劃不一定寫出來,
我們做一件事情想一想怎麼做?出了問題怎麼辦?算不算計劃?那麼做了計劃以後讓誰去實施?
讓員工去實施,員工實施的時候我們檢查,檢查發現了問題,讓員工去。這里就是P、C比較重要,作為一個管理幹部,一定要盯住P、C,所以每天工作的時候你就想我今天計劃了沒有?我今天有檢查了沒有?有,說明你這個幹部就已經合格了。
如果你每天都去做實施的事情,那你不是個幹部,是一個超級員工,你去做了,誰來檢查?誰來計劃?
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八個步驟」
PDCA循環的八個步驟:找問題、找原因、找要因、定計劃、執行、檢查、總結經驗、提出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又進入下一個循環。
我們每一個人就可以做PDCA一個小循環,每一個班組又有一個中循環,每一個部門又有一個中大循環,整個企業就是個大循環,所以,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都可以做PDCA。
「怎麼會成長成為一個管理幹部呢?而且管得還不錯呢,有什麼心得?」
答案:「只有一個心得,每天做PDCA。
怎麼每天做PDCA?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第一件事情就在想我今天要做什麼?今天我主要的工作是什麼?我主要要檢查什麼?主要要計劃什麼?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哪裡?最容易出問題的人在哪裡?都想好了以後就布置工作,讓他們去做。
布置工作讓部下去做,做的過程中我就檢查,檢查什麼地方呢?假設這個地方最容易出問題,我就經常到這個地方去看一看。擔心這個人出問題,我就去盯他一下。每天晚上下班了,總結一下今天這個PDCA到底做得怎麼樣,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每天做PDCA,還要求部下做,要求每一個科長,每一個經理做。給他們每個人一張A4紙,上面就四個格,上面寫著P-D-C-A,要求他們每天都要想一想,P做了什麼,D做了什麼,C做了什麼,A做了什麼,每天他們都要在那個格子上面寫幾句話,你做了什麼?
每天不能重復,重復你就沒有進步了。
所以,請大家養成一個每天PDCA的循環習慣。就是個人的PDCA,早上起來想一想今天要做什麼?今天管理工作的要點在哪裡?重點在哪裡?今天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哪裡?今天要檢查的地方在哪裡?每天工作結束以後,回憶一下今天改進的地方在哪裡?
同樣的,一個部門的PDCA對部門的進步很有幫助。一個企業的PDCA,對企業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
三、案例3
工地上一個工頭,知道水管漏水了,那個水管埋在離地下面一米深的地方,他就要把那個漏水的水管找出來,他就帶了一個工人跟他出去。工人背著鋤頭,他在那兒畫了一個圈,就叫那工人挖一個一米深的坑,他一看,沒有水管,搞錯了。
在這里又畫一個圈,又說挖一米深,那工人又挖一米深,一看,還是沒有水管。第三個地方又畫一個圈,那工人把鋤頭一甩,說:「你神經病啊,你變態啊,東挖一個坑,西挖一個坑,不挖了,你來挖!」
不可只告訴他怎樣做,使其了解做的意義、必然性,依據和理由等,以策動其責任感和使命感
怎麼策動?
1、以5W2H方式系統化教育
也可以用5W2H的方式來進行教育訓練,就是告訴他為什麼要做?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在哪裡做?誰來做?怎麼做?要花多少錢?這些東西也可以告訴他。
2、刺激部屬產生(內發性)動機、以鼓舞其工作熱誠
當你告訴他以後,就可以刺激部屬的一些內發性的動機,他就有工作熱忱了。當然了,讓員工的情緒比較輕鬆快樂,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不快樂怎麼做的好?所以教育訓練也有這一條,告訴他們快樂也要工作,不快樂也要工作,不如快樂一點,這也是教育訓練要做的事情。
3、配合人員與單位須充分教育
訓練完開始實施了,實施的時候一定要把實施的意志明確地告訴你的下屬,就是要怎麼做,一定要做到,就是命令要比較堅決,不要模稜兩可。起碼要給他知道,這個是必須完成的,這個要慢慢形成一種企業文化才能做到。
4、工作實施
主管須將「貫徹實施」的意志,明確地傳達給部屬、同事命令下達應該一次完成,勿事後多追加、或朝令夕改實施過程若遇到困難主管勿灰心,除了深入檢討外,並積極鼓勵部屬適當地授權收集有關數據。
四、案例4
檢查:利用周例會檢討「四不放過」
當時有一個會議記錄:檢討。
莫經理:上周無A類問題;B類問題有馳源34R貨物14箱與29R貨物11箱混裝,追其原因主要是料號列印有錯誤導致混裝,料號相似但未做好標示;對策:將不同機種標未清楚後再做,裝箱時多檢查幾遍,將問題發生的幾率控制在最低點。
焊錫:操作員未按標准執行,導致焊錫機溫度調配不當,對策:所有操作均按標准執行,焊錫時間不超過2秒。
朱副理:上周無A類問題,B類:外模料與非移料混用,原因倉庫進料時,將普通料與非移料的標簽寫錯,導致發生錯誤。現場技術員有疑問卻沒有找現場品管確認,未將情況反映給上級;
對策:將倉庫中的所有PVC料的標示進行修改,並做出一個加料記錄表,將生產名稱、加料時間、分量等登記清楚,現場品管兩個小時確認一次發現問題立即停機。
C類:外被剝斷芯線—改用微型刀;
這就是利用周例會來檢討不放過問題記錄表。
五,案例5
有一個製造部劉經理,來公司半年了,幹不了什麼活,嘴巴說的頭頭是道,做計劃都做的很好,一做事情就做不好,前面老闆老是給他機會,也不見成果。這次公司不給他機會,總經理找他談,第一句話就告訴他:
劉經理,業績為王,在企業你知道的,你做不出業績,說的再好聽都沒有用哦,你已經過來半年了,沒有什麼業績,我也很替你著急哦,你說怎麼辦吧?我覺得我也很難受。我是總經理,是你上司。你說我怎麼辦?而且,老闆對你也很有看法,我對你也很有看法,為什麼你老不出業績?
結果劉經理就請了一周假,找工作去了,找到工作就辭職了。
這就有兩個辦法,要麼他就說:那好,你說我做不出業績我做給你看,發奮了。要不然他就嚇走了,這也是個辦法。所以不妨去試試這些辦法。
在企業裡面,真的是業績為王。有個老闆說了一句話,說他以前剛到一家台資企業做銷售的時候,他的上司告訴他,兄弟啊,你只要做出業績來,就可以在企業裡面橫著走,像螃蟹一樣。
換句話說,沒有業績,豎著走都沒人理你,業績為王。做不出業績,你在一個企業是很難受的,乾脆走了算了。
裁員後,整個公司反而管理更順暢了,因為那些「零人」跟那些「負人」都走掉了,剩下都是「正人」。
一個企業100個員工裡面,大概有10%~20%的員工是企業的「負人」,換句話說他在撇企業的油;有20%~30%的人是零的,就是他也不幹活,就在那裡混的;還有20%~30%,是做的活正好夠養活自己的,只有另外20%~30%的員工,才是企業真正創造價值的員工。
我們提拔幹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否則,就會把一個優秀員工被毀掉;
你把一個優秀員工提升成組長,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他不合適,再把他降成員工,他馬上就會走,因為中國人都是講面子的。
⑩ TPM活動有哪些具體的實行方案
1、以5S活動為突破口,夯實TPM管理基礎。圍繞以2S為主,重點抓三個專項整治:整治生產現場的「臟、亂、差」,以凈化作業環境;整治設備的「漏、臟、松、缺、銹」,以提高設備可動率。通過「三整治」:一是強化員工日常行為規范,營造「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准」的良好氛圍;二是通過公司在短期內發生的顯著變化,增強員工進一步搞好TPM管理的信心和決心;三是通過隨時對生產現場進行調整和優化,保持良好的作業環境和生產秩序,為TPM管理的成功推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建立樣板車間作示範,帶動一般,全面推廣。通過對樣板車間的TPM改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對TPM理論的認識,總結歸納形成教案,摸索並建立適合公司實際的TPM改善管理技能、技巧,為全面向各廠區車間推廣奠定基礎。
3、建立以月、周為單位的例會制度,突出推進工作的計劃性。針對各單位設備運行條件和技術狀況參差不齊的現狀,我們採取了分階段的推進方法,依據公司年度目標計劃,每月制訂《推進TPM管理月實施計劃》。
4、以建立健全標准化的點檢、定修體制為落腳點,完善規章制度。為了規范車間、設備科、協力三方的責任與權利,將點檢、定修作為TPM制度建設的落腳點,在全面推廣「以專職點檢為核心,以日常點檢為支撐」的點檢模式的基礎上,組織專業人員對公司「點檢標准及評價體系」的指標進行量化,形成一整套系列化、標准化的按崗位的全員參與的設備點檢作業標准,並以此為中心,在全公司初步建立起「以點檢為核心,以定修為重點,以大修為輔助」的設備點檢定修體制。
5、以拍照曝光為手段,嚴格檢查,落實整改。嚴格按標准檢查是使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現場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制訂詳細的檢查推進計劃,並在檢查中遵循「敢於暴露問題,力求解決問題」的原則,採用拍照的形式,每月製作問題點曝光照片,在公司生產計劃會上定期播放,實現檢查與指導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檢查與樹立典型相結合。同時設立TPM管理看板,將宣傳資料、曝光的資料圖片和整改情況進行張貼,發動全員參與監督。
6、實施動態管理,做到持之以恆。堅持對TPM管理體系的運行實施動態管理。一是利用周例會及時徵求各單位的意見,及時調整推進方案;二是現場大量運用「推進TPM管理看板」,使各個推進階段的工作內容和管理目標快捷、准確地傳遞給現場所有員工,同時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時時動態更新推進工作的各類信息;三是對於已達標的班組,採取激勵措施給予獎勵並採取頒發驗收證書的辦法,對其實施終身管理,規定車間每月復查一次,部門每季度復查一次,公司每半年復查一次,並將復查結果記錄在證書上,這種動態的跟蹤管理確保達標班組得到長期的鞏固和提高。
7、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在推進TPM管理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始於素養,終於素養」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培訓和引導兩個環節入手,通過建立健全員工上崗培訓機制和開展全員參與的崗位技能培訓,大大提升了廣大員工的自主維修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徵集成果論文、舉辦展示板巡展活動、在基層班組播放錄像片、開展班前5分鍾TPM理論學習,以及舉辦研討會、座談會、總結表彰會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使廣大員工對推進TPM管理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並積極參與其中,營造全公司的TPM大氣候,這為TPM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轉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