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的K+黑-紅是什麼意思怎麼算的
水準尺分為兩面,一面是紅面,一面是黑面,紅黑面底部的基準是不同的,黑面回都是從零開始的,而紅面則答是一支起始值(就是K值)為4687,一支為4787,兩個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距下一個整數位置都是差13mm,也就是說4687到4700是差13,而4787到4800也是差13,這樣在進行數據計算的時候也提供了一個方便,同時區分兩根尺子的時候也就很容易了,底部為4700的尺子就是4687,因為這個刻度沒有在最下方,而是空出來了13mm,同樣底部是4800的尺子也就是4787了!
K+黑減紅 就是K值 + 黑面中絲讀數 - 紅面中線讀數
圖中 -2 = 4.687 + 0.522 - 5.211
1 = 4.787 + 1.561 - 6.347
B. 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高程誤差配賦表
按照距離平均分配即可。改正數=閉合差×(-1)×Li÷(ΣLi),改正後高差=高差+改正數。
C. 四等水準測量記錄數據表
你先假定出四個角的高程啊 然後根據你的身高大概估一下視線高 再根據你現場的路面坡度造數據 超級簡單 沒人能看出來的
D. 四等水準測量成果的計算方法
測量閉合後,對比測量高程與控制點高程的高差。
差值范圍:三等水準為±12√L,四等為±20√L,L為路線長,這里的限差都是指平原地區的。
從已知點A出發,固定點A、B、C中間設置若干個轉點。
每測站觀測程序為:
(1)後視黑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下、上絲讀數。
(2)前視黑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下、上絲讀數,
(3)前視紅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絲讀數,
(4)後視紅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絲讀數。
(4)四等水準成果表擴展閱讀:
水準觀測應在標石埋設穩定後進行。兩次觀測高差較大超限時應重測。當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分別比較,其較差均不超過時限值時,應取三次結果數的平均值數。
設備安裝過程中,測量時應注意:最好使用一個水準點作為高程起算點。當廠房較大時,可以增設水準點,但其觀測精度應提高。
水準測量所使用的儀器,水準儀視准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應符合規定。水準尺上的米間隔平均長與名義長之差應符合規定。
E. 三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的K+黑-紅 是什麼意思啊 怎麼算的
K為尺常數 有不同的數值 即兩根水準尺最底部的讀數 一個水準尺的K值為4.687m,另一個為版4.787 表中權單位為毫米 K+黑-紅為K值加黑面讀數減紅面讀數
該圖後尺尺常數為4.687m 前尺為4.787m
F. 跪求::一個2米尺的四等水準測量的成果表
你究竟要什麼?水準測量的成果么總歸就是推求出高程嘍 ,至於用2米尺,就是記載的過程數據,沒有超過2000的讀數吧(光學),如果你是電子的,那再多一位
G. 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如何記錄(裡面的資料怎麼填)
首先填寫天氣,儀器,風向,土質等項,以備以後出現問題可以有個參考, 要是三四等水準測量 先填寫前後視距的差值,先是下絲,後是上絲,計算前後視距差,然後累加,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有限差。然後是黑紅面或主輔,計算黑紅或主輔差值,等級水準測量也有限差。假如都不超限,就可以繼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