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一年級課外識字的成果

一年級課外識字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09 06:58:23

1. 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識字特點

1. 識字寫字貫穿語文學習全過程

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按照主題單元編排學習內容,在「我上學了」之後,安排了2個識字單元、2個漢語拼音單元、4個課文單元、4個口語交際、8個語文園地和1個快樂讀書吧,全冊要求認識的300個常用字和要求會寫其中的100個字分散在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中,識字寫字貫穿語文學習全過程。具體安排如下:

識字單元(2個,共10課)

漢語拼音單元(2個,共13課)

課文單元(4個,共14課)

語文園地(8個)

識字90個寫字38個

識字32個寫字0個

識字147個寫字56個

識字31個寫字6個

2. 先認常用字,再學習拼音

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採用了先學漢字後學拼音的編排順序。對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漢字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識字單元(一)要認的35個字是學生生活中的「高頻字」,多數學生已經認識,學起來比較輕松,相對於枯燥的拼音學習,學生更容易獲得語文學習的成功感。教材將識字編排在拼音學習的前面,關注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符合他們的學習心理。這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漢字學習的樂趣,還可以發揮漢字對拼音學習的幫助作用,幫助學生根據漢字的讀音有效突破拼讀難點,使拼音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突出字理,滲透漢字文化

關於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其中象形、會意和形聲較容易為學生理解,教材對此作了相應的安排。《日月水火》以圖文對照的方式學習8個象形字,讓學生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感受到那漢字就像一幅幅畫,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漢字的趣味性。《日月明》是根據會意字構字規律編排的識字課文,琅琅上口的短句,不僅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還能使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到漢字構字的有趣,進而激發起他們更大的識字熱情。8個《語文園地》安排了兩次「我的發現」欄目,以學習小夥伴的口吻提出:「很多木字旁的字都和樹木有關」「很多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關」,引導學生了解漢字偏旁表義的構字規律,為他們理解形聲字打下基礎。教材力圖通過豐富多樣的編排形式,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使學生體會到漢字不僅有用,還很有意思。

4. 識字方法多,提高識字效率

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要認識300字,雖然比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減少了100字,但是學生在學習識字單元、課文單元時,平均每課要認9-11個生字,這對一年級學生仍舊存在難度。因此,教材在編寫時有意滲透多種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除上文提到的象形、會意、形聲等字理識字外,還安排了多種識字方法:《口耳目》以兒童最常用的看圖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藉助熟識的人體學習「口、耳、目、手、足」等人體器官名稱,通過圖文對照識記字形,在聯系生活經驗中理解字義;《對韻歌》將中國傳統蒙學蘊含在韻語歌中,賦予識字吟誦的意境;《大小多少》利用反義詞識字,《小書包》按照事物歸類識字……10課集中識字課,精心編排,有機穿插多種識字方法。此外在《語文園地》中「識字加油站」和「展示台」欄目中,特別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識字,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努力提高識字效率。

5. 寫字有序列,注重習慣養成

部編本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要求寫的字,大多是字形簡單、構字能力或構詞能力強的獨體字,也適當選擇特別常用的合體字,大體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順序編排。筆畫筆順教學一直是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重點,但近年來這方面常被忽視。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時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每課要寫的生字旁都明確標注了新出現的筆畫,在每個要寫的生字上方標注了跟隨式筆順,使筆畫筆順教學有了明確、科學的依據,使學生自學與復習有了憑借,非常方便。《語文園地》還安排了新欄目「書寫提示」,以「學習小夥伴」的形式,在第1、第5、第8單元的《語文園地》中分三次出現漢字書寫起始階段非常重要的六條筆順規則。

2. 怎樣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識字寫字的實效性

據統計,一年級新生在一類字還沒有開始教的情況下,識字量差異較大,低年級的一堂識字課上,往往出現「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枯燥」的現象,課堂效果不盡人意。
同樣來自一份調查:書寫不達標的學生佔了三成多,達到優秀的學生不足四成;一半左右的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三分之一的學生坐姿有問題……的確,隨著現代技術應用的廣泛運用,電腦和電子文檔使用的愈來愈普及,小學生的書寫現狀愈來愈處於語文教學的邊緣。 有的語文教師不重視寫字教學,認為學生不寫錯別字就行了;或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請大家重視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積極探索出高效的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及方法。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繫到讀寫特別是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為了使小學生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低年級識字,要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及早閱讀,加強寫字。但當前識字寫字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解決識字寫字教學不強的問題,必須明確下面幾個方面:
一、把握好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的不同要求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核心是准確把握兩類字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要求把握不準,如果把要求認識的字當成要求會寫的字去教,提高認字的教學要求,不僅加重課業負擔,疲於奔命,而且會造成「認」「寫」相互掣肘,必然導致該認的不鞏固、該寫的寫不好的結果。
要求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課文中認識,換個地方還認識,就可以了;要求會寫的字,要能讀准字音,識記字形,寫得正確、端正,初步了解意思,並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語言中運用。
當前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指導學生認識要認的字時,自覺不自覺地讓學生分析、識記字形,在這方面想了很多辦法,花了很多時間,結果呢,認字的鞏固率並不理想。改變這種狀況辦法就是嚴格按課標關於兩類字不同的教學要求進行教學,把時間、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二、採取不斷復現的方法,鞏固要求認識的字
一是第一次指導學生認字要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字的第一印象強烈、深刻。如,利用聲音、圖像、動作、情境等加強漢字與事物的聯系,以加深對所認生字的第一印象。
二是當堂採取多種方法復現,及時鞏固要求認識的字。認字和認人一個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識,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鞏固認字最好的辦法是復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語言環境中多次見面。根據兒童「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當堂和認字之後兩三天內進行復習、鞏固尤為重要。要重視在合作中、游戲中、活動中鞏固認字。比如,小組中比賽誰認得快、記得牢,發揮同學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作用;用摘蘋果、走迷宮、找朋友、巧配對等游戲的方式在興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教師自編句子、兒歌、謎語,在鼓勵學生從身邊、從書報上找到剛認的字,在語言環境中及時鞏固認字。總之,認字教學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計讓學生和生字多次見面上,力求做到當堂認識,當堂鞏固。
三是鼓勵、引導學生隨時隨地自主識字,這樣既擴大了認字量,又不斷鞏固課內所認的字。如:指導學生自製「認字樂園」,隨時將課外認的字剪貼成冊;指導學生自製「識字袋」,隨時將課內外認的字寫成卡片裝進識字袋,經常利用字卡鞏固認字;在牆報上開辟「識字園地」,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不斷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只要老師有激勵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不斷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識字的機會,認字的目標一定會輕松完成。
三、 加強寫字指導,提高書寫技能
現在很多老師認為指導寫字是軟任務,教學時間不夠,往往就把指導寫字的環節省掉了;還有的老師習慣用課件指導寫字,板書范寫慚慚在寫字指導中消失了。由於指導不利,學生寫字的質量明顯下降。寫字是小學,特別是低年級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字寫不好,就沒有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教師自己的板書字寫不好,就是不完全合格的語文教師。
加強寫字,一要從思想上重視。電腦時代仍需要寫好字,不僅是交流的需要,還是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和民族素質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則,語文教師一定要練就一手規范、美觀的板書字;三要加強寫字指導,包括寫字、執筆姿勢,良好的書寫習慣。對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剛剛入學初學寫字的學生,寫字指導一定要到位,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佔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並且要邊講解邊板書示範。而後讓學生先描後臨,發現問題,再作指導。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力求使每個學生不僅把字寫對,而且寫得端正、整潔。

3.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識字課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最基本的教學內容。課堂授課是識字教學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鍾內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學好生字,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師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課過程的幾點體會。

一、設置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要克服這一難度,就必須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識字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生字。

1、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復,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對後,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 字謎,小朋友猜對「手」字謎後,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手」字謎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裡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啟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小時四條腿,長大兩條腿,老了三條腿」,謎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2、編兒歌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叫「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磨」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早)。「草—草頭=?」(早)以次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 「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現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為「姐妹字」。如:「蛙、哇、娃、窪」「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二、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1、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里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詠鵝》、《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准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2、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採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並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後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塗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三、創設「游戲樂園」,鞏固識字

一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我認為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1、開火車(分小組進行)

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從我們這里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師准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後,選擇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教師也可以把生字發給若干名學生,請他們分別拿著生字找朋友(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學生讀後交朋友。教師隨機給予表揚、鼓勵。

輕松的教學環境,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孩子們愉快地學習,加深所學知識印象,鞏固識字教學效果

4. 一年級課外識字有哪些字

大、小、多、少

5. 我要展示課外識字的成果

1、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2、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徵來調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3、藉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來激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於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

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十歲的蔣方舟寫的《打開天窗》,《崔巒老師教你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網路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

(5)一年級課外識字的成果擴展閱讀: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尚不能自如地遷移到課外閱讀中來,有的該精讀的不知如何精讀,草草讀過,不求甚解,只需粗讀的卻遲遲不肯放手,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有些學生家長,因沒有經驗,在擇書時有些盲目,或是書目過於單一,專門挑選寫作有關的書籍,造成閱讀面狹窄,讓學生誤認為只有看作文書才是看課外書,或是盲目聽從孩子的意見。

有些家長忙於工作無時間管教子女,讓孩子自己選擇,結果孩子選擇了一些要求過高或過低的書籍,有的買了一些漫畫書,甚至還有一些低俗圖書,不利於孩子的閱讀發展。

6. 小學一年級小朋友如何識字

一、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識字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我充分注意到這一點,我採用幾種學生感興趣的方法來識字。 1.在朗讀中識字。 一年級的課文朗讀性很強,我在講課時,有時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聽。然後隨著音樂讀課文。或者聽老師朗讀,學生跟讀,帶表情,帶動作地讀。你想怎樣讀都行,到前面表演著讀,讀著讀著,字在腦海中就有了記憶,加上跟老師學習課文,理解字詞的意思,也就加深了字的印象,在教寫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填拼音,更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通過讀字詞卡片也就牢牢地記住了。 2.創設情境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活動去識字,效果也很好的事情。 3.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興趣是激學習的動力。別看一年級學生年紀小,可是,創新意識很強,表現慾望很高。交給他們識字方法後,讓他們自己去識字,他們很高興。有的學生把字編歌,如:「土」字,有的學生編,十下一橫便是土;木上有撇便是「禾」。還有的學生玩猜字謎,如:房子上有一點是什麼,是寶蓋頭。還有的用熟字記生字,三點水加上工就是長江的「江」。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起來以後,他們會主動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識字也就變得容易了,效果還很好。 4.課外識字。 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盡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後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仍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我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都成為學生識字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把收集到的「課本」拿到學校展覽,看誰認得字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同時加大了學生的識字量,效果很好。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我經常 在游戲中鞏固生字,找朋友。 這種方法學生很願意接受。有時我利用找朋友的歌詞來認字,如:找啊,找啊,找朋友,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sān」 來你是誰,誰是我的好朋友。學生拿著字卡說:你是「sān」我「山」,我是你的好朋友。 2.開火車游戲。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裡開?生:火車火車從我這里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再讀兩遍)。 3.大轉盤。 大轉盤 轉盤周圍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轉盤指針轉向哪個字,就讀出哪個字。也是學生輪流讀,讀錯的同學站起來,讀對在坐下。 4.摘蘋果。 我准備一個蘋果樹教具,掛上生字詞,讀對的就摘走,快速的讀,誰讀得多,讀得對,誰的蘋果就多,換得紅花就多。

7. 課外識字的成果

關鍵字:課外資源、評價機制、識字方法、成果展示。
內容摘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不應僅限於課堂教學之中,課外資源為識字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家庭對孩子識字的指導、課外識字為課堂識字的補充、正確地對學生的識字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識字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識字教學是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一、二年級的識字量應達到1600-1800個字,由此可見,一、二年級 的識字量佔了小學六年識字量的一半多,而低年級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往往今天認識的字,明天就忘了,導致教師第二天又得繼續教學生,影響了識字教學的成效,從而對小學生的閱讀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何鞏固學生的課堂識字成果呢?我以為,利用課外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語文教學,不應該只限於文本和課堂,語文教學資源應該是豐富的,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教學觀。《課程標准》指出:「各地區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我們的語文學習要立足課堂,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的觸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廣闊的社會中去。讓學生在大環境、大渠道中學習、發展。識字教學也一樣,除了教師課堂上的的識字渠道以外,課外資源也為學生的識字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課外資源,對我們的教學肯定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一、家庭指導是學生鞏固識字的重要基石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協助,識字教學也一樣。我主要的做法是:今天要求認識的字,學生在課堂上學會之後,我把生字印成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帶回到家裡,要求認讀給家長聽,讀正確了,讓家長在卡片上寫下評語,學生帶回學校,利用早讀的時間讀給老師和同學聽。一周結束時,再把這一周所認識的生字讀給全班的同學聽。老師每周對此進行評價,表揚做和好的學生,並獎勵一顆識字星以此來鼓勵學生堅持下去。針對留守兒童多的特點,有些爺爺奶奶並不認識字,也可讓學生讀給高年級的同學聽,也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8. 一年級課外識字手抄報,(圖文並茂)

9. 一年級小孩提高識字量的方法,怎樣愛上課外閱讀

我從小喜歡看書,一直到現在。晚上不看書就睡不著。(小孩看書是從童話開始的絕對沒錯)
我愛上看書是因為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跟我媽去書店,看上一本很精美的安徒生童話(收藏版)當時買成35塊錢(當時來說老貴了)然後每天都抱著看。後來我媽乾脆把那一整套(格林童話,世界童話全集,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全都買給了我。對於那時的我來說是看不完的書啊。然後就慢慢養成了一種看書的習慣,那樣你的小孩以後就會自己去找些他喜歡的書看。還有,不要反對你小孩看任何書(黃色書刊除外)你只需要把他往好的方向引導。你可以先買一些世界名著的減縮本給他看,要是你家是男孩我建議你買儒勒·凡爾納全集的減縮本給他,他一定會喜歡的。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課外識字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