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浪潮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2011年:
2月,榮獲「 濟南市技術發明一等獎」和「濟南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3月,榮獲2010中國LED市場年度成功企業獎
3月,浪潮華光獲1000萬LED外延片項目發展專項資金
4月,公司承擔的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振興項目 「半導體照明用外延片、管芯、器件及應用產品」順利通過驗收
5月,榮獲2010中國「LED創新產品和技術」獎和「LED行業最具成長性企業」獎
5月,榮膺「中國LED企業100強」第二名
5月,入選首批山東省新材料深加工示範企業
7月,承擔的山東省/市3項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順利通過驗收
7月,加入G20-LED峰會成員
9月,承擔的國家「863」計劃—「新一代激光顯示技術工程化開發」項目順利通過鑒定驗收
9月,榮獲濰坊市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
10月,公司變更為山東浪潮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濰坊公司一期項目順利完工,並全線投入使用
2月,兩項科研成果榮獲09年濟南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三等獎
2月,由公司牽頭成立的山東省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聯盟成功入選首批山東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
4月,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播出浪潮華光新聞
5月,榮獲「2009年LED優秀企業」獎和「中國最具成長性LED企業」
兩個省級實驗室落戶浪潮華光
12月,「基於換襯底技術的超高亮度LED制備技術」通過省級鑒定
LD晶元產銷量連續5年穩居國內第一
2009年:
浪潮華光濰坊公司正式投入使用
山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
5月,榮獲「2008年LED優秀企業」獎
9月,山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成立,浪潮華光任聯盟理事長單位
11月,浪潮光電子園奠基建設
承擔國家「863」 項目—《基於SiC襯底的大功率GaN基LED製造技術》
12月,濰坊公司凈化廠房榮獲「精品工程」獎
2008年:
2月,省政府辦公廳發布9號文件,明確支持浪潮華光作為半導體照明產業龍頭企業發展
3月,浪潮華光濰坊公司動工建設。
承擔國家「863」 項目—《高可靠性、低成本半導體激光器材料與器件工程化開發》
7月,浪潮華光自主研發出藍光晶元,向全色域LED邁出了新的步伐
9月,浪潮華光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2007年:
浪潮集團入股華光,成為華光控股股東。
2006年:
被國家信息產業部評為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2005年:
LD晶元產銷量位居國內第一
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認證
2003年:
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2年:
國家產業化前期壯大關鍵技術項目——半導體發光器件外延工藝及管芯技術四項子課題通過國家技術鑒定和項目驗收,技術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從此,光電子有了中國芯,公司由純科研企業開始進入生產科研型企業階段。
2001年:
全部進口設備及配套設施安裝調試完畢,進入技術研發階段
1999年:
11月,山東華光光電子有限公司成立,廠址設在濟南市高新區。
②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
被譽為「朝陽產業」的醫葯產業,先後引進醫葯加工項目26個,醫療器械、醫葯設備、醫葯包裝等關聯項目8個,在園區南部和北部的兩大優勢區域規劃了現代中葯、生物制葯兩大醫葯工業區,產品涵蓋了中葯、西葯、原料葯、醫葯中間體、保健品、醫療器械、制葯設備等幾大門類、千餘品種。以步長制葯、華信制葯、健民制葯、譽衡制葯等為龍頭,形成了從中葯材種植、飲片加工、制劑生產到市場物流的現代中葯生產基地,步長制葯的穩心顆粒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丹紅注射液是全國單品種銷量最大中葯制劑,相繼獲2010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第十二屆專利金獎;「丹紅注射液近紅外在線自動質量控制」項目被列入國家 「十一五」重大專項山東創新葯物孵化基地項目子課題、國家發改委現代中葯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2010年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和山東省重大葯物產值利稅雙倍增科技示範工程;「穩心顆粒技術改造研究」、「丹紅注射液譜-效及安全性相關評價系統的建立」均被列入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得力生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唯一批準的二類抗癌植物類新葯,屬世界首創;譽衡葯業的銀杏內脂B注射液、艽龍苦素注射液均被批准為國家一類新葯。以睿鷹先鋒制葯、潤澤制葯、立海潤制葯、方明制葯等企業為依託,形成了國內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產品純度高、產業鏈條長的頭孢類、大環內酯類醫葯中間體、原料葯生產基地,睿鷹先鋒制葯的30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8項為國內獨創,其中醯基化試劑T-1216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2008年,醫葯產業以發展速度快、聚集程度高、創新能力強、龍頭帶動明顯、發展後勁足的顯著特點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被省內外主流媒體譽為「醫葯谷」, 2009年,被省發改委批准為第一批省級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成為全市醫葯產業發展核心。4月19日至20日,全國食品葯品監管系統科學監管論壇在菏澤召開,標志著菏澤市已躋身全國醫葯大市行列。力爭到2012年,高新區醫葯產業實現產值200億元、利稅50億元,成為全省最大的現代中葯生產基地、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葯生產基地。
新材料、機械電子產業也快速起步,已表現出了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發展後勁足的特點。山東中廈電子有限公司擁有10多項國際領先專利技術,開發了19種高科技產品,申請發明專利7項,獲省市級創新基金2項,其中敏感智能新材料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菏澤宏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氧化鋯陶瓷纖維及增強的磷酸鹽基寬頻透波復合材料被國家列為「863」計劃新型材料領域的研究課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山東良藝公司研發的「STC水溶性樹脂」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新產品,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華盛榮鎂業科技公司擁有22項以上國家專利技術和產品,1項國際專利產品,其中「鎂合金寬幅型材擠壓裝置及生產工藝」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材料制備創新項目,填補了世界空白,被列入2010年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並進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投產後年產值可達200億元;菏澤廣源銅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壓延性電子銅箔厚度僅為0.006毫米,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填補國內空白,已申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進入了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規劃,開發的「耐腐蝕高精黃銅帶項目」和「移動通訊RF同軸電纜專用高精高導銅帶」項目分別被列入省、市重大科技專項。
食品加工產業特色鮮明,先後引進了兔巴哥、米老頭、巧媳婦、鶴福、成友、范府、康師傅等名牌企業,產品涵蓋了乳製品、休閑食品、調味品、肉製品等4大類200餘個品種,形成了產品門類繁多、名牌聚集、特色鮮明的食品加工區,組建起了乳製品、肉製品、釀造食品、休閑食品、保健品、速凍食品等多品種、多門類的食品產業大家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代表現代新興產業的動漫服務外包產業也快速起步,搜三百網路科技、宇生動漫、明光數碼科技、藍天動漫、柏盛動漫等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企業已入區發展。
③ 國家重大專項課題都有哪些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國家星火科技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部973/863項目等。
④ 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 重大科技專項 自助創新專項有什麼區別
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 Focu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shandong province
⑤ 臨沂新程金鑼肉製品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規模
金鑼集團的銷售網路遍布全國,在全國設有200多家銷售辦事處、18000多家專賣店、9000多家經銷商,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後的新形勢,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金鑼集團在俄羅斯、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專門從事產品出口業務。同時,金鑼集團擁有先進的電子商務系統,各種產品均可網上詢盤、直接訂購、自動配送。 金鑼集團通過實施高科技人才戰略,引入信息化管理機制,使企業在短期內步入現代化企業管理的軌道。金鑼集團先後被列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被授予中國明星企業、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沂蒙功勛企業等榮譽稱號。金鑼集團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及HACCP認證。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集團堅持大力發展現代肉類工業和健康食品產業,先後投資數十億元,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引進了高溫火腿腸生產線、低溫肉製品生產線、屠宰分割線,高起點、上規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設11處生產基地,形成了以生豬屠宰和肉製品加工業為主,大豆深加工和水處理相配套,飼料業、養殖業、屠宰業、肉製品加工業、大豆製品加工業、化工包裝、物流配送、專賣店運營等主業突出、行業配套的產業群。
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創新型企業。圍繞消費轉型和產業升級,進行中式產品的改造、西式產品的引進、屠宰及大豆深加工行業的精深加工,做出了200多種冷鮮肉、700多種肉製品、100多種大豆深加工產品的產品群,滿足消費需求。
集團做優營銷文章,依託自身優勢,建立了直銷網路,如今,在全國建立了100多個辦事處,按照「統一形象、統一規劃、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原則,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設了14000多家金鑼冷鮮肉專賣店,創新性地推出了「冷藏加工、冷鏈運銷、產品專賣」的冷鮮肉營銷模式,引導了行業的發展方向,開創了綠色肉類消費理念。
新程金鑼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企業,肉製品生產能力為日產肉製品4000噸,居世界第二位。為確保生豬供應,打造優質、安全、綠色、放心食品,公司決定從源頭抓起,構築肉製品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計劃投資20億元,在2008年—2012年,在環境優美的沂蒙山區腹地新建規模10萬頭的曾祖代至父母代的種豬場,以及飼料加工配套工程,帶動形成年出欄200萬頭的養豬基地,並將育肥豬全部下放農民飼養,以帶動本地養殖業的發展。
集團的大豆深加工源自大豆分離蛋白的生產,如今,公司擁有大豆分離蛋白生產線12條,大豆分離蛋白年產量達到9萬噸,居世界第四位;大豆低聚糖生產線4條,年產大豆低聚糖1.04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0%;年產大豆肽3萬噸,居世界第一位。自2002年以來,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致力於大豆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如今年可加工大豆30萬噸,是世界上大豆深加工鏈條最長的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肽粉和大豆低聚糖生產企業。
集團堅持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污水治理工作,研究出的M-SBR處理工藝,已於2009年7月份,通過山東省科技廳和環保廳的技術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居於同類研究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現已申報國家專利。2007年底,金鑼的「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綜合技術開發項目」被省科技廳確定為「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項目」;給水處理、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項目分別被省環保局列為山東省環境保護示範工程。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金鑼提出了以「在3-5年內,把金鑼建成肉製品行業最具綜合競爭力的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翻一番,同時把企業由食品生產型轉向健康食品生產型和品牌塑造型的企業」的中期發展目標。
如今的金鑼,正在用「新鮮營養、健康生活」這一核心價值觀打造企業獨一無二的競爭力,正在用「科技興企,讓遠見變為現實;精益求精,讓卓越成為永恆。」這一經營理念不斷滿足國人對健康和幸福的無限追求,並以此向中國健康肉製品的開創者的宏偉目標穩步邁進。 為了實現金鑼的偉大目標,集團真誠希望有志於在金鑼實現自我價值的優秀人才加入,金鑼歡迎您!
今後,金鑼集團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肉類深加工」這一主業拉長產業鏈,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通過「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企業發展戰略,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⑥ 劉玉慶的科學研究
目前豬雞集約化養殖業頻繁的免疫和濫用抗生素,導致病原菌嚴重抗葯性,圍繞這一重大理論問題,在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1)區分抗葯性、耐葯性,提出病原菌群體抗葯性動力學理論。細菌是進化完善的獨立的細胞,針對其關鍵生化過程設計抗生素抑制其生長,而細菌運用其已有的生化機制對抗生素產生抗葯性,即殺菌機制和抗葯性機制是已然存在的,抗生素誘導與篩選了抗葯性。根據抗葯性調控機制和是否發生基因突變,將抗葯性表型區分為抗葯性突變與耐葯性適應,通過線性梯度平板區分抗生素作用下菌群抗葯性、耐葯性變化,並通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葯物蓄積、超微結構對耐葯性作了細致描述,探索抗葯性、耐葯性調控機制。建立了雞盲腸菌群後口接種施葯的病原菌群體抗葯性動力學研究模型,研究不同抗生素對腸道菌群抗葯性產生和消除的動力學過程的影響。
(2)穩、准、快的葯敏試驗方法改進與抗葯性監測網路建立。首次建立了描述抗生素殺菌動力學的濃度-殺菌曲線方程、描述多因素共同作用於殺菌力的等效線法;先後研製了抗生素葯敏檢測盒(ZL200620080330.7)、96點陣葯敏檢測盒(ZL200820187541.X)、吸管葯敏檢測盒(ZL200920253251.6),非常適用於獸醫臨床的簡易條件,並聯合六和、中慧、民和、九聯、春雪、仙壇、益生、金鑼、銀寶、得利斯等大型養殖加工集團企業,建立了山東省動物源病原菌抗葯性監測網,指導山東省獸葯的合理使用,以減少抗葯性和葯物殘留。
(3)高抗多抗機制預警和防止技術。抗葯性是生態學問題,高抗多抗菌株潛在腸道和環境菌群中,危害最大,建立MRSA、VRE、NDM-1、cfr預測預警研究體系,並研究多抗抑制劑;在國內率先研製成功液態植酸酶和復合酶及其顆粒飼料後噴塗設備,在六和集團、新希望集團及各省大型顆粒飼料廠迅速推廣使用千餘台,推進了我國飼料酶的應用水平。推行中葯、堆肥、發酵床豬舍、發酵飼料、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等抗生素替代措施。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公益性行業科技項目、863計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基金、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等十多項科研項目,發表文章40餘篇,其中SCI引用11篇,刊於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Annals Microbiology和《中國科學》。出版專業著作5部。翻譯了抗葯性專業著作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s、Bacterial Virulence。
承擔的科研項目:
1、細菌群體在抗生素作用下形成的微菌落與抗葯性突變發生之關系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770044)
2、SOS應答對喹諾酮抗葯性突變調控機制與突變規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171621)
3、抗生素殘留引起細菌耐葯性安全控制技術的研究與示範,十一五支撐(項目編號:2006BAK02A03)
4、食品主要致病微生物控制技術研究與開發,十一五支撐(項目編號:2009BADB9B01)
5、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獸葯殘留及動物源病原菌耐葯性控制技術研究」子課題:動物源病原菌耐葯性檢測技術與方法標准研究(項目編號:201203040)
6、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動物衛生風險分析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子課題:山東省畜禽源耐葯病原菌監測及擴散風險研究(項目編號:200903055)
7、大腸桿菌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非特異性抗葯性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080440451)
8、山東省安全優質豬肉生產關鍵技術集成熟化及可追溯產業鏈示範,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項目編號:20080440451)
9、獸葯控制與疫病防治技術優化集成與示範,國家級星火計劃重大項目
10、飼料用酶的分子改良與產品研製,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11、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液體飼料添加劑後噴塗工藝示範與推廣
12、優質肉豬配套系(魯農Ⅰ號豬)集約化生產技術示範,農業科技跨越計劃
13、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山東省肉品病原菌抗葯性監測與中葯克服抗葯性的技術研究
14、不同生理狀態下E.coli耐葯性的研究,山東省自然基金(項目編號:Y2005C58)
15、雞彎曲桿菌的抗葯性產生機理研究,山東省博士基金(項目編號:2006BS2008)
16、生豬規模化、標准化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山東省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課題
17、葯用蛋白的乳酸菌基因表達載體系統的構建與應用,院創新基金
18、山東優勢出口農產品產地立體污染阻控關鍵技術與生態安全,院創新基金
19、細菌耐葯性MTT法評價和特徵分析,所基金
「飼料液態酶穩定性及後噴塗工藝研究」成果獲得2007年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豬肉產業鏈技術集成與可追溯示範」成果獲得2010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
⑦ 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2010年居中國醫葯工業企業42強,現有員工3000人,生產區佔地面積2000畝。
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葯、固體制劑、醫葯中間體、溴化物、紙張添加劑五大系列六十多個品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化學原料葯甲氧苄啶(TMP)產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70%以上;奧美拉唑、磺胺甲惡唑(SMZ)、二甲雙胍產銷量分別居國內首位;是全國最大的溴化物生產基地;與德國巴斯夫合資企業生產的紙張添加劑ODB-I、ODB-II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公司建立了規范的質量控制機構和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體系認證,是國內首批通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新版GMP認證的企業。公司主導產品TMP、SMZ、奧美拉唑、二甲雙胍、氯氮平等原料葯通過了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USFDA)現場認證,並獲得了歐洲葯品質量理事會(EDQM)頒發的COS證書,先後通過了多家全球著名跨國公司現場審計。產品覆蓋國內26個省市,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設有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泰山學者—葯學特聘專家崗位,鳶都學者崗位。被認定為山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溴系列醫葯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3項;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葯創制重大專項4項、國家火炬計劃2項、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2項;獲得國家專利28項,國際專利2項。
公司將秉承「誠信至上,雙贏為先」的企業精神,堅持「科技興企,質量為本」的經營理念,與廣大客戶開展真誠的合作。
⑧ 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申請需要什麼流程,有什麼補助政策
盡管各項目申報所需細則不同,但是有以下共通之處1、准備一份2萬——10萬字的可行性報告(報告規模根據項目不同而定),裡麵包含,技術先進性、與其他(國內外)項目的數據對比、市場前景、競爭狀況、企業管理狀況、企業研發狀況以及設想、財務用於研發的現狀以及計劃等。2 定好企業的目標(於政府而言,是驗收指標)。包括,達到多少銷售額、項目納稅多少、帶動多少就業計劃、是否牽頭成立行業、技術標准、得到什麼的第三方檢測、通過什麼用戶的試用以及相關報告。3 有相關的軟體著作權,至少兩個。4 獲得一定的榮譽稱號、例如民營科技企業、守信重合同企業、高新企業等5 有一定的行業地位,例如加入某行業協會,如能擔任理事類更好6 項目所需的其他條件 如完稅證明、會計師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等
⑨ 山東應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淄博應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2月,是一家集專用風電葉片防護塗料與其它高檔塗料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化工企業。 歷經六年的時間,公司從研發到生產,產品逐步趨於完善。到目前為止,公司的主要產品有風電葉片防護塗料、風電塔筒塗料、風電葉片修補膩子、氟碳塗料、氟碳防腐塗料、鋼結構防護塗料、建築外牆氟碳塗料、鋁單板氟碳烤漆、氟碳烤漆、聚酯烤漆、防粘貼塗料、環氧富鋅底漆、環氧雲鐵中塗漆、四氟表面處理劑、環氧結構膠、防滑路面粘合劑、刷塗陶瓷。 公司成立之後與濟南大學合作組建了一支以外聘專家和核心員工組成的博士、碩士、學士為主的產品研發隊伍,配備了先進的塗料生產設備、電腦控制系統、精密檢測儀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2009年9月,公司承擔了國家「863」計劃1.5Mw風力發電機組葉片防護塗料國產化的研究開發。通過兩年的時間,公司於2011年研發並生產出了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檢測合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葉片防護塗料。在風電葉片防護塗料的成功研發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了風電塔筒防護塗料。 2010年,公司與濟南大學合作共同承擔了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含氟塗料開發」(項目編號:2010ZHZX1A0202)。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公司成功研發出了氟碳塗料、氟硅塗料、氟碳防腐塗料、氟硅防腐塗料、節能泵專用氟硅塗料等產品。公司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力密封產品。並擁有七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兩項發明專利。 公司成立兩年來,除了組建專門的研發團隊外,還建立了強大的技術服務隊伍,形成了塗料研發、塗料應用、客戶現場服務的三級網路,可以為客戶提供優質、周到的技術服務。公司在高起點、嚴要求的基礎上,特別注重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可靠適用性、環保安全性。公司一直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致力於開拓適合國內外市場環境的優質塗料產品。 總經理崔應強先生先後從事有機化學教學、高分子材料合成科研、粘接密封技術研究與應用。有兩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科委鑒定,發表學術論文6篇,粘接應用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我國粘結密封技術推廣和應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公司自主開發了高溫高壓堵漏產品及專用工具,耐溫環氧結構膠,具有專利知識產權的磁力密封產品。公司粘接密封工程部由多名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組成,專業從事粘接密封帶壓堵漏現場服務,多年來為省內外上百家大中型企業解決了上千項的粘接密封、帶壓堵漏技術難題,使企業換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淄博應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秉承「誠信立企?專業創新」的企業理念,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協助客戶解決問題,確保客戶的利益,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淄博應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願與各界朋友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法定代表人:崔應強
成立時間:2009-02-18
注冊資本:10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30328000047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和濟路7號
⑩ 山東陽谷華泰化工有限公司的山東陽谷華泰化工有限公司
陽谷華泰長期致力於綠色工業與環境自然的和諧發展。針對橡膠助劑廢水含COD高、含鹽高,難生化的問題,投資3800萬元,自主開發成功多效蒸發+復合生化組合工藝,廢水經蒸發後提純出工業鹽進行銷售,蒸發出水再經生化處理,COD指標穩定控制在50mg/L左右。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陽谷華泰堅持科技興企戰略,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興貿行動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山東省自主創新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計劃、 省科技攻關計劃等省部級以上計劃項目16項,擁有或申報了23項專利,9項專有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其中五項技術水平處在國際領先地位,四項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以陽谷華泰為依託組建的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集新產品、新技術研究開發、中試孵化、標准化建設、產品檢測、信息交流於一體的綜合平台,也是中國橡膠助劑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以「集聚優勢資源、共鑄創新平台、服務助劑行業」為宗旨,通過積極進行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輻射和技術成果工程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中國橡膠助劑行業快速發展,提高行業國際競爭力。目前已完成各種形式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160項次,完成人員培訓1500人次;積極推行橡膠助劑行業的標准化,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的制訂、修訂,已申報完成3項;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5項,擁有專利18項。成為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