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汪成果簡介

汪成果簡介

發布時間:2021-07-08 11:29:07

Ⅰ 汪成的學術成果

1. Huimin Ding, Yihui Yang, Bijian Li, Feng Pan, Guozhu Zhu, Matthias Zeller, Daqiang Yuan*, Cheng Wang*, Targeted synthesis of a large triazine-based [4+6] organic molecular cage: structure, porosity and gas separation, Chem. Commun. 2015, 51, 1976-1979.
2. Bo Gui, Ka-Kit Yee, Yan-Lung Wong, Shek-Man Yiu, Matthias Zeller, Cheng Wang*, Zhengtao Xu*, Tackling poison and leach: catalysis by dangling thiol–palladium functions within a porous metal–organic solid, Chem. Commun. 2015, 51, 6917-6920. Highlighted by 「Chemistry World」.
3. Bijian Li, Bo Gui, Guiping Hu, Daqiang Yuan, Cheng Wang*,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of an alkyne-tagged zircon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via a click reaction, Inorg. Chem., 2015, 54, 5139-5141.
4. Huimin Ding, Yonghai Li, Hui Hu, Yimeng Sun, Jianguo Wang, Caixing Wang, Cheng Wang*, Guanxin Zhang, Baoshan Wang, Wei Xu, Deqing Zhang*, A Tetrathiafulvalene-based Electroactiv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hem. Eur. J. 2014, 20, 14614 –14618.
5. Huimin Ding, Xiangshi Meng, Xu Cui, Yihui Yang, Tailin Zhou, Caixing Wang, Matthias Zeller and Cheng Wang*, Highly-efficient Synthesis of Covalent Porphyrinic Cages via DABCO-templated Imine Condensation Reactions. Chem. Commun. 2014, 50, 11162-11164.
6. Huaping Liao, Huimin Ding, Bijian Li, Xinping Ai*, Cheng Wang*, 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 Promising Host Materials for Sulfur Impregnation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J. Mater. Chem. A. 2014, 2, 8854-8858.
7. Cheng Wang, Scott M. Dyar, Dennis Cao, Albert C. Fahrenbach, Noah Horwitz, Michael T. Colvin, Raanan Carmieli, CharlotteL.Stern, Sanjeev K. Dey, Michael R. Wasielewski* and J. Fraser Stoddart*, Tetrathiafulvalene Hetero Radical Cation Dimerization in a Redox-Active [2]Catenane.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9136–19145.
8. Cheng Wang, Zongxi Li, Dennis Cao, Yan-Li Zhao, Justin W. Gaines, O. Altan Bozdemir, Michael W. Ambrogio, Marco Frasconi, Youssry Y. Botros, Jeffery I. Zink*, J. Fraser Stoddart*, Controlled Release of Two Cargos in Succession from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5460–5465.
9. Cheng Wang, Mark A. Olson, Lei Fang, Diego Benítez, Ekaterina Tkatchouk, Subhadeep Basu, Ashish N. Basuray, Deqing Zhang, Daoben Zhu, William A. Goddard, J. Fraser Stoddart*, Isolation by crystallization of translational isomers of a bistable donor-acceptor [2]catenan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 13991–13996.
10. Cheng Wang, Qun Chen, Fei Sun, Deqing Zhang*, Guanxin Zhang, Yanyan Huang, Rui Zhao, Daoben Zhu, Multistimuli Responsive Organogels Based on a New Gelator Featuring Tetrathiafulvalene and Azobenzene Groups: Reversible Tuning of the Gel-Sol Transition by Redox Reactions and Light Irradiation. J. Am. Chem. Soc. 2010, 132, 3092–3096.
11. Cheng Wang, Deqing Zhang*, Daoben Zhu*, A low-molecular-mass gelator with an electroactive tetrathiafulvalene group: Tuning the gel formation by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 and oxidation.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6372–16373.
12. Lei Fang, Cheng Wang, Albert C. Fahrenbach, Ali Trabolsi, Youssry Y. Botros,J. Fraser Stoddart*, Dual Stimulus Switching of a [2]catenane in Water.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805–1809.

Ⅱ 汪篤棟的成就

1.「棉紅鈴蟲中長期數值預報」 獲1987年江西省農牧漁業技術改進獎三等獎;
2.「黃毛鼠種群動態及防治研究」獲1994年江西省農牧漁業技術改進二等獎,1995年獲江西省農業科教人員突出貢獻三等獎 ;
3.「江西稻、棉主要害蟲天敵調查」獲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優秀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4.「水稻螟蟲中長期電算測報」 獲 1987年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5.「水稻螟蟲中長期電算測報推廣應用」 獲1990年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3年獲江西省農業科教人員突出貢獻三等獎 ;
6.「江西省栽培牧草害蟲調查及主要害蟲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 獲 1992年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3年獲江西省農業科教人員突出貢獻三等獎 ;
7.「斜紋夜蛾種群糸統最優管理決策研究」 獲2005年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8.「江西嚙齒類調查及黑線姬鼠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獲1989年 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9.「稻莖毛眼水蠅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獲 1998年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獲江西省農業科教人員突出貢獻二等獎 ;
10.「鄱陽湖區綜合考察和治理研究」獲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學術交流:該同志在認真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出席過數十次國內外學術活動和會議。1992年6月出席過第19屆國際昆蟲學大會,2004年4月出席過第二屆國際白色農業會議,同年5月出席過第15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2005年1月應菲律賓國家水稻研究所的邀請,訪問了菲律賓國家水稻研究所,同時還訪問了國際水稻研究所。同年8月,該同志出席了在新疆召開的有100多位二院院士參加的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2006年4月,該同志應邀赴歐洲參觀考察了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等歐盟國家。

Ⅲ 汪健的簡介

2003年到蘇州市立達學校任教,曾任政教處副主任,2012年開始任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是蘇州市名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汪健老師對初中數學具有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他曾在江蘇省、淮安市數學評優課中獲一、二等獎;教案「圓的有關性質」經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評審,被《初中數學典型課示例》收編,作為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進修用書;課題「用正多邊形拼地板」在江蘇省優秀教研成果評比中獲一等獎;兩次參加淮安市中考數學命題。平時備課汪老師能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每一課時,課上他能面向全體學生,精講巧練,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果等教學方法,使知識系統化、濃縮化,培養學生能力,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品嘗到發現、創新的樂趣,使學生對數學學有興趣,學有信心。

Ⅳ 汪乃君到底是什麼人

精神首富汪乃君的部分思想文化成果

精神首富汪乃君出現之處,時而有人提問,汪乃君究竟在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成果、作為?故此,將其部分文化思想成果、作為,例舉如下:
汪乃君主義創始人;
反狼人活動發起人;
2014年中國股市暴漲前夕指出市場異常低迷的提示人;
中國夢思想理念創始人;
房車產業發展策劃人;
階級合作理論創始人;
「孫中山評論」作者;
教育制度改革的率先倡導者;
戶籍制度改革的率先倡導者;
暫住證制度廢除的率先倡導者;
助學貸款制度改革的首倡者;
稅賦減免的率先倡導者;
計劃生育政策應當停止的早期倡導者;
民族劃分政策應當停止的首倡者。

二〇一五年二月十日

Ⅳ 汪德昭的人物經歷

1905年12月20日汪德昭出生在江蘇省灌雲縣板浦鎮。汪德昭在家中排行第二。長兄汪德耀是生物細胞學家,早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回國後曾任廈門大學校長、教授。他對汪德昭早年樹立愛國思想及赴法留學的影響頗大。三弟汪德熙是核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四弟汪德宣,早年學習生物學,後經商。
1912年,他的父親汪壽序(號雁秋)曾任北洋政府農林部主事,攜眷來到北京。 1913年,汪德昭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接受正規的小學教育,
1919年升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923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預科。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於畢業前一年(1928)就被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張貽惠破格聘為物理系助教,直到1933年出國。在此期間,他還兼任中國大學物理學講師。汪德昭治學嚴謹,講課生動,又擅長動手做實驗,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當時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會主席趙世炎、副主席汪德耀的影響下,汪德昭逐漸認識到中國之所以窮,之所以受人欺凌,是因為中國的科學落後,於是他萌生了獻身科學事業、使國家富強起來的強烈願望。
1933年10月,汪德昭前往歐洲,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學習一年法語。
1934年10月,他到法國巴黎大學郎之萬實驗室攻讀研究生。P.郎之萬(Langevin)交給汪德昭的第一個研究課題,是「低空大氣層中大小離子平衡態的研究」。這是郎之萬畢生關注的一項研究課題。在郎之萬的指導下,他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用人工方法創造了一個可以控制的環境,對大離子的半徑、單位體積內的數目、遷移率等加以測定,並和郎之萬一起推導出大離子的合成系數理論。
1940年,汪德昭根據這項研究成果寫出論文,通過了巴黎大學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的答辯,評議為「最榮譽級」。
在郎之萬的培養和指導下,汪德昭對近代物理學諸多分支學科當時的前沿課題進行了廣泛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創造性的成果,受到郎之萬的特別賞識。1939年,郎之萬曾推薦汪德昭到法國國家研究中心(C.R.S.)第四研究組參加戰時科學研究,開始接觸水聲技術,曾為法國加大海軍聲納的發射功率做出過成績。
1938—1956年,汪德昭一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等職,後任研究指導主任。在此期間,他除了大氣電學的研究外,還從事過負光致效應、利用β射線控製造紙的厚度、液體對超聲波的吸收、郎之萬離子發生器、X射線對超聲振動狀態壓電晶體的衍射、RaD轉換電子的絕對強度、關於放射錒的弱能量γ射線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設計製造了超靈敏度靜電計和微量天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法國科學技術界的贊揚。在這期間,汪德昭還先後兼任過法國石英公司顧問、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技術指導、英國同位素發展公司顧問等職。 1956年,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召喚海內外學子共同努力把祖國建成富裕、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汪德昭雖已僑居法國20多年,但他魂系中華,情懷祖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和之後,就曾經接觸進步力量,多次幫助人民政府做過不少工作。
1950年在法國出現的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就是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升起的。如今得知祖國缺乏科學人才,他感到應為祖國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是毅然放棄了在巴黎的豐厚待遇,以及事業、地位,偕同夫人和孩子,於1956年12月回到闊別了23年的北京。
回國之後,汪德昭先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兼室主任,並兼任中國科學院器材局局長;後經聶榮臻元帥推薦,出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開始籌建中國國防水聲學的研究工作。
1964年聲學研究所正式成立,他一直擔任所長或名譽所長。 回國30多年來,汪德昭最突出的貢獻是從無到有地開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水聲事業,把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建設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研究所。他還根據中國海域的實際情況,制訂了我國水聲學「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研究發展戰略,培養了一大批水聲學研究人才,其中有多人被外國專家稱為「世界級專家」(World class expert)。
1981年,他同他的學生尚爾昌合作,把他們30年的研究心得寫成了我國水聲學的第一本專著——《水聲學》。
簡歷
1923—1929年 在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學習。
1928—1933年 任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助教、講師。
1933—1934年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學習。
1934—1938年 在法國巴黎大學朗之萬實驗室攻讀研究生學位。
1938—1956年 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研究指導主任。1940年 獲巴黎大學國家科學博士。
1956—1958年 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國科學院器材局局長。1957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8—1964年 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副所長。
1964—1984年 任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所長。
1984年— 任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98年12月28日,深受大家敬仰和愛戴的汪德昭,做著「實驗」離開了人世 。

Ⅵ 汪紹訓的介紹

汪紹訓,男,臨床放射學先驅之一,臨床醫學教育家。為中國臨床放射學事業培養了大批專業骨幹人才。主編和撰寫了中國第一部放射診斷學高等教材。最早發表了國人肺癌X線診斷特點、消化道惡性淋巴瘤和肺吸蟲病的X線診斷等研究成果。參與創制適合國人應用的計算心表面積的公式(汪-謝公式)。多次主持起草和修訂中國的矽肺診斷標准。

Ⅶ 汪爾康的簡介

中科院院士、電分析化學的領軍人物汪爾康,1933年5月生於鎮江。1952年畢業於上海市滬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分配到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1955年選派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學習,1959年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後仍在長春應化所供職,1982年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2-1996年任所長,並曾兼任國家電化學和光譜分析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199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並曾擔任《分析化學》主編,RJPAC電分析化學委員會委員,第三世界科學院(化學)院士審查委員會委員、評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民會化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人事部博士後化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分析化學學科基金評審組組長,化學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分析化學委員會主任等。
汪爾康從事分析化學、電分析化學研究達50年,在國內外均有影響。他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發現陰離子促使汞電氧化產生極譜氧化波的普遍規律,提出與汞配合及形成汞鹽膜的普遍規律。他最早發現鉑族元素釕的極譜動力催化波和釕的極譜吸附催化波,並提出其電極過程機理。他發現了銻(Ⅲ)與各類氨羥配合劑形成配合物,錳(Ⅱ)與酒石酸雙核配合物等的極譜波,系統研究配合物的極譜電極過程並提出相應的方程式。他在我國率先從事液/液界面電化學研究,提出並建立線性電流掃描法等多種電化學研究方法;發現各類染料、中性載體、配體等在液/液界面的離子轉移及對一些金屬離子的推動過程。他提出離子轉移普遍規律,並發展為仿生膜的電化學研究。他較早開展液相色譜/電化學的研究,提出並設計了各類微電極、陣列微電極、多指示電極及各類化學修飾電極和水/固化硝基苯薄層池電化學檢測器與液相色譜聯用,發展了一系列靈敏選擇分析各類通常較難測定的檢測物的液相色譜/電化學測定方法。近10年來,汪爾康又在國內早地開展了掃描探針和電化學掃描探針顯微學研究,在單晶界面電化學研究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
其科研成果有專著、專論、譯著31篇/冊,應化集刊及長春應化所報告50篇,專利12項。他曾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

Ⅷ 汪建平的研究領域及成果

主攻結直腸肛門良惡性疾病、胃腸腫瘤,擅長於結直腸腫瘤、炎性腸病、肛管良性疾病,尤其對結直腸癌根治術、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TME和自主神經保護的直腸癌根治術、家族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和痔瘺的診治有較深造詣。撰寫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5篇。負責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在研經費400多萬元。,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汪建平教授是我國胃腸和結直腸肛門良惡性疾病的學術權威,是推動我國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科發展的學科帶頭人之一。2007年6月6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醫院)正式掛牌成立,汪建平教授出任首任院長。新生的中山六院以中山大學為平台,以「大綜合、小專科」為發展思路,突出胃腸及結直腸肛門外科的專科特色,為我國現代醫院專科化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將為我國胃腸和結直腸肛門外科的發展史增添精彩而又絢麗的一頁! 撰寫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9篇,其中發表在《中華外科雜志》的「低前切除術與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治療中低位直腸癌療效分析」一文是國內直腸癌治療水平的代表性文章。完成和在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3項,在研經費380萬元,參與研究的胰島移植實驗研究系列獲1992年衛生部三等獎和省科委三等獎。出版了《胃腸外科學》(副主編)及《消化道縫合器及其臨床應用》(主編)和《胃腸外科手術學》(主編)、參編《外科學》五年制規劃教材第五版、《外科學》七年制規劃教材第一版、《腹部外科學》、《新外科手冊》、《現代外科學》、《手術創新及意外處理》、《消化系內分泌腫瘤》。

Ⅸ 汪德昭的介紹

汪德昭(1905.12.20-1998.12.28),中國著名物理學家、大氣電學家、中國水聲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汪德昭所從事的大氣中大小離子平衡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物理學界認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1。開拓我國國防水聲學事業,制定了我國水聲學的研究發展戰略;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水聲學研究人才;領導實施了水下預警體系,完成了多種國防和民用水聲先進設備的研製,為我國海軍建設和聲納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汪德昭院士為我國國防水聲學事業的開拓和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2。

Ⅹ 汪潮的主要科研成果

1.項目
省社科規劃立項研究課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反思性研究」,1/1,2004.12-2008.10
省教育規劃立項研究課題:「教師培訓實驗室研究」,1/1,2008.12-2009.12

2.專著、論文
《語文教學專論》(60萬字,個人專著),教育科學出版社,ISSN978-7-5041-3122-5 ,1/1,2008.03
《教學新理念》(33萬字,個人專著),文匯出版社,1/1,2003.08
《小學語文教學新視野》(37萬字,個人專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1,1999.06
《中國語文讀寫結合研究》(10萬字,個人專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1,1997.06
《中國語文教學實驗述評》(22萬字,個人專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1,1995.12
《三年級學生的仿寫能力與仿寫教學》,《浙江教育》,1984年第4期,4100字。(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學》1984年第3期第7頁)
《關於加強師范教育的一些探索》,《高教戰線》,1985年第6期,3700字。(1989年3月獲浙江省教育學會教育成果二等獎。)
《寫字心理研究成果綜述》,《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16200字。
《中國語文讀寫結合相關研究》,《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13800字。(1991年5月獲杭州大學研究生優秀論文獎)
《中國語文識字教學實驗綜述》,《教育研究與實驗》,1992年第1期,10400字。(1994年7月獲浙江教育學會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
《中國語文教學實驗的回顧和展望》,《教育研究與實踐》,1994年第2期,13000字。(1995年3月獲浙江教育學院優秀研成果二等獎,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學語文教學》1994年第9期第4頁。)
《人本心理學的教育心理思想述評》,《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12000字。(1996年4月獲浙江省高等師范教育研究會成果三等獎)
《「雙基論」的回顧和反思》,《中國教育學刊》,1996年第1期,6000字。(收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文摘周報》1996年4月3日。1996年7月獲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首屆論文評比二等獎。)
《中國語文讀寫結合心理學研究》,《課程論壇》(香港大學),1996年第5期,9000字。
《「雙基論」的回顧與反思》,《課程 教材 教法》,1996年第12期,7000字。(全文收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文摘周報》1996年4月3日。1996年7月獲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首屆論文評比二等獎。)
《論寫字的心理學意義》,《小學教學》,1997年第9期,4200字。(1996年9月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首屆全國「教研杯」論文評選一等獎。)
《小學語文圖解式教學的功能分析》,《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3年第11期,6000字。(全文收入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學》2004年第4期第31-34頁)
《試論語文「新課堂」的構建》,《小學語文教學》2004年第12期,5000字。(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與學》2005年第3期第9頁。)
《試論三態語文課堂》,《教學月刊》(小學版)2005年第10期,11000字。(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與學》2006年第1期第11頁。)
《本色、簡約、和諧》,《教學月刊》2008年第2期,5000字。(全文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小學各科教與學》2008年第5期第1頁。)

閱讀全文

與汪成果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