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武鄉飯店轉讓

武鄉飯店轉讓

發布時間:2021-07-08 10:17:11

A. 長治有幾家五星級酒店

僅以市內來說,能想到的就金威大酒店,東明國際大酒店,益東國際大酒店三家。從整體規模來看,個人認為還是金威要更像五星級的,也更符合標准,東明也差不多,相對來說,益東國際可能略差,但也算得上吧

B. 山西武鄉的資料

【武鄉地理】

武鄉縣位於太行山區東麓,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最北端,東經112026』至113022』。北緯36039』至37008』。東鄰黎城、左權;西界祁縣、平遙;北與榆社毗鄰,南與襄垣接壤,西南與沁縣交界。平面圖上,疆界總長287公里。縣境東西長150公里,南北最短距離10公里。全縣總面積1610平方公里。

武鄉縣交通便利。太焦鐵路、208國道、太長公路縱貫南北。武墨鐵路、沁涉公路、權馬公路橫貫東西。目前全縣公路總里程長457公里,包括國道1條(208國道武鄉段)24公里,省道2條(南沁公路武鄉段67.271公里,太長公路武鄉段30公里)97.271公里,縣道8條(權馬線、故石線、上韓線、西東線,蟠磚線,石西線、榆洪線、北王線)114公里,注冊鄉道19條219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28公里,其中油路(水泥)路419.6公里,砂礫路和土路308.4公里。全縣14個鄉鎮、1個開發區,全部通了油路,372個村通了公路,187個村通了油路,全部通了機動車。

武鄉縣地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太行山脈由東北向西南蜿蜒。 太岳山脈從西北向西南逐漸延伸。地勢呈東西高,中間低的馬鞍形。 縣境東部地區大部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峰花兒堖達2008米。 西部地區海拔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紫金山達海拔1809米。 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山嶺多在1000-1300米之間。中部地勢比較平緩。最低處監漳灘至西川一帶海拔800米。全縣屬黃土丘陵地帶,境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河流交錯。全縣可分為石質山區,黃土丘陵區和較平川區三個不同的地形區域。

武鄉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季風強盛。 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各地因海拔高低不同氣候差異較大,最熱的監漳灘,年平均氣溫約在10℃左右,最冷的花兒堖,年均氣溫只有3℃上下。境內年平均無霜期在150天左右,最長的城關地區,無霜期在170天上下,東西兩側山區,無霜期一般在140天,境內各地的地形、地勢差異較大,年降雨量分布亦明顯不均,西部地區降水偏多,東部偏少。分南、故城、湧泉一帶年降雨量在580—600mm,洪水、窯灣、韓北一帶降雨量在540—580mm。

【武鄉歷史】

武鄉縣,歷史悠久, 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 這里就有人類居住。西周時期,今武鄉地區稱為皋狼之地;春秋時代,屬晉, 為皋狼之地,也有甲氐國的傳說;戰國時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鎮,先屬韓,後屬趙;秦代,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屬並州上黨郡,縣治在今故城鎮,區域包括今武鄉、榆社、左權全部及沁縣北部、祁縣東南部地區;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公元265年- 274年),涅縣分為三縣,即武鄉縣、 鐐陽縣和涅縣,從此始有武鄉縣之名。

武鄉縣是根據境內有武山和武鄉水而得名。其境域大約包括今榆社和武鄉縣中東部地區。城邑在今榆社縣城北15公里的社城鎮。西晉時,武鄉縣、涅縣都屬並州上黨郡。隋義寧元年(公元617年)鄉縣分出榆社縣,其境域形成現在的規模。唐初,鄉縣屬河東道韓州。唐景雲元年(公元710年),恢復武鄉縣名至今。五代十國時,武鄉縣先後屬後唐、後晉、後漢的潞州。後屬北漢。宋初,武鄉縣屬河東路潞州。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武鄉縣屬威勝郡。金代,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改威勝郡為沁州。 武鄉縣屬河東南沁州。元代,武鄉縣屬中書省晉寧路沁州。 明初,武鄉縣屬山西(省)布政司冀南道沁州。清代,武鄉縣屬山西省冀寧道。民國十九年裁道。武鄉縣直屬山西省。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山西省劃為七個行政區。武鄉縣屬第三行政區,行署駐沁縣。1939年7月,日寇侵佔白晉路。同年閻錫山製造「十二月政變」。從此,武鄉縣脫離了舊山西省領導,屬太行抗日根據地第三專區(亦稱三分區)。1940年6月,日寇侵佔段村。為適應對敵斗爭形勢需要,武鄉縣分成武 (鄉)東抗日縣和武西抗日縣。武東、 武西兩縣均屬冀南太行聯合辦事處三專署領導。1941年7月起,兩縣均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三專區。1945年8 月25日,段村解放。9月,武東、武西兩縣合並為武鄉縣。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鄉縣屬長治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58年,長治行政區改為晉東南專區,專署仍駐長治。1958年 11月,榆社縣和武鄉縣合並,稱武鄉縣。屬晉東南專區。1959年7月,榆武再次分治。1985年,撤銷晉東南地區,分設長治市和晉城市, 武鄉縣屬長治市管轄至今。

【鄉村鄉鎮】

武鄉縣轄9個鄉,5個鎮,1個開發區,393個行政村,942個自然村,其中墨鐙鄉15個行政村,27個自然村;洪水鎮57個行政村,161個自然村;蟠龍鎮54個行政村,125個自然村;韓北鄉26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大有鄉26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監漳鎮15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賈豁鄉27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上司鄉19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故縣鄉11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豐州鎮47個行政村,104個自然村;石北鄉16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湧泉鄉21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故城鎮33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分水嶺鄉14個行村,26個自然村;石盤農業開發展12個行政村,25個自然村。

【人口資源】

2001年末,全縣總人口211717人,其中城鎮人口21118人。

【土地資源】

武鄉縣共有土地2432333.8畝,其中耕地615272.5畝。林地364097.7畝、園地24898.7畝、牧草地1146.7畝;建設用地75190 畝;交通用地14303.6畝,水域面積40652.7畝,未利用土地1296771.9畝。按2001年人口計,人均佔有耕地約2.9畝。

【武鄉文藝】

·武鄉秧歌,據大有橫嶺寺舞台壁詞所記,清道光29年(公元1849年),已有武鄉秧歌戲班在該台演出。以此推測,它以一劇種出現,距今最少有170年的歷史。其由來,一說由河南跑鄉鐵匠張金川將長治蔭城一帶的火干板腔引入發展所至;一說由當地小調(特別是夯歌)發展而成;一說由下合、北漳、陌峪、西營一帶等18個村子的藝人組成的戲班,將某一曲調(曲名不詳)加工而成。雖眾說紛紜,無據考證,但無疑,是我縣勞動人民不斷發展、整理、完善而成的一個獨特劇種。

經近百年演出的錘煉,劇種日益成熟。抗日戰爭前夕,其基本板式有二板、慢板、哭板、垛板、散板等。另外,叫、轉、留、過、切也基本規范化。在行檔上,旦角細分為小旦、正旦、老旦、彩旦、花旦、潑旦等;生角分為小生、大生、老生三種;丑角也分為小丑、老丑兩種。同時,凈腔也開始萌芽。布伴奏上,文、武場門樂器基本固定。擊樂有二簧鼓、手板、小鑼、大鑼、水釵、枷官釵、梆子等;文場皆弦樂,四大件為二簧、二把、二弦、木胡。

武鄉秧歌一問世,就受到群眾無比喜愛。所演劇目至今有二百多本(出)。由於和襄垣地界毗鄰,群眾習俗相同,武鄉秧歌一問世便很快流入襄垣,故形成現在的兩個支派。兩派唱腔大同小異,風格各俱特色。目前,兩縣秧歌劇並駕齊驅,競相媲美,各自沿著自己的路子朝前發展

武鄉秧歌代表任務:姚長旺、安娥英、李效珍等

【武鄉明星】

趙迎——著名歌手、詞曲作者,12歲登台,以一首《種太陽》唱紅了全武鄉,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山西省藝術學校,現在為西南交大藝術與傳播學院音樂系的應屆畢業生,代表作品有《成都印象》、《夢醒了》等,他為家鄉創作的《武鄉我的家》這首歌曲中不但運用很時尚的說唱方式把武鄉代表性的景點和特色小吃展示了出來,而且還有武鄉秧歌的音樂成分,受到了專家和聽眾的廣大贊譽和認可,是從武鄉本土走出去的第一個多才多藝的創作型歌手,他為繁榮和推動武鄉的文化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武鄉美食】

1、棗 糕

棗糕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武鄉經濟實惠的一種民間小吃,很受人們喜愛。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也多見於集市、飯攤。具有色澤金黃,綿軟甘甜之特點。

一、原料配備:軟米面、大紅棗

二、製作方法

1、將軟米或少量小米混在一起,用清水淘洗干凈,濕度為能用兩手指捏開成麵粉為止,磨成麵粉,粗蘿篩下。或用純 軟米面,或用軟米面加少量玉米面也可。

2、將軟米面或混合軟米面放入木器具里,用溫開水將面攪拌成圪搭碎狀粒備用。

3、將大紅棗用清水沖洗干凈,上鍋煮軟,撈出。

4、將蒸鍋置於旺火上,加適量凈水,沸後套上專用蒸米的瓦甑鋪上沙布,蒸米器具與鍋接融邊緣用米面和稀成面泥抹縫,以免透氣。

5、取軟米麵粉粒撒入甑內一層(約6厘米厚),待蒸氣騰升後,再撒一層軟米麵粉粒,如此約16厘米厚時,排放一層紅棗。反復數次,直至甑滿為止。如若某部分蒸氣未上來,可用筷子插入讓蒸氣騰升摻透。

6、蒸熟後,倒在案板上,用濕布蓋住,雙手蘸冷水拍壓成饃狀,掀掉濕布,上一層食油,不易冷卻,然後再蓋住,吃時,用刀切成薄片即可。

2、和子飯

「和子飯」也叫「和則飯」。是武鄉民間晚餐常見的一種飯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面圪糝。配料按季節選用豆類(大白豆、大綠豆、黃豆),蔬菜類(紅薯、土豆、南瓜、北瓜、鮮豆角、紅羅卜、白蘿卜、芹菜、甜菜、干豆角、南瓜條)、野菜類(苦苦菜、玉谷菜)。品種可多可少,數量根據喜愛,各取所需,適量為宜。調料多用蔥花、蒜片、精鹽、食油、醋烹熗入鍋。

具體做法:鍋里盛清水置旺火上燒開,先放入豆類、小米、略煮一陣,再加入易煮的蔬菜,熬熟後,投入香柱細的白面條和三和面條,沸熟後,放鹽,定好口味起鍋。另用飯勺將食油在火上加熱,將蔥花或蒜片炸出香味,點醋成汁,烹入「和子飯」內攪勻即成。食時,香味四溢,味美可口,然後再配小菜,如小蔥,水蘿卜更佳。

擦 面

「擦面」也叫擦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普通飯食。製作簡單,操作方便,適合集體大灶多食用。做擦面:1、需備有「擦床」灶具,擦床架呈現長方形,大的約三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半,中間床架上多用硬鐵皮做擦孔,扁圓形向上隆起,孔如月牙,多似魚鱗,排列較有序。2、面和好後不需要揉搓和用力揣壓,質地軟綿為好,也稱活面,可直接擦入開水鍋內。3、原料常見有三種:一是純白麵粉,二是白面中摻入玉米面或高梁面,三是白面、豆面、高梁面和在一起稱「雜面」。

製作方法:

1、將面用水(冬熱、春、夏、秋溫)和拌成質軟的呆面,或撕成塊狀。

2、將擦床橫搭於鍋上,左手按住擦床,右手握一塊面團放在擦床中布滿擦孔的地方,用手向前方一下一下擦入開水鍋里,擦一塊,用筷子在鍋里攪一攪,以免積成圪搭狀,直至擦完。

3、擦完後,用土豆,紅、白蘿卜塊擦一次擦孔,將遺留在孔內的面擦出。蓋鍋,煮熟撈出,吃時配上澆菜,口味甚佳。

3、抿 面

抿面俗稱「抿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麵食吃法。其製法與「擦面」相似,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具有所區別。「擦面」的擦床呈月牙形向上隆起,而「抿床」是用帶有布滿小圓孔的鐵皮釘在木架上,大小抿架與大小擦床架尺寸相同,大鍋用大抿床,一般為小抿床。「抿具」是鐵制而成或木製的狀如小鋤,上有柄把。

抿面時,用筷子或面鏟將調好的面塊放在抿床上,手握抿具,手掌心用力,將抿具放在面塊上,用力向著抿孔向下抿壓,抿下的面呈圓形條狀,約一寸多長,或不用抿具,農家人口少者,直接用手掌抿壓也可,形如圪蚪而得名。

特點:面質有筋,口感滑而軟硬適宜,利水,易於消化,老少皆宜,別有地方風味。食時,澆菜食用更佳。

小米燜飯

小米的原糧為「穀子」。武鄉盛產的穀子名揚四方。小米顆粒晶瑩,色質金黃,近幾年來,武鄉大力推廣種植晉谷21號,所以小米稱「汾洲香」,日漸成為太行名米,重點開發。

「小米燜飯」因米質不同而不同。製作小米燜飯,首先將小米揀凈雜物,用清水淘洗干凈。倒入開水鍋內,水淹小米二指,用鐵匙攪一次,以免拈鍋,然後,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後用弱火燜至小米開花即成。也有做小米燜飯時,少加點鹼面,使燜成的米飯有筋,更加爽口,軟綿。食時,舀上一碗「小米燜飯」,放上一些紅、白蘿卜絲菜更佳。

特點:色澤金黃,軟綿香甜。

4、煎 餅

「煎餅」是武鄉民間一種風味小吃,多見於集市個體飯攤與農家。製作簡便,易於攜帶,老少皆宜,特別是老年人更喜愛吃,軟綿入口,冷熱均可。

隨著原料的不同,製作出的品種也不同,大致分為白面煎餅、高粱面煎餅、米面煎餅與雜面煎餅幾種。

製作方法:

1、白面、高梁面、雜面做原料,將麵粉倒入盆內,用清水攪拌成糊狀,然後加配料,放入精鹽、食油、蔥花或者小蒜等備用。

2、米面煎餅(即玉米面、小米麵粉混合):先將玉茭開水浸泡5分鍾撈出控凈水,到碾子上碾成碎粉過籮篩下細麵粉,小米麵也同樣方法碾成麵粉混在一塊。將米麵粉倒入盆內,用米湯水把麵粉攪成糊狀,放溫暖處發酵半天,同時將發酵的米麵粉放點鹼液攪勻無酸味。

3、將小鐵鏊放在火上,臨時製作小刷一個,待鏊燒熱後,用小刷蘸油,將鏊面從頂刷到周圍,然後將攪成的糊狀(也叫面茬)用手勺舀一勺左右,從鏊頂澆下,直到鏊周圍全澆上為止,蓋上蓋剪2分鍾左右,即成。再用手鏟將煎餅挑出鏊外,放在器具上,即可食用。食時,蘸上醋,漿水更佳,也可切條,餾在燒菜(主料)上面,當餾面吃。

特點:色澤鮮艷,軟綿可口,邊做邊吃,別有一番風味。

5、灌 腸

「灌腸」是武鄉人的夏令小吃,它用蕎面製成,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本草綱目》載:「降氣寬腸,除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因此,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食品之一。集市、飯攤屢見不鮮,生日滿月,嫁娶等事,吃盤菜用之。

製作方法:

1、將蕎面放入盆內,把精鹽用水化開,兌入蕎面里,攪拌成糊狀,舀入碗內,籠蒸30分鍾後,取出晾涼,扣出。

2、食用時,用小刀切成寬片,放入盤,入碗內,澆上醋、蒜汁,韭花、香油調好口味即可食用,也可切成方片,用食鹽、香油、醋烹炒食用,叫炒灌腸。

6、捻圪搭

「捻圪搭」是武鄉民間一種百姓喜愛的風味小吃。常見有蕎麥或白面製作,吃著有筋骨,很實惠,多見於農家和飯店、飯攤。現用於機械製作的,稱「毛耳朵」,薄厚均勻,且有條紋。

製作方法:

將蕎面或白面倒入盆內,用開水將麵粉攪拌,揣成柔和的面團,然後放在案板上,用一塊揪一塊,搓成手指粗細的細長條,再切或揪成若干小塊,然後用大拇指接住小塊向前推,小面塊立刻捲起半圓形或圓形,手熟者左右大拇指可同時並捻,增加效率。然後下到開水鍋內,煮5-10分鍾即可用灶籬撈入碗內,再澆以炒好的菜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莜麵烤銠銠

「莜麵」的原糧「莜麥」,也稱「燕麥」、「玉麥」,這種作物已經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莜麵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腎、保肝、造血及增加免疫之作用。而且還有壯體、健腦、目清美容之功能。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對治療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莜麵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有降血防癌的葯效。「莜麵」可製作十幾種花色品種供食用。「莜麵烤銠銠」是十幾個品種中的一種,是武鄉東部高寒地區百姓主要家常麵食。

「烤銠銠」的製作方法:將莜麵倒入盆內,用開水和面,揉制光滑,搓成長條,揪成小劑,將小劑在案扳上搓成狀如人舌的薄皮,再用右手將麵皮搭起,捲成中間空的小卷,或者將莜麵薄皮搭在左手拇指下方,用右手托慢慢將麵皮推向左邊,成棱條狀的長卷,然後輕輕捲起,豎立在蒸籠里,急火蒸10分鍾左右即熟。食時,將烤銠銠盛在碗里,倒入蒜汁或醋即可食用。

特點:吃著有筋骨,耐飢抗寒,富有營養。

7、谷 壘

「谷壘」也是武鄉民間一種特有的風味小吃。多見於農家,一般為早餐?熏屬蒸制餐食。常用土豆絲、紅薯絲、紅白蘿卜絲、鮮豆角絲作原料。過去人們還曾用豆皮、槐花、榆錢錢、地骨皮作原料食用過。

製作方法:若用土豆、紅薯、紅白蘿卜、鮮豆角做原料,要用擦床擦成絲條,洗凈後,放入盆里,撒入適量的白面、高梁面、玉米面和雜麵粉,再加入精鹽、食油,蕪荽或蔥花及調料,面與原料拌成散狀或輕輕握成塊狀,放在蒸具上,蒸約15至20分鍾後取出,根據喜愛,加醋蒜汁調食。

8、乾麵餅子

「乾麵餅子」是武鄉人最普通的食品,無論城裡、鄉下、飯店、飯攤,每每常見。這種食品,既攜帶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順治年間就聞名遐邇。

一、原料配備:

麵粉、鹼面、食油、精鹽、花椒面。

二、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入盆(缸)內,兌入清水(春熱、夏涼、秋溫、冬開),鹼面用開水溶化倒入面盆里,揉和成面團後,再用乾麵粉摻入面團里,揉和光滑。

2、把食油、精鹽、花椒面放入一小盤或小碗內攪拌均勻調成稀狀作內餡。

3、將面團從盆內取出放置案板上,切一長條,揪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劑,壓扁。揪一塊小面球蘸上調味餡,包入壓扁的面片內,擀成圓餅形狀,放到鏊上,兩面烙成淡黃色花紋後,放到鐺里烤了一面再烤一面,直到烤熟鼓起,即取出。

特點:色澤鮮亮,外脆里香。

【武鄉方言】

武鄉話 意 思 武鄉話 意 思

巧兒 麻雀 羊胡 放羊人

不賴 比較好 招護 負些責任

打對 愛護 民夫 民工

打發 派出、發出 扒攔 受阻礙

露倒 指態度 日臟 不衛生

喘處 收集 急淋 小便難受

撥換 相互對換 兔頭 滿足

趕清 原來 令倒 困倒

材制 材料 孬切 欺負

圪串 隨意遊走 實受 指人老實

勤緊 愛勞動 歪活 心裡不痛快

打幫 幫助 動彈 勞動

吃勁 舒服 叨歇 坐在一起聊天

擔待 請別人原諒 眼氣 對別人羨慕

撈摸 用手去摸 耽功 故意

結記 掛念 想算 思考

夜來 昨天 真人 今天

前日 前天 自飯 早晨

前晌 上午 晚期 下午

黑來 晚上 壽材 棺材

日怪 有特色 挑插 破壞

刮人 聲音刺耳 星秀 星星

董擦 出事情 沒那 沒有

揣面 和面 茅街 廁所

楞生 不幹凈引起心煩 則甚 干什麼

捉糊 故意捉弄 泔水 臟水

好面 白面 飢荒 債務

圪都 拳頭 圪洞 坑

圪出 枯萎 圪倒 偷偷聯系

圪照 窺視 圪蚤 跳蚤

圪蟆 青蛙 出串 蚯蚓

草雞 母雞 牙狗 公狗

氂牛 種牛 壁虱 臭蟲

鬼大 狡猾 忄西惶 可憐

老天爺 天 月明爺 月亮

日頭爺 太陽 冷蛋 冰雹

夜別狐 蝙蝠 老疥毒 癩蛤蟆

老信呼 貓頭鷹 野雀的 喜鵲

黑老蛙 烏鴉 花大姐 七星飄蟲

倒用鬼 罵話 八紮貨 人品不好

C. 武鄉八路軍紀念館導游詞

各位遊客:

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這兒是你們此次紅色之旅西安站。眾所周知,陝西在我國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省內留下了許多意義重大的革命遺址,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和西安事變舊址就位於這些全國知名的紅色旅遊景點之列。它們也是我們今天游覽參觀的主要內容。

當前,我們的汽車將前往的是四五路北新街七賢庄1號,也就是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所在地。汽車到達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八辦的發展歷程。1935-10,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因為醫療器械和葯品的極度缺乏,周恩來便指派在張學良身邊工作的我黨代表劉鼎在西安設立交通站。由於當時國民黨當局對共產黨採取鎮壓政策,因此交通站只能秘密建立。劉鼎來到剛建成取名正待出租的「七賢庄」查看時,見這里離西安火車站比較近,交通方便,便租下此地,以德國牙醫溫奇-馮海伯博士的牙科診所為掩護,建立了我黨和紅軍在西安的「秘密交通站」。交通站建立以後,開始為紅軍采辦轉運醫療器械、葯品和通訊設備。1936-12-12,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後,因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秘密交通站成為半公開的「紅軍聯絡處」。八辦建立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招收和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壯大革命力量;為陝甘寧邊區和抗日前線領取、轉運和采購戰爭物資。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伴隨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同年8-25西安紅軍聯絡處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先後由林伯渠、董必武同志任黨代表。 1938-8,八辦在國民黨統治區正式對外公開,直至1946-6,由於國民黨頑固派發動全面內戰,辦事處被迫奉命撤回延安。在八辦開展工作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千方百計地進行破壞,辦事處人員遇到許多困難,然而面對敵人的嚴密監視,甚至暗殺,辦事處人員毫不退縮,遵照黨中央提出的「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爭鋒相對的斗爭,擴大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事實上,八路軍駐陝辦事處舊址包括七賢庄一、三、四、七號院,為了向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於是1959年將一號院修復原貌,建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包括當年的接待室會客廳、辦公室、黨代表室、救亡室、機要室、地下室和在此工作及來此居住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住室等建築。近50年來,這里先後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是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辦暫時介紹到這,到達目的地後我會再給大家作詳細講解。

大家請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注意下車。眼前的這座建築就是七賢庄1號了,坐北朝南,西臨西新街,前後共有四幢平房,形成三個相連的四合院,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大家請跟我進門,東側這個接待室是當年用來接待來訪的各界人士和各地奔赴延安的進步愛國青年;西側是汽車房,陳列當年辦事處使用的美國造「雪弗萊」卧車,辦事處曾用它為延安轉送重要物資。第二幢平房內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劉少奇、葉劍英、鄧小平在這里居住和指導工作時的舊居及印度援華醫療隊的住處,它們今天的擺設恢復了當時的原貌。從這幢房子向北,繞過廚房、理發室和水井就是第三幢房子,有當年的機要室、救亡室、譯電室、電台、地下室、處長室、黨支部辦公室以及白求恩大夫、彭德懷同志舊居,這里陳列了大量的文件、證章、電台、書刊、新聞圖片和烈士手稿、照片等革命文物,生動具體地介紹了辦事處成立的經過、歷史任務、辦事處同志工作學習和與敵人作斗爭的情景。第四幢平房室當年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住宅。40分鍾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細細觀看,40分鍾後我們將前往西安事變舊址之一張學良公館。

好,在參觀張公館之前,我也先把西安事變給大家介紹一下,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仍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於1936年12月4日飛抵西安,要挾張學良、楊虎城加緊「剿共」。張學良、楊虎城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無果的情況下,毅然在12月12日凌晨實行兵諫,當日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並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8項主張。西安事變發生後,國內局勢極為混亂,南京國民政府中有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主張進攻西安,借機擴大事態,奪取政權,有宋子文、孔祥熙等親英、親美派則希望事變和平解決,以維護既得利益。

中共中央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確定了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17日,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到達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懇切會談,並接見各方人士,堅決主張和平解決這次事變。終於在24日,達成了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權利、聯共抗日等項協議,並釋放了蔣介石。但蔣介石後來背信棄義,使張學良遭長期監禁,楊虎城慘遭殺害。

西安事變舊址特指張公館、止園、新城換樓、高桂滋公館。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重點參觀張公館,其餘三處我只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止園,現位於蓮湖區青年路止園飯店內,是楊虎城將軍的別墅,因將軍打算不再從政而得名。然而國難當頭,將軍以民族大義為重,重新出山,與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在這里,將軍曾與周恩來多次商討國事。現在,止園為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新城黃樓,是當時西安事變的指揮部,為當年楊將軍的辦公處,即西安綏靖公署所在地,位於陝西省政府院內。蔣介石被捉後,最先被押到這里的東客廳,後轉移到玄風橋高桂滋公館。高桂滋公館位於建國路,與張公館隔牆相望,是今作家協會西安分會所在地。蔣介石押解至此後,與隨他來陝的國民黨軍政要員陳誠、衛立煌、蔣鼎文以及後來的宋氏兄妹住在這里。在這里,周恩來與蔣多次談判,最終逼迫蔣承諾停止內戰,接受一致抗日的條件,從而使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大家眼前這3座東西排列的精巧小樓就是張學良公館了,我們分別稱它們為東樓、北樓和西樓。西樓是張學良在西安的住所與辦公的地方。當時張楊、南京當局與中共就是在這棟樓的二層進行會談的。大家眼前所見的傢具、擺設基本上保留了當年的原貌。

東樓是當年周恩來與葉劍英等中國代表團居住的地方。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將軍把中共代表團接到這里,安排在東樓下榻,與自己住的西樓僅一樓之隔。既是出於保安的考慮,也為了方便與周恩來及時會晤。楊將軍還熱情地派他的親信炊事員安排伙食。周恩來在此向西安各界人士宣傳國內局勢,說明只有防止內戰,才能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因而應有條件地釋放蔣介石。

西安事變是在國家緊急關頭發生的一個重大事件,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了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實現團結抗日,中國由此實現了從國內戰爭到全國抗戰的偉大轉變。

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留有30分鍾自由活動時間,之後我們將在張公館前門准時集合。

D. 武鄉有什麼特色小吃

棗糕
棗糕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武鄉經濟實惠的一種民間小吃,很受人們喜愛。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也多見於集市、飯攤。具有色澤金黃,綿軟甘甜之特點。
一、原料配備:軟米面、大紅棗
二、製作方法
1、將軟米或少量小米混在一起,用清水淘洗干凈,濕度為能用兩手指捏開成麵粉為止,磨成麵粉,粗蘿篩下。或用純軟米面,或用軟米面加少量玉米面也可。
2、將軟米面或混合軟米面放入木器具里,用溫開水將面攪拌成圪搭碎狀粒備用。
3、將大紅棗用清水沖洗干凈,上鍋煮軟,撈出。
4、將蒸鍋置於旺火上,加適量凈水,沸後套上專用蒸米的瓦甑鋪上沙布,蒸米器具與鍋接融邊緣用米面和稀成面泥抹縫,以免透氣。
5、取軟米麵粉粒撒入甑內一層(約6厘米厚),待蒸氣騰升後,再撒一層軟米麵粉粒,如此約16厘米厚時,排放一層紅棗。反復數次,直至甑滿為止。如若某部分蒸氣未上來,可用筷子插入讓蒸氣騰升摻透。
6、蒸熟後,倒在案板上,用濕布蓋住,雙手蘸冷水拍壓成饃狀,掀掉濕布,上一層食油,不易冷卻,然後再蓋住,吃時,用刀切成薄片即可。
和子飯
「和子飯」也叫「和則飯」。是武鄉民間晚餐常見的一種飯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面圪糝。配料按季節選用豆類(大白豆、大綠豆、黃豆),蔬菜類(紅薯、土豆、南瓜、北瓜、鮮豆角、紅羅卜、白蘿卜、芹菜、甜菜、干豆角、南瓜條)、野菜類(苦苦菜、玉谷菜)。品種可多可少,數量根據喜愛,各取所需,適量為宜。調料多用蔥花、蒜片、精鹽、食油、醋烹熗入鍋。
具體做法:鍋里盛清水置旺火上燒開,先放入豆類、小米、略煮一陣,再加入易煮的蔬菜,熬熟後,投入香柱細的白面條和三和面條,沸熟後,放鹽,定好口味起鍋。另用飯勺將食油在火上加熱,將蔥花或蒜片炸出香味,點醋成汁,烹入「和子飯」內攪勻即成。食時,香味四溢,味美可口,然後再配小菜,如小蔥,水蘿卜更佳。
擦面
「擦面」也叫擦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普通飯食。製作簡單,操作方便,適合集體大灶多食用。做擦面:1、需備有「擦床」灶具,擦床架呈現長方形,大的約三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半,中間床架上多用硬鐵皮做擦孔,扁圓形向上隆起,孔如月牙,多似魚鱗,排列較有序。2、面和好後不需要揉搓和用力揣壓,質地軟綿為好,也稱活面,可直接擦入開水鍋內。3、原料常見有三種:一是純白麵粉,二是白面中摻入玉米面或高梁面,三是白面、豆面、高梁面和在一起稱「雜面」。
製作方法:
1、將面用水(冬熱、春、夏、秋溫)和拌成質軟的呆面,或撕成塊狀。
2、將擦床橫搭於鍋上,左手按住擦床,右手握一塊面團放在擦床中布滿擦孔的地方,用手向前方一下一下擦入開水鍋里,擦一塊,用筷子在鍋里攪一攪,以免積成圪搭狀,直至擦完。
3、擦完後,用土豆,紅、白蘿卜塊擦一次擦孔,將遺留在孔內的面擦出。蓋鍋,煮熟撈出,吃時配上澆菜,口味甚佳。
抿面
抿面俗稱「抿圪蚪」。是武鄉民間一種麵食吃法。其製法與「擦面」相似,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具有所區別。「擦面」的擦床呈月牙形向上隆起,而「抿床」是用帶有布滿小圓孔的鐵皮釘在木架上,大小抿架與大小擦床架尺寸相同,大鍋用大抿床,一般為小抿床。「抿具」是鐵制而成或木製的狀如小鋤,上有柄把。
抿面時,用筷子或面鏟將調好的面塊放在抿床上,手握抿具,手掌心用力,將抿具放在面塊上,用力向著抿孔向下抿壓,抿下的面呈圓形條狀,約一寸多長,或不用抿具,農家人口少者,直接用手掌抿壓也可,形如圪蚪而得名。
特點:面質有筋,口感滑而軟硬適宜,利水,易於消化,老少皆宜,別有地方風味。食時,澆菜食用更佳。
小米燜飯
小米的原糧為「穀子」。武鄉盛產的穀子名揚四方。小米顆粒晶瑩,色質金黃,近幾年來,武鄉大力推廣種植晉谷21號,所以小米稱「汾洲香」,日漸成為太行名米,重點開發。
「小米燜飯」因米質不同而不同。製作小米燜飯,首先將小米揀凈雜物,用清水淘洗干凈。倒入開水鍋內,水淹小米二指,用鐵匙攪一次,以免拈鍋,然後,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後用弱火燜至小米開花即成。也有做小米燜飯時,少加點鹼面,使燜成的米飯有筋,更加爽口,軟綿。食時,舀上一碗「小米燜飯」,放上一些紅、白蘿卜絲菜更佳。
特點:色澤金黃,軟綿香甜。
煎餅
「煎餅」是武鄉民間一種風味小吃,多見於集市個體飯攤與農家。製作簡便,易於攜帶,老少皆宜,特別是老年人更喜愛吃,軟綿入口,冷熱均可。隨著原料的不同,製作出的品種也不同,大致分為白面煎餅、高粱面煎餅、米面煎餅與雜面煎餅幾種。
製作方法:
1、白面、高梁面、雜面做原料,將麵粉倒入盆內,用清水攪拌成糊狀,然後加配料,放入精鹽、食油、蔥花或者小蒜等備用。
2、米面煎餅(即玉米面、小米麵粉混合):先將玉茭開水浸泡5分鍾撈出控凈水,到碾子上碾成碎粉過籮篩下細麵粉,小米麵也同樣方法碾成麵粉混在一塊。將米麵粉倒入盆內,用米湯水把麵粉攪成糊狀,放溫暖處發酵半天,同時將發酵的米麵粉放點鹼液攪勻無酸味。
3、將小鐵鏊放在火上,臨時製作小刷一個,待鏊燒熱後,用小刷蘸油,將鏊面從頂刷到周圍,然後將攪成的糊狀(也叫面茬)用手勺舀一勺左右,從鏊頂澆下,直到鏊周圍全澆上為止,蓋上蓋剪2分鍾左右,即成。再用手鏟將煎餅挑出鏊外,放在器具上,即可食用。食時,蘸上醋,漿水更佳,也可切條,餾在燒菜(主料)上面,當餾面吃。
特點:色澤鮮艷,軟綿可口,邊做邊吃,別有一番風味。
灌腸
「灌腸」是武鄉人的夏令小吃,它用蕎面製成,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本草綱目》載:「降氣寬腸,除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因此,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食品之一。集市、飯攤屢見不鮮,生日滿月,嫁娶等事,吃盤菜用之。
製作方法:
1、將蕎面放入盆內,把精鹽用水化開,兌入蕎面里,攪拌成糊狀,舀入碗內,籠蒸30分鍾後,取出晾涼,扣出。
2、食用時,用小刀切成寬片,放入盤,入碗內,澆上醋、蒜汁,韭花、香油調好口味即可食用,也可切成方片,用食鹽、香油、醋烹炒食用,叫炒灌腸。
捻圪搭
「捻圪搭」是武鄉民間一種百姓喜愛的風味小吃。常見有蕎麥或白面製作,吃著有筋骨,很實惠,多見於農家和飯店、飯攤。現用於機械製作的,稱「毛耳朵」,薄厚均勻,且有條紋。
製作方法:將蕎面或白面倒入盆內,用開水將麵粉攪拌,揣成柔和的面團,然後放在案板上,用一塊揪一塊,搓成手指粗細的細長條,再切或揪成若干小塊,然後用大拇指接住小塊向前推,小面塊立刻捲起半圓形或圓形,手熟者左右大拇指可同時並捻,增加效率。然後下到開水鍋內,煮5-10分鍾即可用灶籬撈入碗內,再澆以炒好的菜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莜麵烤銠銠
「莜麵」的原糧「莜麥」,也稱「燕麥」、「玉麥」,這種作物已經有2500多年的種植歷史。莜麵不僅有耐飢抗寒,保腎、保肝、造血及增加免疫之作用。而且還有壯體、健腦、目清美容之功能。可提高智力、降低膽固醇,對治療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莜麵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有降血防癌的葯效。「莜麵」可製作十幾種花色品種供食用。「莜麵烤銠銠」是十幾個品種中的一種,是武鄉東部高寒地區百姓主要家常麵食。
「烤銠銠」的製作方法:將莜麵倒入盆內,用開水和面,揉制光滑,搓成長條,揪成小劑,將小劑在案扳上搓成狀如人舌的薄皮,再用右手將麵皮搭起,捲成中間空的小卷,或者將莜麵薄皮搭在左手拇指下方,用右手托慢慢將麵皮推向左邊,成棱條狀的長卷,然後輕輕捲起,豎立在蒸籠里,急火蒸10分鍾左右即熟。食時,將烤銠銠盛在碗里,倒入蒜汁或醋即可食用。
特點:吃著有筋骨,耐飢抗寒,富有營養。
谷壘
「谷壘」也是武鄉民間一種特有的風味小吃。多見於農家,一般為早餐?熏屬蒸制餐食。常用土豆絲、紅薯絲、紅白蘿卜絲、鮮豆角絲作原料。過去人們還曾用豆皮、槐花、榆錢錢、地骨皮作原料食用過。
製作方法:若用土豆、紅薯、紅白蘿卜、鮮豆角做原料,要用擦床擦成絲條,洗凈後,放入盆里,撒入適量的白面、高梁面、玉米面和雜麵粉,再加入精鹽、食油,蕪荽或蔥花及調料,面與原料拌成散狀或輕輕握成塊狀,放在蒸具上,蒸約15至20分鍾後取出,根據喜愛,加醋蒜汁調食。
乾麵餅子
「乾麵餅子」是武鄉人最普通的食品,無論城裡、鄉下、飯店、飯攤,每每常見。這種食品,既攜帶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順治年間就聞名遐邇。
一、原料配備:麵粉、鹼面、食油、精鹽、花椒面。
二、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入盆(缸)內,兌入清水(春熱、夏涼、秋溫、冬開),鹼面用開水溶化倒入面盆里,揉和成面團後,再用乾麵粉摻入面團里,揉和光滑。
2、把食油、精鹽、花椒面放入一小盤或小碗內攪拌均勻調成稀狀作內餡。
3、將面團從盆內取出放置案板上,切一長條,揪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劑,壓扁。揪一塊小面球蘸上調味餡,包入壓扁的面片內,擀成圓餅形狀,放到鏊上,兩面烙成淡黃色花紋後,放到鐺里烤了一面再烤一面,直到烤熟鼓起,即取出。
特點:色澤鮮亮,外脆里香。

E. 在太原買的太原到徐州火車票能在榆次坐嗎

在太原買的1551次太原到徐州火車票能在榆次坐
車次 1551/1554 運行時間 18小時3分 票


息 太原-連雲港東(第2天到)
始發站 太原 到達站 連雲港東 硬座 126 軟座
發車時間 19:42 到站時間 13:45 硬卧上 229 硬卧中 237
類型 空調普快 全程 1136公里 硬卧下 246 軟卧 366
最近更新 2012-2-20 全程票價參考

站次 站名 火車票 日期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運行時間 里程 硬座價 軟座價 硬卧價 軟卧價
1 太原 轉讓 當天 始發站 19:42 0分 0 0 0 0 0
2 榆次 轉讓 當天 20:03 20:07 21分 27 8 0 59 85
3 榆社 轉讓 當天 22:03 22:07 2小時21分 139 19 0 70 106
4 武鄉 轉讓 當天 22:39 22:42 2小時57分 169 22 0 73 112
5 沁縣 轉讓 當天 23:09 23:12 3小時27分 192 27 0 78 119
6 長治北 轉讓 第2天 00:33 00:43 4小時51分 265 37 0 88 134
7 長治 轉讓 第2天 00:59 01:01 5小時17分 280 37 0 88 134
8 高平 轉讓 第2天 01:56 01:58 6小時14分 335 45 0 96 147
9 晉城 轉讓 第2天 02:47 02:49 7小時5分 374 48 0 99 153
10 月山 轉讓 第2天 03:38 03:48 7小時56分 418 55 0 107 167
11 焦作 轉讓 第2天 04:06 04:09 8小時24分 434 57 0 112 175
12 新鄉 轉讓 第2天 05:05 05:17 9小時23分 497 64 0 124 196
13 鄭州 轉讓 第2天 06:16 06:24 10小時34分 577 70 0 136 215
14 開封 轉讓 第2天 07:09 07:11 11小時27分 649 81 0 154 243
15 寧陵縣 轉讓 第2天 08:09 08:11 12小時27分 745 91 0 173 274
16 商丘 轉讓 第2天 08:39 08:51 12小時57分 780 91 0 173 274
17 虞城縣 轉讓 第2天 09:11 09:13 13小時29分 800 94 0 179 286
18 徐州 轉讓 第2天 10:33 10:46 14小時51分 926 106 0 202 324
19 邳州 轉讓 第2天 11:32 11:35 15小時50分 998 115 0 217 350
20 新沂 轉讓 第2天 12:08 12:12 16小時26分 1035 120 0 225 362
21 東海縣 轉讓 第2天 12:39 12:43 16小時57分 1076 123 0 231 373
22 連雲港 轉讓 第2天 13:08 13:12 17小時26分 1116 126 0 237 383
23 連雲港東 轉讓 第2天 13:45 終點站 18小時3分 1136 126 0 237 383

F. 上海鼎縱物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鄭長根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嘉定分局注冊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武鄉路205號4幢
法定代表人:鄭長根
成立時間:2008-04-29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60008603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武鄉路205號4幢

G. 武鄉棗糕的正宗做法

如何製作棗糕?看來棗糕和棗糕,不同的地方做出來的棗糕還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家鄉長垣,製作的棗糕與眾不同,棗糕是放油鍋里炸的,是非常有名的街頭小吃,大人孩子都喜歡吃棗糕。每每某一個村子裡有會,就是到某個村趕會,如果不買個棗糕吃吃,恐怕你那就不算趕會。炸棗糕一般都是流動性較強的攤販,年齡居大,大部分都在六十歲以上。一般都是攆會頭,哪個地方有會,那個地方必定有賣棗糕的。棗糕是由黍子面和大紅棗製成的,香糯誘人,趕會看到必吃。今天咱就說一說棗糕到底是怎麼製作的!講的不好,僅供參考!

黍子面就是黃米面,是由黍子脫皮磨製而成。將黍子面用水和成軟一點的面團。大紅棗用開水煮熟去核泥成泥,依據自己的口味酌情加糖。抓一點黍子面在手裡團一下,按壓成餅狀,用筷子或竹片抹上棗泥包嚴,放在紗布上,隔著紗布按壓生坯一邊厚一邊薄,然後放入六七成油鍋內炸制,炸透撈出,色呈金黃。

一個人包棗糕,一個人負責炸棗糕,炸棗糕還兼顧收費打包,忙的不亦樂乎。趕這一個會,一天下來也賣幾百個棗糕。

如何製作棗糕?不知道大家學會了沒有?估計學會的不多,因為有的人壓根就沒見過這樣的棗糕。調制黍子面團一定要軟,炸制出來的棗糕帶有酥焦的外皮,隨炸隨撈隨吃才能享受到,一旦打包裝起來拿回家吃,只有香糯香甜的味道。

打包回家的炸棗糕,香甜軟糯,適合各年齡段人食用。棗糕,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直呼其名,因棗糕與糟糕發音基本相近,有的高檔飯店將棗糕說成棗香糕,形狀不同,味道相通。今天就如何製作棗糕就說到這里,有不同的製作方法歡迎大家補充,謝謝!

H. 太原公交車有到武鄉的嗎

公交線路:863路,全程約8.1公里

1、從太原市步行約170米,到達市政府站

2、乘坐863路,經過11站, 到達千峰南路南內環街口站

3、步行約1.2公里,到達武鄉飯店

I. 別人公司轉讓給我有什麼不好的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公司轉讓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1、檢查公司是否存在債務公司轉讓中最需要注專意的不是轉讓方而是承接方,屬承接方在收購一個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先考慮該公司的賬目問題,找有資質的代理記賬公司專員,仔細檢查公司賬目,看看轉讓的公司是否有潛在的債務。2、檢查公司以前經營狀況轉讓公司以前是否是合法經營,在經營過程中是否有違法犯罪的活動,在工商局檔案中是否有不良記錄。3、年檢是否每年都按時參加年檢是國家工商機關檢查企業是否合法經營的重要手段,每年必須要檢查的重要手段,每年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的,如果沒有按時參加,那麼企業會被記錄在案,企業信譽下降,同時還會受到處罰規定。第四查看公司審計報告公司是否是墊資注冊公司,公司的注冊資金是否出資到位,是否有抽逃資金的現象,公司賬目是否合法等等,這都是必須的,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零四條本法和公司章程規定公司轉讓、受讓重大資產或者對外提供擔保等事項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議的,董事會應當及時召集股東大會會議,由股東大會就上述事項進行表決。

J. 長治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1,和子飯

和子飯,是山西長治郊區、長治縣、長子縣、屯留縣、壺關縣百姓最喜歡吃的一種飯食。因為是用白面、豆面、小粉面混合做成的,也稱「三合面」、「雜和面」。「和子飯」也稱「調和飯」。

2,五里庄煎餅

五里庄煎餅,小吃風味獨特,選料考究,主要配有芝麻、杏仁、大棗、核桃和多種新鮮蔬菜等,製做時將其磨成粉料,打成糊狀,在烘好的鏊子上,用煎餅耙子將打好的漿料均勻攤開,經火烘烤,「薄如蟬羽之紙」的黃色煎餅,便伴隨著一股馨香應運而生了。

3,屯留水煎包

「屯留水煎包」是將麵粉發酵後,兌好鹼,揉勻,下劑,包入餡心做成包子,放入測過油的平底鍋裡面,加水麵糊,以半煎半蒸(炯)的方式制熟。成品具有兩面色澤金黃,餡料味鮮,外皮酥脆,香味濃郁的特點。

4,無菌多維蛋

無菌多維蛋是日本岩手農場的專利產品,1999年6月在長治中日友好協會努力下,日方同意將該技術無償轉讓給市中日友好農場,農場以技術股投入,在長子縣組建有限責任公司。無菌多維蛋按加工方式分為清香蛋(熟)、溫泉蛋(生)兩種。

5,棗糕

棗糕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武鄉的一種民間小吃。是民間婚喪嫁娶、生日、滿月、暖房、祝壽等事主食,也多見於集市、飯攤。

閱讀全文

與武鄉飯店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