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習馬會成果

習馬會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08 09:55:47

Ⅰ 楊弘遠的主要成就

與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未傳粉子房與胚珠培養誘導的水稻助細胞無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細胞孤雌生殖現象,為由雌性細胞誘導單倍體植株提供了理論依據。圍繞胚囊結構與功能問題進行了超微結構與細胞化學研究。在精細胞分離,卵細胞與合子分離和培養,花粉原生質體和脫外壁花粉的培養、融合和轉化等操作系統的建立及有關細胞生物學研究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正在進行植物受精前後與早期胚胎發生過程中基因表達的研究。
楊弘遠與周娥在水稻花葯培養實驗中,意外的觀察到子房中出現異常的變化,由未傳粉子房中培養出單倍體植株,並於1980年在《遺傳學報》上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慎重而果斷的作了研究戰略的轉移和布置,開始了長達10年關於離體雌核發育的實驗研究,相繼在多種植物中通過未傳粉子房與胚珠培養誘導出單倍體植株,繼而從胚胎學上揭示了離體孤雌生殖與離體無配子生殖兩種類型的發生與發育規律。1981年在國際刊物《Plant Science Letters》發表了第一篇原始研究論文;1982年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發表了關於這方面的長篇綜述,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重視。在子房培養成功的基礎上,他們開始探索子房內的核心部分胚囊的分離。胚囊是受精的場所、胚和胚乳孕育的溫床。胚囊的分離不僅提供了整體觀察胚囊結構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開拓了直接操作生活胚囊的前景。1982年他們在《植物學報》上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1985年在國際著名刊物《Planta》中作了更全面的報道。
主持的「水稻未傳粉子房培養的研究」獲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胚囊酶法分離的研究」獲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摸索出在PEG(聚乙二醇)微滴中誘導單對原生質體技術,實現了精細胞與卵細胞的「一對一」融合。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及歐盟國際合作項目,在花粉原生質體、精細胞、卵細胞、合子等的分離、培養、融合、轉化及有關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方面進一步作出了有特色的前沿性成果。「植物性細胞、受精及胚胎發生離體操作系統的創建與實驗生物學研究」項目獲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植物有性生殖實驗研究四十年》(2001年出版,獲2003年中國圖書獎)、《水稻生殖生物學》(2005年出版,獲2006年浙江省樹人出版獎特等獎)等四部。 編有《高等植物的離體單位體》(英文,合作);撰有《植物生殖的細胞生物學:一個新的學科生長點》、《由未傳粉子房與胚珠離體誘導單倍體植株》、《高等植物實驗生殖生物學與生殖 細胞工程:現在與未來》楊弘遠共發表科學論文200餘篇。
楊弘遠,1975。花粉數量對芝麻受精結實、胚胎發育和後代的影響。遺傳學報,2(4):322-332 楊弘遠,周嫦,1979。水稻花粉兩條發育途徑的實驗研究。植物學報,21(4):345-351
Zhou C, Yang HY, 1981. Inction of haploid rice plantlets by ovary culture. Plant Science Letters, 20:231-237 Yang HY, Zhou C, 1982. In vitro inction of haploid plants from unpollinated ovaries and ovul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63: 97-104
周嫦,楊弘遠,1982。被子植物胚囊酶法分離的研究:固定材料的分離技術與顯微觀察。植物學報,24(5):403-407
Zhou C, Yang HY, 1985. Observations on enzymatically isolated, living and fixed embryo sacs in several angiosperm species. Planta, 165: 225-231
Yang, 1986.Fluorescein diacetate used as vital stain for labeling living pollen tubes. Plant Science, 44: 59-63 楊弘遠,1988。用熒光染色與冬青油透明技術顯示花粉細胞核。植物學報,1988,30(3):242-247
楊弘遠,周嫦,1989。植物實驗生殖生物學與生殖細胞工程:現在與未來。植物學通報,6(4):193-196 Yang HY, Zhou C, 1989. Isolation of viable sperms from pollen of Brassica napus, Zea mays and Secale cereale. Chinese Journal of Botany, 1(1):80-84
Yang HY, Yan H, Zhou C. 1990. In vitro proction of haploids in Helianthus. In: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10(ed. by Y. P. S. Bajaj). Springer-Verlag, Berlin, pp. 472-484
Yang HY, Zhou, 1990. In vitro gyn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ed. by S. S. Bhojwani). Elsevier, Amsterdam, pp. 242-258
Yang HY, Zhou C, 1992. Experimental plant reproctive biology and reproctive cell manipulation in higher plants: now and the fu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9: 354-363
Yang HY, Wu XL, Mo YS, Zhou C, 1993. Fluorescent vital staining of plant sexual cell nuclei with DNA-specific fluorochromes and its appliacation in gametoplast fusim. Cell Research, 3(2): 121-127
楊弘遠,1994。受精過程中助細胞退化機理的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11(1):1-5
楊弘遠,周嫦,1997。花粉原生質體與配子原生質體操作的研究進展與前景。中國科學基金,(2):85-90
楊弘遠,周嫦,1998。被子植物離體受精與合子培養研究進展。植物學報,40(2):95-101
楊弘遠,1999。鈣在有花植物受精過程中的作用。植物學報,41(10):1027-1035
Zhou C, Yang HY, 2000. Some approaches to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reproctive cells and protoplasts in flowering plants. 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Series Botanica, 42: 9-20
Yang HY, 2001. Apoplastic system of the gynoecium and embryo sac in relation to function. 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Series Botanica, 43: 7-14 楊弘遠注重教學上的「精耕細 作」。他從繁重的科研任務中擠出 時間編撰《勤思集》,要求學生「讓 自學成為一種習慣」,並引用一位化 學專家「3H3C」的名言寄語年輕學 子:「Head,Heart,Hand; Clear, Clean,Clever」即:「頭腦清晰,心無 旁騖,動手靈活。」他認為,導師不可 以權威自居,既要善於運籌帷幄,從 戰略高度指引學生在科學研究中登 堂入室,也要勤於親臨火線,做好戰 役、戰術的指導。
他曾說:「培養學生不能像放羊」,不能散漫不管,不能只講數量 講質量。每個學生都各有不同,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分別的指導,針對每個 人的特點區別對待,不能千人一面。幾十年間,除為本科生上課之外,楊弘遠只培養了18位博士和12位碩士,數量少質量卻頗高,不少學生都己成 知名學者、著名教授、學科帶頭人。
楊弘遠認為,一個學科的發展, 不是靠幾個人的力量能完成的,自己要為更多的人創造成長的空間和環境。他年屆古稀仍致力於科研,但當主持的重點項目在2001年結題後,他就堅決不再領銜申請新的科研項目, 不再帶研究生,而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別人,特別是年輕人。

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大理論成果是什麼

新世紀迎來保衛《資本論》時代!為迎接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研究高潮,推進中國經濟學的建設行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學術專著《保衛資本論 》。其正式提出「學術保衛」概念,對應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之民族取向和實踐化工作理念。該書通過工作涵容中國歷史,達成對世界歷史之新理解...

《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保衛資本論:勞動二重性——勞動二重性實踐:批判和建構(對資產階級物象二重性的批判)
保衛資本論:史的發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構
四部分六篇結構。
該著認為:

《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資本的流通過程》可以說明為系統發生學的「邏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可以說明為現象發生學的「邏輯」;《剩餘價值理論》可以說明為認識發生學的「邏輯」。
善讀善用《資本論》,同時,也要善於進行中華轉化;注意從中發掘中國元素,以開放的態度統一中華歷史和世界歷史,創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國學馬克思主義」。一句話,沒有民族內涵和工作體式作為支撐,任何門類或流派的經濟學都將不可避免地淪為理論空殼,免除不了成為一堆邏輯的空殼。這是現代語境中「創建中國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必然要求。嚴格意義看,《資本論》是「12部史」:轉化史I、轉化史II、資本生產史;運動史I、運動史II、資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資本積累史;范疇史I、范疇史II、資本批判史。表明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它的內在的方法、邏輯和工作話語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這是中華條件下的馬克思的「我的辯證方法」工作語境,由此,我們可以在歷史探究方面合並敘述「農業史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工業史的經典著作——《資本論》」。
其首篇則是對以上邏輯的一個「導引」以及「總括」。將歷史發展過程說明為由這些「史」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規定所構築,乃是升華了《資本論》的工作邏輯。這是絕對的歷史主義和行動主義,自然是對「結構主義」、「科學主義」、「形式主義」的最大反動。進一步又可以說,《道德經》和「《資本論》的「研究同構」乃是確立了社會科學的根基。

篇幅是巨大的,九十萬字吧。
該著「序言」中說:

這是以中國人的資格——經濟學人工作身份完成的一部作品;
這是遵照中國人閱讀之習慣和用語之習慣寫就的經濟理論鴻篇;
這是照顧國人書寫歷史的習慣、與中國人思維體式契合的方法論巨制;
總括起來說,本書獻給中國經濟學建構!

於此,本書在實效上可作為《資本論》之提高讀本,以「中級或高級政治經濟學」身份作為中國經濟學之研究導航;寫作特點:辯駁式,以回答「疑問」為謀篇布局,以解決「問題」為設計宗旨。這因應了國人的百年遺憾:盡管焚膏繼晷,前仆後繼,但在探索《資本論》邏輯方面其實並未獲得預想的——真正中國化的結果。

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問題,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深化了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推進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習馬會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義: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貫穿黨的歷史波瀾壯闊交響樂的主旋律,也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主基調。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上的突破深化造就中國社會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國社會革命偉大實踐的變革成就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次又一次實現歷史飛躍。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倡導和體現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不斷開拓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Ⅳ 重大突破!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什麼最新意義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的簡稱,對先秦歷史、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古文化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新發布的八篇戰國文獻,包括《四告》四篇,《四時》、《司歲》、《行稱》和《病方》。這是一次對歷史研究,對還原歷史和古文化研究都非常重要的一次研究。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簡的數量一共約有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為數較多。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次發布的意義。

三、這一次的發現對歷史的研究和最中醫研究都有意義

這一次文獻中的《四告》把殷王朝的朝政腐敗整個數落了一番,這相當於證實了殷王朝的真實情況,也反映出了周朝對於自己這個朝代的看法,這對歷史研究非常有幫助。這次發布的《病方》對中國的中醫學研究也有很大的意義。

Ⅳ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加強版黨的領導權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2、貫徹新時期好乾部標准,選人用人狀況和風氣明顯好轉。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
3、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把紀律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出台中央八項規定,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反對特權。巡視利劍作用彰顯,實現中央和省級黨委巡視全覆蓋。
4、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參考資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Ⅵ 吳國盛的主要成就

研究范圍
1986-1996年間,研究工作主要圍繞西方自然哲學基本概念的歷史而展開,涉及自然概念、宇宙概念、時間概念、空間概念等,旁及科學通史和科學編史學,亦關注本學科的基礎建設,曾花過時間反思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事業。《哲學動態》記者訪談「探索科學時代思的可能性」對10多年來的研究工作做了一個初步的總結。
1996年以來,研習現象學和海德格爾哲學,關注環境問題,關注科學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開展對現實中種種現代性「現象」的反思,形成了新的學術思路和寫作意向: 學術研究方面,在如下四個方向致力於「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建設,即以「追思自然」為主題的自然哲學、以柯瓦雷概念分析為主要方法的科學思想史、以現象學解釋學為哲學背景的科學哲學、以技術批判理論為特色的技術哲學;在「科學革命」和「技術理性」兩大專題上積累文獻、開拓思路。
此外,探索和研究科學傳播學、應用倫理學的理論問題。
大眾寫作方面,溝通科學人文、傳播綠色觀念、反思現代現象,持守科技時代思的可能性。

獲獎情況
個人成就獎
1. 1998年獲中組部、人事部、中國科協聯合頒發的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 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
3. 2004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作品獲獎
1. 1996年,「希臘人的空間概念」(《哲學研究》1992年第11期)獲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頒發的「自然辯證法青年成果獎」(1996年5月)。
2. 1996年,「重建自然哲學」(《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年第2期)獲「《自然辯證法研究》創刊10周年優秀論文獎」(1996年5月)。
3. 1996年、1997年,《科學的歷程》(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獲96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1997),首屆胡繩青年學術獎(1997)。
4. 1999年,《時間的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二等獎(1999年)。
5. 2001年博士論文《技術與形而上學》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6. 2008年,《時間的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7.2009年,《科學的歷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獲「200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教學獲獎
1. 2005年,「哲學本科教學改革與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獲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獲獎者吳國盛、葉朗、趙敦華、豐子義、胡軍。
2. 2005年,《科學通史》被評為北京大學精品課程,獲獎者吳國盛。
3. 2010年,《科學通史》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獲獎者吳國盛。

Ⅶ 張澤瑞主要成就

歷害了!好嗨喲!

Ⅷ 勤出成果的例子

1、貝多芬不也是如此,作為一個音樂家,他的耳朵竟然聾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別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萬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再重新來過。他就是這么的勤奮,這么的堅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終於成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音樂家!這成功的奧秘是什麼?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勤奮!

2、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著天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著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3、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

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4、李嘉誠是推銷員出身,曾經有記者詢問過李嘉誠的推銷訣竅。李嘉誠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69歲時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有人問他推銷成功的秘訣時,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台,說:「請您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哇!」原一平接過話頭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腳繭特別厚。」

提問者略一沉思,頓時徹悟。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自謙地對記者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底,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當年,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從西營盤到上環到中環,然後坐輪渡到九龍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最初別無他法,只能將勤補拙。」李嘉誠早先在茶樓當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後來當推銷員,依然是背著大包一天走10多個小時的路。天上從來不掉餡餅,有人說,如果掉的話那餅肯定有毒。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者,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辛酸。

5、達芬奇是義大利的一位著名畫家,他在小的時候,有一天,教師拿出一個雞蛋說:「請你畫出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能做到嗎?」說完就走了。達芬奇想:雞蛋有什麼好畫的,這又有何難呢?達芬奇從這邊看,那邊看,雞蛋還是雞蛋,但他怎麼也畫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

於是,他去問老師,首先,老師表揚了他認真觀察,並告訴他別小看這一個雞蛋,其實他是千萬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雞蛋。達芬奇記住了這句話,不僅用手去畫,而且用心靈去畫,幾十年之後,他終於成為了一個大畫家。

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包括哪些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其中,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拓和奠基之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是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9)習馬會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閱讀全文

與習馬會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