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廣項目是真是假
中央來台專門報道過,
國家中醫葯管源理局,是監察管理機構,中立的地位
從來不推廣\推薦任何項目.網站看了,不可信
我告訴你個:終極看病的醫院, 北京中科院腫瘤醫院,(亞洲最大,國家辦的)
醫院的大夫就擁有世界級別的科學技術交流機會,關注世界最新發展動態,
重要的是花費不多 .
現在的葯,萬金油比較多,效果誇大,不管用,
⑵ 什麼是中醫葯科技成果鑒定查新
很多說法的
⑶ 現在中醫葯法頒布了,作為中醫葯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的優秀成果派特靈技術,它的未來在哪裡
中國中醫葯是世界醫學的寶庫,人類還有很多疑難雜症沒有被攻克,比如癌症、病毒性傳染疾病等,中醫葯會表現出優勢來,中醫葯法的公布,是在立法的層面對中醫葯發展進行保護和鼓勵,給予中醫葯行業的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據了解,派特靈技術只是中醫葯應用病毒防治方面的一個成果,類似這樣的中醫葯技術成果,還很多,還急需得到推廣。我們面對人類的共同敵人--疾病時,要運用現代醫學的眼界看待中醫和西醫,中醫葯將藉助現代科技的手段,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也會創造更廣闊更深遠的前景。
⑷ 在中醫中葯研究方面,哪些科研成果使用辯證法
我國都任何科學研究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行的
⑸ 中醫葯治病的方法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你還了解哪些關於中醫葯的研究成果
中醫葯科學研究取得較大的成績,有些成果,如針刺鎮痛機理、骨折治療、急版腹症治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權,近年來,更重視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例如,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研究中葯或方劑的作用機制,用血液流變學方法研究瘀血和活血化瘀,用放射性核素研究經絡,等等。有關腎虛、脾虛的研究,活血化瘀、扶正培本、通里攻下、清熱解毒等治則的研究,舌診和脈診的研究等方面,均已取得成果。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經絡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感傳規律,針刺鎮痛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在中葯葯理學、中葯化學研究方面,已對150餘種常用中葯進行研究,從中分離出活性單體500餘種,發現一批活性強的新結構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鶴草酚、靛玉紅、丹參酮、聯苯雙脂等。其中,從中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瘧葯物史上繼喹啉類葯物後的一項重大突破,它對抗喹啉型瘧疾、腦型瘧疾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⑹ 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教學成果
針灸推拿學院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強化本科教學基礎地位,致力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經過多年的建設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
針灸推拿學專業是廣東省名牌專業,是廣東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康復治療學專業是學校特色專業。學院教學實驗室是廣東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我院一直以來重視教學質量和課程建設在教學工作中的基礎與核心作用,積極推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注重課程體系的整合與優化,課程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效顯著。積極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開展改革研究,孵化了一批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如省級精品課程《針灸學》,校級精品課程《針灸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 《針灸治療學》,廣東省立項的多個網路課程等等,並獲得多項的成果和獎勵。在教材建設方面以主編、副主編和參編等層次參與編寫了多部規劃教材和自編教材等,其中主編教材6部,副主編教材5部,參編多部。針灸推拿學專業2008年獲國家教育部立項建設優勢特色專業。2009年獲「中央與地方共建針推學創新實驗室 」立項並著手進行建設。
學院獲得各類教學成果10餘項。獲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醫學優秀電教教材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廣東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151工程」優秀項目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優秀獎各1項。
我院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並獲得了一定的成績。針灸學教學團隊獲得學校教學團隊稱號;獲學校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獲「廣東省師德選進個人」一名;學校教學名師2名;學校師德標兵3人;師德演講比賽一等獎1人;獲學校「十大傑出青年」1人;獲「新南方優秀教師」四名,提名獎多人;獲「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2人;校級青年教師培養對象4人;學校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1人。

⑺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科技成果推廣項目(養生保健項目)專家委員會的簡介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中醫專家委員會),是為了專能夠屬更好地弘揚中醫文化、傳播科學的中醫養生知識、推廣中醫科技成果,讓更多的百姓了解中醫與中醫養生、受益於中醫科技成果,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國中醫葯科技開發交流中心組織、成立的,由「國醫大師」陸廣莘、唐由之,「骨科泰斗」孫樹椿領銜的數十位國內權威中醫專家所組成的專家團。

⑻ 焦樹德的學術成就
焦老在學術上強調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特別重視辨證論治,主張用整體觀和動變制化思想去分析觀察疾病發生、發展、傳變、合並、轉歸的規律。要求理、法、方、葯,絲絲入扣。對咳嗽的辨治,反對脫離辨證論治一味地鎮咳、止咳嗽的治法,提出宣、降、清、溫、補、潤、收治咳七法。常謂七法猶如音樂中的七個音階音符,相互搭配,變化無窮。要做到法中有法,法外有法,圓機活法,存乎其人。提出「治喘兩綱六證三原則」,創擬了麻杏二三湯,麻杏蘇茶湯等六個治喘效方。對神經衰弱中的陰虛肝旺症和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創有挹神湯,對下肢淋巴迴流障礙的足脛浮腫創有足消腫湯等等,這些方葯廣為臨床醫師採用。焦老主張有目的、有選擇、積極地吸收現代科研成果和西醫學的有關內容,取長補短,促進中醫葯學按照自身規律向前發展。他對中醫科研工作提出了「繼承前人學術,博採今人眾長,突出中醫特色,立足創新發揚」的研究方法。他提倡具有中醫特色的創新,在診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方面頗有心得。1981年他對具有關節變形、骨質受損、肢體僵曲的痹病(包括西醫學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病),創議了「尪痹」這一新的病名,提出了初步診治規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痹病學組,1983年採用這一新病名和主要方葯,組織27個省市科研單位進行了臨床研究,與本溪第三制葯廠合作,共同創制了「尪痹沖劑」,該產品暢銷國外,並獲國優產品獎。1990年焦老指導中日友好醫院「七五」攻關尪痹科研組,又與該廠協作,通過五年研究,研製出第二代新葯「尪痹復康」I、II號。本研究榮獲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獎。這一科研成果與診治理論,不僅對尪痹病學術研究有一定促進作用,而且對《內經》行痹、痛痹、著痹、熱痹(痹熱)的分類法也有一定的補充意義,並且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焦老還多次應邀赴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講學,並被聘為日本中醫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和美國加州中國醫學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美國中醫葯研究院學術顧問、新加坡中醫學院畢業醫師協會永久學術顧問,受到國外醫界人士高度贊譽。其主要著作《用葯心得十講》和《從病例談辨證論治》二書,均獲人民衛生出版社「優秀作品獎」。前者不僅在國內暢銷,還遠銷東南亞各國,後者已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刊行。
1996年出版的《方劑心得十講》,台灣准備刊行繁體字本,1997年出版的《焦樹德臨床經驗輯要》一書,三、兩個月銷售告罄,現在進行第二次印刷,並獲1999年國家科技圖書三等獎。焦老還發表《治咳七法》、《心絞痛的辨證論治》、《中葯臨床運用》、《尪痹芻議》、《尪痹的辨證論治》等醫學論文60多篇。日本《中醫》、《新中醫研究》雜志、新加坡中醫學院《畢業特刊》上均有全文發表或轉載。焦老曾任中央衛生部葯典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第一、二屆重大科技成果獎評委會委員,科技進步獎評委會委員和科技攻關標書評委會委員。

⑼ 陳銘的研究成果
近期主要發表論文有:1、通腑瀉熱灌腸合劑對急性闌尾炎膿毒症患者IL-2影響的臨床
觀察(新中醫)2、通列舒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濕熱兼瘀滯型86例療效觀察(新中醫)3、淺談中醫院校外科學的臨床帶教(中醫教育探索)4、前列安栓治療前列腺痛76例療效觀察(雲南中醫中葯)5、老年人膽道疾病圍手術期處理體會(中國臨床醫葯研究雜志)6、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絞痛181例(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7、通淋排石合劑配合穴位注射治療濕熱型腎絞痛133例(中國中醫急症)8、通腑泄熱灌腸合劑治療潰瘍病急性穿孔58例早期療效觀察(新中醫) 9、膽道排石合劑對實驗性致石膽汁有形成分的影響(新中醫) 10、通腑瀉熱灌腸劑對急腹症膿毒症術後血清C-反應蛋白的影響(廣州中醫葯大學學報)11、男科病人心理狀況調查分析(健康心理學雜志)12、乳腺巨大脂肪瘤一例(腫瘤防治雜志)13、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並發膿毒症38例(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等13篇。
曾承擔及參與的課題有《高等中醫院校本科《外科學》課程內容改革探索》(廣州中醫葯大學課題),《通腑瀉熱法對術後腸粘連的預防與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課題),
《通腑瀉熱灌腸劑對急腹症膿毒症炎性介質影響的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課題編號:099514),《膽道排石合劑對膽汁成分及脂質過氧化物影響的實驗研究》(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課題編號:099137),《通腑瀉熱灌腸合劑治療急腹症膿毒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廣州中醫葯大學課題),《膽道排石合劑防治肝內膽管結石的實驗研究》(廣州中醫葯大學課題),《七年制中醫專業《外科學》課程內容改革和教材建設的研究》(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課題),《中西醫結合介入治療閉塞性周圍血管疾通腑瀉熱病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課題 編號:098105),《補腎調肝法對大鼠少精症的精子影響》(廣州市科委)
其中《通腑合劑防治術後腸粘連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得廣州中醫葯大學2001年應用類成果三等獎,廣東省2002年科技成果三等獎,《新葯前列安栓的開發研究與應用推廣》獲得廣州中醫葯大學2003年應用類成果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