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諸葛

成果諸葛

發布時間:2021-07-07 21:38:35

『壹』 諸葛亮北伐有什麼成果

北伐成敗的量化指標: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北伐的幾種結果,我們認為可以歸納為以下七種:

1. 大勝,即圍殲對方主力或斬殺敵軍統帥,如關羽水淹七軍,如擊斃司馬懿。得5分。

2.小勝,即擊潰或殲滅敵方一部,取得物質上的收獲,或者斬殺對方大將,取得士氣上的收獲。得1分。

3.無功,即雙方戰果基本一樣。得0分。

4.小敗,部隊受到小的損失,傷亡數千人。得-1分。

5.大敗,部隊損失超過數萬人。得-5分。

6.完勝,即攻取長安並站住腳,大大改善蜀漢的戰略態勢。得20分。

7.完敗,即主力覆沒,甚至於丟失漢中等重要據點,大大傷及蜀漢的元氣,得-20分。

二.諸葛亮六次北伐的戰果:

第一次:先勝而後敗,折了馬謖,失了孟達,但收了姜維,雙方扯平,0分。

第二次:由於魏將郝昭築城固守,蜀軍糧盡退兵。但魏延斬了敵大將王雙。還是0分。

第三次:攻下武都、陰平,勝郭淮。算小勝,+1分。

第四次:戰退司馬懿、曹真等,應為小勝,+1分。

第五次:射殺張合,小勝,+1分。

第六次:小勝數場,但自己積勞成疾,死於五丈原,1-5=-4分。

這樣,諸葛亮六次北伐的總戰果是-1分,平均每次-0.16分,總體上是失敗的。

諸葛亮在前四次北伐時,是採取西出陽平關,走平坦大道,用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戰術來蠶食魏國。這樣雖然易於用兵,加上諸葛亮在戰術水平方面要高於對方,每次都能取得局部戰役的小勝。但不能否認的是,魏與蜀的綜合國力相差甚遠,而戰線太長,曠日持久,糧草供應不繼。其結果就是次次因糧草不濟而退兵,勝利成果又拱手相讓。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終於想通了,直接出斜谷進入隴東,效果大為改觀,但由於諸葛亮之前已多次北伐,魏國處於高度警惕狀態之中,再加上諸葛亮陽壽將盡,只能留下遺憾了

『貳』 諸葛亮的十大成就

1、廉政建設

身為丞相,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2、制定法律

諸葛亮立法公開、執法公平,有異於同時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諸葛亮一再告誡、反復強調法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僅如此,諸葛亮還進一步從反面強調了不以法治國的嚴重後果。

因此,諸葛亮入蜀之初便與法正、劉巴、李嚴、伊籍等人依據和增刪秦漢舊律,共同制訂了蜀國的法典《蜀科》。此外,他還親自起草了各種科條律令數十則,其內容包括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條規。

3、經濟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了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

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

5、治軍思想

諸葛亮治軍有方。諸葛亮善於治軍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治軍以明。諸葛亮治軍以明包括正反兩個方面的內容,從正面來說,諸葛亮治軍以明表現為:一、提出明確的道德要求。

其次,以信為本。諸葛亮治軍重信。也就是說,「信」就是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言出必行。不誠者失信,如果不知道守信用,那麼作戰一定會失敗;如果有法令而不能夠執行,那麼即使有百萬之眾,也是毫無用處。

反之,如果用信義來鼓勵將士,將士沒有不拚命效力的。因此,諸葛亮強調治軍要以信為本,

6、北伐曹魏

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蜀軍糧盡退軍。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7、軍事發明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

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8、文學

《前出師表》,是中國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

當時為建興五年(227年),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盪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

表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摯,文筆酣暢,是古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後出師表》,是蜀建興六年(228年)十一月諸葛亮二次伐魏前給蜀後主上的表章,為了與建興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區別,後人題曰《後出師表》。

此表始見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漢晉春秋》,習氏謂「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80]於是,自清代始,出現了關於此表真偽問題的爭辯,至今莫訣。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81]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

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後人留存有多篇《誡子書》。

除上述作品外,諸葛亮還有《草廬對》《誡外甥書》《將苑》(又名《心書》)《便宜十六策》等著作。諸葛亮的著作編成《諸葛亮集》,又名《諸葛氏集》。

9、書法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諸葛亮在政務和軍事活動中,也常有練習書法。《常德府志》記載:「卧龍墨池在沅江縣西三十里卧龍寺內。俗傳漢諸葛武侯滌墨於此寺,因名。」諸葛亮在常德一帶活動的時間,是在赤壁大戰之後,戰事十分緊張頻繁,他卻不忘練習書法。

10、繪畫

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張彥遠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范、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

張彥遠記述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屏風一片值金二萬,坎者售一萬五千,」「一扇值金一萬。」並說漢魏三國(即上古)畫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國有家之重寶」,「為希代之珍」。張彥遠他的記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像(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叄』 諸葛亮所處的年代和主要成就

諸葛亮出於三國時代,主要成就如下:

1、政治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他都不做。

終於使蜀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

2、經濟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了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

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

3、軍事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3)成果諸葛擴展閱讀

諸葛亮 人物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國 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肆』 成果的性格和諸葛大力是一樣的嗎

《愛情公寓》5的熱播,讓“諸葛大力”進入了觀眾的視野,這個1995年出生的姑娘,憑借利落的外表和爽朗的性格圈粉無數。諸葛大力的扮演者名叫成果,1995年生於江蘇無錫,和大多數人一樣,她度過了平凡但又充實的學生時代,按部就班地上學,按部就班地高考,然後進入大學。

都說《愛情公寓》5隻火了一個諸葛大力,但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利落的造型讓大家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容易對她產生好感,朋友在《愛情公寓》5剛播出時就發朋友圈說喜歡一個短發姑娘,不僅如此,“真實”也是她可以快速圈粉的原因。 成果很真實,正是因為這種接近素人的真實,不矯揉,不造作的利落性格,讓成果圈粉無數,讓她“火”了起來。

『伍』 諸葛亮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主要成就:
1.協助劉備建立並穩定蜀漢;
2.發展內政,促進了四川的經濟社會發展;
3.征服西南夷,制定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少數民族政策。

下面是具體的介紹。
一、書法篇: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首次把書刻文字稱作「書法」。 這標志著作為交流工具的「寫字」,與作為美學欣賞與實用相統一的「書法」,正式拉開了距離,並使後者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藝術。這時漢隸已成為別具風格的主導字體,同時又始創了草書、行書和楷書,使篆、隸、草、行、楷五體基本齊備。
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書法家,他所著《刀劍錄》記載:「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採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於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於漢川鑄一鼎,名克漢鼎,置丙穴中,八分書……又鑄一鼎於成都武擔山,名受禪鼎;又鑄一鼎於劍山口,名劍山鼎。並小篆書,皆武侯跡。」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義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 『富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高三尺,皆武侯跡。」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上述記載是可信的,特別是南朝陶弘景,距諸葛亮僅二百餘年時間,他的見聞和記述應是有事實依據的。 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又說:「今御府所藏草書一:《遠涉帖》。」這說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宮內府還珍藏有諸葛亮的書法作品。 南宋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從宋代開始,把 前人著名書跡摹刻拓印下來,以便流傳,稱之為「法帖」。這一則記載說明:在宋代諸葛亮的書法作品是作為有示範意義的「法帖」流行於世的。 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和軍事活動中,始終不忘書法。《常德府志》記載:「卧龍墨池在沅江縣西三十里卧龍寺內。俗傳漢諸葛武侯滌墨於此寺,因名。」我們知道,諸葛亮在常德一帶活動的時間,是在赤壁大戰之後,戰事十分緊張頻繁,可是他仍然不忘臨池揮毫。
遺憾的是,現在還無法看到其書法真跡,這只有寄希望於考古的發現了。
二、繪畫篇:
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張彥遠還在其《論畫》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繪畫收藏與銷售的情況。他說:「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范、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以晉、宋畫家為中古,以齊、梁、陳、後魏、後周、北齊的畫家為下古,隋和唐初的畫家則稱之為近代。近代畫家作品的價格與下古畫家作品價格相近,而以上古畫家作品價格為最高。
張彥遠記述當時一些近代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等人繪畫作品的售價:「屏風一片值金二萬,坎者售一萬五千,」「一扇值金一萬。」並說漢魏三國(即上古)畫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國有家之重寶」, 「為希代之珍」。張彥遠(生於公元815年)出身於宰相世家,家藏法書名畫非常豐富,他的《歷代名畫記》,向有「畫史之祖」的稱譽,他的記載和論述,在中國繪畫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難得的史論資料。從他的記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諸葛亮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記載: 「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又畫夷牽牛負酒齎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又記道: 「永昌郡,古哀牢國……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陰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南中昆明祖之,故諸葛亮為其圖譜也。」從以上兩段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像(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諸葛亮不僅能畫天地、日、月,而且能畫各種建築、車馬、動物和人物。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繪畫技巧的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諸葛亮作畫絕不是出於個人的閑情逸致,他的繪畫藝術總是為他的政治和軍事目的服務的。
三、音樂篇:
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樂修養。
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卧龍吟,真是千古絕唱, 《中興書目》記載:「《琴經》一卷, 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 《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從 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諸葛亮在音樂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 鬲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 )補闕(通「缺」)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háng zhèn )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陸』 成果諸葛大力粉絲名叫什麼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成功的時候。只要自己努力了,總會有的。

『柒』 諸葛亮的成就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濟開朝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武侯一生的成就首先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孔明對他說的隆中對了,在劉備東躲西藏的時候雖然身邊有,關、張、趙三個萬人敵可惜沒人能用,簡雍、孫乾之流只能寫寫東西,曹操能夠在官渡大戰以少克眾打敗袁紹,不但靠天時,更主要的靠的是郭嘉、荀彧、程昱、劉曄、這些謀臣出奇謀而成,而且諸葛亮雖然跟劉表有點親戚關系在當時的信息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他能夠審時度勢未出茅廬已經為劉備籌劃出數年後的規劃可見他能力之高而且諸葛亮每常自比管樂這是諸葛亮對自我評價的認識可謂很中肯,在劉備登基後諸葛亮輔佐兩朝皇帝修內政,訓練士卒,撫慰百姓,事事親為,明知道蜀國要吞強魏是不可能但是依然以攻代守,六齣祁山但卻換來了蜀國數十年百姓的安定堪比管仲,而帶兵打仗方面諸葛亮事事求穩,不敢弄險這點跟樂毅類似,樂毅曾攻下齊國70餘城但到最後快滅國的時候求穩怕狗急跳牆圍而不打,才讓人設計陷害。所以諸葛亮大戰求穩的心態可比樂毅。而且諸葛亮一生都在鑽研科學,其中諸葛弩和木牛流馬廣為世人所知。所以說在三國里諸葛亮的成就即使沒有後來人的誇張也是首屈一指的。可惜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而。惜哉!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的不知道你能滿意嗎

『捌』 諸葛亮的成就。

個人成就

政治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小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他都不做;終於使蜀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28]

經濟

諸葛亮畫像 (25張)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了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餘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餘畝,灌酒縣七千餘畝,共四萬六千餘畝。」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一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28]

軍事
八陣圖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29]
發明創造

孔明燈

木牛流馬

八陣圖

諸葛連弩

木獸

孔明鎖

地雷

——

『玖』 諸葛亮的成就是什麼

1.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構想;
2.治蜀;
3.劉備死後,穩定了蜀漢的局面;
4.平定南中;
5.對魏國的軍事壓力。
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拾』 諸葛亮的事跡和成就簡寫

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出了「跨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國方略。他儒法並用,以法治國,執法必嚴,賞罰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賢;他審時度勢,不斷的調整內政外交政策;他重視農業生活,安撫流亡,輕徭薄賦,發展社會經濟;他親率大軍北伐,革新武器裝備,發明了孔明燈和木牛流馬等。他的一生充滿了智慧,為中國歷朝歷代所推崇成為智慧的化身。

閱讀全文

與成果諸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