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暑假發生的國外新聞20條,速答,100懸賞
你好,國際部分:
「實踐6•15共同宣言韓方委員會」7月2日表示,為紀念「7•4共同聲明」發表41周年,韓方與朝方委員會達成協議,將於4日在韓國、朝鮮和海外同時舉行紀念活動。這是韓朝在民間層面上首次同時舉行「7•4共同聲明」紀念活動。
7月1日至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國際核安保大會再次呼籲加強核安保的級別。此次會議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舉辦,大會主題是「加強全球投入」。會議首次上升為部長級,34名部長級政府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7月2日,美聯儲以7∶0的投票結果批准了《巴塞爾協議Ⅲ》。預計,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署也將在近期批准該協議。此前中國和歐盟均已批准該協議,至此,金融危機後在全球金融監管改革領域最重要的國際協議,已經在全球主要國家獲得通過。
世界氣象組織7月3日發布的《全球氣候2001—2010:氣候極端事件10年》報告稱,21世紀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現代測量數據以來最熱的10年,其間全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氣候極端事件。
7月8日,美國和歐盟「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首輪談判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就農產品市場准入、電子商務、投資和競爭政策等問題展開談判。如雙方達成自貿協定,將使雙方經濟增長率提升0.5%,並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
7月10日訊,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最新報告稱,在發達國家當中,美國不再是全球最肥胖的國家,墨西哥肥胖率排名第一。美國,敘利亞,委內瑞拉和利比亞(並列)緊隨其後。而日本在發達國家當中肥胖率最低。
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標准普爾將義大利的主權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B,展望為負面。作為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自2011年中期以來一直陷入經濟衰退,現在失業率還保持在12%以上。
7月10日訊,首爾高等法院10日就4名韓國人以二戰時期從朝鮮半島被強擄至日本煉鋼廠從事勞動為由向新日鐵住金(原新日本制鐵)索賠一案做出判決,裁定原告方勝訴,勒令該公司做出賠償。該案去年被韓國最高法院發回重審。韓國法院在戰後賠償問題上勒令日本企業做出賠償尚屬首例。
俄羅斯最大的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總經理亞歷山大•沃茲涅先斯基日前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海事防務展上宣布,2016年俄羅斯將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電廠。
總部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7月11日發布報告稱,2013年全球穀物產量將較去年提高約7%,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糧農組織在每季度發布的穀物產量展望和糧食狀況報告中預計,2013年全球穀物產量將達到約24.8億噸。
世界貿易組織(WTO)可以說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象徵,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則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區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是當前全球貿易領域的顯著特點。根據WTO的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全球正在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數量為381個,這些協定形成了全球各國相互交織的自由貿易區網路。
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7月10日至1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安納伯格庄園會晤成果,進一步拓展雙邊各領域和在重大國際與地區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廣泛深入交換意見。
英國首相卡梅倫7月15日在首相府會見了到訪的緬甸總統吳登盛,雙方就防務合作、發展援助以及投資領域的合作等一系列問題交換了意見。吳登盛是自1988年兩國關系陷入停頓25年來首位訪問英國的緬甸最高領導人。
7月18日電,「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防控」特別首腦會議日前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閉幕。與會各國代表承諾共同採取有效行動,爭取在2030年消除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
當地時間7月18日下午,美國「汽車之城」、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依照《破產法》第九章相關規定正式向該州東部地區法院申請地方政府破產保護。這是美國歷史上迄今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
7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出現在白宮吹風室。在17分鍾的講話中,奧巴馬神情嚴峻,結合親身經歷闡述對特雷翁•馬丁案及美國種族問題的看法。這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就任以來首次如此長時間、廣泛深入地公開談論種族問題。
日本第二十三屆參議院選舉結果7月21日揭曉,由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獲得64個席位,執政聯盟公明黨獲得10個席位,加上59個非改選席位,自、公兩黨共擁有133個參議院席位,超過「穩定執政」所需的129個席位,從而結束了長達6年眾參兩院分別由執政黨和在野黨把持的「扭曲國會」現象。
7月22日,俄歷史上最大規模戰備突擊檢查圓滿結束。檢查期間,中央軍區、東部軍區、太平洋艦隊、遠東航空兵和運輸部隊共出動16萬官兵、130架飛機、70艘軍艦以及1000輛坦克和裝甲車。該演練是今年3月份以來的第三次「非規定動作」。
為期10天的第十八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談判7月15日起在馬來西亞東部城市亞庇舉行。23日下午,日本正式加入TPP談判,成為TPP第十二個成員國。由此,TPP談判參加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佔世界經濟比重近四成。
歐盟委員會7月24日在布魯塞爾宣布,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於明年年底前投入試運行。歐盟計劃在2016年完成定位導航系統全部衛星的組網。伽利略系統建成後,將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共同構成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確的服務。
今年是「奧斯陸協議」簽署20周年。面對中東新形勢,有關各方應增強促和的緊迫感。在有關各方積極努力下,日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重啟和談初步達成一致,雙方談判代表正為在華盛頓復談的一些細節進行協商。
7月28日,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廣告傳播公司——美國宏盟集團和法國陽獅集團在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陽獅集團總部正式簽署合並協議。預計於今年底或2014年初成立的陽獅宏盟集團將超過目前排名第一的英國廣告商WPP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7月30日在北京舉行。兩國媒體代表就「媒體在推動新時期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的作用」和「新媒體發展給中韓媒體合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兩個主題展開廣泛深入討論。
望採納,謝謝!快開學了,趕快寫吧!
2. 2013年7月的國際新聞20條(越多越好) 太舊的不要
1.「實踐6•15共同宣言韓方委員會」7月2日表示,為紀念「7•4共同聲明」發表41周年,韓方與朝方委員會達成協議,將於4日在韓國、朝鮮和海外同時舉行紀念活動。這是韓朝在民間層面上首次同時舉行「7•4共同聲明」紀念活動。
2.7月1日至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國際核安保大會再次呼籲加強核安保的級別。此次會議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舉辦,大會主題是「加強全球投入」。會議首次上升為部長級,34名部長級政府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3.7月2日,美聯儲以7∶0的投票結果批准了《巴塞爾協議Ⅲ》。預計,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署也將在近期批准該協議。此前中國和歐盟均已批准該協議,至此,金融危機後在全球金融監管改革領域最重要的國際協議,已經在全球主要國家獲得通過。
4.世界氣象組織7月3日發布的《全球氣候2001—2010:氣候極端事件10年》報告稱,21世紀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現代測量數據以來最熱的10年,其間全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氣候極端事件。
5.7月8日,美國和歐盟「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首輪談判在華盛頓舉行。雙方就農產品市場准入、電子商務、投資和競爭政策等問題展開談判。如雙方達成自貿協定,將使雙方經濟增長率提升0.5%,並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
6.7月10日訊,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最新報告稱,在發達國家當中,美國不再是全球最肥胖的國家,墨西哥肥胖率排名第一。美國,敘利亞,委內瑞拉和利比亞(並列)緊隨其後。而日本在發達國家當中肥胖率最低。
7.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標准普爾將義大利的主權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B,展望為負面。作為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自2011年中期以來一直陷入經濟衰退,現在失業率還保持在12%以上。
8.7月10日訊,首爾高等法院10日就4名韓國人以二戰時期從朝鮮半島被強擄至日本煉鋼廠從事勞動為由向新日鐵住金(原新日本制鐵)索賠一案做出判決,裁定原告方勝訴,勒令該公司做出賠償。該案去年被韓國最高法院發回重審。韓國法院在戰後賠償問題上勒令日本企業做出賠償尚屬首例。
9.俄羅斯最大的造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總經理亞歷山大•沃茲涅先斯基日前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海事防務展上宣布,2016年俄羅斯將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電廠。
10.總部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7月11日發布報告稱,2013年全球穀物產量將較去年提高約7%,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糧農組織在每季度發布的穀物產量展望和糧食狀況報告中預計,2013年全球穀物產量將達到約24.8億噸。
11.世界貿易組織(WTO)可以說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象徵,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則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區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是當前全球貿易領域的顯著特點。根據WTO的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全球正在實施的區域貿易協定數量為381個,這些協定形成了全球各國相互交織的自由貿易區網路。
12.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7月10日至1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雙方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安納伯格庄園會晤成果,進一步拓展雙邊各領域和在重大國際與地區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廣泛深入交換意見。
13.英國首相卡梅倫7月15日在首相府會見了到訪的緬甸總統吳登盛,雙方就防務合作、發展援助以及投資領域的合作等一系列問題交換了意見。吳登盛是自1988年兩國關系陷入停頓25年來首位訪問英國的緬甸最高領導人。
14.7月18日電,「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防控」特別首腦會議日前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閉幕。與會各國代表承諾共同採取有效行動,爭取在2030年消除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
15.當地時間7月18日下午,美國「汽車之城」、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依照《破產法》第九章相關規定正式向該州東部地區法院申請地方政府破產保護。這是美國歷史上迄今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
16.7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出現在白宮吹風室。在17分鍾的講話中,奧巴馬神情嚴峻,結合親身經歷闡述對特雷翁•馬丁案及美國種族問題的看法。這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就任以來首次如此長時間、廣泛深入地公開談論種族問題。
17.日本第二十三屆參議院選舉結果7月21日揭曉,由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獲得64個席位,執政聯盟公明黨獲得10個席位,加上59個非改選席位,自、公兩黨共擁有133個參議院席位,超過「穩定執政」所需的129個席位,從而結束了長達6年眾參兩院分別由執政黨和在野黨把持的「扭曲國會」現象。
18.7月22日,俄歷史上最大規模戰備突擊檢查圓滿結束。檢查期間,中央軍區、東部軍區、太平洋艦隊、遠東航空兵和運輸部隊共出動16萬官兵、130架飛機、70艘軍艦以及1000輛坦克和裝甲車。該演練是今年3月份以來的第三次「非規定動作」。
19.為期10天的第十八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談判7月15日起在馬來西亞東部城市亞庇舉行。23日下午,日本正式加入TPP談判,成為TPP第十二個成員國。由此,TPP談判參加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佔世界經濟比重近四成。
20.歐盟委員會7月24日在布魯塞爾宣布,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於明年年底前投入試運行。歐盟計劃在2016年完成定位導航系統全部衛星的組網。伽利略系統建成後,將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共同構成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確的服務。
21.今年是「奧斯陸協議」簽署20周年。面對中東新形勢,有關各方應增強促和的緊迫感。在有關各方積極努力下,日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重啟和談初步達成一致,雙方談判代表正為在華盛頓復談的一些細節進行協商。
22.7月28日,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廣告傳播公司——美國宏盟集團和法國陽獅集團在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陽獅集團總部正式簽署合並協議。預計於今年底或2014年初成立的陽獅宏盟集團將超過目前排名第一的英國廣告商WPP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
23.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7月30日在北京舉行。兩國媒體代表就「媒體在推動新時期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的作用」和「新媒體發展給中韓媒體合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兩個主題展開廣泛深入討論。
3. 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達成早期收獲是怎麼回事
12日從國新辦發布會上獲悉:中美元首海湖庄園會晤期間提出的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已達成早期收獲,雙方在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達成共識,未來還將討論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劃。
據了解,在百日計劃取得切實進展的基礎上,雙方還將著手討論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劃。在完成百日計劃後,中美兩國期待在今年夏季在美國舉行的首次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上就相關議題深入交流。
「百日計劃從概念變成成功的實踐,表明這一計劃是科學的、可行的。」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說,百日計劃的實質是問題導向、目標管理、友好協商、互利共贏,這也是我們在中美關系中應該堅守的原則。
4. 此次庄園會晤中美兩國領導人有關政治,經濟等方面交談,叫做什麼
n南北對話
5. 庄園會晤,定義新型大國關系,這個題目大嗎
這個題目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要看你所需要的要求了,我就從簡單的說好了
新型大國關系一般說的是二戰之後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開始說起。如果要升入的探討那就復雜了,要從各國的歷史背景和發生的歷史史實和各國的意識形態說起,那就太復雜了,一般來說對於普通的不需要研究這么多,我就說最簡單的好了。
從二戰以後世界主要存在兩個超級大國和很多強國,分為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但是到了蘇聯解體之後,這個世界只有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和多個超級強國並存的局面,我國屬於多個強國之一,不管是超級大國還是強國都不願意發生大的戰爭主要以競爭為主,這些競爭包括多個方面,包括文化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競爭,但是戰爭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大家都主要以和平為主題,這時候的大國關系以和平合作競爭為主要關系。
在這個社會上說主要是三種勝利,一種是大家都認為你是世界的領袖,大家都以你為中心,當這個范圍覆蓋整個世界,就說你外交勝利了,你相當於統治了整個世界。
二是文化勝利,以某個國家為中心,當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都以會那麼的語言穿你們的衣服,崇拜你們的文化為驕傲的時候,那麼你就勝利的。
第三種勝利,就是當你的科技已經超越其他國家整整一個世紀或者更多,其他國家都是你的跟屁蟲的時候,你就科技勝利了,其他國家不管怎麼樣都無法超越你。
目前為止最接近這些的就是美國,以中國為例,很多人渴望新的意識形態行為像美國一樣,大多數人看美劇模仿西方,認為我們的科學不值一提等等的,自我貶低認為我們只是附屬名族等等。
這個問題升入探討的話話題非常多,但是如果只是淺層來談就容易多了。
希望採納,謝謝,有不懂的追問我~~~~~~
6. 中美元首庄園會晤新開始是怎麼回事
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特朗普邀請,國家主席將於2017年4月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庄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會晤。
人們相信,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7.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將迎來哪些挑戰
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中的首要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尤其在2014年底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把這一地位升得更加突出。實際上從2009年和2010年開始,周邊環境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那個時間開始,亞太院安全外交研究室為主體,連續出一個關於中國安全形勢的評估報告,對本年度重大的安全的熱點問題、常規性的大國關系以及未來一年安全變化的一個趨勢做一個整體性的評估和預測,希望對學術界或者對周邊問題比較感興趣的甚至一些愛好者,能夠給他們提供完整或者系統的一個介紹。實際上區別於純學術研究的成果,它是類似於像半報告性質或者資料性的一個成果。 [15:02]
嘉賓張潔博士
從今年來看,有幾點和往年是一樣的,首先我們對大國關系進行了一些評價,大國關系,中國和鄰國之間的大國關系可以分為四組: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俄關系、中印關系,今年,每一個關系用一句話來概括:
中美關系,競爭性的一面是比較凸顯的。2013年進行庄園會晤,到2014年有瀛台會議,可以看出2014年年初,由於美國干涉,我們在南海問題上非常公開地指責中國,以及後面有一些網路安全的相互摩擦,整體一年來看,中美關系呈現競爭性或者緊張性的一個態勢。到2014年底才出現比較緩和的趨勢。
中日關系,整體關系包括釣魚島在內的一系列歷史問題或者其他問題,關系是持續走低的,在年底出現了一些回調的跡象。我認為,結構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內還是比較難以解決的。
中俄關系,雖然今年烏克蘭問題對於全球政治和亞太政治上的格局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俄羅斯在戰略上對亞太包括對中國的需求是在大大提升的,中俄在戰略上的協作和合作是明顯在加強的,這是今年大國關系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
中印關系,我們知道印度新一屆政府上台以來提出了他們自己新的治國理念,從整體來看,印度呈現出一個平衡上的雙軌戰略,尤其在經濟上要加強和中國合作,但在戰略上對中國還是有一定平衡作用,這種雙軌制政策是比較明顯的。中印關系實際上是繼承過去幾年的一個特徵,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很難會出現一個合作或者友好的大的突破。 [15:05]
嘉賓張潔博士
從地區熱點問題來看,今年有很多,我們主要抓了一個海上問題。海上安全問題從2010年以來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最顯性和最熱點的問題,像朝鮮半島問題和其他的一些問題是長期存在,但是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穩定一些的。南海問題,或者海上問題,每年會出現不同的熱點,釣魚島今年來說,相對是比較穩定的,實現了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的一個對峙。在南海問題上,矛盾是比2013年更加激烈了。包括菲律賓把南海仲裁案提交給國際法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直接在行政執法上、外交上,中國和周邊這些南海相關國家的爭端矛盾激烈度是在加強的。另一方面,和往年相近的一些特點,剛剛也提到,包括美國在內,以美國牽頭的美日同盟包括美菲、美澳在南海問題上的干預也是在加強的。還需要考慮的是在11月還是12月份的時候,台灣政局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的一個判斷是未來會不會出現一些四海聯動的新跡象,包括中韓之間、中日之間、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關於南海、黃海、東海以及台海問題,我覺得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特徵變化,無疑對中國來說,挑戰會大於機遇,這是一個大的判斷。 [15:09]
嘉賓張潔博士
其他還包括非傳統安全,仍然在計劃,尤其我們知道今年剛剛發布的恐怖主義問題,實際上不單是在歐洲,今年以來,根據一些報道,新疆地區有一些恐怖或者極端分子,伊斯蘭教極端分子,他們跑到東南亞,然後再去伊斯蘭國進行組織、進行培訓。包括中國在內,包括整個東南亞地區在內,恐怖主義重新升溫的態勢也是比較明顯的。
非傳統安全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安全之外,在亞太地區比較明顯的像非法捕魚、人口走私、毒品、恐怖主義、水資源安全等,這些年來,一直都存在,但是每年的特徵不同,整體上升的態勢是比較明顯的。這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機遇在於,我們知道中國和周邊國家地區在傳統安全上合作是一個短板,缺乏政治互信,有些歷史問題。實際上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反而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因為中國本身實力上升之後,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是在加強,好比MH370墜海之後,我們海上搜救能力會比較強。在2013年海嘯發生之後,中國給菲律賓提供海上救援或者給一些資助,中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上發揮的作用空間和自身的能力意願非常的大。大家有一種共識是通過非傳統安全的合作,加強政治互信,在一定程度上是會推動傳統安全的合作。因為我們知道像軍隊,現在兩種職能,一種是傳統的安全,保家衛國的職能。另一方面更多的時候會承擔非傳統安全的一些工作,好比打擊海盜,去亞丁灣護航,非傳統安全的色彩很濃。包括美國東南亞地區和菲律賓和泰國一些軍事演習當中也有一些非傳統安全的項目,各國都可以在傳統安全合作當中加上非傳統安全的因素,或者通過非傳統安全合作,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在軍事行動上有了協調,有了合作,對未來傳統安全和地區安全也會起到一個積極作用。 [15:12]
嘉賓張潔博士
今年必須提的是「一帶一路」,作為中國一項對外大戰略也浮出了水面。更多人認為「一帶一路」是經濟戰略,在報告中明確地指出,實際上是關於整個中國對外的一個大戰略,涉及了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因為它是一個長期的戰略,需要分步驟走,也要分領域走。現在首先體現出來的是一個經濟合作,另外是社會上的人文合作。長期來看是全局性的大戰略,必然包括安全的因素。所以,我們也把它放在整個周邊安全形勢的評估當中。可以看出來,在安全領域,比較凸顯的是海上安全,解決海上沖突,或者有一些海上合作,今年很多。包括我們參加西太論壇,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包括中美年底兩個備忘錄,都是關於如何解決海上突發性事件之後的危機管控,這一系列都表明了中國在海上安全方面的戰略,雛形是越來越明顯的。在經濟領域,「一帶一路」凸顯經濟因素的戰略也很明顯。今年一個大的特點是,中國在周邊的大戰略是在逐漸形成的,至少在經濟和安全方面,這兩點是非常突出的。這是我們整體的判斷。
很大的原因在於什麼呢?一個是客觀需求,中國需要在自身的發展當中,把整個周邊地區更好地塑造和經營,使它成為中國崛起的一個周邊的依託帶,這一點很重要。另外一部分是主觀上我們有這種意願。客觀上,我們發展速度很快,和周邊國家分享紅利,解決一些非傳統安全方面的問題,我們的能力也在加強,周邊國家有這種需求。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包括我們解決海上沖突或者提一些海上合作倡議的時候,它不是說我們單方面提出,周邊國家也有一些戰略上的對接和戰略上的需求,所以我覺得從今年來看,中國戰略性的規劃要比往年來看更明顯,也就是說,積極主動作為的傾向更明顯。如果在2012年以前更多是一種反應性的一個對策,出了問題,我去解決,但我不是特別主動地去構造或者主動地去謀劃。2013年到2014年積極主動的作為的態勢是非常明顯的。
8.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
海洋問題日益凸顯
9. 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威脅以及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嘉賓張潔博士
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中的首要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尤其在2014年底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把這一地位升得更加突出。實際上從2009年和2010年開始,周邊環境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那個時間開始,亞太院安全外交研究室為主體,連續出一個關於中國安全形勢的評估報告,對本年度重大的安全的熱點問題、常規性的大國關系以及未來一年安全變化的一個趨勢做一個整體性的評估和預測,希望對學術界或者對周邊問題比較感興趣的甚至一些愛好者,能夠給他們提供完整或者系統的一個介紹。實際上區別於純學術研究的成果,它是類似於像半報告性質或者資料性的一個成果。 [15:02]
嘉賓張潔博士
從今年來看,有幾點和往年是一樣的,首先我們對大國關系進行了一些評價,大國關系,中國和鄰國之間的大國關系可以分為四組: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俄關系、中印關系,今年,每一個關系用一句話來概括:
中美關系,競爭性的一面是比較凸顯的。2013年進行庄園會晤,到2014年有瀛台會議,可以看出2014年年初,由於美國干涉,我們在南海問題上非常公開地指責中國,以及後面有一些網路安全的相互摩擦,整體一年來看,中美關系呈現競爭性或者緊張性的一個態勢。到2014年底才出現比較緩和的趨勢。
中日關系,整體關系包括釣魚島在內的一系列歷史問題或者其他問題,關系是持續走低的,在年底出現了一些回調的跡象。我認為,結構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內還是比較難以解決的。
中俄關系,雖然今年烏克蘭問題對於全球政治和亞太政治上的格局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俄羅斯在戰略上對亞太包括對中國的需求是在大大提升的,中俄在戰略上的協作和合作是明顯在加強的,這是今年大國關系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
中印關系,我們知道印度新一屆政府上台以來提出了他們自己新的治國理念,從整體來看,印度呈現出一個平衡上的雙軌戰略,尤其在經濟上要加強和中國合作,但在戰略上對中國還是有一定平衡作用,這種雙軌制政策是比較明顯的。中印關系實際上是繼承過去幾年的一個特徵,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很難會出現一個合作或者友好的大的突破。 [15:05]
嘉賓張潔博士
從地區熱點問題來看,今年有很多,我們主要抓了一個海上問題。海上安全問題從2010年以來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最顯性和最熱點的問題,像朝鮮半島問題和其他的一些問題是長期存在,但是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穩定一些的。南海問題,或者海上問題,每年會出現不同的熱點,釣魚島今年來說,相對是比較穩定的,實現了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的一個對峙。在南海問題上,矛盾是比2013年更加激烈了。包括菲律賓把南海仲裁案提交給國際法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直接在行政執法上、外交上,中國和周邊這些南海相關國家的爭端矛盾激烈度是在加強的。另一方面,和往年相近的一些特點,剛剛也提到,包括美國在內,以美國牽頭的美日同盟包括美菲、美澳在南海問題上的干預也是在加強的。還需要考慮的是在11月還是12月份的時候,台灣政局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的一個判斷是未來會不會出現一些四海聯動的新跡象,包括中韓之間、中日之間、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關於南海、黃海、東海以及台海問題,我覺得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特徵變化,無疑對中國來說,挑戰會大於機遇,這是一個大的判斷。 [15:09]
嘉賓張潔博士
其他還包括非傳統安全,仍然在計劃,尤其我們知道今年剛剛發布的恐怖主義問題,實際上不單是在歐洲,今年以來,根據一些報道,新疆地區有一些恐怖或者極端分子,伊斯蘭教極端分子,他們跑到東南亞,然後再去伊斯蘭國進行組織、進行培訓。包括中國在內,包括整個東南亞地區在內,恐怖主義重新升溫的態勢也是比較明顯的。
非傳統安全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安全之外,在亞太地區比較明顯的像非法捕魚、人口走私、毒品、恐怖主義、水資源安全等,這些年來,一直都存在,但是每年的特徵不同,整體上升的態勢是比較明顯的。這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機遇在於,我們知道中國和周邊國家地區在傳統安全上合作是一個短板,缺乏政治互信,有些歷史問題。實際上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反而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因為中國本身實力上升之後,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是在加強,好比MH370墜海之後,我們海上搜救能力會比較強。在2013年海嘯發生之後,中國給菲律賓提供海上救援或者給一些資助,中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上發揮的作用空間和自身的能力意願非常的大。大家有一種共識是通過非傳統安全的合作,加強政治互信,在一定程度上是會推動傳統安全的合作。因為我們知道像軍隊,現在兩種職能,一種是傳統的安全,保家衛國的職能。另一方面更多的時候會承擔非傳統安全的一些工作,好比打擊海盜,去亞丁灣護航,非傳統安全的色彩很濃。包括美國東南亞地區和菲律賓和泰國一些軍事演習當中也有一些非傳統安全的項目,各國都可以在傳統安全合作當中加上非傳統安全的因素,或者通過非傳統安全合作,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在軍事行動上有了協調,有了合作,對未來傳統安全和地區安全也會起到一個積極作用。 [15:12]
嘉賓張潔博士
今年必須提的是「一帶一路」,作為中國一項對外大戰略也浮出了水面。更多人認為「一帶一路」是經濟戰略,在報告中明確地指出,實際上是關於整個中國對外的一個大戰略,涉及了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因為它是一個長期的戰略,需要分步驟走,也要分領域走。現在首先體現出來的是一個經濟合作,另外是社會上的人文合作。長期來看是全局性的大戰略,必然包括安全的因素。所以,我們也把它放在整個周邊安全形勢的評估當中。可以看出來,在安全領域,比較凸顯的是海上安全,解決海上沖突,或者有一些海上合作,今年很多。包括我們參加西太論壇,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包括中美年底兩個備忘錄,都是關於如何解決海上突發性事件之後的危機管控,這一系列都表明了中國在海上安全方面的戰略,雛形是越來越明顯的。在經濟領域,「一帶一路」凸顯經濟因素的戰略也很明顯。今年一個大的特點是,中國在周邊的大戰略是在逐漸形成的,至少在經濟和安全方面,這兩點是非常突出的。這是我們整體的判斷。
很大的原因在於什麼呢?一個是客觀需求,中國需要在自身的發展當中,把整個周邊地區更好地塑造和經營,使它成為中國崛起的一個周邊的依託帶,這一點很重要。另外一部分是主觀上我們有這種意願。客觀上,我們發展速度很快,和周邊國家分享紅利,解決一些非傳統安全方面的問題,我們的能力也在加強,周邊國家有這種需求。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包括我們解決海上沖突或者提一些海上合作倡議的時候,它不是說我們單方面提出,周邊國家也有一些戰略上的對接和戰略上的需求,所以我覺得從今年來看,中國戰略性的規劃要比往年來看更明顯,也就是說,積極主動作為的傾向更明顯。如果在2012年以前更多是一種反應性的一個對策,出了問題,我去解決,但我不是特別主動地去構造或者主動地去謀劃。2013年到2014年積極主動的作為的態勢是非常明顯的。
10. 中國戰機為什麼在美軍機頭上「翻了個跟頭」
因為中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