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毅撞衫蔡徐坤,除了臉其他都一樣!彷彿蔡徐坤附體,你怎麼看
成毅最近的話題度討論度都十分高,身為小鮮肉演員,忽然的走紅勢必會帶來很多爭議,有熱度也會有黑熱度,一個演員走紅的同時也是要禁受各種考驗的。成毅走紅後,他過去跑龍套以及演的很多小角色都被扒出,關於他的樣貌他的緋聞八卦一時間都被扒的底朝天,好在成毅自己也沒啥黑點,除了樣子有一點變化外,和以前沒啥區別。要說演員還是得靠作品,成毅由於《琉璃》走紅,這部作品算不上大爆,但也算得上小爆款劇了,可以有這樣的成果曾經很不錯了,由於成毅此前名不見經傳,沒有多大人氣。
一旦撞衫,大家只會在意誰更美觀誰更帥,其實群眾對蔡徐坤是有成見的,但只針對外型的完成度來看,蔡徐坤很有才能,難怪時髦資源那麼好,原來靠的也是實力啊。成毅目前還需求新的作品來穩固本人的人氣,在外型上也要更用心一些,假如經常撞衫,可能就會輸得很慘了,畢竟也不是完整靠顏值的演員,蔡徐坤的顏值還是很有實力的,這次的外型撞的也太離譜了,完整一模一樣,不比擬都難啊。
❷ 女生把頭發扎在腦後,紮成就像一個圓球的那種發型叫什麼
丸子頭。
丸子頭是一種發型,最早流行於日本,受到了年輕女孩和成熟女人的追捧。丸子頭種類繁多,大多是在馬尾的基礎上,把頭發擰成一股,盤成一個圓盤。以小黑卡固定。
丸子頭不斷發展,如今有了更多的樣式。盤發的方式也花樣翻新。丸子頭不僅能彰顯出女孩子可愛的一面,也能在出席宴會時作為盤發,彰顯高貴氣質。
(2)成果馬尾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先把頭發梳成一個高高的馬尾,要高一些才會好看在梳馬尾的時候記得要把頭仰著梳,不要低頭,因為低頭梳好的馬尾,當你抬起頭是會發現腦袋後的頭發會很松,而且一天下來頭發就掉下來了,會很難看。
2、如果是燙過的頭發比較毛毛的女孩就可以直接操作了,如果是直發或者頭發比較順滑的女孩就要先把頭發打毛(可以用梳子逆刮)。我們把馬尾壓下來,就像開花兒了一樣。
3、我們把壓下來的頭(這個我覺得還得根據自己頭發的發量來決定,我的頭發比較多一般我會分3~4份) 如果發量少一點的女孩可以多分幾份,這樣成形會比較飽滿,比較好看) 這時候是關鍵哦 !! 拿起一份頭發向裡面卷一下,形成一個小半圓,用卡子固定,要卡緊哦。
❸ 離開了花心男小李子,吉賽爾·邦辰是不是才成就了最美的自己
我覺得吉娘娘選擇離開小李子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她應該去找尋自己的幸福。
❹ 想要給人一種亭亭玉立的感覺~
我覺得亭亭玉立是一種氣質和儀態結合的感覺,你應該是有個性的人,就是缺乏點自信…
你身高161,這個身高女人里很正常並不算矮小,穿中跟的高跟鞋輕松165,要亭亭玉立只要注意一下體重不要超過110斤就好了,太瘦了也不好。
似乎女孩都是在這個年齡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經驗之談,既然你現在已經有了蛻變的意識,那麼很快你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的…
我20歲時候還是個假小子,穿的很隨意,短發,大大咧咧,後來有了喜歡的人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女人,為了變成一個令人傾倒的迷人女性,於是我開始留起披肩長發,減了將近40斤的體重,開始穿比較時尚的服飾,化淡妝,不到半年時間就完全變了個人,回想起來挺苦的,但是當時真的干勁十足,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做最完美的自己,很充實,尤其是被驚訝的目光包圍的感覺真的蠻好,變得很有自信,也敢挺胸抬頭了。
對自己狠一點,要得到肯定要付出,得到成果時候,你會更加欣賞自己的,自信和心態最重要,不要急於求成,循序漸進便會有成果。
=========================================
看了你補充的資料了
看來你的基本條件還是不錯的~
身高和體重都可以不用去煩惱~已經很幸福了啊~不像我那會減肥痛苦的要死~
另外,皮膚是很容易變好的,年輕人的恢復能力強,想辦法讓作息時間規律,那些皮膚上的痘痘、痘疤之類的很快就會自愈,另外,皮膚問題可以去中醫院的皮膚美容科讓醫生幫你搞定。
要苗條小腿可以一周去游泳幾次或者每天堅持跳繩500個來鍛煉,見效很快,而且對身體也好,身體代謝健康了,皮膚也就健康了,良性循環。
你自信了,自然就亭亭玉立了。
❺ 詹天佑的成就
唐山鐵路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學鄺孫謀的推薦,到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
詹天佑親臨工地,與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時間就竣工通車了。唐山鐵路在開灤煤礦唐山礦1至3號井東面,一條鐵路從一個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從唐山市區主幹道新華道下穿過,全長十二公里。
這是中國第一條國際標准軌距鐵路,它最初是從唐山礦修到豐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灤河大橋
1891年初,在洋務運動的晚風中,清廷重臣李鴻章受命在山海關設立了「北洋官鐵路局」,他的得力助手周蘭亭、李樹棠總攬築路事務,全力以赴修建關東鐵路(古冶—山海關—中後所—奉天等)。
雖然朝野中的洋務派和頑固派對政府修建鐵路一直爭論不休,但李鴻章在1892年已經和開平礦務局的英國技師金達簽下了協議,著手修建關東鐵路第一段由古冶到山海關的鐵路。高傲的英國專家在架橋環節屢次受挫之後,最終將這塊燙手的山芋轉嫁給了德、日專家,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工期將至,金達想起了詹天佑。各國建灤河大橋失敗之後,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建造,他詳盡分析了各國失敗原因,又對灤河底的地質土壤進行了周密的測量研究之後,決定改變樁址,採用中國傳統的方法,以中國的潛水員潛入河底,配以機器操作,勝利完成了打樁任務,建成灤河大橋。
灤河橋為單線鐵路橋,全長670.6米,共17孔,自山海關端起為9孔30.5米上承鋼桁梁、5孔61米下承鋼桁梁、孔30.5米上承鋼桁梁、2孔9.14米上承鋼板梁。從1876年吳淞鐵路修築到1911年清朝統治被推翻,中國鐵路共修築橋梁6000餘座,其中灤河橋是採用先進的氣壓沉箱建築基礎的第一橋。
京津鐵路
京津鐵路(津蘆鐵路)天津市到北京市西南郊蘆溝橋,聘英國人金達為總工程師,詹天佑擔任鐵路工程師。1895年建設,1897年6月通車。是中國最早的一條復線鐵路。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朝朝廷議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鐵路,路線改為從天津到蘆漢鐵路(蘆溝橋到漢口)的起點蘆溝橋,名為津蘆鐵路。
任命當時在天津小站主持訓練定武軍的胡燏棻為督辦。他向英國借款40萬鎊,作為修築津蘆鐵路的資金,開創了借洋債修鐵路的先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津蘆路建成通車。1897年鐵路從蘆溝橋延伸到豐台,6月又延伸到永定門外馬家堡。1903年延伸至內城前門外東南,稱為正陽門東車站。
後津蘆鐵路稱為津京鐵路,成為京奉鐵路的一段。津蘆鐵路不僅在中國鐵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同時也是清政府推行"實政改革"的標志性一環。
萍醴鐵路
1901年7月,詹天佑受清政府鐵路總公司督辦盛宣懷委派,到萍鄉協助美國鐵路工程師李治、馬克來修建株萍鐵路的萍醴段。他在無圖紙的情況下,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重新進行勘測和設計,並調集人馬立即動工。
詹天佑採用土洋結合的辦法,不到3個月的時間,湘東大橋便鋪上了鋼軌。萍醴鐵路全長38公里,是專為漢冶萍公司運輸而修建的將江西萍鄉的安源煤礦供給漢陽鐵廠。
1902年11月,萍醴鐵路竣工通車。
新易鐵路
1902 年秋,直隸總督袁世凱任命詹天佑為新易鐵路總工程師,責成他在6個月內完工,以免延誤慈禧太後來年清明祭陵。這是中國人自修鐵路之始。因此詹天仍是非常重視。僅用四個月的時間以極省的費用建成新易鐵路。大大鼓舞了中國人自建鐵路的信心,為後來京張鐵路的修築打下良好基礎。
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時間不滿四年。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
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京張鐵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中華工程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一起成立中華工程師會,是工程師有團體組織之始,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
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中華工程師會的成立對展學術交流活動和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突出作用為,在當時營造了一種積極的學術研究的風氣。
(5)成果馬尾辮擴展閱讀
人物軼事
娃娃出洋
1872年,年僅11歲的詹天佑考進了幼童出洋預備班。同年,隨容閎乘輪船由香港出發抵達上海,在預備學校進行「番書」(英文)的強化訓練。1872年8月,「乘桴浮於海」的日子終於來到,包括詹天佑在內的第一批學生30人遠赴美國。
清廷的救國迷夢現在看來是一枕黃粱,但對彼時的孩子們來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未嘗不昭示著新的機遇。
1873年,詹天佑考入美國西海文小學。他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夠用的,於是像誦四書五經似地天天背英語單詞,然後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國同學來聊天,加強會話能力。1876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紐海文中學。
1878年,他又考入知名學府耶魯大學,在土木工程系鐵路專科進行深造。在藏龍卧虎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後,刻苦鑽研,各科成績都很優秀,特別是數學,在一、三年級時,曾獲得數學獎學金。20歲那年,詹天佑出色地完成了大學本科課程,成為當年歸國的105名留美學生中僅有的兩位學士學位獲得者之一。
詹天佑在美國讀書期間,興趣廣泛,表現出讓美國同學驚異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課余時間,他閱讀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進步作家的文學作品。他還喜愛游泳、滑冰、釣魚、打球等各種體育活動,特別喜歡打棒球,甚至一度成為中國留學生代表隊——中華棒球隊的隊員。
這支球隊曾同舊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職業隊進行過一場表演賽,詹天佑的表現得到對手和觀眾的稱贊,很多美國人都很震驚:長辮子的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其實在球場上並不差呀!
慈禧嘉獎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決定修建新(河北省新城縣高碑店)易(易縣)鐵路。修建這段鐵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室去清西陵祭拜;為了不誤慈禧次年去清西陵拜謁而用,限期六個月完成。朝廷任命詹天佑擔任這項工程的總工程師。
盡管當時這條鐵路線民用價值不大,卻是中國人自修鐵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視。從測量到通車,僅用了四月的時間,比預定期限提前了兩月。慈禧坐上這趟專列甚為高興,特意召見了詹天佑。
為了對詹天佑築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將隨身所帶的珠寶賞賜給詹天佑。詹天佑僅取了一隻鍾作為紀念,其餘的全部分給了參加築路的工程人員。
為國爭光
1905年到1909年,為發展商業,清政府決定修築京張鐵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總工程師兼會辦,後升任總辦兼總工程師。該路自北京至張家口,穿越軍都山脈,地形險峻,工程異常艱巨,長約200公里,為通往西北之要道。為爭奪修路權,英、俄兩國相持不下,清政府決定自力修築,但缺乏信心。
外國人紛紛議論,認為中國無力完成此路修築工程。詹天佑則說:「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引以為恥!」他面對著外國人的譏諷,以大無畏氣概,率領全體築路人員,知難而進,齊心為國爭光。
修築之初,工程技術人員缺乏,詹天佑率僅有的兩名工程學員,於1905年5月,自豐台經南口、八達嶺,勘測至張家口,隨即回測,並選測了自延慶州繞過八達嶺經德勝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較線(對永定河谷路線,也曾考慮,以工程艱巨,限於經費及工期無可能採用,故未勘測)。
6月回到天津總局,提出勘測及調查報告,並擬定修築方案。計劃分三大段修築,第一段(豐台至南口)先行開工,以早日通車運輸而獲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張家口),再詳細勘測。特別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達嶺,地形險峻,更須進一步選測比較線。
報告中稱,「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而路工之難,亦實為向來所未有。」
❻ 驕傲的同學作文
在我與這個班級相處的日子裡,我的身邊有許多令我敬佩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讓我們感到驕傲。在我的班級里就有這樣的人。她就是成果。
她扎著利索的馬尾辮 ,顯得簡潔而又干凈,給人無限的親近感,臉上總是掛著恬靜的微笑,她學習認真而又踏實,最主要的是他十分樂於助人,有時甚至為了幫助別而虧待了自己。同學跌倒了,她及時幫忙,同學沒有帶寫字用品,她四處為他借筆……
記得有一次,我沒有帶水彩筆,老師上次生氣發了狠話:下次誰不帶水彩筆,一人扣0。1分!我可不想因為我而使班級辛苦了一周還是得不到常規第一名。於是,第三節課一下課,我就四處問別班同學借水彩筆,結果都是一個答案:沒有帶。
正當我心灰意冷時,成果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怎麼了?悶悶不樂的。」我弱弱的說:「怎麼辦啊?我忘記帶水彩筆了……」成果一聽,大笑起來:「怎麼不早跟我說啊!走,我帶你去借去。」說完,我就被成果拖上了三樓。
成果趴在五(2)班的窗檯上,跟一個男生說了什麼,那個男生轉過身去,不一會兒,跑出了一個小女孩,「你帶水彩筆了嗎?」成果笑著問她。那個小女孩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沒有。」我的心頓時從嗓子眼墜入深谷。成果拉著我穿過擁擠的走廊。「去哪兒?」我已經不懷有任何希望了。成果不說話,依舊往前走。她問了很多人,但一無所獲。「算了吧,大不了就被罵一次吧。」我忍不住嘟囔道。「也好,讓你長長記性,省的下次又忘帶。」我頓時萬念俱灰,坐在凳子上,准備接受懲罰。
這時,上課鈴響了,成果氣喘吁吁的回到班裡,將一盒水彩筆放在了我的桌上。我握著那盒水彩筆,心裡有一股暖流滑遍全身。
有這種品質的人是多麼的少,而成果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❼ 太原看掉頭發
當脫發嚴重,已經影響到患者的生活時,需要去皮膚病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脂溢性脫發是中醫的叫法,表現為頭發細軟出油等,西醫稱為雄性激素脫發,主要是依據血液檢測發現患者雄性激素(雙氫睾酮)過高,只是兩者叫法不同,好比中醫說氣血不足,西醫說低血壓。
引起脫發的原因一般有氣血虛、貧血、遺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建議到醫院確診一下,適量補充維生素E,可抵抗毛發衰老,促進細胞分裂,使毛發生長。
注意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並注意適量運動,保持充足睡眠與休息,避免熬夜。
輔助治療:多吃黑芝麻,核桃,黑大豆,何首烏,枸杞等生發食物。
預防脫發的方法是:堅持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❽ 布封的資料
都答過啦
我還是復制給你吧
看看對你有用沒
布封(1707—1788)
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1728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1730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173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1739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巨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封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布封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 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象,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1749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聲明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175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1777年,法國政府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
❾ 布封的自然史內容急~~
布封簡介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1728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1730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173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1739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巨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封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布封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象,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1749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聲明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175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1777年,法國政府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