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war3官網全圖
輸秘籍 iseedeadpeople 這是開全屏的在戰役模式下(多人游戲不可),敲回車,會出來對話框,然後把下面字元輸入即可 無敵並一擊必殺: whosyourdaddy 無限能量: thereisnospoon 任務模式里即使失敗也繼續游戲: strenhandhonor 地圖全開: iseedeadpeople 立即勝利: allyourbasearebelonous 立即失敗: somebodysetusupthebomb 禁止任務默認的勝利條件: itvexesme加黃金: keysersoze [黃金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 加木材: leafittome [木材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 加黃金和木材: greedisgood [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快速建造: warpten 無人口上限: pointbreak 快速研究技能: whoisjohngalt 快速升級: sharpandshiny 解除科技樹限制: synergy將時間直接設定到白晝: riseandshine 將時間直接設定到夜晚: lightsout 設定具體時間: daylightsavings [小時數] 讓時間永遠停留在白晝: daylightsavings等級選擇: motherland [種族] [等級] Fast death(?): iocainepowder Cool down時間為0。即放完一個魔法立刻可以放第二次。。 thedeabides
❷ 求一VS全圖網
留下email
❸ 中國的新成就有哪些
(1)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 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 原 子 彈 裝置爆炸成功 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 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70年代初期,數學家陳景潤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著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邁進了一大步。 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 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 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相繼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在技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基因繪制圖 在世界上首次構建成功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許多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 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經性高頻耳聾基因、乳光牙本質Ⅱ型、漢孔角化症等遺傳病的致病基因 量子信息領域避錯碼被國際公認為量子信息領域「最令人激動的成果」 神州五、六、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順利返回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2):http://..com/question/25444039.html?fr=qrl3
(3) 1、「兩彈」的成功研製
研製目的: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加強國防建設。成功研製: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 子 彈成功爆炸。意義:第一顆原 子 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研製
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1號。2008年,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圓滿成功,中國宇航員首次進行了出艙活動。意義:中國躋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國之列。
3、雜交水稻的培養與推廣
培育時間: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歷史意義:雜交水稻為糧食大面積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解決中國的溫飽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4、「863」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背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激烈。建議與決策時間:1986年3月。又名:中國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
5、「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時間:20世紀90年代。主要內容:黨和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明確提出「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等。
❹ 魔獸世界蘇拉瑪楷模成就怎麼開始啊(就是軍團博學者里的蘇拉瑪地區任務成就)
這個成就需要魔獸玩家從日益嚴重的危機任務開始做起,完成之後才能去做季節的變換任務。有些玩家連日益嚴重的危機都接不到,那是因為沒有打通翡翠夢魘,蘇拉瑪楷模成就得一步步來。
全圖成就裡主線任務到友善能做兩章,到尊敬可以再接一部分,支線有5個部分,任務npc散布在全地,把地圖全探完看到任務就做就行了,支線不給聲望但會給大量神器點數,好幾個最後都直接給1000,海灣尤庫人支線一開始就給海灣永久水下移動呼吸buff,有了這個海灣世界任務方便多了。
傳送門日常跑圖很方便,激活需要法力水晶,還有一種激光塔一樣的東西也有感嘆號可以激活,好像是叫能量節點還是魔網節點什麼的,成就裡也有,激活後可以在大本營NPC那裡解鎖殺怪掉落更多水晶的buff,全部激活後拿到成就會給750點聲望,激活的越多buff越強力,buff有3個等級,水晶建議隨時保持幾百個在身上,看到有換buff的東西或NPC隨時換,有的buff做日常打怪很給力,任務和地圖尋寶會解鎖水晶攜帶上限,最多到2000。
更新下在成就裡的5個支線劇情的起始NPC坐標
突破碎光之地30.8,59.1
護月堡壘27.8,21.3
泰安諾的麻煩45.8,40.2
四色祝福包25.7,30.9
賈德維克的族長65.8,51.2
還有一些小任務是沒有在成就裡的小支線
蘇拉瑪楷模成就裡,前六個是主線劇情,主線任務是根據聲望一章一章給的,如果沒接到下一章節就做世界任務繼續提升聲望吧,後五個是各自獨立的支線,不受聲望影響目前友善能完成的故事線7/11、尊敬8/11,提升聲望貌似目前只能靠世界任務沒有別的途徑。(圖上的標識為任務NPC起始地點)
❺ 如何截網頁的全圖
1、打開360安全瀏覽器,輸入自己要截取網站全圖的頁面地址
2、在瀏覽器的右上角,有個截圖的圖標,左鍵點擊,彈出以下菜單欄,選擇紅框內的保存完整網頁為圖片
❻ 中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先給你一些關於古代的科技成就的吧!
一、天文學
1、中國古代的天象記錄
2、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
3、渾儀和簡儀——中國古代測天儀器的成就
4、中國古代的歷法成就
5、中國古代的宇宙理論
二、數學
1、十進位值制、籌算和珠算
2、出入相補原理
3、割圓術和圓周率
4、劉徽割圓術
5、中國剩餘定理
6、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和天元術
7、內插法和垛積術
8、中國古代的無窮小分割思想
三、物理學
1、中國古代的力學知識
2、中國古代的聲學知識
3、指南針和中國古代的磁學知識
4、中國古代光學成就
5、四化學和化工
6、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
7、火葯和火葯武器
8、馳名世界的中國瓷器
9、中國古代的油漆技術和漆器
10、古代煉丹術中的化學成就
五、地理學
1、中國古代對天氣現象的觀測和理論
2、中國古代的物候歷和物候知識
3、中國古代的旅行考察事業
4、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識
5、馬王堆出土的地圖和裴秀制圖六體
6、中國古代的礦物學和采礦技術
7、中國古代對海陸變遷的認識
8、中國古代的地震測報和防震抗震
六、生物學
1、中國現存的幾部古代動植物志
2、中國古代的動植物分類
3、中國古代關於遺傳育種的研究
4、中國古代認識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七、農學
1、中國古代幾部重要農書
2、精耕細作是中國農業技術的優良傳統
3、歷史悠久的中國園藝技術
4、茶
5、中國古代養蠶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傳播
6、中國古代畜牧獸醫方面的成就
八、醫葯學
1、從兩部古典的中醫名著看中國醫學的早期成就
2、中葯學的突出成就
3、中國醫學獨特的針灸療法
4、中國古代醫學的突出成就之一——脈診
5、中國古代的外科學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驅
7、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
九、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和外傳
十、紡織
1、中國古代的紡車和織機
2、中國古代的絲綢和絲織技術
3、中國古代的葛、麻紡織
4、中國古代的染色技術
十一、冶金鑄造
1、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成就
2、煉鋼技術
3、濕法冶金的起源——膽銅法
4、中國古代三大鑄造技術
十二、機械
1、中國古代的農業機械
2、中國古代原動力的利用——人力的進一步發揮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3、中國古代各種車輛、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4、水運儀象台
十三、建築
1、雄偉的萬里長城
2、中國古橋成就
3、世界歷史名城——唐代的長安城
4、輝煌燦爛的故宮建築
5、頤和園——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的珍貴遺產
6、中國古代高層磚石建築——嵩岳寺塔和其他
7、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山西應縣木塔
十四、造船和航海
1、中國古代造船工程技術成就
2、中國古代航海技術上的成就
十五、軍事技術
1、中國古代的兵器成就
2、中國古代戰車、戰船和城防技術成就
、
十六、少數民族的科技成就
1、蒙古族在我國古代科學上的貢獻
2、藏族醫學的成就
3、新疆古代少數民族在農業科學技術上的貢獻
4、美麗精緻的壯布和壯錦
5、彝族的火器——「葫蘆飛雷」
這有新中國的:
1.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2000年國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支出為896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0%,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在R&D經費總支出中,基礎研究佔5.2%;應用研究佔17.0%;試驗發展佔77.8%。其中各類企業支出占國內 R&D經費總支出的60.3%,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表明企業逐步成為我國R&D活動的主體。
目前,已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17個(其中包括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0個)、國家工程中心 188個,認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94個;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的我國科技論文數44536篇,本國居民的專利授權量92101件,其中發明專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247億美元;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技工貿總收入6774.8億元,工業增加值1476.2億元。
2.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家確定的科技體制改革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科技工作的戰略重點正在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企業科技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242個國家級技術開發類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轉制工作,多數科研機構的運作直接面向市場需求,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民營科技企業迅速崛起,技術市場發展迅猛;宏觀科技管理體制逐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科技體制初步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正在逐步展開。
3.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果。人類基因測序、納米碳管和納米新材料、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微機電系統研究、南海大洋鑽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學非線性科學、認知科學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得到迅速發展。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八項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4.高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載人航天技術、運載火箭及衛星技術等航天高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兩系法雜交水稻、基因工程葯物、轉基因動植物、重大疾病的相關基因測序和診斷治療等技術的突破,使我國生物技術總體水平接近發達國家。高清晰度電視、"神威"計算機、大尺寸單晶硅材料、皮膚幹細胞再生技術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國在相應領域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防科技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國防工業的技術進步。
5.工農業科技獲得進展。農業科技方面,僅"九五"期間共培育出600多個新品種,單產增產10%左右。推廣水稻旱育稀植和節水技術、ABT植物調節劑和小麥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增產目標的實現。
工業科技取得了若乾重大技術突破,提升了重點產業技術水平。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氧煤強化煉鐵技術、鎳氫電池、非晶材料等的產業化方面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結合三峽工程、國民經濟信息化、集成電路、泰山核電站二期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掌握了若乾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葯物、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小康住宅、夏商周斷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中國科技館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設施的建設,為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就
(一) 背景材料
1.人類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已被譯出首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這是人類科學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歷史上與曼哈頓原子彈工程及阿波羅登月計劃齊名的人類三大科學工程之一,但其價值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前兩個計劃。
(2) 2000年6月26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終於繪制完成,我國科學家參與並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制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表明中國科學家有能力起躋身國際科學前沿,並做出重要貢獻。
(3) 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今年繪制出。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舊,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這標志著我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 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准確返回並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志著我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納米技術領域屢創佳績
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目前我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
4.超級計算機智能化
2000年11月29日,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標志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5.國家「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覽舉行
2001年3月,國家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863」計劃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二) 與教材結合點分析
1. 從經濟常識看:
(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
(2) 財政的巨大作用。經濟發展靠科學,科學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而這些事業單位的發展必須依靠財政的大力支持,背景材料中所列舉的大量科技成果與財政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3) 當今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現。人類基因組草圖從一開始就是個國際合作計劃,由美國啟動,英、日、法、德、中科學家先後加盟。
2. 從哲學常識看:
(1) 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於科學家尊重了客觀規律,另一方面是他們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2)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應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如人類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必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同時人們又面臨著基因壟斷、基因成果被過分用於追求商業利益等新問題。
(3) 認識深化發展的觀點。人們應當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人類基因技術的研究過程和我國航天技術發展情況等事實,都是認識深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3. 從政治常識看:
(1) 國際競爭的實質。當今世界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2國家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職能和組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建設的職能。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並運用到經濟建設中去,促進經
濟的發展。贊同199| 評論
❼ 坤輿萬國全圖反應了怎樣的文化現象
東方必聖 門吏 二級(260) | 我的貢獻 | 我的消息(0/1) | 我的空間 | 網路首頁 | 退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網路首頁 編輯詞條 坤輿萬國全圖目錄
一.名稱
二.英文
三.來歷
四.深入介紹
五.作者介紹
六.意義
七.評價
八.詳細介紹
[編輯本段]一.名稱
Kunyu Wanguo Quantu
坤輿萬國全圖
[編輯本段]二.英文
: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編輯本段]三.來歷
清康熙年間,耶穌會士南懷仁奉命作《坤輿全圖》,該圖是近代以來世界地圖史上第一份比較完整的世界地圖。現在,《坤輿全圖》一份保存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另一份保存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這么珍貴的文物之所以被河北大學珍藏,是因為其前身是1921年由法國耶穌會士創辦的天津工商大學。
明萬曆年間義大利人M.利瑪竇(1552~1610)在中國編繪的世界地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由明宮廷藝人摹繪12份。現存本即此12份之一,收藏。此本原是六幅條屏,今裝裱為一大幅。通幅縱 168.7厘米,橫380.2厘米。圖首右上角題「坤輿萬國全圖」6字。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此外並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各大洋繪有各種帆船共 9艘,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共15頭,南極大陸上繪陸上動物共8頭,有犀牛、象、獅子、鴕鳥等。
摹繪本大體上只用了 3種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極洲為粉紅色,亞洲為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於白色。少數幾個島嶼的邊緣暈以朱紅色,山脈用淡綠色勾勒,海洋用深綠色繪出密密的水波紋,顯得汪洋浩淼。五大洲各用朱紅色書寫,其他地名包括國名均為墨書,以字體大小作為區別。
圖中文字,除地名及有關該地附註說明外,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世界地圖和諸小圖的說明。其中有利瑪竇署名的兩篇,即全圖說明和「論地球比九重天之星遠且大幾何」;其他說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說明、天地儀說明、四行論 (即古希臘的世界由四元素構成的學說 )、晝長晝短說明、量天尺說明、日月食說明、中氣說明、南北兩半球說明,此外還有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橫度里數表。另一部分是序文題跋,有利瑪竇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的題跋。圖中摹有印記 3個,其中2個為橢圓形,1個為正方形,均是耶穌會的會徽。
[編輯本段]四.深入介紹
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主要參考了奧爾蒂利等人繪的地圖。16世紀時,澳大利亞大陸尚未被發現,因此當時歐洲人繪的世界地圖只有五大洲,即利氏圖上的歐邏巴、利未亞(即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墨瓦蠟泥加(即南極洲)。四大洋在圖上則均有反映,它們是大西洋、大東洋 (即太平洋)、小西洋(即印度洋)、冰海(即北冰洋 )。圖上大陸和島嶼的形狀雖然不盡正確,特別是南半球與實際情況出入更大,可是就世界海陸輪廓而言,已基本完備了。
圖中的中國部分,則參考了《大明一統志》中的附圖羅洪先的《廣輿圖》喻時的《古今形勝之圖》、徐善繼、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須知》一書所附的《中國三大幹龍總覽之圖》以及《楊子器跋輿地圖》等,並注意吸取這些輿圖的長處。
盡管利氏地圖在圖形輪廓和文字說明方面還有很不精確甚至錯誤之處,但在當時已不失為東亞地區最詳盡的世界地圖。
明朝時期利瑪竇在中國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之摹本的發現,足以證明當時明朝已經知道了全世界地圖。
[編輯本段]五.作者介紹
利瑪竇(1552—1610),義大利人,1581年以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他在世的時候明朝還沒有滅亡,他辭世時清朝還沒有入關,所以他是在明朝繪制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而且根據這副圖的註解,也能證明中國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里就已經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內的許多地方。
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其中南美洲的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里,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這證明遠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中國就曾經有人到達過南美,並給其中一個地方起名為「蘇木」。同時也證明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參考了注有「蘇木」的中國地圖,而且時間還很久遠,否則不會以「古蘇木」為註解,而僅以「蘇木」即可。
[編輯本段]六.意義
而同時期明朝地理學家的一系列著作也說明,當時明朝的知識分子已經看到了《坤輿萬國全圖》,並且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義大利、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具體位置。與利瑪竇同時期的明末著名理學家章潢(1527-1608)編輯的《圖書編》收錄有《輿地山海全圖》和《輿地圖》;明末學者馮應京(1555-1606)編著的《月令廣義》收入了一幅《山海輿地全圖》;明末學者潘光祖(生平不詳)編輯的《匯輯輿圖備考》錄入兩幅《纏度圖》等等。
《輿地山海全圖》、《輿地圖》、《山海輿地全圖》、《纏度圖》這些明代「世界地圖」里包括五大洲在內的許多地理名稱有採用了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的痕跡,但卻在地理圖形和觀念上又和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有所區別。由此可見,當時中西地理學家有曾過相互參考、相互參照的交流。
綜上所述,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早在明朝就知道全世界的地圖無疑,而且對西洋各國的地理位置是熟悉的。史學家在對《坤輿萬國全圖》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其許多地方比西方同時期地圖更為准確,其中阿拉斯加的地圖與現代地圖最為接近。可見,那時候利瑪竇在中國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時是用了許多中國的獨立發現。所以,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是「中西方」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而成的,從而證明就「地理發現」的成果——「世界地圖的繪制」而言,當時中國並不落後於西方,甚至還有許多獨到之處。
地圖:http://www2.library.tohoku.ac.jp/kano/ezu/kon/kon.html
[編輯本段]七.評價
但自清朝入關以後,就怪事連連,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張廷玉所編的《明史》中雖然錄有「意大里亞」、「佛郎機」、「和蘭」和「呂宋」等四個與歐洲國家有關的名稱,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後來經過禮部官員「查證」,「《會典》止有『西洋瑣里國』無『大西洋』」的記載,因而這個「大西洋」的信息最後變成 「荒渺莫考」,或「其真偽不可考」了。
至於「佛郎機」一名,在清朝的史籍和各類著作中,竟然包含三個國家和一種武器四種含意。由於清朝長期分辨不清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因而一律把它們通稱為「佛郎機」。後來又添了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大炮」一意。在法國來華後,由於「法蘭西」與「佛郎機」讀音相近,法國一度也被稱為「佛郎機」。以至於來華幾百年的葡萄牙人也只好按照地名被稱為「澳門夷」了。所有來華的歐洲人因而有時也被籠統地稱為「西洋澳夷」。
明朝已經具備的知識,在清朝居然成為了「荒渺莫考」的傳說,而真正貨真價實「荒渺莫考的傳說」卻變成了清朝時人們信奉的知識——荷蘭、佛蘭西、英圭黎、干絲臘諸國,尚有國可考,但大西洋、小西洋,又是何國何處?《大清一統志》於乾隆八年(1743年)成書,書中所論西洋,一塌糊塗,認定西洋國可在印度洋附近,也可在西南大海中,佛郎機、荷蘭與蘇門答臘、爪哇相鄰。四十五年後,即乾隆五十四年,和珅等奉旨編修的《欽定大清一統志》完成,外國都被列為朝貢國,西方國家就有荷蘭、西洋、俄羅斯、西洋鎖里、佛郎機等,地理方位、人文制度,一樣的混亂模糊。明朝時期,利瑪竇、艾儒略、徐光啟、楊廷筠的努力真可謂全白費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紀曉嵐等校訂《清朝文獻通考》、《四夷考》中還在批判《職方外記》「所言未免誇張」,五洲之說「語涉誕誑」。更有甚者,時人平步青忿忿不平,認為明人甘受利瑪竇之流奸佞小人的侮慢蒙騙而不自覺,認為利瑪竇將歐洲譯為「歐羅巴」,用字就有誇大之嫌,而將亞洲譯為「亞細亞」,用心更為險惡,「亞」者,有「次」、「丑」、「細」、「微」等意,可見《爾雅》、《說文》等,這分明是在侮辱國人……(真不知道電視上成天吹捧紀曉嵐是為了什麼?)
鴉片戰爭失敗了的時候,道光皇帝才想起讓人打聽清楚英國到底在什麼地方。可明朝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其中清楚地標明了英國的所在位置與遠來中國的航線。受道光皇帝旨意去詢問鴉片戰爭中被俘的英國士兵有關中國與英國和俄羅斯距離遠近的姚瑩發現,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已經將海陸諸國何者接壤、孰為東西、相距遠近等標示得已經非常清楚。
道光時期都已經是如此這般的慘相了,可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卻還鬧了笑話……
當時的權臣徐桐,歷任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上書房總師傅,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體榮閣大學士,與軍機大臣會商一切事宜。此人將「算學」斥為「洋鬼子的學問」而不值一顧,《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輯古算經》、《數書九章》、《測圓海鏡》、《日用演算法》、《楊輝演算法》、《數書九章》等等在這位權臣眼裡也許連垃圾都不如,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決不相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是英、法胡諂出來的國名,目的是用虛假的國名在談判桌上來冒領更多的好處,是英國和法國貪得無厭的表現……
從明朝滅亡的前一年1643年來看,即便是處於科技革命前夜的西方,其科技發展還很不明朗,牛頓和萊布尼茲還沒有出生,波義耳和帕斯卡不過是毛孩子,伽利略被判終身監禁,笛卡爾因為躲避教會的勢力而移居荷蘭隱姓埋名20年。
而當時明朝的科技代表人物徐光啟則出任東閣大學士和文淵閣大學士,位極人臣,是相當不錯的發展環境。明朝崇禎皇帝在時局十分艱危的年月里,不惜動用國家力量推動「西學東漸」,大力推崇吸收西學,提倡發展科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明朝時期也是一個翻譯西方典籍的高潮,共有7000餘冊西方典籍被引入中國,這些書目里有:
古羅馬建築學家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
荷蘭數學家軍事工程學家西蒙.史特芬的《 數學札記》;
德國礦冶學家喬治.鮑爾劃時代的巨著《 礦冶全書( 共12 卷)》;
義大利工程技術專家拉梅里的《各種精巧的機械裝置》;
1611年科隆版的《原本》(拉丁文本);
羅雅各的《測量全義》;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開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學概要》;
1601年羅馬版的《地中海航海術》;
《比例規解》;
《地球表周與其直徑的關系》;
雅克.貝松著的《宇宙儀》;
《皮埃爾+勒孔特發明陸,海雙用幾何天文測輻儀製造與用法》;
紀堯姆.德諾噸涅《磁石測量法》;
薩拉.安吉魯著的《神功催吐葯》;
克洛德.舉雷《大西洋,地中海等海洋鹽度,漲落潮海流流動因果實論》……七千餘冊。
可惜明朝已經是朝不保夕了,偉大的科學家,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者——科學巨人艾薩克.牛頓,於1643年1月4日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一個自耕農民家庭。他成年以後成為了物理學的偉人,創立了一個氣勢恢弘的物理王國,其影響至今仍然很深遠。但此時,明朝已經十分艱危了,明朝於牛頓出生不久的1644年滅亡了。
明朝滅亡以後,德國的數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茲於1646出生…… 當西方在明朝滅亡以後的數十年中,進入科技革命全盛時期,中國科技發展卻在明朝以後卻一蹶不振。
應該指出的是,作為一個極其重視西學研究的皇帝,崇禎還是可圈可點的,同時也說明明朝政府對科技發展進度和地圖知識是熟知的。而清朝時期為什麼作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的張廷玉居然不知道「佛郎機」在哪裡;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國在哪裡;光緒時期的權臣徐桐不相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存在……這實在是愚昧無知到了可恥可悲的地步~!
[編輯本段]八.詳細介紹
坤輿萬國全圖英文: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清康熙年間,耶穌會士南懷仁奉命作《坤輿全圖》,該圖是近代以來世界地圖史上第一份比較完整的世界地圖。現在,《坤輿全圖》一份保存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另一份保存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這么珍貴的文物之所以被河北大學珍藏,是因為其前身是1921年由法國耶穌會士創辦的天津工商大學。明萬曆年間義大利人M.利瑪竇(1552~1610)在中國編繪的世界地圖。萬曆三十六年(1608)由明宮廷藝人摹繪12份。現存本即此12份之一,收藏。此本原是六幅條屏,今裝裱為一大幅。通幅縱 168.7厘米,橫380.2厘米。圖首右上角題「坤輿萬國全圖」6字。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此外並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各大洋繪有各種帆船共 9艘,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共15頭,南極大陸上繪陸上動物共8頭,有犀牛、象、獅子、鴕鳥等。摹繪本大體上只用了 3種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極洲為粉紅色,亞洲為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於白色。少數幾個島嶼的邊緣暈以朱紅色,山脈用淡綠色勾勒,海洋用深綠色繪出密密的水波紋,顯得汪洋浩淼。五大洲各用朱紅色書寫,其他地名包括國名均為墨書,以字體大小作為區別。圖中文字,除地名及有關該地附註說明外,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世界地圖和諸小圖的說明。其中有利瑪竇署名的兩篇,即全圖說明和「論地球比九重天之星遠且大幾何」;其他說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說明、天地儀說明、四行論 (即古希臘的世界由四元素構成的學說 )、晝長晝短說明、量天尺說明、日月食說明、中氣說明、南北兩半球說明,此外還有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橫度里數表。另一部分是序文題跋,有利瑪竇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的題跋。圖中摹有印記 3個,其中2個為橢圓形,1個為正方形,均是耶穌會的會徽。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主要參考了奧爾蒂利等人繪的地圖。16世紀時,澳大利亞大陸尚未被發現,因此當時歐洲人繪的世界地圖只有五大洲,即利氏圖上的歐邏巴、利未亞(即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墨瓦蠟泥加(即南極洲)。四大洋在圖上則均有反映,它們是大西洋、大東洋 (即太平洋)、小西洋(即印度洋)、冰海(即北冰洋 )。圖上大陸和島嶼的形狀雖然不盡正確,特別是南半球與實際情況出入更大,可是就世界海陸輪廓而言,已基本完備了。圖中的中國部分,則參考了《大明一統志》中的附圖羅洪先的《廣輿圖》喻時的《古今形勝之圖》、徐善繼、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須知》一書所附的《中國三大幹龍總覽之圖》以及《楊子器跋輿地圖》等,並注意吸取這些輿圖的長處。盡管利氏地圖在圖形輪廓和文字說明方面還有很不精確甚至錯誤之處,但在當時已不失為東亞地區最詳盡的世界地圖。 明朝時期利瑪竇在中國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之摹本的發現,足以證明當時明朝已經知道了全世界地圖。 利瑪竇(1552—1610),義大利人,1581年以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他在世的時候明朝還沒有滅亡,他辭世時清朝還沒有入關,所以他是在明朝繪制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而且根據這副圖的註解,也能證明中國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里就已經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內的許多地方。 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其中南美洲的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里,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這證明遠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中國就曾經有人到達過南美,並給其中一個地方起名為「蘇木」。同時也證明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參考了注有「蘇木」的中國地圖,而且時間還很久遠,否則不會以「古蘇木」為註解,而僅以「蘇木」即可。 而同時期明朝地理學家的一系列著作也說明,當時明朝的知識分子已經看到了《坤輿萬國全圖》,並且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義大利、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具體位置。與利瑪竇同時期的明末著名理學家章潢(1527-1608)編輯的《圖書編》收錄有《輿地山海全圖》和《輿地圖》;明末學者馮應京(1555-1606)編著的《月令廣義》收入了一幅《山海輿地全圖》;明末學者潘光祖(生平不詳)編輯的《匯輯輿圖備考》錄入兩幅《纏度圖》等等。 《輿地山海全圖》、《輿地圖》、《山海輿地全圖》、《纏度圖》這些明代「世界地圖」里包括五大洲在內的許多地理名稱有採用了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的痕跡,但卻在地理圖形和觀念上又和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有所區別。由此可見,當時中西地理學家有曾過相互參考、相互參照的交流。 綜上所述,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早在明朝就知道全世界的地圖無疑,而且對西洋各國的地理位置是熟悉的。史學家在對《坤輿萬國全圖》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其許多地方比西方同時期地圖更為准確,其中阿拉斯加的地圖與現代地圖最為接近。可見,那時候利瑪竇在中國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時是用了許多中國的獨立發現。所以,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是「中西方」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而成的,從而證明就「地理發現」的成果——「世界地圖的繪制」而言,當時中國並不落後於西方,甚至還有許多獨到之處。 地圖:http://www2.library.tohoku.ac.jp/kano/ezu/kon/kon.html 但自清朝入關以後,就怪事連連,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張廷玉所編的《明史》中雖然錄有「意大里亞」、「佛郎機」、「和蘭」和「呂宋」等四個與歐洲國家有關的名稱,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後來經過禮部官員「查證」,「《會典》止有『西洋瑣里國』無『大西洋』」的記載,因而這個「大西洋」的信息最後變成 「荒渺莫考」,或「其真偽不可考」了。 至於「佛郎機」一名,在清朝的史籍和各類著作中,竟然包含三個國家和一種武器四種含意。由於清朝長期分辨不清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因而一律把它們通稱為「佛郎機」。後來又添了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大炮」一意。在法國來華後,由於「法蘭西」與「佛郎機」讀音相近,法國一度也被稱為「佛郎機」。以至於來華幾百年的葡萄牙人也只好按照地名被稱為「澳門夷」了。所有來華的歐洲人因而有時也被籠統地稱為「西洋澳夷」。 明朝已經具備的知識,在清朝居然成為了「荒渺莫考」的傳說,而真正貨真價實「荒渺莫考的傳說」卻變成了清朝時人們信奉的知識——荷蘭、佛蘭西、英圭黎、干絲臘諸國,尚有國可考,但大西洋、小西洋,又是何國何處?《大清一統志》於乾隆八年(1743年)成書,書中所論西洋,一塌糊塗,認定西洋國可在印度洋附近,也可在西南大海中,佛郎機、荷蘭與蘇門答臘、爪哇相鄰。四十五年後,即乾隆五十四年,和珅等奉旨編修的《欽定大清一統志》完成,外國都被列為朝貢國,西方國家就有荷蘭、西洋、俄羅斯、西洋鎖里、佛郎機等,地理方位、人文制度,一樣的混亂模糊。明朝時期,利瑪竇、艾儒略、徐光啟、楊廷筠的努力真可謂全白費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紀曉嵐等校訂《清朝文獻通考》、《四夷考》中還在批判《職方外記》「所言未免誇張」,五洲之說「語涉誕誑」。更有甚者,時人平步青忿忿不平,認為明人甘受利瑪竇之流奸佞小人的侮慢蒙騙而不自覺,認為利瑪竇將歐洲譯為「歐羅巴」,用字就有誇大之嫌,而將亞洲譯為「亞細亞」,用心更為險惡,「亞」者,有「次」、「丑」、「細」、「微」等意,可見《爾雅》、《說文》等,這分明是在侮辱國人……(真不知道電視上成天吹捧紀曉嵐是為了什麼?) 鴉片戰爭失敗了的時候,道光皇帝才想起讓人打聽清楚英國到底在什麼地方。可明朝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其中清楚地標明了英國的所在位置與遠來中國的航線。受道光皇帝旨意去詢問鴉片戰爭中被俘的英國士兵有關中國與英國和俄羅斯距離遠近的姚瑩發現,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已經將海陸諸國何者接壤、孰為東西、相距遠近等標示得已經非常清楚。 道光時期都已經是如此這般的慘相了,可到了清朝光緒年間卻還鬧了笑話…… 當時的權臣徐桐,歷任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上書房總師傅,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體榮閣大學士,與軍機大臣會商一切事宜。此人將「算學」斥為「洋鬼子的學問」而不值一顧,《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輯古算經》、《數書九章》、《測圓海鏡》、《日用演算法》、《楊輝演算法》、《數書九章》等等在這位權臣眼裡也許連垃圾都不如,或許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決不相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存在」,是英、法胡諂出來的國名,目的是用虛假的國名在談判桌上來冒領更多的好處,是英國和法國貪得無厭的表現…… 從明朝滅亡的前一年1643年來看,即便是處於科技革命前夜的西方,其科技發展還很不明朗,牛頓和萊布尼茲還沒有出生,波義耳和帕斯卡不過是毛孩子,伽利略被判終身監禁,笛卡爾因為躲避教會的勢力而移居荷蘭隱姓埋名20年。 而當時明朝的科技代表人物徐光啟則出任東閣大學士和文淵閣大學士,位極人臣,是相當不錯的發展環境。明朝崇禎皇帝在時局十分艱危的年月里,不惜動用國家力量推動「西學東漸」,大力推崇吸收西學,提倡發展科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明朝時期也是一個翻譯西方典籍的高潮,共有7000餘冊西方典籍被引入中國,這些書目里有: 古羅馬建築學家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 荷蘭數學家軍事工程學家西蒙.史特芬的《 數學札記》; 德國礦冶學家喬治.鮑爾劃時代的巨著《 礦冶全書( 共12 卷)》; 義大利工程技術專家拉梅里的《各種精巧的機械裝置》; 1611年科隆版的《原本》(拉丁文本); 羅雅各的《測量全義》;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開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學概要》; 1601年羅馬版的《地中海航海術》; 《比例規解》; 《地球表周與其直徑的關系》; 雅克.貝松著的《宇宙儀》; 《皮埃爾+勒孔特發明陸,海雙用幾何天文測輻儀製造與用法》; 紀堯姆.德諾噸涅《磁石測量法》; 薩拉.安吉魯著的《神功催吐葯》; 克洛德.舉雷《大西洋,地中海等海洋鹽度,漲落潮海流流動因果實論》……七千餘冊。 可惜明朝已經是朝不保夕了,偉大的科學家,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者——科學巨人艾薩克.牛頓,於1643年1月4日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一個自耕農民家庭。他成年以後成為了物理學的偉人,創立了一個氣勢恢弘的物理王國,其影響至今仍然很深遠。但此時,明朝已經十分艱危了,明朝於牛頓出生不久的1644年滅亡了。 明朝滅亡以後,德國的數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茲於1646出生…… 當西方在明朝滅亡以後的數十年中,進入科技革命全盛時期,中國科技發展卻在明朝以後卻一蹶不振。 應該指出的是,作為一個極其重視西學研究的皇帝,崇禎還是可圈可點的,同時也說明明朝政府對科技發展進度和地圖知識是熟知的。而清朝時期為什麼作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的張廷玉居然不知道「佛郎機」在哪裡;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國在哪裡;光緒時期的權臣徐桐不相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存在……這實在是愚昧無知到了可恥可悲的地步~!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20
參考資料:
1.豆瓣網,河北大學校史
相關詞條:
什麼是相關詞條 我來完善 開放分類:
中國,地理,歷史,世界
合作編輯者:
zyxljh123、河大新聞人、秋風罷兮春草生、語賢、yimanok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一步完善,網路歡迎您也來參與編輯詞條 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約 1058 次
編輯次數:6 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8-07-24
創建者:yimanok
最新動態
小桔燈:
關於小桔燈:
小桔燈活動簡介
愛心傳遞,邀您參加
小桔燈活動官方空間
&;2008 Bai 權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