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器械的科技成果轉化都有哪些環節會有哪些主體參與新誠生物主要參與環節有哪些
作為初入行業者,簡單說一下我的了解吧,回答不對的話,請多指教。
醫療器械原創研發及產業價值化過程涉及環節眾多,且每個環節都極其專業,如臨床研究、產品開發、中試生產、驗證應用、注冊、市場推廣、政策對接、營銷管理等內容。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應該是通過精細化的分工和合作去實現的。
參與轉化的主體有:高校、臨床、科研機構、投資機構、政府、企業等,新誠生物作為研發型的企業,核心聚焦在研發及產業化環節上,選擇走一條服務行業的路徑,成立前端的研究院,和後端的孵化器,能夠組織各方面力量,新誠生物則承擔其中最復雜、最困難的一部分,同時他們也自己的研發團隊,其自主研發產品,進行技術轉移或與其他企業合作,共同孵化。
❷ 明博醫葯技術開發(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明博醫葯技術開發(上海)有限公司是多名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生物醫葯高科技企業,位於浦東國家級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張江高科技園區,擁有2000多平方米的研發及生產基地。公司致力於乳酸菌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究、應用和銷售,擁有多個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目前已經形成了葯品、保健品、食品、生態養殖等一系列完整的產業鏈條。
法定代表人:馬明
成立時間:2004-08-09
注冊資本:7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4001565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郭守敬路498號8幢19號樓3層
❸ 生物制葯龍頭股有哪些
生物制葯龍頭股:
1、豐原葯業(000153)
公司已與安徽中人科技公司簽訂《合資經營企業合同》,設立安徽豐原中人葯業公司,從事植入劑新葯研發、生產和銷售。
2、安科生物(300009)
與合肥醫工醫葯就替吉奧片劑的生產技術及新葯證書、生產批件轉讓進行合作。替吉奧片劑由合肥醫工醫葯開發,於2007年獲得臨床批件,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預計2012年可以投產銷售。
3、普洛股份(000739)
公司研發的癌症基因靶向診斷試劑具有高壁壘特性。資料顯示,該項目是採用人類遺傳基因組學技術鎖定癌症靶點,用克隆蛋白或是天然蛋白作為探針,攜帶造影劑,以針劑的形式注射到人體內。
可作為確認癌細胞的大小及是否需要用葯物治療的依據。另外,普洛股份獨家生產的百士欣是國家二類抗癌新葯。目前,百士欣已成了浙江省內縣一級及以上醫院,以及廣東、北京、江蘇等省市大醫院治療癌症的首選葯物,年銷售額達到了8000多萬元。
4、恆瑞醫葯(600276)
公司生產的替吉奧膠囊是一種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劑,於2010年8月底正式獲批,9月份已經開始生產。今明兩年將成為抗腫瘤產品線的一線品種,預計該品種能達到4~6億元/年的銷售規模。
5、江蘇吳中(600200)
控股子公司江蘇吳中醫葯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簽署關於《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合同》,公司在研"國家一類生物抗癌新葯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獲得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了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扶持。
資料顯示,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為國家一類生物抗癌新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2006年曾獲國家"863"項目支持,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目前該項目處於申請三期臨床研究階段,此次項目資金的獲取將為該項目的三期臨床研究工作和今後的產業化提供重要的資金保證。
6、海欣股份(600851)
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欣生物技術與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合作研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可用於治療直腸癌,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的、針對晚期大腸癌的APDC治療性疫苗。
目前,腸癌葯物市場廣大,光是幾個主要國家的抗大腸癌葯物市場容量就在17億美元以上,估計抗癌葯物的利潤率能達到80%以上。
7、四環生物(000518)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一類抗癌新葯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 ,用於腎癌、惡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綜合治療。
8、西南合成(000788):
公司與方正醫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鈉(CA4P)及注射劑是一種血管靶向葯物或內皮破壞葯物。
9、復星醫葯(600196):
公司與國際醫葯企業Chemo集團在上海凱茂生物醫葯平台上建設的單克隆抗體葯物項目將引進4個治療腫瘤和類風關單克隆。
10、海正葯業(600267)
公司在建制劑出口基地項目年產細胞毒抗腫瘤葯水針劑2500萬瓶公司基因葯物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目前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階段。
11、中新葯業(600323):
公司主導產品"安福隆"-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擾素。
12、海南海葯(000566):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抗腫瘤葯紫杉醇注射液,可用於治療卵巢癌。
❹ 上海是如何定位世界科創版圖新坐標的
這是屬於上海科技的高光時刻:第一架國產大飛機,第一台出口歐美的大型醫療設備,第一款用於智能手機的人工智慧晶元。
這是考驗上海創新智慧的果敢探索:科技創新板正式開板,數據無條件按序向社會開放,首提「用人主體自主權」,在制度上開辟通道。
奮楫爭先,時不我待。上海,正以科創中心建設為載體,努力成為全球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全球創新人才交融、成果交易、信息交換的重要樞紐地;創新資本、創新機構、創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走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知變、應變,激發制度創新「滿盤皆活」
被認為是規則、秩序和法制意識最強的城市之一,這些會不會成為創新的障礙?央企、地方國企、外企比重過高,會不會是科創的掣肘?成本高企如何吸引創新企業?
敢於在制度「放活」上先行先試,讓有為政府激活有效市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上海要打造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高「創新濃度」,提升創新的「便利性、寬松性和包容性」,形成創新的「場效應」。
既管得好,又減少行政干預,創新的節奏就會加快。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提高政府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將19項財政科技專項優化整合為四類;增強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把科研計劃項目勞務費資助總額由20%提高至30%。
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科研運營高級物流經理譚嶸說,過去進口一隻小白鼠,要三級審批,拿證就要一個月,進口活體動物還需隔離檢疫30天不能做實驗。現在這周申請、下周就能拿到,不會與全球研發脫節。
擁有80條GMP生產線的生物醫葯成果轉化基地正在浦東加緊建設。天慈國際董事長李函璞說,制葯創新共享平台一期工程將於2018年完工,全球科學家「一起來造葯」的創新共享模式將率先在上海成為可能。
資源開放,增加托底服務,創新的活力才會持久。上海市政協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在上海、北京、浙江、廣東、貴州等有開放數據平台的省市中,上海不僅開放的數據最多,而且下載量最大。
「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資源,而最大的擁有者是政府。」商湯首席執行官徐立說,政府數據無條件按序開放,研究數據負面清單管理,對於科創型企業是重大利好。
在秩序中創新,在規則中突破,這是上海獨有的氣場。上海要將資源稟賦發揮到極致,將制度空間利用到極致。復旦大學教授朱春奎認為,上海已經到了創新與擴散並重的階段,將逐步過渡到以擴散為主的階段,「只有這樣,才會輻射周圍強大的經濟圈」。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陸軍榮認為,既不是德國模式,也不是矽谷模式,上海走的是將技術與模式創新結合、本地和開放創新結合、產品和市場創新結合、主體和平台創新結合的一條新路。
聚才、用才,增強人才高峰「磁場引力」
全球科創中心怎麼建,並無既定範本可循,抓住「人」這個核心是根本。上海力求不斷完善政策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舞台。
為配套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出台「人才20條」並持續完善「人才30條」,首次提出「用人主體自主權」,將科研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出入境政策10條措施已正式實施,使上海引進海內外人才更加便捷。
向「外腦」引智,凸顯上海的「國際范」。近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費林加走進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證申請手續。不久,他將與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庫爾特·維特里希一起,成為首批來滬工作並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
依託重大項目引智,凸顯上海的「輻射力」。今年6月,上海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為規劃在青浦投資建設新的研發中心及配套人才公寓,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發、示範應用、融合創新。
以機制「引智」,凸顯上海的「溢出性」。2016年度業績考核中,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激光技術研究所成為首批受益者,將人才引進的費用,等同於利潤「抵扣」了125萬元。變成本為利潤的「巧演算法」,緩解轉制院所人才引進的成本壓力。
既要有領軍者,又要有滿天星。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說,下一步上海將加快建設科創中心構架體系,進一步增強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全力落實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各類資源更好地向創新集聚、在創新上發力。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上海正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
❺ 北京東方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的央企嗎
是央企。
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的現代股份制企業,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或「中國航天」,英文縮寫CASC)是央企。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5)生物醫葯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主要由三個重要發展階段構成:
一、初期發展階段(至2012年)
開展菌株誘變技術的研究,以保健食品作為目標市場,探索空間生物產品的民用化、產業化發展模式;同時,深化技術創新,開展生物製品技術的研究,為公司進軍生物醫葯行業做好准備。
而、中期發展階段(2013至2020年)
在穩固公司已有產品、提升生產能力、擴大市場份額、完善公司治理的同時,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和營銷模式的創新,繼續深化生物製品的技術研究,重點開展生物製品和生物醫葯產品的技術成果轉化,並進入相關行業,實現公司的業務升級。
三、遠期發展階段(2020年後)
通過全面提升綜合發展能力,形成以空間生物製品、生物制葯、保健食品為三大核心系列產品的主營業務。
❻ 梅河口市發展生物醫葯產業的不利條件
佔用海岸線和海域資源的程度也隨之加深。 「發達國家和地區海洋經濟科技進步貢獻率達80%左右,因目前對海洋經濟運行狀況與運行規律缺乏全面系統的掌握與深入細致的分析、海上執法等部門的職能交叉較大。 何廣順認為。 與此同時。2010年、裝備製造業,盤錦將建設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重化工、開拓市場空間和實現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而受科技成果轉化滯後等因素的影響、原材料加工,也影響了海洋經濟對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與其在國民經濟中可發揮的空間。不僅如此,海洋高新技術產業人才短缺,為海洋經濟加快技術改造,眼下圍海造地方式也較為初級,由於資源開發、前沿領域的高端人才嚴重不足、環境保護、石化為主的新工業區,但規模仍然不大.7%,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宏在一次論壇上指出隨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布局趨同和低質化等問題明顯、河口及濱海濕地等典型生態環境喪失或改變問題愈加突出,而在關鍵領域,且對海洋經濟運行情況的監控和評估能力尚不能滿足海洋經濟管理的需要、海水利用,臨海(港)工業和海洋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亦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全國圍海造地面積正以年均36作為維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寶庫與戰略空間、海洋電力三個海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僅占海洋生產總值的0,中國僅有30%,交通運輸業,眼下。與上述產業同質化現象相關,除上述中國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之外、臨港產業區也將加快石化,也是制約海洋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小、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尚未形成等海洋產業發展現狀,黃驊港將建設大型石化基地,此外。 統計顯示,近岸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在今年上半年表示,中國重化工項目向濱海集聚的趨勢明顯加快,盡管近些年我國新興海洋產業增速明顯。 前述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3。」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有關人士表示.4%的增速擴大,導致國家缺乏對海洋經濟宏觀調控的有力抓手,遼寧營口鮁魚圈將建設新的鋼鐵基地、鋼鐵等產業「遍地開花」,沿海近岸開發呈現明顯的過度狀態、電力工業,但目前中國海洋經濟的粗放式增長特徵依然突出,「海洋經濟發展中不協調。」近日,說明中國的海洋經濟同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粗放階段,海洋將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鋼鐵基地建設,天津的濱海化工區,河北唐山曹妃甸將建設以鋼鐵,隨著近年來沿海地區區域發展規劃的陸續實施,海洋生物醫葯、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海洋產業同構,照此發展下去,與目前科技轉化與服務平台的不夠完善有關,海洋科技支撐能力不夠和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重復建設與惡性競爭在所難免,海灣,未達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已超過近海的1/,及陸海統籌發展路徑的尚不明確
❼ 江蘇泰州:瞄準生物醫葯 推進成果轉化
這個應該是細胞免疫治療
「將病人缺失、受損的各種免疫細胞重新培植,讓它們具備病毒識別能力再送回人體血液中站崗值勤」,這句話指的是免疫細胞經過體外誘導成DK或者CIK細胞後再重新輸到患者體內
這個方法其實現在國內很多醫院都在做,你可以打電話給他們咨詢一下是否有細胞免疫治療就可以了
有用的話請給分,謝謝
❽ 新疆環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新疆環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天然葯物研發、新疆特色葯食兼用植物醫葯保健品、功能食品、食品、化妝品、消毒制劑的研發、注冊或備案、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公司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西彩路181號新疆生物醫葯創新創業園。新疆環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新疆特色植物資源不斷研發針對各類亞健康人群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同時提供新產品研發、科研項目申報、專利撰寫、GMP葯廠認證、GMP保健品廠認證、QS食品廠認證、設備選型、工藝流程布局設計、整體廠房設計等綜合服務,為新建企業及改造企業提供規劃、認證、研發和生產指導等一條龍服務。
法定代表人:李英樹
成立時間:2013-09-06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5000005905577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新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西彩路181號(新疆生物醫葯創新創業園孵化樓)414號
❾ 什麼是轉化醫學
轉換醫學是將基礎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連接起來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建立專在基因組遺傳學、組學晶元等基礎屬上的生物信息學,同系統醫學理論與自動化通訊技術之間的互動密切,加快了科學研究向工程應用轉變的產業化過程,應用於醫葯學也將導致基礎與臨床之間的距離迅速縮短。
轉換醫學倡導以患者為中心,從臨床工作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由基礎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研究,然後再將基礎科研成果快速轉向臨床應用,基礎與臨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醫療總體水平。因此轉換醫學研究主張打破以往研究課題組單一學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強調多學科組成課題攻關小組,發揮各自優勢,通力合作。
(9)生物醫葯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現代醫學發展歷史表明,未來醫學突破性的進展有賴於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結合;21世紀的醫學將更加重視「環境—社會—心理—工程—生物」醫學模式,更加重視整體醫學觀和有關復雜系統的研究。
轉化醫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轉化醫學符合醫學科學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律。在200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後,轉化醫學日益受到各國醫學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