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宿州最年輕首富,專注家鄉特產靈璧石,24歲身家上億,怎麼做到的
宿州最年輕首富:靈璧人王恆奎初中輟學,專注奇石,24歲身家86億
所謂的「干一行愛一行」大概就是如此,可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也只有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你才可以發現成功的蹤影。化專注力為你拼搏路上的動力,這才是我們如今應當做的不是么?
『貳』 我在淘寶商城裡買了個砭石手鏈!各種認證證書都有,也表明是同仁堂的! 請問可靠嗎
現在的砭石市場魚目混雜,很難辨別真偽,價格也是相差很大。任何石材、玉料只要是有害放射線不超標,均可制為砭石,因此,砭石不分真假;運用砭石治病的醫術稱為砭術,砭術是中醫的六大醫術之一,砭石中又以泗濱砭石療效為最佳。砭石的安全性是選擇砭石的首要問題。誤用不安全的砭石非但達不到保健的目的,還可能對身體留下隱患。考察砭石的安全性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砭石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一是砭石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因此未經國家批準的不明成分的砭石佩戴或使用後並不一定有療效,還有對身體有害的可能。所以我不建議你購買任何砭石物品。
砭石有區別於其他消費品,單靠普通消費者的經驗難以辨別砭石真假,目前國家標准化委員會尚未對砭石行業制定或頒布相關行業標准,中國礦業協會也未對砭石的產地、成因、顏色等說法有較為明確定義。
『叄』 紅砭石的六問砭石
砭石既不神奇也不玄虛,只是中醫理療用具而已。使用砭石的各種手法,在人體的經絡穴位處或刮擦、或點按、或溫灸,既可達到養生保健與調理病症的目的。砭石療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長期堅持使用才能有收效。具體使用哪種手法也取決於自身病症,根據不同的病症選擇適合自己的砭石療法。
『肆』 靈璧石的收藏指南
有著「天下第一石」美譽的靈璧石,集質、聲、形、色諸美為一身,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石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古往今來公認的賞石瑰寶。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歷史悠久的靈璧石收藏迎來了新一輪高潮。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尋石、藏石、賞石的行列,收藏隊伍和市場規模蔚為壯觀。 靈璧石主要產於安徽省靈璧縣境內。《靈璧志略》記載:「靈璧有七十峰,產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靈秀,石皆如璧。」
在靈璧所產的諸多石種中,揚名最早的是被稱為「八音石」的磬石,《禹貢》中就有「泗濱浮磬」的記載,是我國古代的石質樂器——磬的首選材料。而收藏意義上的靈璧石,主要是指青黑磬石奇石。隨著收藏的不斷發展,靈璧石作為賞石的概念也得到不斷豐富,逐步包含了紋石、五彩石、透花石、皖螺石、彩色白靈璧等。
靈璧石的收藏和賞玩稱得上是盛名久享。自古以來,有名的藏石家無不藏有靈璧珍品,有文獻記載的就有蘇軾的「小蓬萊」、范成大的「小峨嵋」、趙孟頫的「五老峰」。風流帝王李煜鍾愛「靈璧研山」,宋徽宗還為常常把玩的一株靈璧小峰,題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鐫於峰側,並鈐御印。南宋《雲林石譜》上記載石品116種,靈璧石被放在首位;明人文震亨撰寫《長物志》,也有「石以靈璧為上」的評判。明朝王守謙《靈璧石考》一文稱:「海內王元美(世貞)之祗園、董元宰(其昌)之戲鴻堂、朱蘭嵎(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萬鍾)之勺園、王百榖(穉登)之南有堂、曾蓮生之香醉居、劉際明之吾石齋、劉人龍之夢覺軒、彭政之嗇室,清玩充斥,而皆以靈璧石作供。」 歷史上對靈璧石曾有兩次較大規模的開掘和收藏。一次是北宋中後期,先是當地人士採石築園,或為清供,經蘇軾、米芾等稱揚,名聲愈噪,直到徽宗修築艮岳石,達到高潮。
此後即少有人問津。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明萬曆年間。王守謙稱:「國朝垂二百六十餘年,寥寥無聞,即問之士著者,亦竟不知靈璧石為何物。」萬曆三十七年,御史張鴻來靈璧覓石,於雨後在山澗溝壑中採得幾方,以此為端,開始了又一輪發坑取石的熱潮,販石者接踵而至,王守謙甚至擔心在過量的採掘中,當地的靈璧石將成「廣陵散」。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新一輪收藏熱應該是有史以來第三次。1990年以後,國內大城市和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有實力的收藏家,慕名前往靈璧石的主要產地——靈璧縣漁溝鎮等地,尋覓、挖掘、收購靈璧石。在產地,當時一件上品的石頭,價格不過數十元、上百元,但稍加整理運往外地往往就增值十倍百倍;199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一件45厘米高的靈璧石拍品,成交價達到6.8萬美金……市場價值的飆升極大地刺激了靈璧石的收藏和開掘,當地群眾視採石為致富途徑,紛紛挖地覓石。由於靈璧石多產於地下深處,濫采亂挖不僅造成了靈璧石資源的盲目流失,而且對大量農田造成了破壞。宿州市政府於2004年9月1日實施了《靈璧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對管理體制、開采經營、保護利用、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做出具體規定,靈璧縣依據這一地方法規加大了管理力度,規范開採行為。
按照收藏市場規律,藏品的市場價值往往由其文化價值和供給情況所決定。靈璧石具備的天然藝術品唯一性和資源不可再生性,也就具有了值得期待的升值空間。由於存世的「老靈璧」多是體量巨大的園林景觀,又多保存在如北京故宮、開封大相國寺、蘇州網師園等名勝之地,能夠上市的「老靈璧」十分罕見。因此,現代靈璧石精品價格不斷飈升。有藏友五六年前以幾十元收購的一件名為「妙筆生花」的小件靈璧石,初轉讓出售的價格是1萬多元;至於一些體量更大、造型更好的靈璧石,從最初的幾十元、幾百元收進到幾萬元、幾十萬元轉手,市場上早已是屢見不鮮。靈璧石的收藏交易,除了散見於一些拍賣活動和奇石展會、賞石店面外,主要集中在安徽靈璧和江蘇徐州等地,尤其是靈璧縣漁溝鎮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中國靈璧石國際交易中心、安徽化軍集團為代表的靈璧石市場十分規范和繁榮。中國靈璧石國際交易中心近5000平方米的大廳里,展示著1000多件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靈璧石,價位從幾百元到幾百萬元不等。這里為進場交易的靈璧石提供專家鑒定,提供鑒定證書,採取專家評估定價和賣主標定最低價兩種形式,為買賣雙方提供誠信、公平的交易平台。交易中心還進行網上展示、交易,最大限度地方便收藏者。 靈璧石的分類過去一直沒有統一明確的說法,給藏友收藏帶來了諸多麻煩。2004年,靈璧縣人民政府舉辦首屆中國靈璧石文化節期間,賞石專家鄭錦之先生在主編《中國靈璧石精品薈萃》時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據《中國靈璧石精品薈萃》的分類,按體量大小,分為園林石、廳堂石、案頭石和把玩石;按質量分為紋石、磬石、五色石和其他品類;按形象分為景觀石、象形石、禪意石等。上述分類中,除園林石因為體量的因素,一般藏友很少涉足外,其他都可以根據喜好作為收藏對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靈璧石收藏中的文化因素十分重要,一件藏品不僅要有好的品相,還要有點石成金的「命名」和相得益彰的「配座」。藏市中,揀品相之「漏」已經很難,但是高人一籌的文化素養往往可以在藏品的「命名」和「配座」上,收獲意外之喜。
與其他熱門收藏一樣,靈璧石收藏也存在著造假作偽現象。造假者常常對自然形成的石頭採用切割打磨拋光、鑽孔鑲嵌、燒烤塗油等手法。專家指出,由於靈璧石硬度高,檢驗時可以用利刃輕輕削刮石之底座,刮出石屑即為假靈璧;靈璧石黑中映白的條紋清晰而眾多,也是一種簡便分辨標准。另外,選擇象形石,要注意觀察象形的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與主體渾然一體,是否有膠粘痕跡。至於用電鑽電銼斧鑿、切面、鋸底後,再用細砂磨、鹽酸漬來處理的作偽手法,則需要專家進行鑒別了。
「求一石易,養一石難」,收藏靈璧石一定要走出石頭不需要保養的認識誤區,既要賞石也要養石。專家和資深藏友建議,收藏靈璧石要以石為友,經常用手撫摩把玩,使人氣和體潤滲入石膚石體,時間長了即可形成包漿,包漿越凝重賞玩價值越高;其次要定期進行清潔和水養,尤其是定期用凈水浸潤,不僅有利於保持石頭的生氣,還有利於保持靈璧石獨特的青銅之音。同時,保養靈璧石還要特別注意不能損壞石體,不能用油蠟之物塗抹,否則其觀賞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靈璧石的收藏原則
第一、精品原則。這是廣大石友必須追求的,特別是初涉石友,不要受在哪裡的石館看過,或在書上、畫冊中見過類似的,模樣相近,或者成交出售過類似奇石,甚至賣過多少錢等等因素的影響或干擾。一定要確定:只有精品靈璧石才具有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所以,在選擇或購買時要多比較多選擇,最好多聽聽資深專家和有過豐富收藏經驗人士的意見,這種請教和學習十分必要。
第二、個別原則。靈璧石種類繁多,如何根據資源稀有情況和個人愛好,明確選擇自己所要收藏的方向和靈璧石種。力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精品檔次品位上,要有獨立獨特的風格,要力爭在這個品類中或一個地區范圍內有一定影響面,甚至追求「收藏大家」,或獨占鰲頭。如有人主攻象形磬石,有人主攻山水景觀,有人主攻白馬龜紋石,有人主攻白靈石等。
第三、展示交流原則。自己收藏的靈璧石是否屬於精品,如何界定,一定要克服「肯定自己、否認他人」的不良心態。要多展示交流,具體地說就是:一要多與資深收藏者交流看法,多請他們來認定。二要多看石館、石展,所謂的標價很高、談論最多的精品,分析對照自己的藏品可以界定。三要多參加大中型石展,參展參評,要相信專家們在理論上、綜合評定方面還是比較准確的,找出自己藏品的品位,不好的可作「商品石」處理,這樣既可收回成本,也可集中財力購買更多精品。
展示的另一層含義是,精品在家裡擺放,如位置、幾架、燈光等,亦要考慮最能表現藏品的觀賞性,以達到收藏、觀賞的雙層效果。
第四、與時俱進原則。主要是多了解外界包括本地區、其他省份、全國直至國際,對靈璧石收藏的認識、觀點、變化趨勢,即了解各方面的行情,調整自己收藏中的不合時宜的方面,不斷提高收藏的准確率和收藏價值。 靈璧石是中國四大名石之首,集質、聲、形、色於一體,瘦、透、皺、漏、傴、懸、黑、響,作為供石至善至美。 近十年,隨著石文化的發展,國內外掀起了一股潛在力較強的藏石風。靈璧石因久負盛名,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所鍾愛,更受到今日廣大愛石者的青睞。自1990年至今,上海、廣州、天津、沈陽、北京、台灣、香港等地,乃至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人士紛紛涉足產地,不遠萬里來到漁溝(靈璧石主要產地),尋覓、挖掘靈璧石。由於靈璧這個淮北地區小縣:經濟狀況不佳,加上國家沒有把此類礦產資源列入保護,收藏者可帶它到世界各地,其經濟價值也就隨之改觀。一件上品靈璧石,幾年前產地價上百元,在國外可賣數千美元。199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一件靈璧石高45厘米,成交價為6.8萬美元,真是黃金有價石無價。
為什麼一塊石頭會有那麼高的經濟價值呢?從某一角度而言,人們愛好石頭是因為它沒有榮枯之分也無華隕之憂,它堅貞、沉默、孤高質潔,來源於大自然,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於一體,是天然寵物,有限資源,世上獨一無二,不可再生,加上靈璧石是歷史名石,身價自然不同凡響。
靈璧石肌理縝密,質素純凈,不僅堅固穩重,而且撫之若膚。好的靈璧石,玲瓏剔透,憚奇盡怪,有天然形成之觀音、卧牛、仙翁,美女、頑童;有或卧或立,若舞若蹇的,肖形狀物,妙趣天成,能把您引入另一個世界,使你浮想聯翩。靈璧石還有一絕,就是聲音美,堅如貞玉,扣如青銅。音質崢琮,餘音繞梁,遠在戰國時期就用它製作編磐,是一種高貴的樂器,專用於皇宮、貴族的宗廟祭祀、朝拜、宴會等盛大禮儀活動中。《呂氏春秋》中說:「命大臣擊磬,以象帝王之磬,以舞百獸。」淮南子曰:「大禹愛磬樂」意在讓國君「居安而思危」。所以靈璧石又叫「八音石」。
靈璧石始見於唐,興於宋,進入晚清,因戰亂不斷,一度銷聲匿跡。但民間仍有為數不多的老靈璧出現,這種石頭經過了數百年乃至更多時間的撫摸、賞玩,吸收了大自然與人的靈氣,質地細膩,外柔內剛,視之堅硬而摸之若膚。表皮上有一層固體包漿,薄薄的如同水果的皮,光滑部位出現頭發絲粗細 的雞血紅,造像飽滿,含而不露,有一股無窮的魅力;穩重、寧靜,人與石溝通能悟出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這種玩石主要為青色,價格也高得讓人吃驚。
靈璧石形成於9億年前,是一種質地較佳的石灰岩,由於被歷代開采,尤其是北宋年間,宋徽宗 在首都開封建「萬歲山」(後更名為「壽山艮岳」),大肆搜運四方奇石,靈璧石隨被廣泛開采。《宋史》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詔徐、宿等七州軍隊採集靈璧石為貢品,長達20年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有靈璧石「興於宋而毀與宋」的說法。時至今日,趵在地下的石品經過上千年雨水的沖刷,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然而這種地球不可再生的資源挖掘一件地下就少一件,而且,能夠觀賞的精品、珍品、神晶更是千萬中挑一,國內外石商、收藏家們看到了這種有限資源未來的升值潛力,便不惜千金換一石,尤其是上等石品。
產地周圍30華里,凡易開采外,無不是「戰壕」,地面上丟棄的廢品被遠道而來的石痴們 一遍又一遍的選擇著,希望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珍寶。近兩年來,產地的石農們一車車裝運著觀賞價值不大的靈璧石,用鹽酸清洗後,送往全國各地,滿足一時急需靈璧石的石友們的渴求。他們廉價出售,而購者往往後悔,後悔之餘又感嘆:「靈璧石不行了,太多了,太亂了,太普通了。」其實這些在 產地只能當作石料的丟棄品,怎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呢?真正的靈璧石,哪裡會成車成車地出現?何況有的還是以次充好,以外地石作假!物以稀為貴是靈璧石珍貴的另一特點,收藏靈璧石的石友,應多學多看,在提高自己審美鑒別真假能力的基礎上,適當選購。
目存世的古靈璧石分別在:蘇州的網師園、開封的大相國寺、廣州的中山堂、徐州的博物館、北京的故宮等地,石友們可以去觀摩、研究、欣賞。在我們這樣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中,奇石愛好者僅40餘萬人,遠沒有形成群眾性的規模,而韓國4000多萬人口中,壽石協會成員已達130萬人,約占 人口的1/30。目前國內的許多富裕家庭只在追求生活上的享樂,一旦他們提高了文化修養,意識到這種天然奇品所潛在的價值時,就會壟斷它們。那樣,靈璧石在若干年後已不會再有新的品種出現,磬石黑靈璧更將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關於靈璧石的保養方法
第一、收藏時,應將藏品處理好。即刷凈、上臘(一般以地板臘為准)盤潤,這與打磨、修飾是兩碼事,這是收藏精品所必需的。
第二、保持清潔。包括藏品和幾座,不得有灰塵附著,用干布「天天打掃」,個別用布蓋、玻璃罩著也是必要的。
第三、安全穩定。一般地說,精品的靈璧石不僅有很好的收藏價值,更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穩定安全不受碰撞,不受損壞,在收藏保養過程中要「警鍾長鳴、安全終生」。
第四、干濕保養。靈璧石如果長期處於乾熱乾燥的環境中,原有的石肌、石膚可能出現干皴,光線變暗現象,可以用濕布輕輕沾石,背面多濕水,給石「補水」,始終保持溫潤、飽滿狀態。嚴重者可找專業人員重新處理:刷洗、上臘、上光等方法。
『伍』 靈璧石造假初探
Investigation on fake Lingbi stone
文/周軍
by Zhou Jun
靈璧石的造假問題已嚴重地損害了靈璧石的聲譽,這是絕大多數熱愛靈璧石的人所痛心的和不願看到的。筆者涉足靈璧石收藏十幾年,在這十幾年的收藏實踐中,跑遍了出產靈璧石的各個「堂口」,對靈璧石每個種類的產地都做過實地考察,幾乎了解各個種類的特點,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感性認識。同時也目睹到利慾熏心之徒,藉助觀賞石市場的日益繁榮,利用種種造假方法和手段坑害消費者。出於對靈璧石的熱愛,現將本人了解的幾種造假方法做一簡介。
造假一:「減肥」,部分地方稱之為「瘦身」。為了凸顯「皺、瘦」,把靈璧石臃腫的後背鏨去,使其達到適當的比例。這種方法比較古老,在筆者接觸到的古靈璧石中也較多,比如故宮的靈璧景觀石就有這種現象。但識別也很簡單,靈璧石都有項背之分,奇石的項為觀賞面,在土中時處於上面,易受風化形成奇形怪狀;奇石背上常粘滿堅硬泥胎,泥胎的顏色與所接觸的土壤顏色相同,泥胎是靈璧石長期與土壤接觸,受溫度、化學等因素影響歷經數萬年形成的,一般不易剔除。「減肥」以後的靈璧石沒有泥胎且有斧斫痕。由於這種作偽手法易於識別,現在作偽者把減肥後的「背」用黃泥伴膠水糊上,幹了以後再稍加打磨,以假亂真。
這種造假主要用於「倒掛」、「過橋」等傳統題材的清供石。
造假二:「假借」。用太湖石、南京棲霞石、湖南武陵石、英石、廣西默石、博山紋石冒充靈璧石。這種假只是對初入門者的一種誤導,有些剛入門者由於涉足靈璧石收藏不久,又缺乏實踐經驗,常把外地石頭誤作靈璧石,由於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且銷售時還就說是靈璧石,以誤導消費者,我們姑且把這種誤導也作為造假之一吧。
造假三:「染色」。把某些成色不好的石頭,用鞋油塗抹。有些石種顏色不正,為了冒充正宗的「磐石黑」不惜用黑鞋油塗之,也有的為了突出「彩靈璧」的紅,用紅鞋油塗抹。這種識別方法很簡單,用手在石頭上摩擦幾下,看看手上是否有顏色即可。嚴格地說這算「劣」的范疇。
中國觀賞石.3
中國觀賞石.3
造假四:「做洞」。在造型石、景觀石、山形石上天然有洞,它使石頭陡生靈氣,空靈剔透、玲瓏可人,以具有大小不等的穿洞為標志,能顯示出背景的無垠,令人遐想,它的價值無形中要增長許多,因而也激起了造假者對作洞的利益驅動。特別在靈璧紋石中還有這樣一句話「紋石有洞,價格要命」,據此可見一斑。他們的手法主要是先用電鑽、電刷等作好洞以後,再通過「打磨」「酸燒」方法,做出玲瓏剔透的造型,然後開出天價欺騙消費者。
造假五:「膠粘」。這種作假的起因是在靈璧石的挖掘過程中不慎將形狀比較好的搞壞了,出現破損、斷裂,為了彌補就想到了高性能的膠,但無論性能多好的膠,時間久了自然還是要斷裂的。現在還有人把幾塊風馬牛不相及的石頭利用這種手段拼接,在拼介面處用砂紙打磨以後再作上紋等。筆者就接觸過不少資深玩家一不留神「走眼」的。
中國觀賞石.3
造假六:「作紋」、「美容」。這里有兩種概念,一是把石頭做成一定形狀的象形石或景觀石,用電鋸、電刷等工具,模仿天然的自然紋路,然後用砂紙打磨等方法修飾,這種紋飾較之天然紋路呆板、生硬,但如果實踐經驗少的話,「走眼」也就在所難免了。二是因為靈璧紋石石種比較稀少,且市場行情好,利益驅動,有的就利用藝術品位較差的石頭,在上面作上「龜紋」、「蝴蝶紋」、「核桃紋」等,這些紋路乍看可以假亂真,但仔細觀察,較之天然的還是呆板、生硬,但能准確識別出來也還是需要一定實踐經驗的。
造假七:「酸燒」。這種借鑒水沖石的作偽方法,主要是為做出奇巧的畫面,為製作假圖案石的主要手段。他們挑選符合一定要求的石平面,然後用蠟在石頭上做出各種動物、人物或其他各種奇巧圖案,再用硫酸和顏料將石頭腐蝕染色,最後去掉蠟,一塊奇巧的圖案石就做成了,其實這種石頭一文不值。
前一種是造假者用酸等化學方法造圖案,還有一種是造假者對石加工後再用鹽酸浸泡溶蝕,這種用酸重浸,腐蝕掉斧斫痕,恰似自然形成的石皮。這種造假手段隱蔽,最具欺騙性,筆者就親眼目睹過有些靈璧石的收藏大家,其藏品中就夾雜這樣的偽品。
這種方法往往與「鑿洞」制假一起使用,即先把洞做好,然後用酸燒出「自然的」石皮。
造假八:「張冠李戴」。這種是利用每次大展評比時的漏洞行騙的,因為有不少大獎證書上沒有獲獎作品相片,比如某次大展甲觀賞石獲獎了,銷售時「掛羊頭,賣狗肉」,用一塊一般的作品配上甲觀賞石的證書銷售,告訴買家我這是某某大賽的獲獎作品,以牟取暴利。
總之,現在造假手段不斷翻新,往往上述幾種制假方法同時使用,比如一塊造假石先「減肥」,然後「作紋」、「作洞」,再用「酸燒」,最後再「上色」,同時使用幾種手段共同迷惑消費者。
以上僅僅是筆者在收藏實踐中積累的一些識假實踐經驗,同時拋磚引玉,願更多熱愛靈璧石的仁人志士,把自己所掌握的更多的識假方式、方法,介紹給大家,共同學習,互相借鑒,以便更好地打假制劣,清原正本,共同抵禦這種有損於靈璧石健康發展的行為。
『陸』 這叫什麼石頭
這是一種密大時,也是一種,其實這可以作為擺件非常漂亮,有收藏價值,做擺件的時候美觀大方
『柒』 購買砭石
撫順可能也有了,但不清楚地址。
最大的批發地點是廣州(荔灣廣場)和北京(潘家園)。
加工地最大的是廣州--北京--山東--河南。
山東的最好。褐 紅 黃 白 相間的石料,品位最高,江蘇的呂梁石次之,安徽的黑色的靈璧石最差。
市場的黑色砭石都是安徽的靈璧石。山東根本就沒有黑色的砭石。但安徽靈璧石也屬砭石,只是品位較低。
『捌』 靈璧石有證書嗎
無鑒定證書···
『玖』 靈璧石是什麼如何鑒定靈璧石
靈璧石安徽省靈璧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塊石體呈多種顏色,有黃、絳、紅、青、白色等。白靈璧石:顏色部分或大部為純白色,其餘部分青、灰色。顏色黑、灰,表面有人物、植物、、漢畫等圖案,有較強墨韻感。紅靈璧石:石頭通體為紅色。靈璧石被列為貢品,和英石、太湖石、昆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引自網路
靈璧石背後有很多傳奇故事,增添了很多傳奇色彩。乾隆曾經親自為靈璧石正名,在他眼裡就是天下第一奇石,靈璧石價值大大提升。靈璧縣有大型展覽7個,各種形狀的石頭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特殊地質和造型的靈壁石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藝術品。一個個奇妙故事增加了文化氣息,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
靈璧石相關產業從業人員3萬人左右,解決了一部分人就業問題。而且每年能夠有10億元以上交易額,讓很多人端上了飯碗,這就是藝術品的使用價值。靈璧石最有難度環節就是開采,不能對原石造成任何的破壞,高度還遠原石面貌和造型,輔以吊車、挖掘機等機械進行操作。
靈璧石的法定檢測機構是政府部門機構。而且已經成為了安徽省標志性文物,其他人仿造靈璧石已經觸犯了法律紅線,如果承認是靈璧石必須提交「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獲得認證機構證書,
『拾』 這是什麼石頭
如果你希望這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石的話,那不可能,畢竟太小了。自己用強光打一下能看個大概,透明出彩就是好石頭,有機會可以找專家看看,只是專家說這個石頭還行並表示想收購,那也價值不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