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科技新成果的資料
納米二氧化硅
納米二氧化硅微粉技術在我國是一項剛剛起步的新興技術。由於其表面積大,吸附力強,表面能大,因此該微粉具有特殊的性能,在眾多學科及領域內獨具特性,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世界發達國家對超細材料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躍,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它以其優越的穩定性、補強性、增稠性和觸變性,在橡膠、塗料、醫葯、造紙、日化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並為其相關工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礎和技術保證,享有「工業味精」、「材料科學的原點」之美譽。自問世以來,已成為當今世界材料學中最能適應時代要求和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
『貳』 廣西柳州50年成就有哪些
下面,簡要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基本情況。
一、50年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
廣西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有壯、漢、瑤、苗等12個世居民族。2007年末,廣西總人口5002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2.85%。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成立,標志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西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50年來,廣西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奮發圖強,艱苦創業,奪取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廣西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50年,是全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步的50年,是全區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50年,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功實踐的50年。今日的廣西,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民族團結和睦、邊疆安寧鞏固、人民安居樂業。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5955.65億元,是1958年的42倍,年均增長7.9%;財政收入達到703.88億元,是1958年的151倍,年均增長10.8%。其中2003-2007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8%,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2%。今年前三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3.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2個百分點。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1958年三次產業結構為51.8∶27.7∶20.5,2007年調整為20.9∶40.7∶38.4,實現了產業結構總體上從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的重大轉變。全區城鎮化水平由1958年的9.47%提高到2007年的36.24%,城鎮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3.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突飛猛進。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2970.08億元,是1958年的856倍;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42萬公里,是1958年的6.9倍,其中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通車里程達到1879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1.13億噸,是1958年的38.4倍。
4.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廣西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各項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200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目前已成功舉辦五屆。2007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92.8億美元,其中出口51.1億美元,分別比1958年增長179.9倍和98.7倍。
5.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區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2007年完成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是1958年的37.4倍。民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創作了民族音畫《八桂大歌》、壯族舞劇《媽勒訪天邊》等一大批劇目進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五個一工程獎」。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造就了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
6.城鄉居民生活蒸蒸日上。2007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200元,是1978年的42倍,年均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24元,是1978年的27倍,年均增長12.0%。全區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面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未解決溫飽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100萬人減少到2007年的68.9萬人,邊境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7.各民族團結進步和諧發展。黨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民族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不斷壯大,少數民族參政議政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成為社會風尚,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全區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良好局面。
『叄』 最新科技成果有哪些 科技新成果有哪些
1,美大學成功研發可模擬人腦信息傳遞半導體技術。
2,美科學家創造出低成本自我組裝內紙片機器人。
3,科學家正研究容用激光來探測半英里外的爆炸物。
4,美軍欲用3D列印食物取代士兵現食用口糧。
5,日京大成功研發新材料鋰電池壽命將延長超6倍。
6,日本兩大機場再次挑戰機器「認臉」實驗。
7,日本超級計算機「京」成功用於抗癌葯物研發。
『肆』 廣西造價成果文件報送審核通過了發現造價弄錯了怎麼修改
重新報送,重新審核。
『伍』 廣西戰役的成果
解放廣西戰役,歷時30餘天,殲敵17萬餘人,消滅了統治廣西25年、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一時、堅決反共的國民黨新桂系,解放了廣西。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具有重大意義。由於新桂系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強的地方軍閥勢力,又由於新桂系在當時是主持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集團,這樣一個集團的覆滅,極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國民黨軍,大大動搖了這些省份國民黨軍的軍心,促使好些地方的國民黨軍因而放棄抵抗或和平起義(如雲南起義等),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歷史進程。
『陸』 農業新成果有哪些
我國農業科研取得新進展,涌現出一大批新成果並加快示範應用。以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和轉基因三系雜交抗蟲棉為代表的現代育種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
『柒』 求!以小見大,展示廣西成立50年來的建設成就作文 急~~~
我的廣西情愫,知道嗎?
廣西,50年了。50年,我們一個人的半生,在廣西母親這里演繹的絕非如簡單人生般能在三生石上寥寥數筆刻完的。
請讓我來告訴你,我的廣西情愫吧。
這幾年,廣西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取得了喜人的成就,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結構挑戰取得重大進展;開放合作日益擴大;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總體小康。在這之中,我學會了用心觀察我親愛的廣西,感受她強大的生命力與堅韌不息的攝人精神。
我沒有什麼大氣、磅礴的話語去形容那種刻入骨髓的令著我折服的記憶,因著是女子,一種細膩的心思和感受與生俱來,廣西的變化,柔情的訴說她,何嘗不可!
身心都是廣西賦予的孩子,我輾轉在廣西母親的懷抱里生活。這其中,不經歷過如何得知。
廣西母親和我說桂林是個美麗的城市。我同意的微笑點頭,因為我第一聲啼哭響起在廣西桂林的蔚藍天空下,是的,桂林人連身上都顯現著一種靈氣,從那些山,那些水,那些美妙的生靈處吸取;從那些躍動活潑的身形,那些旅遊勝地歷史的光華,那些穿越時間與空間繞梁不絕的山歌中掘汲。青峰,倒影,竹筏,漁鷹,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我鍾愛的灕江啊,比心靈更清澈,比人生更純凈;我遊玩的陽朔街巷啊,有蝴蝶,花朵,水流,國際友人溫暖笑容的點綴從未失去過自然絕美;還有那日月雙塔交相輝映,夜間閃現這兩座寶塔神秘的光亮,總讓我流連忘返深陷其中;以及現代的中心廣場,解放大橋,南北火車站,在我眼裡也如一個青年般成長,未見她的初露身姿卻也可以想像成長的倔強。
可是,小時候,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那個曾經的桂林,我不曾遇見過的桂林。她說,親愛的寶貝,始設桂林市,是在1940年,在1949年11月22日桂林才解放,為廣西直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那時候,一切都很自然,沒有現代的繁華。甚至還有戰爭時代遺留的傷疤。山頭多是不知名的或烈士或落跑者或無辜者的墳墓,水中是為生計使勁排放的污跡,而那時的城市卻已被鄉村朴實的農民們嚮往追尋。廣西母親用他宏大的胸襟,勤勞的雙手,洞察事態的眼睛不停的努力的裝點桂林。經過精心雕琢的旅遊城市在一代又一代的子民的關注下閃亮地坐落在廣西的東北部,響徹廣西,震動你我!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為求學,廣西母親帶領我來到玉林,這座迅速發展的城市,城市雖小,卻承載了我厚重的青春。經濟活了、道路寬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玉林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歷史變革的經歷者和見證人。在這里,我親身參與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第十一屆區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那是一段怎樣的回憶啊!我校的志願者每天的排練,重復,流汗,辛苦著卻鬥志高昂熱情高漲,只為奉獻一台精彩的演出,為廣西四年一屆的體育盛會送上滿滿沉沉的祝福,希望廣西母親的體育事業如母親的發展般走向豐收和輝煌。在玉林的這兩年,我注視著玉柴這中國最大的、具有中國民族品牌的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出口基地的發展。她給我的感動不只一點點,她所創造的一項項工程被人們說成神奇。 作為學校的一個編輯,我為寫稿親自去接觸了很多玉柴員工,了解了玉柴在玉林人們心中的地位,在玉林的地位,在廣西的地位。一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將會是推動城市全面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廣西這個日益茁壯成長的後備軍-----玉林,正以一種我們都可見的可聞的強大說服力與號召力告知我們廣西的變化,廣西的希望。
柳州,是我去的次數比較多的一個城市,因為男朋友在那裡讀大學,所以我就有了比較多的機會去看這個由「酸雨之都」轉變過來的環境優良城市。我所了解的柳州是我國西部工業重鎮,汽車、冶金、機械是全市的三大支柱產業。由於過去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未能足夠重視環保,二氧化硫等廢氣排放過多,柳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全國四大「酸雨之都」之一。在環境治理中柳州繼續採取多項措施加強環境治理、完善環保設施、推進城市改造建設,以進一步優化人居和創業環境:一是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二是加強重點污染源的治理,實施企業搬遷改造工程;三是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實施百億投資城建美市工程,著力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新形象;五是積極推進改制企業職工危舊房集中區改造。
當我去柳州的時候,寬廣的街道,美麗的公園,與留須的奇特樹木植被讓我難以想像曾經這座城市的酸楚。一把刀,經過不斷的磨礪就會變得鋒刃無比;一個人,經過無數的鍛煉就會變得堅強勇敢;一個城市,經過不盡的修整就會變得美麗富饒。正因為這樣,廣西母親對柳州才會引以為傲,她的每一片土壤都是她用時間與乳汁澆灌出來的聖地,豈能不為之動容!
不管過去如何,今天總是充滿著奇跡與生機,明天也絕對希望滿滿、自信滿滿。
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八桂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十五」以來,廣西各族人民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治權利,牢牢把握發展這一主題,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激發和調動全社會的創業積極性,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
我是偏愛旅遊的,我熱愛行走,特別是行走在廣西的寬廣大地上,有一種踏實感,安全感。而在廣西的溫暖中行走,感知廣西的變化發展是件不可言喻的興奮激動之事。之後我去了南寧----廣西的首府,去感受了現代大城市的風采;去了貴港----最能看到廣西「水運復興」軌跡的地方,去接受如水之順理成章的復興;去了北海----廣西新速度發展的外向區,去目睹北部灣畔璀璨明珠的光亮……我將繼續我的廣西之旅,去看廣西走過的路程。
廣西,14個市,50年的變化就在這14個騰飛著的城市顯現著,廣西城市的發展即是廣西發展的基石。史跡斑駁了記載的書頁,卻讓前進的路途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明了。50年的慶典,就如一個盛大的聚會,這個喜慶的聚會上廣西兒女都想獻上祝福的禮物,「廣西創造」的充分宣傳使我們看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的創新歷史和創新成果。發揚這種創新精神當然義不容辭。
《少年中國》歌詞中有這樣一段:少年強那中國一定也很棒,吸收五千年的磁場,有傳說中的神奇與積蓄的鋒芒,一根傲骨無法隱藏充滿智慧的力量。少年強那中國一定也很棒,散發五千年的磁場,習慣了後發制人贏了還說承讓,帶著無限夢想和希望像條龍一樣飛翔。廣西就是中國的少年,少年強,中國還會弱嗎?
廣西50歲生日快樂!衷心祝福廣西母親發展越來越好!
『捌』 中國最新成果是什麼
神六上天
『玖』 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科技新成果、新產品
掃地機
洗碗機
吸塵器
凈化器
『拾』 現代科技新成果有哪些
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生物界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及物質存在,它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與周圍的生物作「鄰居」,這些生物各種各樣的奇異本領,吸引著人們去想像和模仿.人類運用其觀察、思維和設計能力,開始了對生物的模仿,並通過創造性的勞動,製造出簡單的工具,增強了自己與自然界斗爭的本領和能力. 人類最初使用的工具——木棒和石斧,無疑是使用的天然木棒和天然石塊;骨針的使用,無疑是魚刺的模仿……所有這些工具的創造、生活方式的選擇都不能說是人類憑空想像出來的,只能說是對自然中存在的物質及某種構成方式的直接模擬,是人類初級創造階段,也可以說是仿生設計的起源和雛形,它們雖然是比較粗糙的、表面的,但卻是我們今天得以發展的基礎. 在我國,早就有著模仿生物的事例.相傳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我們的祖先有巢氏模仿鳥類在樹上營巢,以防禦猛獸的傷害;四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見飛蓬轉而知為車」,即見到隨風旋轉的飛蓬草而發明輪子,做有裝成輪子的車.古代廟宇中大殿之前的山門的建造,就其建築結構來看,頗有點像大象的架勢,柱子又圓又粗,彷彿像大象的腿. 我國古代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對於絢麗的天空、翱翔的蒼鷹早就有著各種美妙的幻想.根據秦漢時期史書記載,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發明了風箏,並且應用於軍事聯絡.春秋戰國時代,魯國匠人魯班,本名公輸般,首先開始研製能飛的木鳥;並且他從一種能劃破皮膚的帶齒的草葉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鋸子.據《杜陽雜編》記載,唐朝有個韓志和,「善雕木作鸞、鶴、鴉、鵲之狀,飲啄動靜與真無異,以關戾置於腹內,發之則凌雲奮飛,可高達三丈至一二百步外,始卻下.」西漢時期,有人用鳥的羽毛做成翅膀,從高台上飛下來,企圖模仿鳥的飛行.以上幾例,足以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鳥類的撲翼和飛行,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這也是最早的仿生設計活動之一.明代發明的一種火箭武器「神火飛鴉」,也反映了人們向鳥類借鑒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