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胡翼青的教學成果
1、專業主幹課: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廣告學基礎、傳播學概論、廣告創意、廣告文案寫作
2、專業基礎課:基礎寫作、外國文學、社會心理學
3、全校公選課:西方傳播學思潮
4、選修課:消費行為學、傳播學名著選讀 作為第四完成人的教改項目「抓好實踐教學環節,培養高素質新聞人才」獲得了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以及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作為第四完成人建設的課題「新聞寫作」獲得江蘇省二類優秀課程。
自2003年以來,連續三次獲得南京大學「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入圍獎。
曾獲得1998年南京大學獎教金三等獎。 A.1999年以來撰寫的專著及教材:
1、《傳播學科的奠定:1922-1949》,獨著,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12。
2、《再度發言:論芝加哥學派傳播思想》,獨著,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7。《國際新聞界》、《當代傳播》等雜志發表了王怡紅研究員、吳飛教授等學者的書評,有較好的社會反響。該書獲得南京大學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3、《受眾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第二作者,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4、《傳播學:學科危機與範式革命》,獨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該書出版後,《中國圖書評論》、《學海》、人民網、中華傳媒網等多家媒體發表了陳力丹教授等學者的書評,對該書以較高的評價。
5、《深度報道原理》,第二作者,新華出版社,2001。該書獲得2003年南京大學優秀社會成果二等獎。
6、《新聞采訪與寫作》,第二作者,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7、《通訊寫作》,第二作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
8、《民生新聞概論》,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9、《全球中產階級報告》,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0、《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1、《新聞寫作教程》,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教育部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3、《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修訂版)》,參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4、《網路新聞事業管理》,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5、《新聞采訪與寫作》,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秀教材獎。
16、《廣告文案寫作教程》,參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7、《網路傳播概論》,參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8、《網路記者》,參編,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
19、《中國實用文秘大全》,參編,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B.工作以來發表的主要論文(未作說明的文章均為獨署):
1、「雙重學術標準的形成:對批判學派『夭折』的反思」, 《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8年第7期。
2、「流言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8年第3期。
3、「交流抑或控制:對傳播內涵的再思考」,《現代傳播》(來源期刊,核心),2008年第1期。
4、「人本主義範式的興起:論傳播學的科學革命」,《淮海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3-4期。
5、「互聯網上的使用與滿足——一項關於大學生網路使用的實證研究」(第一作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6、「無影無形的統治——讀《技術壟斷》」,《博覽群書》2008年第4期。
7、「論傳播研究範式的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兼論中國傳播學30年來的得失」,《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7年第4期。
8、「在希望的田野上:新聞傳播前沿課題」學術研討會綜述」,《新聞大學》(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4期。
9、「論民生類法制節目的傳播形態」,第一作者,《新聞記者》(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9期。
10、「大眾傳媒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念的傳播效果分析」,《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5期。
11、「從芝加哥學派到結構功能主義:論拉斯韋爾的思想轉型——兼論美國早期傳播思想發展的歷史動因」,《中國傳媒報告》,2007年第4期。
12、「傳播學四大奠基人神話的背後」,《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4期。
13、「傳播技術與文明變遷:傳播學的永恆母題——基於傳播學科的思考」,《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7年第1期。
14、「媒介素養與傳播效果研究——基於大眾傳播理論創新的思考」,《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6年第6期
15、「試論社會學芝加哥學派與傳播學技術主義範式的建構」,《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6年第8期。
16、「網路交往行為:一項基於不同階層的比較研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二屆網路傳播學年會提交論文。
17、「我國傳媒與建設小康社會——基於發展傳播學的思考」,《揚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18、「媒介學習型組織:現狀與對策」,《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19、「對數碼溝研究的質疑」,第二作者,《廣播電視大學報》,2004第2期。
20、「論網際空間的『使用—滿足』理論」,《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6期
21、「新聞工作者的視角:WTO與中國大陸媒體」,第一作者,《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5期。
22、「受眾觀念變化對傳媒發展的挑戰」,第一作者,《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3期。
23、「對當前平民化報道的反思」,《新聞知識》,2003年第4期。
24、「對報紙廣告的再認識」,《新聞知識》,2002年第4期。
25、「深度報道的文體說與旨趣說」,第二作者,《新聞知識》,2001年第12期。
26、「論深度報道的整合」,《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7、「試論21世紀受眾在傳播中的地位」,《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0年第4期。
28、「傳播學學科地位的再認識」,《南京大學學報》(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5期。
29、「新聞寫作研究的新嘗試」,《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3期。
30、「網路的傳播學思考」,《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4期全文轉載。
31、「論傳播的經濟功能」,《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1999年第2期。
『貳』 楊俊的獲獎情況
1、論文《誠信:現代公共關系的靈魂》2004年12月獲得2003年度「公關與信用安徽」徵文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安徽省公共關系學會;該論文2004年8月又獲得「新世紀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發現》雜志、北京國際交流中心;
2、論文《構建以<西遊記>文化為主框架的連雲港城市文化》2006年12月獲江蘇省社科聯2005年度「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二等獎;
3、論文《新思想新體系新方法——關於高職高專<公共關系學>創新教學新探》2007年2月獲中國公關核心期刊《公關世界》2006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4、主持教學成果——「高職高專《公共關系》創新教學實踐」,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安徽省教育廳,2008年10月。
5、論文《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高職公共關系學創新教育與課程體系改革新探 》於2008年10月獲得「中國·安徽職教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
6、擔任副主編的《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於2008年9月獲得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7、論文《基於國家精品教材建設下的高職公共關系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獲得優秀高等公共關系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2009年3月。
8、主持《公共關系學》於2009年9月獲得安徽省精品課程榮譽。
9、論文《探索高職財經類院校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解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辦學模式》於2009年9月獲得教育部職業與成人教育司、中國職教學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聯合舉辦的全國第11屆職業教育論文三等獎;
10、論文《中職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於2009年9月獲得教育部職業與成人教育司、中國職教學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聯合舉辦的全國第11屆職業教育論文三等獎;
11、論文《基於國家級精品教材建設下的高職高專<公共關系>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於2009年9月獲得教育部職業與成人教育司、中國職教學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聯合舉辦的全國第11屆職業教育論文優秀獎。
12、論文《整合、融通、變革與創新——信息技術與<公共關系學>課程整合新探》於2010年1月18日獲得蕪湖信息技術職業學院2009職教論文特等獎。
13、全國高等學校公共關系課程教學觀摩比賽二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2010年7月。
14、多媒體課件《新型實用公共關系教程》,全國高等教育公共關系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2010年7月
15、論文《基於網路環境下的公共關系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與教學制度建設」專題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2010年11月;
16、主編教材《新型實用公關實踐教材》獲得全國第二屆基礎課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0年10月。
26、《基於職業能力本位的6+1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以精品課程<公共關系學>為例證》,安徽省高等教學成果一等獎,安徽省教育廳,2010年10月。
17、《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創新》,安徽省高等教學成果三等獎,安徽省教育廳,2010年10月。
18、論文《基於能力本位的「6+1」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獲2010全國職教優秀論文二等獎,教育部職教研究中心、中國職教學會、《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雜志社,2010年10月。
19、論文《高等職業教育精品課程思考》獲2010全國職教優秀論文優秀獎,教育部職教研究中心、中國職教學會、《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雜志社,2010年10月。
20、論文《基於職業能力本位的6+1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獲2010年度職教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2010年10月。
21、論文《信息技術在<公共關系實務>課程中的應用》獲得2010全國「虛擬技術與職業教育」論壇二等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教師資專業委員會,2010年11月。
22、課題《網路化背景下基於能力本位的「6+1」高職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以精品課程<公共關系學>建設為例證》獲得2010年 優秀課題獎,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2010年12月。
23、論文《<公共關系學>課程立體化、數字化教學改革與創新建設》獲得全國「十一五」教科研成果一等獎,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社,2011年7月。
24、主編《新型實用公關實踐教程》獲得2009年1月——2010年12月優秀研究成果著作二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2011年7月26日;
25、論文《科學 人文 藝術——公共關系教學與高校素質教育》獲得2009年1月——2010年12月優秀研究成果論文三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2011年7月26日;
26、論文《公關危機新探》獲安徽省2009——2010年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安徽省社科聯,2012年4月;
『叄』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關於文秘專業,還有寢室方面。學校是怎麼樣的。 越詳細越好!謝謝哈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辦學起源於1910年蕭文紹創辦的處州種植學堂,建校基礎是創辦於1953年的省部級重點中專浙江林業學校和創辦於1977年的省屬浙江麗水商業學校,2000年12月合並組建升格為高職院,2007年6月通過教育部專家組評估,被確定為「全國優秀高職院校」,2008年8月,通過競爭性申報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浙江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學院現佔地470畝,校舍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500多萬元;現有教職工39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103人;學院下設環境工程、機電信息、財貿管理、人文藝體四個分院,設置33個高職專業,在校生7500人。近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達到98%以上。
學院堅持就業導向,不斷創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目前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園藝、園林)、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8部、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單位、省級重點、特色專業7個、省高校精品課程12門、省新世紀教改項目12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重點教材18部、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1支、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省高校中青年專業帶頭人 4人、省高校教壇新秀3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11人。2006-2010年,學生在全國、全省大學生學科(技能)10餘項比賽中,獲獎356項,總體成績居於全省高職院校前列。以典型引領為重點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顯著,涌現出了「 2007年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首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百名就業創業之星」、「浙江省道德模範」、「浙江省綠色公益使者」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學院高度重視社會服務工作,構建起了以學院為輻射源,與政府、企業、農村、校(所)四方攜手的合作服務平台。在城市綠化、旅遊發展、勞動力轉移培訓、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成績突出。近幾年來,校企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承擔橫向課題100餘項,獲國家、省、市級科技進步獎、星火獎、豐收獎10多項。其中《構建「專業—基地—農戶」教學平台 培養創業型新農民》項目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填補了麗水市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空白。
在以後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師生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繼續秉承服務「三農」的辦學宗旨,發揚「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和「樹木樹人、行知並進」的校訓精神,把學院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省級示範性高職院。
『肆』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
學院設有10個二級學院,開設了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物流管理、數控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等50個以工科為主,文、經、管應用科類協調發展的高職專業。
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光電顯示技術、物流管理、電子商務
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投資與理財、會計、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文秘、人力資源管理等等。
教學成果
學校現有國家示範性重點專業6個,國家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7個,省級示範專業12個,省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3個,福建省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質量評價位列全省第一的專業18個。
高等職業學校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1個;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範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9門,省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8本,特色工作頁19本;省級高職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2個,省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6個。
省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5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1個,省級現代學徒制項目7個,省級「二元制」改革專業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教學名師10名,省級專業帶頭人16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漳州職業技術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簡介
『伍』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和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截至2014年9月,學院有教職工近70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89人,雙師素質教師達83%以上,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0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省「青藍工程」優秀骨幹教師20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高建寧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李暢)
省級教學團隊(3個):會計學省級教學團隊(高建寧)、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團隊(王兆明)、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李暢)
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一覽表 序號 團隊名稱 專業帶頭人 專業骨幹教師 1 審計實務專業教學團隊 楊曉華 廖江平、朱慶仙、余江濤、黃莉娟 2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 戴桂榮 歷麗、李同琴、黃浩嵐、沈俊偉、廖艷琳 3 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施永霞 劉正勝、王麗、趙建梅、孫玲 4 會計與審計專業教學團隊 程 曙 孫迎芬、蔡萬程、肖少平、萬里 5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操 陽 李衛華、高文華、尹微微、姚潔、張偉傑、王瑋、徐凱 6 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團隊 周 峰 韓軼強、鄭偉、劉艷、李晶、王文麗 7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王惠琴 侍文庚、張雪平、李霜、許震 8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教學團隊 周安寧 李玥、謝惲、許善明、孫愛華、熊俊、程欣、宋勤華、林潔、胡鳳儀 9 金融專業雙師教學團隊 陳 星 徐桂華、李建、蔣建成、吳宗金 10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錢廷仙 王桂花、王春艷、丁德波、丁天明)、謝忠贇 11 法律事務專業教學團隊 劉惠芹 崔玉隆、王芳、陳瑤 12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石曉燕 陸小香、唐東霞、韓麗萍、王曉梅、胡琳琳、王爽、葛偉麗 13 文秘專業教學團隊 生素巧 王卉、溫惠宇 14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朱曉紅 汪長禮、耿立進、封峰 15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胡 強 楊財根、尚群、何鄭瑩、王伯啟 16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 王若梅 姜英俊、李志勇、孫全軍、馮秀紅、李苑 17 空中乘務專業教學團隊 王春華 張源員、倪凌、蔡紅艷 18 日語德語專業教學團隊 肖 震 凌紅、李雲、趙卓 19 涉外旅遊專業教學團隊 錢 進 琚勝利、王輝、任靜、徐婷 20 環境藝術專業教學團隊 蔡麗芬 白艷萍、錢俊秋、周曉、徐敏 21 動漫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王 偉 李舒妤、張偉博、黃文靜、周龍 22 視覺傳達專業教學團隊 丁 勤 丁亞祥、王樂、侯磊 23 工業造型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趙 儷 李明輝、李姝、耿廣可 24 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團隊 吳洪貴 李曉峰、李向紅、馮憲偉、劉巧曼、程玲雲、張澤 25 軟體與移動商務教學團隊 羅曉東 高潔、李良、錢昌明 26 智能網路專業教學團隊 裴 勇 李暢、韓玉君、高宇、王亮、張穎 27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蒙樹森 李春彪、高成月、高雲華 28 汽車專業教學團隊 李漫江 董李江、馮曉樂、常江雪 29 製冷空調專業教學團隊 嚴衛東 崔建寧、朱穎、馬騫、劉保彬 30 食品安全與營養專業教學團隊 李小華 楊愛萍、蔣彩雲、石雪萍、陳寶宏、汪洪濤、吳曉紅、陳成、余芳 31 高爾夫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鄧 雷 馬兆富、李鵬、吳國棟、婁國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9月,學院有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專業1個,省五年高職示範專業1個;國家示範(骨幹)重點建設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財支持建設專業群4個,8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課程3門,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8部,省級精品、重點建設教材(含立項)19部;建有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大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企業投入設備共建實訓基地。
省級品牌專業(2個):會計、國際貿易實務
省級特色專業(6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食品營養與檢測、物流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
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專業(1個):電腦藝術設計
省五年高職示範專業(1個):製冷與冷藏
國家示範(骨幹)重點建設專業(4個):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物流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
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會計、國際貿易實務
省財支持建設專業群(4個):會計專業群、旅遊管理專業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群、食品營養與安全專業群
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基地(1個):「以創業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
精品課程 項目名稱 課程名稱 國家精品課程 《會計學原理與技能》(2007年) 國家精品課程 《現代物流管理》(2007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財務會計分崗核算》(2010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國際商務單證業務處理》(2010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環境藝術項目設計》(2010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2008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現代市場營銷原理與應用》(2008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基礎會計學》(2006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現代物流管理》(2006年) 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課程 《進出口貨物報關(高起專)》(2011年) 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課程 《南京實地導游》(2009年) 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課程 《國際貿易》(2007年)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會計學原理與技能、現代物流管理
精品教材 項目名稱 教材名稱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精品教材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用教程》(第三版)(2009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
立項建設精品教材 《市場調查與預測》(2011年) 《現代物流管理》(2011年) 《實用經濟法》(2011年) 《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 《財務成本管理》(2011年) 《廣告原理與實務》(2011年) 《商務單證實務與實訓》(2009年) 《老年運動與保健》(2009年) 《基礎會計學》(2007年) 《現代營銷技能訓練》(2007年) 《審計實務》(2005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
評優精品教材 《畢業論文寫作指南》(2009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用教程》(第三版)(2009年) 《現代市場營銷原理與應用》(2008年)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 《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就業創業指導》(2005年) 實訓基地 流通現代化實訓基地 2005年 江寧校區 中央財政支持 食品安全與營養實訓基地 2008年 江寧校區 中央財政支持 數字媒體與現代商務實訓基地 2008年 江寧校區 省財政支持 江蘇經貿·中銳汽車技術服務實訓基地 2008年 光華校區 校企合作 老年產業人才培養實訓基地 2009年 光華校區 省財政支持 江蘇經貿·三菱重工中央空調技術培訓基地 2010年 光華校區 校企合作 連鎖經營生產性實訓基地(江蘇經貿·華潤蘇果光華路購物中心) 2010年 光華校區 校企合作 現代服務業專業群綜合實訓基地 2012年 江寧校區 省級高職實訓基地(綜合型) 教學成果 截至2014年9月,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基於校內產教園區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方案重構課程重塑能力再造——「兩重一再」工程的改革創新與系統推進
江蘇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獲獎統計(部分)
年份成果名稱等次成果主要完成人2013年依託園區,高職商貿類專業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特等獎薛茂雲、錢廷仙、沈躍雲政行校企社聯動共育涉老專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一等獎石曉燕、陸小香、唐東霞高職特色「四三三」創業素質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一等獎譚忠、崔建寧、宋逸成高職數學課程系統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沈躍雲、馬懷遠、查進道2011年「兩重一再」工程的系統推進與實施二等獎李暢、劉登輝、劉鳳雲以創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創新實踐二等獎譚忠、崔建寧、宋逸成2009年「兩重一再」工程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劉鳳雲、李暢、劉登輝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戈雪梅、周安寧、宋勤華2007年經貿類高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二等獎周家華、王兆明、高建寧學院是中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江蘇省高職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單位、江蘇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江蘇省商會和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單位。 學校榮譽 學院是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高校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首批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校。2010年,學院被評為國家示範(骨幹)高職院校。 截至2014年9月,學院有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個):江蘇省食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流通現代化感測網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十一五」期間,學院教師共承擔省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66項,其中准國家級項目5項,實現了國家級課題立項的重大突破。承接橫向課題52項。
「十一五」期間,學院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1047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共209篇,被新華文摘轉載1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5篇,被EI收錄論文6篇、SCI收錄論文9篇。同時,知識產權有了新進展,專利申報2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1項。學院科研發展經費投入逐年增加,累計撥款達330萬元,同時,廣大教師承接的各級各類縱橫項科研課題的到賬經費達300萬元。
2008年,學院教師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93篇;2009年,學院教師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19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約佔15%。2010年,學院教師共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65篇,其中核心期刊佔18%。
江蘇高校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層次」的戰略思考(顧坤華、論文)、系統均衡江寧區「三創」載體產業架構研究(王駿、研究報告) 學術期刊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雙月刊。原稱《江蘇商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9月。2001年,一度更名為《江蘇市場經濟》。
主要刊登經濟、管理、法律、教育等領域研究論文,欄目有「經濟研究」、「管理探索」、「企業文化研究」、「經濟與法」、「現代服務業研究」、「文化與傳媒」、「工作與學習」、「教育研究」、「教學探討」等。
為江蘇省一級期刊、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9月,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設有7個書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自修室、1個報刊閱覽室,閱覽室座位2400個,報告廳座位580個,館藏文獻信息資源豐富,逐步形成涵蓋學院13個專業群,並在經濟、管理、旅遊、藝術等學科領域具有優勢的特色館藏體系,其中電子資源包含CNKI中文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學位論文庫、萬方期刊論文庫、萬方會議論文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資源庫、超星電子圖書、金圖電子圖書、EBSCOhost、Springerlink、國研網、讀秀學術搜索、中經網、人大復印資料、愛迪克森網上報告廳等。為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JALIS(江蘇高等學校文獻保障系統)和江寧地區高校圖書館聯盟的成員館。
『陸』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有文秘專業嗎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祖國西南工業重鎮廣西柳州市,是1998年全國首批國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是全國100所、廣西僅有的2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學校由柳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實行區市共管。
學校佔地面積75.3萬平米,固定資產總值約8.2億元,圖書75萬冊。擁有國家級示範實訓基地10個,自治區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5個,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4個,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建設實訓基地2個,柳州市級千萬元實訓基地2個,校內外實訓基地總共142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9個,是全區實訓條件最為先進、功能最為齊全的高職院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高職生近1.2萬人,教職工近800人,其中專任教師600多人,雙師素質專任教師44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教師314人,高級職稱專任教師23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6人,是廣西擁有國家級、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和教學名師人數最多的高職院校。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環境與食品工程學院、財經與物流管理學院、貿易與旅遊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學院等9個教學院部,開設有57個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10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15個,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3個,自治區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5個,自治區級精品專業1個,自治區級優質專業14個。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自治區精品課程27門,參與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5個,主持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自建校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8個。擁有國家級教學成果6項,是廣西擁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最多的高職院校。
學校設有職業技能鑒定所,開展機電、汽車、計算機、經濟、藝術類等40個工種的初、中和高級職業資格的鑒定培訓,積極為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服務、技術研發服務等,每年培訓和技能鑒定近2萬人次。
『柒』 威海職業學院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好
『捌』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有文秘專業嗎
沒有文秘專業。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有以下幾種專業。
省級特色專業: 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
校級特色專業: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國家骨幹專業:葯學
省級特色專業:葯學、園林技術
校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食品加工技術、葯品質量與安全
國家骨幹專業:護理
教育部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護理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護理實訓基地
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護理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助產
國家骨幹專業:醫學檢驗技術
省級特色專業:醫學檢驗技術
校級特色專業:醫學影像技術
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模式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醫學影像技術
校級重點專業:康復治療技術
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康復治療技術
省級精品專業:會計
國家骨幹專業:會計
省級高職高專教改示範(精品)專業:會計
省級特色專業:旅遊管理
中美合作辦學專業:會計、市場營銷
國家首批增設特招專業: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
國家骨幹專業:電子商務、物聯網應用技術
全國首批特設特招專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廣告設計與製作
省級特色專業:電子商務
『玖』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校內專任教師331人,校內兼課教師131人,校外兼職教師179人,校外兼課教師 15人。專任教師中正高專業技術職務32人,副高專業技術職務93人,高級職稱佔比達到28.08%;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達254人, 具有「 雙師」 素質教師達266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名師4名,省級專業帶頭人17名,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5人,省級優秀教師3名,湖州市「1112」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文秘專業教學團隊(徐可)
省級教學團隊: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教學團隊(李天真)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張建榮)
省教學名師: 姓名入選時間曾益坤 2010年 李天真 2007年 嚴峻 2008年 金雁 2009年 資料來源: 省級優秀教師:張杏波 、朱偉芳、劉曉勤
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李天真、丁繼安、金雁、肖先波、潘百翔
市「1112」學術技術帶頭人: 姓名入選時間姓名入選時間陳時華 2015年 丁繼安 2005年 潘百翔 2015年 李天真 2006年 步雅芸 2014年 曾益坤 2005年 左希慶 2014年 高志宏 2006年 何彥虎 2014年 方東傅 2007年 肖先波 2013年 資料來源: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專業2個,浙江省示範重點建設專業4個,浙江省特色專業8個,浙江省優勢專業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浙江省高職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4個,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專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 、旅遊管理
浙江省示範重點建設專業 :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實務、文秘
浙江省特色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國際貿易實務、旅遊管理、物流管理、裝潢藝術設計、應用電子技術、文秘、 商務英語
浙江省優勢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國際貿易實務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秘書理論與實務、過程式控制制與自動化儀表、導游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省級精品課程:地基基礎工程技術、建築施工技術、SQL SERVER資料庫管理與設計實現、電子產品結構與裝配工藝、PLC與控制技術、感測器與檢測技術、Visual Basic工程設計、國際貿易實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儲、導游基礎、電子商務基礎、應用和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電算化會計等
國家級實訓基地:建築技術實訓基地 、現代物流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實訓基地
浙江省高職示範性實踐教學基地:商貿實訓中心 、國際貿易實訓基地 、汽車維修技術實訓基地、文秘實訓基地
教學成果: 名稱負責人獲獎類別基於人文素養與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楊群歡等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資料來源: 國(境)外合作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加拿大溫哥華社區學院等多所海外院校建立了友好關系,與台灣嶺東科技大學、台灣僑光科技大學締結友好合作關系,開展教師互派、交換生專業研修、青年夏令營等活動。
2014年,機電一體化技術及建築工程技術兩個專業與英國南埃塞克斯學院合作舉辦高等專科學歷教育項目兩項獲得教育部項目批准,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 政校企合作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商務貿易專業群與杭州東方電子商務園、湖州市多媒體產業園、蘇寧電銷產業園簽訂合作協議,構建園校合作人才培養平台;與吳興區、南潯區政府簽訂政校合作協議,構建政校合作專業建設平台;與行業企業合作成立湖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湖州市外語協會、湖州市外文與翻譯協會、湖州市電子商務協會等,聚集社會資源,推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合作企業涉及專業湖州艾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州簡沐服飾有限公司 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 互秀、娜拉等二十多家電商企業 電子商務 湖州喜來登溫泉度假酒店 酒店管理 浙江泰合建設有限公司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建築經濟管理 浙江旺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 久立集團 機電一體化技術 資料來源:
『拾』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好
一、優勢專業: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護理專業、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酒店管理專業、雕刻藝術與傢具設計專業。
二、學校概述: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管理、省市共建、順德政府投資興建的地方普通高職院校,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三、學校歷史及院系:
1、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始於1984年5年成立的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順德分校;
2、1998年6月,順德永強成人學院、順德李偉強醫護學校、順德成人中專學校和順德教師進修學校四校合並籌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3、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建立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4、2002年,學校遷入位於德勝東路的新校園。
5、截至2015年9月,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面積1749畝,建築面積超過51萬平方米;
6、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
7、設9個二級學院、1個部,開辦46個專科專業;
8、有教職工907人,全日制在校生1.57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