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研項目的成果形式具體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
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
4、發明專利
5、實用內新型專利
6、外觀設計容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
10、其他
② 技術成果 是什麼概念
技術成果 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技術方案。
③ 科技成果是什麼意思
所謂科技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簡介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機關(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門)認可,在一定范圍內經實踐證明先進、成熟、適用,能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或生態環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其內涵與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基本相一致,是無形資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科技成果」一詞頻繁地被人們所使用,並且也出現在有關科技成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上,然而對該詞卻沒有明晰統一的認識,從而造成了很多問題。「科技成果」一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詞,它是從「科學」一詞演化來的,在計劃經濟時期、市場經濟初期、市場經濟成熟期以及加入WTO後,它的內涵均有所不同。在新的時期,為了明確認識,把「科技成果」分解為「科學成果」和「技術成果」兩部分,並把「軟科學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圍之外。
④ 科技成果和科研成果的區別是什麼
個人理解:
科技成果一般指利用科學技術、理論等發明創造的用於實際應用的技術或產品,偏理工、應用;而科研成果指一般科學研究過程中創造的理論、方法、技術等。
不知對不對!
⑤ 工程技術成果
在實施深部資源研究計劃的過程中,我們研發的先進鑽探技術和鑽井地球物理測量技術經受了實踐的考驗,證明是實現地質和地球物理研究十分有效的技術手段。
·專門研製了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БY-15000鑽機,設計能力為鑽進井深15千米。在油壓達到400千克/平方厘米的條件下鑽機的提升能力為400噸,採用直流電機驅動可實現主要技術過程的無級調節,可實現鑽具的自動升降和給進,使鑽進速度提高好幾倍。
·研究和應用了原理上全新的鑽進方法,使井身結構的金屬耗量減少了80%以上(與油氣鑽井對比),減少了用水泥固定套管的時間損失,預防了難以克服的井內復雜情況,因此保障了鑽至很大深度的可能性。由於採用了最合理的徑向尺寸(214毫米)(應為215毫米——譯者注)鑽進,所以使成井的時間縮短了50%~60%。
·專門為超深井設計了岩石破碎工具、高可靠性的輕質合金鑽桿和能適應深井條件的井底動力機,其工作壽命超過了中深井中設計值的15%~20%,而在超深井中可超過70%~100%。還研製了耐高溫的低速渦輪鑽具,其穩定的工作轉速為80~200轉/分(鑽進中鑽桿柱不回轉或以最低轉速2~4轉/分回轉)。設計並應用了可向地表發送信號的井底渦輪鑽具控制裝置,如果沒有該裝置,井底動力機實際上不可能靠地表感測器實現過程式控制制,並鑽至8~9千米的深度。
·研製了可在井底通過水力把岩心送入貯存倉內的新型取心工具、不用水泥架橋便可在井壁上不定向地鑽出小徑新孔——清除井底大顆粒沉渣的新辦法,以及有效地防治井斜的專用技術等。
·為實現科拉超深井的進一步加深,採用了大量組合新技術。例如,為把套管下到8770米深處並加以固定,我們把套管分成四段下放,每段重140~150噸,長度2000米。研究了特殊辦法並開發了專用軟體確保成功對接,確定了保證最小曲率的專門方案,使套管柱可自由通過。為了固定套管柱,首次在高溫下(150℃)採用廣譜的簡化水泥砂漿,以提高水泥與套管的粘接強度。在固定好了的管柱上每隔100米裝有一個磁性和放射性標記物,以便在進行地球物理勘查時精確掌握物探結果的深度指標。
·由於套管的存在和保證了井身的垂直度,使鑽桿柱在井身中的運轉阻力幾乎下降了2/3,為鑽井繼續加深至14000~15000米創造了有利條件。
·研製開發了一批可在高溫(250℃)高壓(100兆帕)條件下工作的新型地球物理儀器,為進行具有世界水平的全面綜合研究提供技術保障。其中有聲學測井儀和分光計式伽馬測井儀,前者可研究聲學場規律並確定橫波和縱波在區間和層間傳播速度,後者可在250℃高溫和210兆帕高壓條件下進行精確的分光計測量。
總之,前蘇聯成功地按計劃完成了研製並應用新技術的任務,取得了對深部地殼和地幔綜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我們以深部研究計劃為基礎,藉助現代化技術和工藝手段開展大范圍綜合研究的方針是正確的。我們獲得的成果對許多國家的學者和專傢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因為他們可以根據超深井的資料在全球意義上進行更深入的綜合性地質研究。
⑥ 科技成果有哪些類型
科技成果可分為三大類型: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6)技術的成果擴展閱讀: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1]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在新的時期,為了明確認識,把「科技成果」分解為「科學成果」和「技術成果」兩部分,並把「軟科學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圍之外。
⑦ 技術成果簡介怎麼寫
所謂科技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向左轉|向右轉
凋零哥の睇359 | 發布於2016-05-27 01:23
評論
1 0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生命科學與醫學1.抗瘧抗癌疫苗研發獲突破全球每年約有78萬人被瘧疾奪去性命。經過24年研究,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抗瘧疫苗,在非洲7個國家進行的第三階段功效試驗今年終於被證實非常成功,對5—17個月嬰兒的有效率約為56%。預計該疫苗最早於2015年進入市場。12月,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能夠對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腫塊縮小80%。2.人體器官組織再生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3月,美國研究人員成功製造出人的尿道。醫生將其植入病人體內後,這根體外培育的尿道真的開始正常工作了。4月初,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的胚胎幹細胞人工培育出視網膜的雛形結構,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為復雜的生理組織。4月中旬,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動物的胚胎細胞培育出人體腎臟。這一突破有望讓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術中規避排斥反應風險。3.12月上旬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盡管人類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過傳遞信號改變一些人的大腦活躍模式,「誘使」知識經過視覺皮質。未來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人只需坐在電腦顯示器前等待把該技術「下載」到大腦里即可。天體物理4.發現太...
⑧ 什麼是科技成果
所謂科技抄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機關(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門)認可,在一定范圍內經實踐證明先進、成熟、適用,能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或生態環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其內涵與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基本相一致,是無形資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⑨ 崔兆傑的目前技術成果
⑴ 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分析儀--通過省級鑒定,居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有商品化樣機及生產技術可供轉讓。
⑵ TOC-2000型總有機碳分析儀--通過省級鑒定,居於國內領先水平,有商品化樣機及生產技術可供轉讓。技術關鍵為光催化氧化和催化加氫技術,具有性能穩定、靈敏度高、性能價格比高等優點。
⑶ 陽離子聚丙烯醯胺的生產技術--該技術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現已成型,可進行工業化生產,產品的性能指標與國內現有產品相比有較大優勢,可用於污泥脫水、造紙助留、皮革助劑等,有極其廣泛的應用領域。
⑷ 小清河等流域污染綜合規劃治理檔案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省級鑒定,居於國內領先水平。成果可用於流域污染源數據資料、規劃資料、污染治理技術等相關資料的管理與查詢,可為科研、管理、政府決策等提供技術支持,有極其廣闊的應用面和美好的應用前景。
⑩ 技術成果或者研發成果包括什麼
最重要的是原料,配方,工藝條件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