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手門面交易如何合理避稅
現在的過戶價格都上調了,你可以先去地稅打聽現在的最低過戶指導價格是多少,然後按照這個最低的過戶價格過戶,這樣就已經是最低的了,沒有其他的辦法
最低過戶指導價格*面積。商業用房徵收稅費是同差同全,比如營業稅徵收差額5.5%了,那個個稅也是差額20%,契稅3%,土地增值稅差額30%--60%;如果營業稅徵收全額5.5%,那個個稅全額20%,土地增值稅全額1%,契稅還是3%。夠清楚了吧?
商鋪算稅是要看地段的,北京的商鋪一個地段一個指導價,所以你得去當地的地稅去最低過戶指導價是多少,現在二環以里大部分是2.1萬(底商),其它地不清楚了,現在都是透明的,地稅局就按當地指導價走,做低不了
⑵ 我買了一個商鋪,如何少交稅
商鋪買賣稅費:買家支付的稅費
買方稅費:
1、房地產交易手續費:3元/平方米。
2、房屋登記費:550元/本(每增加一本證書按每本10元收取工本費)。
3、權證印花稅:5元/本。
4、印花稅:房屋產價的0.05%。
5、契稅:交易價(或評估價)×3%。
商鋪買賣稅費:賣家支付的稅費
賣家出售的時候,商鋪不論年限,都要交納以下幾種稅費:
1、房地產交易手續費3元/平方米。
2、印花稅:房屋產價的0.05%。
3、土地增值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每年加計5%)-有關稅金]×適用稅率速算公式。
B、不能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轉讓收入×90%)×30%。
4、個人所得稅:
據實徵收為(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20%,核定徵收為轉讓收入×7.5%×20%。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相當於個人凈收入。
5、營業稅及附加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為(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5.5%。
B、不能提供上手發票的,為轉讓收入×5.5%。
C、稅費為差額的5.56%
6、土地出讓金:
商業用途用房,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5%計收;商業路線價區段路的商業臨街宗地,加收路線價的10%;辦公用途用房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0%計收。
7、土地出讓金契稅:
按本次徵收土地出讓金價款的3%徵收。
⑶ 房產租賃稅如何合理避稅
避稅方法主要有:
1、定價轉移
轉移定價法是企業避稅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關聯的企業雙方為了分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和買賣過程中,沒有按照市場公平價格交易,而是根據企業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的方法。
2、虛設機構
虛設機構是指總部設在某國的國際投資者在「避稅地」設置一個子公司,然後把其總公司製造的直接推銷給另一國的貨物,在根本未經過「避稅地」子公司中轉移情況下,製造出一種經過子公司中轉銷售的假象,從而把母公司的所得轉移到子公司的賬上,達到避稅目的。
3、進入特殊行業
比如某些行業免繳營業稅: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婚姻介紹、殯葬服務,免繳營業稅。
(3)商鋪轉讓避稅擴展閱讀:
房屋租賃稅所含稅項的稅率:
1、營業稅的稅率為租金收入總額的5%,起征點為20000元;
2、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實際繳納的營業稅額的7%,但這個有地區之分,納稅人所在地是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建制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3、教育費附加則為實際繳納的營業稅額的3%;
4、房產稅則為租金收入總額的12%;印花稅是租賃合同總金額的0.1%,但不足1元按1元貼花;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出租房屋佔地面積乘以地段適用單位稅額來計算,地方教育附加按實際繳納營業稅稅額的2%來收。
5、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就是應納稅所得額的10%。但應納稅額則分兩種情況,主要分割點在每次/月收入是否超過4000元。
6、每次/月收入額不超過4000元(含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每次/月收入額扣除住房出租過程中繳納的稅費、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納稅人負擔的出租住房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再減去800元。
⑷ 房屋租賃公司怎樣合理避稅
1、正確劃分房屋和非房屋租賃價款
出租人在簽訂房產出租合同時,對出租標的物中不屬於房產的部分應單獨標明,而達到少繳房產稅的目的。出租人在租賃合同中能分別列明房屋租賃價款和非房屋租賃價款的,只要就房屋租賃價款部分按12%繳納房產稅。
需要注意的是,出租人可能從少繳房產稅的目的出發,刻意提高非房屋出租的價款,壓低房屋出租的價款以達少繳房產稅的目的。
對此,部分地方稅務機關已經聯合物價、房產部門根據地段出台的房屋最低租金計稅價格,如果出租人房屋租金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必須按照地稅機關的足底租金計稅價格繳納房產稅。
2、出租變倉儲
房屋出租這是指在約定的時間內將房屋轉讓他人使用的業務。倉儲是指利用倉庫、貨場或其他場所代客儲放、保管貨物的業務。房屋出租由出租人按租金繳納房產稅。而倉儲由保管人按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
在房產稅從價計征的稅負明顯低於從租計征的情況下,出租人可以變房屋出租為倉儲保管合同,而達到少繳房產稅的目的。當然,這個是有前提條件的,即承租人租賃房產的目的是用來堆放、儲存物品,如果不是這個目的,一般是不能這么做的。
從稅務角度是不存在風險的,但從出租變倉儲就為出租人帶來了新的經營風險,即出租人在倉儲合同下必須承擔貨物的保管責任,發生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一般承租人擬儲存的貨物屬於易保管且價值較低的情況下,才可行。如果倉儲的貨物價值量高,發生盜損的可能性較大,則該方案風險太大。
3、變出租為提供服務加出租
目前,出現了很多專門從事房屋租賃的公司,他們既出租房屋也負責為出租房屋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因此,利用物業管理合同規避房產稅的現象比較普遍。
出租人可以通過提高物業服務的收費,降低房屋租賃的價格來達到少交房產稅的目的。但出租房一般應有從事物業管理服務的經營范圍,且確實在出租房屋的同時也在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合理地利用物業管理服務收費來籌劃出租房產稅是合理的,但關鍵是這種方法在實際中往往被出租人濫用,導致惡意避稅行為的發生。
一般正規的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收費是必須取得物價部門的收費許可的,價格也是要審批的。因此,出租方刻意抬高物業管理服務價格,不僅得不到稅務機關的認可,還可能由於不按收費許可證收費而受到物價部門的處罰。
如果出租方純粹從逃避房產稅的角度出發,沒有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而和承租方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和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的,在發生糾紛時可能吃虧。
4、利用轉租政策
由於轉租方不是房屋產權所有人,因此,轉租方轉租房屋時,只要按轉租價款繳納營業稅,不需要繳納房產稅。
利用轉租進行租賃房產稅籌劃,出租人可以成立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將擬出租的房產先以較低的價格假設M出租給該資產管理公司,然後由該資產管理公司統一按市場價格假設H出租房產。這里由於轉租商貿公司銷售的增值稅一樣可以差額征稅,而轉租仍需要全額繳納營業稅的。
因此,該方案多出一道營業稅M×5%,節省一道房產稅(H-M)×12%,只有當H>1.42M時,該方案才可行。
由於出租房和資產管理公司是關聯企業,他們之間的出租行為是關聯交易,肯定要受到稅務機關的房屋出租最低租金計稅價格的制約,即使當地稅務機關沒有這個標准,稅務機關肯定也要進行相應調整,即M的值會發生變化,這種方案就不一定會成功,還會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但是,如果出租人是准備對擬出租房屋進行翻新、裝修改造後重新出租的話,出租人可以先將未改造的房屋先出租給資產管理公司,然後由資產管理公司對租入的房產進行裝修改造後再轉租,這種方案避稅是比較合理合法的,風險很低。
(4)商鋪轉讓避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自用房屋的房產稅是依據房產原值計算繳納的,稅率只有1.2%,而房屋出租的房產稅是依據房屋租金計算繳納,稅率是12%.出租房屋的房產稅稅率是自用房屋的10倍,而且12%的房產稅稅率相對於營業稅5%的稅率也是明顯偏高的。
⑸ 420萬商鋪買賣交多少稅
買賣商鋪成交總價420萬,雙方應交如下稅目:
出售方:
1、增值稅:應交增值稅=交易總價÷(1+5%)×5%=200000元
2、附加稅:=應交增值稅稅額×12%=24000元
3、個人所得稅:=(現交易總價-原購總價-合理成本)×20%
購買方:繳納契稅=交易總價÷(1+5%)×4%=1600000元
雙方各繳納印花稅:合同總價的萬分之五2100元。
(5)商鋪轉讓避稅擴展閱讀:
賣家支付:
賣家出售的時候,商鋪不論年限,都要交納以下幾種稅費:
房地產交易手續費3元/平方米。
印花稅:房屋產價的0.05%。
土地增值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每年加計5%)-有關稅金]×適用稅率。
B、不能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轉讓收入×90%)×30%。
個人所得稅:
據實徵收為(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20%,核定徵收為轉讓收入×7.5%×20%。
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相當於個人凈收入。
營業稅及附加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為(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5.5%。
B、不能提供上手發票的,為轉讓收入×5.5%。
C、稅費為差額的5.56%。
⑹ 商鋪過戶如何避稅
低合同價,能避就避。
「做低合同價」是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最常用的避稅方式。比如一套實際轉讓成交價格為60萬元的房屋,買賣雙方私下協商簽署協議後,遞交給房管局的過戶價則是以40萬元成交。這樣剩餘20萬元所產生的稅費就可以輕易地避掉了。
但是還是感覺您選擇正規的中介公司去操作
法中拍拍專做房產過戶
⑺ 二手商鋪交易如何利用公司合理避稅
二手商鋪交易是不能利用公司合理避稅的;原因是因為避稅雖然沒有違反現有法律法規,但其危害性卻不能忽視。主要危害性有:
1、避稅行為直接導致了國家稅收收入的減少。
2、侵犯了稅收法律法規的立法意圖,使其公正性、嚴肅性受到影響。
3、避稅行為的出現對於社會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誠信納稅受到威脅,造成守法經營在市場競爭上處於不利地位。
(7)商鋪轉讓避稅擴展閱讀:
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避稅行為,主要表現為通過轉讓定價進行避稅。轉讓定價是指跨國公司人為地提高或壓倒交易價格,通過所參股的關聯企業,把利潤從高稅區轉移到低稅區或避稅地,以此達到不納稅或少納稅的目的。
對避稅行為的規制,我國稅法規定,外商投資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交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所得額。
利用稅法本身存在的漏洞。利用稅法中的選擇性條文如增值稅購進扣稅的環節不同,房產稅的計稅方法(從租從價)不同;利用稅法條文的不一致、不嚴密,如對起征點、免徵額等;還有利用一些優惠政策沒有規定明確期限的,如投資能源、交通以及老少邊窮地區再投資退稅等,無時間限制。
⑻ 我想買了一套30萬的商鋪要交哪些稅費
商鋪稅費買家支付哪些:
1、房地產交易手續費:5元/平方米為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為11元/平方米
2、房屋登記費:550元/本(每增加一本證書按每本10元收取工本費)。
3、權證印花稅:5元/本。
4、印花稅:0.05%
5、契稅:交易價(或評估價)×4%。
商鋪稅費賣家支付哪些:
賣家出售的時候,商鋪不論年限,都要交納以下幾種稅費:
1、房地產交易手續費3元/平方米。
2、印花稅:房屋產價的0.05%。
3、土地增值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每年加計5%)-有關稅金]×適用稅率。
B、不能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土地增值稅=(轉讓收入-轉讓收入×90%)×30%。
4、個人所得稅:
據實徵收為(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20%,核定徵收為轉讓收入×7.5%×20%。
轉讓收入-房產原值-合理費用相當於個人凈收入。
5、營業稅及附加稅:
A、可提供上手購房發票的,為(轉讓收入-上手發票價)×5.5%。
B、不能提供上手發票的,為轉讓收入×5.5%。
C、稅費為差額的5.56%
6、土地出讓金:
商業用途用房,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5%計收;
商業路線價區段路的商業臨街宗地,加收路線價的10%;
辦公用途用房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0%計收。
7、土地出讓金契稅:
按本次徵收土地出讓金價款的3%徵收。
(資料來源:國土房管局)
⑼ 房地產企業商鋪租金收入如何合理避稅
一、利用台作開發方式合理避稅利用此方法可以通過經營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分紅收入在收入性質上可以相互轉化,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經營方式以減輕稅收負擔。例:甲公司擬投入資金200萬與乙公司合作開發一個商住樓項目。甲公司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與乙公司合作;1甲公司出資200萬與乙合作開發該商住樓,2甲公司可通過銀行把200萬元出借給乙公司參與該商住樓開發3甲公司可以採取投資入股方式參與該商住樓開發籌劃分析;現假定甲公司1年後中途退出該商住樓開發項目,經與乙公司協商分得現金40萬元。方案一:合作開發甲公司與乙公司合作開發該商住樓,1年後所得為40萬元,收入按稅法規定作為項目收入分利,由於甲公司出資金其收入不分攤任何成本。在公司分得40萬時,相當於公司將合作開發的商住樓中屬於自己的部分轉讓給了乙公司,轉讓價格240萬元,轉讓收入需繳納不動產銷售的營業稅及附加費、土地增值稅、印花稅、所得稅後方為所得。方案二;出借資金假如甲公司通過銀行將200萬元借給乙公司,利率為5%,1年後甲公司同樣收回40萬元,其作為利息收入應繳金融業營業稅及附加、所得稅後方為所得。方案三;投資入股,商務樓完工銷售後分回股利。由於甲、乙兩個公司稅率相同,公司40萬元稅後利潤不需補稅即甲公司所獲經濟利益為40萬元。籌劃結果;從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這三種方案單從節稅角度看,第三種方案為最佳。即甲公司將200萬作為投資入股,分回的40萬稅後利潤不需要補稅,成為甲公司實際獲得的經濟利益。二、利用股權轉讓方式合理避稅例;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在一海邊城市開發一幢五星級酒樓,出售給一外國投資者,開發成本18億元售價28億元,按規定此項業務應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約1.77億元(計算過程略)籌劃分析;該房地產開發公司可以先投資成立一子公司「某某大酒店」,酒店固定資產建成後,再將大酒店股權全部轉讓給外國投資者,則可免除上述稅款,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第一步;聯合其他股東共同出資,設立一控股子公司「某某大酒店」,某某大酒店擁有法人資格獨立核算。第二部;某某大酒店進行固定資產建設,相關建設資金由房產開發公司提供,並作應付款項處理第三部;固定資產建成後,房產公司將擁有大酒店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外國投資者,房產公司收回股權轉讓價款及大酒店所有債權。籌劃結果;經過上述一番籌劃,雖然股權轉讓收益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這部分所得稅是房產開發收益本來就需要繳納的,但股權轉讓業務不繳納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增值稅,從而少納了不動產轉讓過程的巨額稅款。三、利用簽訂合同裝修費的合理避稅例:某開發公司為了促銷,優惠客戶贈送客戶裝修費,有一套高級住宅1平方米1萬元,面積為100平方。價款為100萬元,開發商在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中規定有10萬元是贈送給客戶的這10萬元裝修費如何避稅。籌劃分析:按規定10萬元要進入宣傳費的,如果這筆費用在該企業全部銷售收入納稅范圍內,則當年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如果合同中規定這套住宅是向客戶交付已經裝修完畢的住宅,合同中不去強調指出有10萬元裝修費用,這時10萬元的裝修費就可以計入成本,並允許稅前扣除。籌劃結果;經過這樣的籌劃,10萬元的裝修費就成了稅前可扣除項目,這筆裝修費被輕松消化掉。通過避稅籌劃對各種備選的經營方式納稅方案進行擇優盡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自身的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都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杠桿作用下逐步走向優化產業結構和合理配置資源的道理,體現了國家的產業政策,從而更好地更快地發揮國家的稅收宏觀調控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