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國產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究成果呢
在疫情蔓延的今天,我國的防護措施可謂是數一數二,不同以往現在我們國家正在積極研製新冠滅活疫苗。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國的進度如何。
疫苗從研發倒使用要經過研發、注冊、生產、使用4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疫苗的作用: 把病毒殺死,使其失去致病力,但因為病毒表面的蛋白仍然存在,注射到人體,同樣可以觸發免疫反應。 現在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使用階段,該滅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良好,接種疫苗組在0和28天分別接種一針,所有受試者都產生了中和抗體,並且滴度高並且在觀察後沒有發現異常情況。當然,目前的數據只是臨床試驗的。相信我國一定可以研製出對抗病毒的疫苗。
2. 只需打一針的新冠疫苗登上熱搜,新疫苗為何會如此先進
隨著我們對疫苗的研究有越來越深入的進展,疫苗是能夠變得越來越先進的,而且也有越來越多人都能夠對疫苗予以更多的新人,而且也是能夠更加願意打疫苗的。
我們國家的新冠疫苗是能夠有越來越好的研究成果的,而且也有越來越好的效果。有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對新冠疫苗予以更多的重視,而且也能夠更有意願。只需打一針的新冠疫苗登上熱搜,新疫苗為何會如此先進?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研發的技術越來越先進。
其實新疫苗之所以會如此先進,也是因為研發的技術是能夠越來越先進的,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技術能夠越來越先進,才能夠使得我們國家研發出來的新疫苗有越來越好的功能,才能夠越來越便利,人們才能夠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更加相信這些新疫苗,而技術的提升就能夠促使研發成果的創新。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3. 疫苗的發展趨勢
疫苗最新進展
—— ----美國國家感染性疾病基金會第6次疫苗研究年會
在5月5~7日召開的美國國家感染性疾病基金會第6次疫苗研究年會上,發布了來自大腸桿菌、麻疹、輪狀病毒,以及天花等領域疫苗開發的最新成果。
新型大腸桿菌疫苗
來自美國海軍醫學研究中心和一個國際小組的研究人員對在埃及造成嬰幼兒大腸桿菌疾病的一種新型口服疫苗進行了研究。在最新的隨機雙盲療效研究中,在疫苗組152例、對照組162例患者中分別出現了31例和40例非大腸桿菌性腹瀉病例。兩個結果雖然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從中獲得的經驗有助於加快大腸桿菌疫苗的開發。
總的結果認為,開發有效大腸桿菌疫苗的可行性,更大劑量有可能獲得保護功能。
DNA麻疹疫苗
處於母乳哺育期的幼兒在接種疫苗後,由於從母體中獲得的抗麻疹抗體中和了疫苗中的免疫原,而沒有產生免疫效果,幼兒無法形成自身的免疫力。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科研人員成功的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們在接種麻疹疫苗48小時後,將含有編碼白介素-2基因的質粒作為佐劑注射到動物體內。動物通過在接種前用抗麻疹免疫球蛋白接種來模擬出來自母體的抗體。
結果表明,白介素-2基因有效增強了DNA疫苗的免疫原性。與未給該佐劑的實驗組動物相比,其病毒血症水平大大降低。說明這種DNA疫苗在母體已存在抗體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激發產生免疫能力,這為在全球根治麻疹疾病的衛生保健提供新的手段。
輪狀病毒疫苗
辛辛納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輪狀病毒疫苗(目前命名為VP6),在早期的評價中表現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科研人員對來自5個不同品系的小鼠接種了2個不同的VP6和佐劑制劑,其中2種為鼻腔給葯,2種為口服給葯。4星期後讓小鼠口腔暴露在鼠輪狀病毒環境下。相對於對照組,在所有5個小鼠品系中,接種了鼠源VP6的病毒脫落減少了99%,接種了人源VP6的病毒脫落減少了86%。
新一代天花病毒疫苗
肯塔基州立大學葯學院的科研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天花疫苗----CCSV。CCSV含有通過細胞培養獲得的痘苗病毒。該痘苗病毒與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惠氏公司(Wyeth)的 DryVaxvaccine相似,但後者通過感染奶牛產生。
科研人員在成人志願者中比較了CCSV 和DryVax接種後的出疹情況。100例DryVax接受者在接種後有2例出現皮疹(比例為2%),250例CCSV接受者中出現皮疹病例6例(比例為2.4%)。這些皮疹出現在接種免疫後的6~19天,3~22天內緩解,對抗組胺劑治療有反應。出現的皮疹從小斑到較大的損傷,個體情況差異很大,出現的位置也各有差異。科研人員認為由於參與研究的人數太少,尚無法獲得接種CCSV 和 DryVax後引起皮疹的確切發病情況。
疫苗的研究進展
「疫苗」應用已有200年的歷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用疫苗才迅速發展,20世紀最後10年被稱為「疫苗10年」。特別是近年來免疫學的進展促進了疫苗研製與開發。大量有希望的新型疫苗正不斷用於臨床。用最先進的技術不僅可開發新型疫苗,還可用於改進現有疫苗。
1.結合疫苗:70年代初期首次研製開發的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是由純化的莢膜多糖-多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鹽(PRP)組成。PRP是一種T細胞非依賴型抗原,對2歲以下兒童不能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為加強疫苗對嬰幼兒的免疫原性,將PRP同蛋白質連接,因為蛋白質可誘發T細胞依賴性免疫反應。在非洲的甘比亞,結合疫苗能減少94.7% Hib侵襲性感染和100% Hib引起的肺炎。
2.聯合疫苗:聯合數種疫苗抗原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注射次數的同時預防更多的疾病。但是必須考慮各抗原組份的可溶性、物理兼容性和抗原穩定性。另外,聯合疫苗必須避免一些潛在的問題如抗原競爭,表達抑制,當然,副反應不能加重。不過,嬰兒免疫接種已實現5種不同抗原一針注射;白喉、破傷風、全菌體或無細胞百日咳、滅活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將來,以性傳播疾病(DTP)或DTacp為「骨幹」加入其它抗原會組成6聯、7聯甚至更高價聯合疫苗。因此,未來兒童聯合疫苗的發展方向將是使兒童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獲得對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灰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肺炎球菌感染(包括中耳炎)、腦膜炎球菌感染、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輪狀病毒、腺病毒和結核病的保護。未來成人聯合疫苗能潛在預防巨細胞病毒、愛潑斯坦巴病毒、細小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乳頭瘤病毒和沙眼衣原體。
3.無細胞百日咳疫苗:1981年,***研製出由純化百日咳桿菌抗原組成的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在嬰幼兒中證實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在DTacp疫苗中,百日咳毒素(PT)是基本有效成份,但加入絲狀血凝素 (FHA)能增加PT單獨使用時的效果。加入Pertaction會加強PT-FHA疫苗的效果,聯合凝集原與PT-FHA-Pertacin的5種成份疫苗比單獨PT疫苗在預防輕度疾病方面作用更大。全菌體百日咳疫苗免疫效果肯定,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圍內被大量聯合使用並且對大量接種計劃經濟實惠。無細胞百日咳疫苗,除安全有效外,其優勢在於青少年和成人較易接受並有可能實施加強免疫。
4.DNA疫苗:質粒DNA疫苗作為免疫接種的新途徑有許多超出結核疫苗的潛在優勢,通過基因槍頭的傳遞,免疫DNA被成髓細胞、肌細胞和郎罕細胞吸收。被導入的DNA將保 持游離狀態一年或一年以上。抗原在細胞質中表達並分泌,通過組織相容性復合性(MHCⅠ)類途徑,誘導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它的優勢在於胞內表達抗原能誘導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反應,並且在沒有佐劑的情況下,誘導體液免疫。另外,延長抗原的表達能滿足增強免疫的需要,DNA技術相對簡單,克隆新的抗原十分迅速,並且易於制備和純化,DNA疫苗十分穩定。
5.基因工程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去毒的百日咳毒素是兩種已商品化的基因工程疫苗。大量的候選疫苗同時預防的疾病因子包括:包桑螺旋體、單純皰疹病毒、愛潑期坦病毒、流感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惡性虐原蟲和幽門螺旋桿菌,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轉移 載體用於表達理想的抗原包括病毒(痘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細菌(沙門菌、志賀桿菌、卡介苗)。痘病毒已證明具有特殊的多樣性,因為其有低反應原性,能誘導細胞免疫,表達多價抗原,能被轉移至粘膜誘導局部免疫。
6.新型或改進疫苗:有許多疾病能通過接種疫苗被潛在地預防。特別是那些能預防感染青少年的疾病因子(巨細胞病毒、愛潑期坦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乳頭瘤病毒、沙眼衣原體),成人疾病因子(流感、肺炎球菌病、無定型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和幽門螺旋桿菌)或地區性疾病因子(傷塞沙門菌、霍亂弧菌、腸毒性大腸桿菌、麻風桿菌、登革熱、脾傳腦炎、漢灘病毒、***腦炎、黃熱病、瘧原蟲、血吸蟲、利什曼蟲),是目前幾種重要的候選疫苗或有待改進的疫苗。開發新的疫苗或改進現有疫苗的技術包括選擇更好的佐劑。質粒DNA技術、重組技術及結合蛋白,一些經典技術如制備活的減毒株將繼續使用。
7.癌症疫苗:癌症疫苗可分為三大類:(1) 用疫苗預防腫瘤病毒(乙型或丙型肝炎、愛潑期坦巴病毒、人乳頭瘤病毒,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HTLV-1);(2) 腫瘤特異免疫治療(胸部、頸部、結腸直腸和前列腺癌以及黑色素瘤);(3) 非特異免疫治療(黑色素瘤、肺部、胃腸部、結腸、直腸和膀胱癌)。腫瘤特異免疫治療用候選疫苗包括:用痘苗病毒或腺病 毒載體表達與腫瘤相關的抗原,而對非特異免疫治療,近似BCG加強細胞免疫或細胞因子的用法。
8.抗艾滋病病毒疫苗:開發一種有效的抗艾滋病病毒疫苗被認為是難以實現的。然而目前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能夠預防或通過接種得以控制。它包括部分人群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長期潛伏感染;SIV疫苗:對SI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動物模型超感染的研究;帶有脂肽雞尾獼猴的免疫接種;和來自獼猴長期感染免疫球蛋白的被動轉移。研製保護性抗HIV疫苗的標准富有挑戰性:侯選苗必須安全;能誘導抗原初分離物的持續交叉中和抗體,有效抗clade內和clade間的變異;誘導持續性CTL反應,誘導CD8免疫抑制因子;誘導粘膜免 疫;有區別疫苗與被感染物的標記物。目前,潛在的候選苗包括化學滅活HIV疫苗或可能的減毒活HIV-Ⅰ型和-2型疫苗,基因工程非感染性病毒顆粒疫苗,重組病毒(痘苗病毒、腺病毒)活的疫苗,重組被膜亞單位疫苗和可變多肽或脂肽疫苗。目前全球HIV感染者約2 800萬人,並且感染有向亞洲蔓延趨勢。為了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人類急需一種安全、有效和能夠供應市場的HIV疫苗。各國科學家一直在對HIV疫苗進行研究。一種載體為金絲雀痘病毒(ALVAC)植入一個或多個HIV-1型基因組的疫苗,經過反復注射,同時誘導產生中和抗體和CD8介導的細胞毒性T細胞(CTL),然後用可溶性gp160或gp120包膜加強免疫後,免疫系統可產生高水平抗體回憶反應。盡管該方案由於需要兩種產品的參與,而且比較復雜,它仍然給人類通過預防接種控制艾滋病帶來希望。
9.21世紀免疫接種:胎兒期,母親接種疫苗可預防如B群鏈球菌和呼吸系統合胞病毒(RSV)感染,為嬰幼兒提供被動免疫。新生兒被接種預防RSV、輪狀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適合嬰幼兒的兒童聯疫苗將是DTacp-Hib-IPV-反應球菌-腦膜炎球菌以及其它抗原組份。對於少兒,其包括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學齡前兒童被推薦使用鼻內流感和口腔mutans鏈球菌和加強的三聯疫苗(MMRV)疫苗。青少年注射STD疫苗用於預防人免疫缺陷病毒,Ⅱ型肝炎病毒(HDV),HSV-2感染,孕前疫苗將使胎兒免受後繼的巨細胞病毒或細小病毒感染。青年人可接種Tdacp和幽門螺旋桿菌疫苗,老年人可接種流感,肺炎和帶狀皰疹水痘疫苗。另外,旅行者疫苗和地方性疾病疫苗用以預防腹瀉和媒體傳播疾病。
4.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已經出來,那疫苗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積極結果,但對於疫苗到底能在什麼時候投入使用,各方專家意見並不統一。
張宏文在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新冠病毒的疫苗,在明年3月可能可以看到第一個成功的疫苗,但效果如何都是未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談及陳薇院士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發的疫苗論文時表示,一個好的疫苗需要一年半、兩年的長時間研發,是因為需要滿足「安全、有效、質量可控」三個條件。
面對新冠病毒這種新發傳染病的應急狀況,高福認為,目前疫苗安全性還是可以的,有望在年底前對一些特殊人群上使用疫苗。
參與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究的教授莎拉·吉爾伯特說:「如果得到監管機構的緊急批准,並最終驗證我們研發的疫苗是有效的,那麼在9月份第一批數百萬劑的疫苗就能生產出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也同樣表示,「中國的疫苗發展非常快,不會比美國差多少。美國據說9月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國也在賽跑,估計前後不會差多少」。
(4)疫苗最近成果擴展閱讀:
陳薇在《柳葉刀》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要謹慎對待相關成果,開發新冠病毒疫苗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能夠引發免疫應答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能夠保護人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很好前景,但我們離這種疫苗達到讓所有人使用的階段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前景,專家們同樣持謹慎態度,指出其一大挑戰是如何克服「預存免疫」,且仍需開展進一步臨床試驗來驗證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
5. 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有幾種來自於中國
新冠來疫苗進入三期臨床,有自3種來自中國。
截止2020年10月,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全球約有165種疫苗處於試驗階段,26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六種已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三種來自中國,短期內取得如此成果是難以置信的。
接下來就是要確保疫苗安全有效,三期臨床試驗將展開大規模測試,世衛組織希望將有更多候選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5)疫苗最近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並行推進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研發。
中國科技界將繼續堅持科研攻關和疫情防控相結合,完善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世界各國分享科研成果和抗疫經驗,履行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庄嚴承諾;促進國際疫情防控政策對話交流,推動建立疫情防控全球科技合作網路。
6. 中國速度!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數量突破十億,這個優秀的成果是如何獲得的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苗已經研製出了半年多的時間,記得還在去年九月的時候中國就已經研製出了新冠疫苗,並開始進行第一期試驗;到12月份的時候已經開始第三期試驗了,當時全國人民都一直提著一口氣,非常期盼當時疫苗試驗的最終結果,畢竟對於新冠肺炎這種2020年剛出現的疾病來說其傳染率實在是太可怕了,比當年的非典病毒傳染率高了十倍不止,並且傳染的方式也比當年的病毒要多出許多,所以全體中國人民對於能夠預防這種病毒的疫苗表示非常期待。直到今年的2月份我國的疫苗開始全面進入使用,並向世界各國開始輸送,幫助其他國家拯救本國國民,幫助世界各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其次就是我國人民的團結。中國人民在疫情到來的時候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抵抗疫情的侵襲;而在疫苗研製出來以後,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國民的未來,廣大人民群眾自願接種疫苗,畢竟我國的疫苗也是不需要任何費用的,只需要到當地的醫院進行接種就可以,廣大的老百姓們當然非常樂意接種疫苗,大家興趣高漲,所以也都非常的積極,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的疫苗接種速度如此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7. 何大一教授為何說成功的疫苗,明年可期
因為目前全國的科學家和制葯公司都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緊急研發,如今疫苗的研發速度可以說創下了歷史之最,而美國已經表示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了第3期的臨床試驗,一旦確認了該疫苗對新冠病毒有用之後,那麼最早在今年10月份,最晚在明年1月份就能夠正式的投入使用,所以說成功的疫苗未來可期。
確實也是當疫情成功遏制住了之後,可是因此而受難的人們該怎麼辦呢?要知道病毒對那些症狀比較嚴重的人造成的影響可是永久性的,他們在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呢?他們的健康是沒有辦法得到根治的,同時政治問題呢,那些政府在疫情期間做出的錯誤決定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從而使得政治出現了差錯。就比如美國在疫情期間做出了那麼多錯誤的決定,必將會給美國官員帶來極大的影響,如今連戴口罩都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那麼其他的更別說了。社會問題也有待我們深思,在這次疫情中遭受到巨大經濟打擊的人在之後怎麼辦呢?比如說那些因此而破產的中小企業,在未來他們還能不能夠重新爬起來繼續做生意,那些因為疫情而失業的人員在未來還能不能找到工作,從而負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8. 中國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世所罕見」源自哪些因素
中國防疫取得階段性成果,成為世所罕見,源自於哪些因素?首先呢是中國的社會制度大回,社會答大政府,他統一了防疫的步伐,20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體育集體抗議,30廣大人民群眾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極其地參加到抗疫斗爭中來,眾志成城,取得了偉大的成果
9. 中國疫苗給哪些國家
全球疫情現狀依舊嚴峻,各國的疫情蔓延趨勢並未呈現明顯的下降。據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2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0萬例,全球有超過87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萬例。
為了緩解全球疫情的蔓延,盡快恢復國際正常秩序,各國都十分注重新冠疫苗的研製工作。作為在全球疫情之下最早將國內疫情穩定下來的中國,在疫苗研製工作上也不負眾望,頻繁取得重大突破。
原來本地附近的女生都在用Soul交友,來認識一下?
廣告
原來本地附近的女生都在用Soul交友,來認識一下?
深受疫情影響的國家都希望能夠得到中國提供的疫苗以此來穩定國內的疫情,中國在近日也正式宣布在疫苗投入使用後,將優先提供給越南等6國。這讓很多網友都十分不解:憑什麼還要給越南優先使用?
中國新冠疫苗的研製成果
據新聞報道稱,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公布了三條關鍵信息:一是新冠肺炎滅活疫苗計劃在今年12月底上市;二是疫苗的年產量將超過2億劑;三是注射兩針疫苗的價格將控制在1000元之內,並且能達到100%的保護率。
此外,由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也獲得的批准,並且該疫苗已經進入了Ⅲ期臨床試驗階段。得到中國疫苗研製的工作成果後,有不少國家都紛紛表示希望能夠得到中國提供的疫苗。
中國正式宣布:疫苗將優先提供給湄公河國家
在眾多國家的矚目之下,中國在近日宣布了重要的消息。據新聞報道稱,中方宣布一旦疫苗開始投入使用後,將向湄公河國家優先提供。
湄公河國家主要包括中國、緬甸、寮國、越南、泰國、柬埔寨,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也在中國優先提供的名單裡面。目前將有包括越南在內的6個國家能優先得到中國研製的疫苗。
對於能優先獲得疫苗的國家名單也讓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就拿越南此前的所作所為來說,還得到優先提供疫苗的機會,到底是憑啥?
主要是因為中國未來需要繼續加強與湄公河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以此來加強於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讓區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湄公河國家也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據調查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中國和湄公河國家的貿易總額就超過2600億美元,中國累計對湄公河5國的各種投資額超過450億美元。
中國宣布疫苗研製成功後將優先給湄公河國家使用,也表明了中國的誠意,未來中國與湄公河5國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緊密。
10. 中國戰略防疫取得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
中國防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一是萬眾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二是國家的布控做的好。三是防疫宣傳和監督做的好,人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最重要的是人民對國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