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社科基金成果要報

社科基金成果要報

發布時間:2021-07-06 10:40:11

㈠ 李曉波的科研簡介

發表論文:
1.高校辦學成本及其構成項目新探, 中國高教研究,2009(7), 全部,1/2,
2.解決高校「學費貴、上學難」問題的對策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2008(2),
3.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關鍵在深化投資體制改革, 江蘇高教評論,2007(1)
4.陳中行校長辦學理念及實踐的啟示,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5)
5.以通識教育為媒介實施高等工程教育轉型,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4)
6.使股份製成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保障,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2)
7.學費引入價格機制有利於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 復旦教育論壇,2004(3), 獨立, 江蘇省高等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8.論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的結合,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4)
9.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中的大學綜合化, 江蘇高教,2003(5)
10.以股份制為契機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中國高教研究,2003(8)
11.機制創新: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發展研究,2003(11)
12.試行股份合作制: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契機,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13.追尋高教倫理 弘揚大學精神,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3)
14.大學教育要倡導科技與人文交融, 教育與現代化,2002(4)
15.精心籌劃 快速完成實質性合並, 中國高教研究,2002(12)
16.師專新教學方案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 獨立, 系列論文獲江蘇省教學管理優秀論文一等獎,3/4
17.西方教育評價理論及其啟示, 江蘇高教,1995(3), 全部,1/2,
科研項目:
1. 2002.4~2003.11, 開放型教師教育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全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 主持(已鑒定)
2. 2003.10~2005.12, 高等教育大眾化與現代大學制度,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 主持(已結題)
3. 2004.8~2008.12, 股份制在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中的借鑒作用, 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主持(已完成)
4. 2006.12~2008.12, 高校學費引入價格機制的可行性研究, 全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規劃課題, 主持(已結題)
5. 2006.9~2008.11, 解決高校學費貴、上學難的對策研究,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 已鑒定), 江蘇省委宣傳部《成果要報》刊登
6. 2008.6~2009.12, 高校辦學成本控制研究, 江蘇省教育科學重點課題, 主持(已結題)
7. 2008.10~今, 高等教育管理學教材建設, 江蘇大學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 主持

㈡ 夏南新的相關報道

夏南新:堅守在學科邊緣的獨立學者
【人物介紹】夏南新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師承我國當代著名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錢伯海教授。2000年5月至今連續四屆擔任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在美國春田大學進修。研究領域涉及統計學、地下經濟、時間序列、分形與混沌、金融與投資、勞動價值論。僅在《統計研究》和《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雜志上獨立發表論文10篇,至今總共獨立發表論文30篇。在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新概念統計學》(2000年)、《地下經濟估測》(2002年)兩部個人專著。主持校級、省級和國家級項目共6項。獨立發表在2000年第4期《學術研究》上的《談我國按資分配的三個理論觀點》論文,分別於2000年5月30日被「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版)和2000年5月29日被「山西日報」(理論法規版)幾乎同時轉摘,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地下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的實證研究》,被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入2009年第12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上報給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等領導以及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有關機構參閱。
提起「地下經濟」,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特別熟悉,小到步行街上的「走鬼」商販,大到新聞媒體上的貪污腐敗走私犯罪,暗地裡可能還對此懷有一種「不務正業」的反感。的確,在正規的經濟學研究中,「地下經濟研究一直是不入流的,難登大雅之堂,不僅研究的人少,有關的文獻也少,數據更是少之又少」。提起「夏南新老師」,不少人也知道,「廣東有個夏南新,專門研究地下經濟的」,於是,有同行跑到夏老師家裡問他拿數據,有媒體跑來采訪夏老師關於腐敗的一些話題,還曾做了封面人物(《Macau Business》2007.August,《中國日報》記者特邀撰稿),學生們也知道「嶺院有個夏老師,專門研究地下經濟的」。就這樣,夏南新老師和他的「地下經濟」一起被民眾和媒體「關注著」,盡管學術上「地下經濟」依然是一個邊緣學科,但是媒體關於「地下經濟」的報道,近年來卻有愈演愈烈之勢。直到不久前,夏老師和他的「地下經濟」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懷著一顆好奇和敬重的心,記者敲開了夏老師的門,尋找他和他的「地下經濟」背後,少為人知的故事和心情。
十年磨一劍
早在十年前,夏老師就主持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廣東省地下經濟分析」,從那以後又獨立開展了其它關於地下經濟的項目研究。2005年,他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2007年按期結項;之後他根據中宣部的建議要求,修改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收集資料,核對數據,幾易其稿,最後才有了今年的入編《成果要報》。十年磨一劍,夏老師自己也坦誠,這么多年來,參加什麼會議他都要提地下經濟的研究,項目也陸續做了幾個,積累下來,年輕的,老一輩的學者也多少知道了這么一個人,有了這些積累和經驗,這才有了今天的一點成績。而修改文稿的過程也花了他很多的精力和心血,盡管壓力很大,但最終還是圓滿完成。其實,早在研究生的時候,夏老師就確定了地下經濟的研究方向,「當時,在跟我的導師錢教授的交流中,我發現地下經濟是很重要的一塊,而國內真正去研究它的人又很少。」最後,是專業上的優勢和導師的支持給了他很大的鼓舞。本科數學出身,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是統計專業,所以他有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實證工具,擺脫純粹的文字敘述和單純的報道,從而有別於前期國內學者的研究;而導師可以說是中國統計泰斗級人物,地下經濟剛好就是經濟核算的一部分。這一選擇,就是十年時間的迎難而上和艱難探索。
迎難而直上
「困難不是沒有的」,關鍵是要堅持下來,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最直接的困難是數據,沒有數據,什麼都談不上。」怎麼解決這個難題呢?官方數據沒有相關統計,現有數據也早有人做了研究。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夏老師養成了一個至今都令他津津樂道的習慣——剪報——「不管是報刊還是雜志,親身經歷的還是報紙報道的,或者是調查的,能過我眼的,我都保留下來,而且還要找到它的最原始出處。」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夏老師收集著他的「地下經濟」材料,一點一滴,一分一秒,每份報紙都是從頭掃到尾,合適的剪下來,有空的時候再整理歸類,編纂成冊,這才有了那些充實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不要被數據所困住,很多東西都可以靠自己去挖掘提煉。」夏老師辦公室的櫃子里至今還保留著厚厚的一疊報紙,他說家中的報紙還堆了好高,需要去整理。這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思考之餘多了一份樂趣,既了解時事,又收集數據。當別人在為數據匱乏而苦惱的時候,他在浩瀚的材料中如痴如醉,於是,當別人都轉身離開的時候,他一個人開始了十年的堅守。個中滋味,更有幾人知?
孤獨的堅守
作為邊緣學科的研究者,夏老師坦言有時也很苦惱。除了要面對研究上的困難,「沒數據,再高深的模型也用不上」,還要面對心理上的壓力,「這么多年來,作為茶餘飯後調侃的話語多了一些,真正入行的研究少了一些;每每有文章投出去,編輯部再三斟酌,最後還是被拒了,沒有相應對話的人,沒有共同語言」,更有來自外界的誘惑,「經常出現股票熱基金熱,一下就都跑過去發文章,或者是鏖戰獲利……堅守還是動搖呢」?堅守是不容易的,有可能無功而返,碌碌無為;然而只有有了當初的堅守,才會有今天的可能。當然,堅守不是空守,作為一個開拓者,沒有任何借鑒和模仿,既需要有實證的技術手段,也需要有理論的支撐。對此,夏老師頗有心得,他說,「我比較注意兩條道路並駕齊驅。我是實證背景的,也關注時事,也看實證理論的文章,也開經濟的課程。」——在困惑彷徨的時候,夏老師選擇了堅守,並大膽去涉及,終於有了今天的成果。回首之際,他說道,「要敢於坐冷板凳,敢於去嘗試;當然困難是有的,但不管是哪一個領域,只要國家需要的,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有貢獻的,何樂而不為嘛。」作為曾經的孤獨的堅守者,在面對今天的標志性成績時,他感慨道「再也沒有像這樣激動人心的事情了」;同時,他也寄言,「地下經濟與公開經濟的共存由來已久,而且還將繼續共存下去,希望能有更多人在這個領域開展研究。」
學者的責任
夏老師為人比較謙卑,說話比較平穩慎重,頗符合他統計學博士的背景。辦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條,儼然一副嚴謹有序的「統計規范」。他對待學生也同樣謙和,對於同學的請求只要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來者不拒」。有同學找他推薦出國,他認真對待,說「這是栽樹啊,以後好乘涼呢」;有同學找他當調研指導,他欣然答應,說「不能扼殺同學的求知心啊」;以前學生的那些點名錄和一些優秀的考卷,他也保存著,還裝訂成冊,一直到93屆的同學有的他都記得。作為一名學者,除了在為人處事和為人師表上要有自己的表率之外,在自身的學術操守上也應有所思考。在這方面,夏老師有自己的一些體會。他說,有的同學幫他歸納了兩句話,他覺得歸納得很好:一是「我的圓圓不圓」,夏老師在他的每個班講課時都要表演徒手畫圓,故有此一說;二是「堅持獨立思考,獨立人格」,夏老師的每篇文章,每本書,每個課題,都是自己親手撰寫。他反對搭便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百分之幾的問題,也不追求數量多。對此,他甚至跟他學生調侃道:「我講的知識你們都懂,你們以後也可以超過我,但是有一條,你們很難學到我的——堅決不搭便車。」而作為這樣一個領域的學者,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學者的社會責任。當你的研究成果成為某種決策參考的時候,社會責任的問題是難以迴避的。對此,夏老師也有所體會。三年前,南方都市報就曾整版報道了「一個老師引發的『中大現象』」(2006.06.02D02版),作為祈樂苑住房小組組長,夏老師謝絕了中間商的回扣,規范了團購市場。作為一個研究地下經濟的學者,他深知此中道理,但是他說「204名住戶的尊重比其它一切都來得更珍貴」。他的立場是鮮明的。而今天,當有一個機會可以離開校園的時候,留守還是堅持?他的選擇是:站在校園裡面,保持一定的距離,觀察社會,進行獨立思考,適當時候提出一些建議,期望能有利於社會進步和發展,成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和關懷的象牙塔人。
師恩永難忘
從科研項目的成果,到一路的努力堅守,再到一名學者的社會責任,夏老師的話語中總有意無意提到他的導師,錢伯海教授。在記者一進門的時候,他就指著書架上的一排書說,那是我導師的著作,然後才介紹自己的書籍。在回顧自己的學術選擇的時候,他深情地回憶著,和導師晚飯之後在足球場散步、請教的情形,地下經濟的研究方向也是在那時得到導師的指導教誨的。他說,「我的導師對我的影響太大了!他晚年的時候因為支持了『物化勞動創造價值』,而放棄了自己的領域,幾乎導致『晚節不保』,但是他還是堅持過來了,今天也證明了他的堅持是有市場的」。我想,這一點,在今天夏老師對「地下經濟」的堅守過程中也同樣有他導師當年的影子。導師的榜樣力量是巨大的,十年堅守過程中,無論是科研能力上,還是精神動力上,那個黃昏時候相伴暢談的畫面一直激勵著這位學者,一個邊緣的學科領域孤獨的開拓者,十幾年如一日,點點滴滴,鍥而不舍。「今天的成績也是對導師的一種緬懷和紀念,謹以此紀念我的導師。」
【背景說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要報》是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內部參閱件,專門摘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中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應用研究、對策研究成果,作為黨和國家重要決策的參考。
【專業名詞】「地下經濟」是一種國民經濟中未向政府申報登記,經濟活動脫離政府法律法規約束,且不向政府納稅的經濟成分。從表現形態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被稱為「灰色經濟」或「影子經濟」,如沒有營業執照的小商小販、家居裝修、私房建築等;第二類被稱為「黑色經濟」,包括走私、販毒、洗錢、賭博、制假、色情業、販賣人口等;第三類是新型的網路犯罪,指在網上搞假公司和假投資騙取錢財等。

㈢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公室隸屬哪個部門管理

規劃處:負責擬復定國家哲學制社會科學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調整增補學科規劃評審小組專家;擬定和發布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課題指南;組織年度課題申報和評審立項;組織實施和管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礎研究類、跨學科類)和委託研究項目。
基金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經費撥款;負責社科基金項目經費管理和監督;組織實施和管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應用研究類)和西部項目。
成果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期管理和最終成果的鑒定驗收與結項;負責組織和編發《成果要報》;組織實施學術期刊資助和管理;組織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評獎。
調研處:負責國內外社會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動態的調查研究;組織評審出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組織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和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評審。
宣傳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和社科規劃管理工作的日常宣傳;負責主編「國家社科基金」專刊、專欄;負責管理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
綜合處:全國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內設的綜合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日常文秘、行政管理、財務會計、會議組織、網路服務、內外聯絡、後勤保障工作等。

㈣ 李玉梅的學術簡介

一、發表論文
1.《全球FDI區位轉移的規律及對我國的啟示》,《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2.《金磚國家貨幣國際化進程比較分析及中國借鑒》,《國際貿易》,2012年第4期。3.《美中貿易逆差的根源與實證分析》,《國際經貿探索》,2012年第3期。4.《2012年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前景分析》,《國際貿易》,2012年第2期。5. Parent Control Structure and IJV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Contemporary Asian Economy Research, Vol.2, No.4, January 2012.6.《入世十年外商直接投資的變遷與經濟效應分析》,中國融入世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紀念中國入世十年學術研究論文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7.《破解沿海「勞工荒」 推動外商投資內移》,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11年10月21日。8.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Sole Proprietorship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Contemporary Asian Economy Research, Vol.2, No.1, April 2011.9.《應對沿海民工荒 推動外商投資內移》,《國際貿易》,2011年第4期。被《紅旗文摘》2011年第3期轉載。10.《FDI與我國內資企業自主創新互動關系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11年第2期。11.《後金融危機時期我國企業海外並購的風險與控制》,《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第12期。12.《FDI推動自主創新的影響因素與政策建議》,《國際貿易》,2010年第2期。13.《FDI推動自主創新:理論框架與對策》,《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第4期。14.《應對金融危機離不開深化改革開放》,《國際經濟合作》,2009年第3期。15.《全球金融危機下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選擇》,(香港)《中國評論》,2009年第3期。16.《外國直接投資與我國對外貿易失衡》,《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第6期。17.《反壟斷法規制外資並購的效應分析》,《國際貿易》,2008年第5期。 18.《台灣經濟困局與出路》,(香港)《中國評論》,2008年第3期。19.《緩解我國資本項目順差的路徑選擇》,《形勢與對策——中國經貿發展與改革(2007年)》,中國商務出版社,2008年版,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7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20.《以新開放觀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科學決策》,2008年第1期。21.《過渡期結束後應大力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國際貿易論壇》,2007年第6 期。22.《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推動自主創新戰略》,《形勢與對策——中國經貿發展與改革(2007年)》,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年版,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6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23.《入世五周年: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世界知識》,2007年第2期。24.《鞏固開放成果抓住發展機遇》,《國際商報》,2007年1月6日。25.《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成因與調整》,《國際貿易論壇》,2007年第1期。26.《緊抓機遇 推動對外開放達到新水平》,《國際商報》,2006年12月22日。27.《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寶貴機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中國商務部,《商務評論》,2006年12月20日。28.《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推動自主創新》,《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29.《外商投資獨資化:動因與影響》,《開放導報》,2006年4期,獲2006年「第五屆WTO與中國國際學術年會」徵文論文二等獎。30.《跨國公司兩張臉》,《世界知識》,2006年第7期。31.《塑造中國自主品牌路在何方》,《經濟導刊》,2005年12期。
二、著作
1.《經濟全球化視角下的FDI與自主創新》,專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年11月。2.《國際直接投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3.《中國出口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2011》,參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年4月。4.《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2011)—結構變遷中的外商投資》,參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三、主持參與課題
主持課題: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沿海外商投資企業撤資風險防範」, 2012年2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世界經濟結構變遷中的FDI撤資與風險控制研究」,2012年5月。
參與課題: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主要目標與政策選擇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11年11月。2.商務部委託課題:「軟體出口(創新)基地扶持政策課題研究」,2011年8月至12月。3.商務部委託課題:「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出口能力評估體系實施和推廣」,2011年8月至12月。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11工程項目「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2010年7月。5.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特色科研項目「中國出口產業競爭力研究報告」,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6.北京哲學社科基金課題:「馬克思主義的全球化理論與中國對外開放的實踐」,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課題組主要成員之一。7.商務部委託課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與區域化國際化研究」,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8. 商務部委託課題:「我國新興市場戰略的拓展與深化」,2009年4月至11月。9.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利用外商投資推動我國自主創新機理與保障體系」, 2007至2009年。10. 商務部委託課題:「FDI向我國中西部及周邊國家轉移趨勢評估」,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11. 商務部委託課題:「西藏在我國與南亞國家經貿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12.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委託課題:「西藏自治區貿易與投資指南」,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13. 商務部委託課題:「我國裝備製造業利用外資問題研究」,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14. 深圳市WTO事務中心委託課題:「深圳市WTO反傾銷與產業損害預警信息庫數據服務項目」,2006年。1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中國的視角」(項目號:05JJD790001), 2005年至2008年。1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條件、內容和路徑」(項目號:04BJL005),2004年至2008年。
四、研究報告
1.《應對世界經濟下行風險的政策建議》,《成果要報》,2012年6月29日。 2.《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獲商務部部長批示,上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06年12月22日。3.《緩解資本項目失衡是當前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重點任務和長期選擇》,獲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批示,商務部《調研與參考》,2007年第17期。4.《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被商務部外資司採納,商務部《商務評論》,2006年12月。
五、所獲獎勵
1.《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實踐與論爭》,獲2009年度「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論著二等獎,第二作者、第二獲獎人。2.《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實踐與論爭》,獲2008年「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二等獎,第二作者、第二獲獎人。3.《緩解我國資本項目順差的路徑選擇》,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7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4.《外商投資獨資化:動因與影響》,獲2006年「第五屆WTO與中國國際學術年會」徵文論文二等獎。5. 《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推動我國自主創新》,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2006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

㈤ 陳傳夫的學術經歷

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圖書館學專業,文學學士、碩士、法學博士學位。兼任教育部圖書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圖書館學會研究與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版權協會理事。湖北省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市專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圖書情報工作》、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學報《情報資料工作》編委。
應邀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與情報研究生院、法國巴黎十一大學知識產權與信息法研究中心、英國East Anglia大學法學院從事研究工作。主持與倫敦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等合作的國際合作項目研究。
應邀出席 「數字圖書館:新世紀的挑戰」(北京)、「科學、社會與網際網路」政策論壇(夏威夷)、 「國際數字鴻溝:國際現狀與信息不平等」(香港)等重要學術會議。
獲湖北省自然科學論文二等獎,湖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高新技術與知識產權法》被教育部研究生辦公室遴選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關於我國網上信息資源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與應採取的對策的研究成果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委選編入《成果要報》,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內部參閱。
1998年當選武漢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8年當選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002年著作《高新技術與知識產權年法》被教育部遴選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2002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㈥ 譚術魁的簡介

譚術魁 教授
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從事訪問研究。
受中華發展基金資助,2010年6月-7月在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大學、中山大學訪問、講學。
曾任湖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商學院副院長,房地產管理系主任,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土地資源管理碩士點負責人,學術帶頭人,特聘教授。期間獲得湖北省教育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湖北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第七屆挑戰杯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首屆十佳青年教師、優秀教案獎、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獎、教書育人獎、優秀班主任、青年教師下基層鍛煉先進個人以及商學院標兵等榮譽。
1987年畢業於湖北大學並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並獲華中師范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並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被遴選為湖北省高校跨世紀學術骨幹,2001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9月起在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11月獲得博士後證書。2002年8月經遴選以專家身份(全國高校共2位專家)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大會(南非約翰內斯堡)。2007年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一等獎。
主要講授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土地經濟學前沿問題,房地產管理專題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管理,房地產管理,住房政策。擔任博學·21世紀工程管理系列教材(16部)總編,21世紀項目管理系列規劃教材編委,主編教材6部(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出版專著2部,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5篇。研究成果被有關學者公開發表論文引用318次,被會議交流論文引用41次,並被國內71篇博士學位論文、545篇碩士學位論文引用。
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問題揭示及其規避研究》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成果要報》形式呈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內部參閱。
主持完成的《治理征地沖突的對策建議》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入《成果要報》2010年54期,並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同志的批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於2010年8月23日向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華中科技大學黨委發出通報,稱「文中提出的重要觀點和對策建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譚術魁同志帶領課題組堅持正確導向,自覺關注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體現了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貢獻。」

㈦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部門分工

規劃處:負責擬定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調整增補學科規劃評審小組專家;擬定和發布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課題指南;組織年度課題申報和評審立項;組織實施和管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礎研究類、跨學科類)和委託研究項目。
基金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經費撥款;負責社科基金項目經費管理和監督;組織實施和管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應用研究類)和西部項目。
成果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期管理和最終成果的鑒定驗收與結項;負責組織和編發《成果要報》;組織實施學術期刊資助和管理;組織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評獎。
調研處:負責國內外社會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動態的調查研究;組織評審出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組織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和中華學術外譯項目評審。
宣傳處:負責國家社科基金和社科規劃管理工作的日常宣傳;負責主編「國家社科基金」專刊、專欄;負責管理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
綜合處:全國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內設的綜合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日常文秘、行政管理、財務會計、會議組織、網路服務、內外聯絡、後勤保障工作等。

㈧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發展概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設立以來,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基金總量不斷增加,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學科設置和項目設置不斷拓展,項目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功底扎實、銳意進取的學科帶頭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導向性、權威性和示範性作用越來越明顯。
據統計,基金總量從設立之初的每年500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6億元,年度項目申報數量從每年不到3000項增加到今年的27171項資助課題從每年不到500項增加到2010年的2285項,學科組評審專家從1992年的200人增加到現在的800多人,同行評議專家達到15000多人。
國家社科基金自設立至今已累計投入26.5億元資助各類項目24283個,推出研究成果45000多項,其中有3500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許多成果被納入黨和國家的有關決策,僅近三年中央領導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要報》做出批示就有300多件。總的來看,國家社科基金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經費大幅增加,社科基金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責任越來越大,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按照「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國家水準,講究科學管理,服務專家學者」的要求,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努力提高國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科學化水平,確保基金大幅增長後管理和使用效益同時提高,發揮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導向性、權威性、示範性作用。

㈨ 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要報 發表難不難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經濟起飛問題研究》(94CJL007),1994年批准,1.5萬元經費。已完成的最終成果被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公室《成果要報》總第115期摘登和《光明日報》刊載(1998.10.27),並受到對外經貿部和國家經貿委的高度評價。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東亞經濟發展模式與拉美經濟發展模式的比較及其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99BGJ009),1999年批准,3.5萬元經費。結項成果被鑒定為優秀(2005年)。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進中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研究》(08&ZD037),2008年批准,50萬元經費,在研。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經濟條件下股市財富效應的形成機理與監控方法研究》(70173001),2001年批准,13萬元經費,已結項。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新經濟條件下股市財富效應與經濟周期波動的關系研究》,2002年批准,5萬元經費,已結項。6.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加快中西部經濟發展問題研究》,1999年批准,2.0萬元經費,已結項。7.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武漢在湖北經濟發展中的龍頭作用研究》,1995年批准,1.5萬元經費。已完成的最終成果被武漢市政府決策採納。8.武漢市軟科學重點項目《知識經濟與武漢高新技術發展戰略研究》,1998年批准,3萬元經費。已完成的最終成果被武漢市政府決策採納。9.國務院法制公室委託項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關問題研究》,10萬元經費,2006年5月批准,已完成。10.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公室委託項目《南水北調工程財政貼息研究》,2006年7月批准,50萬元經費,已完成。11.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項目《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和擴大內需政策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影響研究》,2009年8月批准,4萬元經費,在研。12.湖北省發改委「十一五」規劃項目《統籌城鄉發展,逐步改變湖北二元經濟結構》,3.0萬元經費,2004年9月批准,已完成。13.湖北省國土資源廳招標項目《中部崛起戰略與湖北省土地利用研究》(GTGH2004002),8萬元經費,2004年11月批准,已完成。14.武漢鋼鐵公司委託項目《宏觀經濟波動與政策調整對國內鋼材市場的影響及武鋼營銷策略研究》,9.8萬元經費,2004年8月批准,已完成。

㈩ 彭國甫的主要成果

2006年9月23日,全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成立大會暨政府績效評估與行政體制改革理論研討會在蘭州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高等院校、政府機關和有關學術組織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與蘭州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中心共同主辦。會議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小平主持。
本次研討會匯集了國內公共管理學術界、教育界和有關方面的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圍繞政府績效評估與行政體制改革主題,大會進行了廣泛的研討和交流。福建省效能辦副主任廖廷輝,青島市委副秘書長侯永平,廈門大學卓越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吳建南教授,北京大學周志忍教授,湘潭大學彭國甫教授以及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包國憲教授等專家學者在會上作了精彩的報告。彭國甫專題報告的題目是「中國政府績效評估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獲得了與會代表的好評。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成立了「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會議推舉了周緒紅、杜世成,唐鐵漢和龔祿跟同志擔任研究會顧問,李玉賦和劉家義為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小平當選為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會長。彭國甫與吳江,周志忍、傅奎、劉英來、張澤中、張建合、廖廷輝、鮑靜、包國憲、卓越、吳建南一起當選為副會長,張定安當選為秘書長。
科研成果入選《成果要報》彭國甫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為專著《縣級政府管理模式創新研究》。這項成果分析了當前我國縣級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我國縣級政府管理模式的若干政策建議。這些內容被全國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2006年第18期(總第354期)專載,呈報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領導及全國社科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宣部副部長研閱。
時任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蔣建國做了重要批示:「這一研究成果扎實、適用、可行,十分難得;中宣部社科規劃辦的重視和指導,尤其令人鼓舞。請我部社科規劃辦向中宣部社科規劃辦報告,請求調閱成果,供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和省有關部門負責人閱研,以便盡快運用到我省縣級領導和管理體制改革之中。」
該成果得到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高度重視,彭國甫教授就此問題撰寫了《推進縣級政府管理模式創新》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辦的《學習與研究》刊發,全國人大復印資料《公共行政》全文復印。 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換屆會議於2006年3月20日在北京舉行,湘潭大學彭國甫教授受聘為該委員會委員。
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新一屆委員會委員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選聘,該委員會由國家人事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尹蔚民任主任委員,由中央組織部幹部教育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教育部人事司等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28位全國著名公共管理專家組成。
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會上強調,我國的MPA教育試點工作已結束,專業學位教育正處於迅速發展的大好時期,要更加重視專業學位工作,把專業學位作為高校的品牌來建設好。

閱讀全文

與社科基金成果要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