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保持治理成果

保持治理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06 06:56:03

㈠ 保持住了成果 可以用什麼詞形容

守住節義;守住成果;保持貞操;保持晚節。

㈡  水土保持的經驗與建議

從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情況看,面臨的任務還相當艱巨,在治理現有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整個工作進程中,目前只能算剛剛起步,工作中的困難和阻力還比較大。一是幹部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還不強;二是各級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經費不足,治理速度還比較緩慢。今後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總目標是保護生態環境,協調人類影響,消除貧困,實現石漠化地區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石漠化防治要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實行「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遵循預防為主,以重點防治為基礎、點面結合,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防治與開發利用相結合和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效益一致的五項原則。

在喀斯特地區要加倍努力認真貫徹實施好《水土保持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要15年初見成效,30年大見成效的奮斗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與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千方百計爭取各方面的投入,治管結合,搞好治理成果後期的看護,推廣應用新的技術成果,加快治理步伐,為改善貴州的生態環境,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最大貢獻。

一、基本經驗

(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充實人員:貴州省、地(州、市)及重點治理縣均成立了以政府領導為首,有關部門參加的水土保持委員會,水土保持隊伍也在近年的機構改革中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加強。特別是列為「長治」重點治理區的地、縣兩級都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員會及其辦公室。鄉鎮成立了工程實施領導小組或指揮部,各級都由政府一把手任委員會主任或指揮長。不少縣(市)為了加強機構建設力度,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單獨設立了局級或副局級的水土保持辦公室。各重點治理縣(市)都選配了政治、業務素質較高的人員充實機構,人數一般都在15~20人左右。同時,根據執法需要,各級都設立了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站,選拔、任命了預防監督員,從而使水土保持治理、執法都有了組織保障。

(2)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識,增強執法力度:水土保持事業的公益性和廣泛性決定了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但是,要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治理水土流失、搞好預防監督,必須首先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因此,各地始終把宣傳教育放在首位,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全社會宣傳水土保持政策法規、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義,水土保持的基本知識以及水土流失的危害等。同時,組織水土流失地區的幹部群眾參觀一些治理成功、效益突出的工程點,結合水土保持違法案件的查處,以案說法,教育群眾。通過長期不懈的深入宣傳,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水土保持意識,增強了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條件。

(3)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寓開發於治理之中,促進流域經濟快速發展: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是幾十年來治理水土流失的經驗總結。這一經驗特別是對貴州山區這樣的地形地貌尤為適用。因此,各重點治理縣都是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其效益十分顯著。在治理措施和模式上,改變過去單一措施為綜合措施,改消極式的防護型治理為積極式的開發型治理。其基本思路是以發展小流域經濟為目標,以坡耕地的挽救和改造為突破口,大力開展基本農田建設,在治理中搞開發,以開發促治理。普遍作法是實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合理配置,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結合治理水土流失,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組合生產要素,大力開發各具特色的名、特、優經濟林果。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形成種、養、加,農、工、貿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機制和經濟發展格局。

(4)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科學規劃,制定正確的治理對策:由於貴州地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各地的自然環境和條件都不一樣,水土流失的特點和狀況各不相同,因而治理措施和方式上不能千篇一律。對此,採取的是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因勢利導,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治理水土流失。例如,能就地取用石材的地方,搞石埂坡改梯,搬石讓土,挖高填低。對取石不便的地方,搞土埂坡改梯,對建成後的梯地,配套修建排、灌水系工程。大力推廣綠肥橫坡聚壟耕作,把培肥地力和保持水土結合起來。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坡地,根據自然條件規模連片地種植蘋果、黃梨、椏柑、柚子、生漆、核桃、板栗、杜仲等經濟林果。總之,根據自然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名、特、優經濟林果。在實施治理過程中,水保部門始終加強科學技術指導和服務,舉辦培訓班,為鄉(鎮)和治理區群眾培養技術人才。同時,經常性地組織人員深入工地,蹲點進行檢查指導,開展技術咨詢和服務。

(5)抓典型、做示範、創樣板,引導面上治理工作向高標准、高質量和高效益發展:在推進治理水土流失過程中,始終注重發揮榜樣的作用,採取抓典型、做示範、創樣板的方式,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小流域治理向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方向發展。省、地、縣、鄉各級都有自己創辦的樣板點,僅畢節地區各縣(市)創辦的示範樣板點就有120多個。示範點的內容比較豐富,有小流域的綜合治理,有石埂、土埂坡改梯,有規模連片的經果林,有水土保持種苗場,還有預防監督和執法隊伍的規范化建設等。這些示範點不僅起示範帶動作用,而且也作為進行人員培訓和水土保持科研基地,從而為群眾性的防治水土流失工作培養了大批鄉土技術人才,為加大水土保持科技含量、及時總結治理和執法經驗提供了基礎條件。

(6)加強項目管理,保證工程質量和治理效益:為使小流域治理達到「治一片,成一片,見效一片」,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項目管理。一是精心規劃設計,認真組織實施。各地根據水利部的《水土保持技術規范》,結合本地實際編制技施設計大綱,組織有水保技術人員、鄉村幹部、農民代表三結合的設計隊伍,深入實際進行規劃設計,將治理措施落實到山頭地塊。同時將治理措施的技術規程、規范、標准和質量要求編印成冊,發送到各鄉、村,並按標准嚴格掌握施工(照片6-6);二是採取「雙向」承包的辦法層層落實責任制,將任務和技術質量分別承包給治理區的行政領導和水保部門,嚴格獎懲兌現;三是嚴格檢查驗收。根據工程質量和任務完成情況確定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每年進行一次檢查評比,不合格的不予驗收,同時,按照「大幹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幹不支持」的原則,將檢查評比的結果與第二年下達任務和補助經費掛鉤。

二、幾點建議

貴州喀斯特地區的水土保持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只能算是剛剛起步,有的工作成效也僅僅是局部的,從整個生態環境狀況看,水土流失、生態惡化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下一步的基本思路是:以宣傳教育為先導,堅持預防保護為主的方針,以落實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和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為突破口,加強執法,遏制人為新的水土流失,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創新水土保持機制,多渠道增加水土保持投入,進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促進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走上法制化建設軌道。

(1)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亟待進一步增強。許多幹部和群眾對防治水土流失還缺乏應有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處理開發建設與保護水土資源關系問題上,往往重開發輕保護,以至仍然存在邊治理邊破壞,人為水土流失不斷發生的現象;一些地方和單位沒有認真貫徹《水土保持法》,相當一部分建設項目沒有依法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和落實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有的領導幹部仍然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給執法工作帶來了困難和阻力。第一,繼續加強對水土保持執法的領導,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完善配套法規,執法程序,工作制度和加強執法隊伍管理,鞏固已取得的執法成果,規范大中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的法律程序,落實方案實施過程中的「三同時」制度;二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開展執法試點,擴大試點范圍,並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第三,加強水土保持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成果管護的規章制度;加強預防監督時,有條件的應以流域為單元,成立管護組織,利用有償回收等資金落實管護經費和人員,明確管護目標,切實把已治理的工程管護起來,使國家,地方,群眾的投入不致白白損失,並使治理工程得到永續利用,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從長遠意義上實現治理目標。

(2)加強預防監督、鞏固治理成果、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提高治理效益。治管結合,鞏固治理成果,杜絕邊治理邊破壞,甚至破壞大於治理的現象,避免重蹈先破壞後治理的覆轍,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貴州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是現有坡耕地的整治,治理的措施對策,一是要堅持幾十年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即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通過綜合治理,加強以坡改梯為主的基本農田建設,以改促退,為陡坡退耕還林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要認真貫徹朱鎔基總理提出的「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措施;三是要充分利用貴州降水豐富、水、熱條件好、植被恢復快的優勢,發揮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要加大林草措施和封禁治理的力度,落實相應的承包管護制度,做到治理一片,鞏固一片,發揮效益一片;同時,要把治理水土流失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緊密結合起來,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3)增加投入、提高補助標准:貴州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務還十分艱巨。目前還有近60000km2的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且治理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方幾乎都是貧困地區,坡耕地比重大,人多地少,治理所需的投入相對較多。目前的投入和治理速度還遠不能滿足群眾的迫切需要。近幾年來,鋼材、炸葯、水泥、苗木等材料物資價格不斷上漲,單位面積的材料消耗費用超出了國家投資的數額。另外,由於治理難度加大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國家補助標准相對偏低,影響了工程的正常開展,一些地區只能滿足點上治理的投入,而面上治理則難以兼顧。為此建議國家適當提高治理補助標准,以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

(4)加強對治理資金的管理:治理資金是國家對水土流失地區的專項投資,無論是國家計委的投資,水利部的投資,還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的投資,都必須按照項目管理規定,做到及時足額到位,專款專用,賬目清晰,手續完備。要加強對水土保持財會人員的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規范和完善水土保持重點防治經費管理制度,嚴格杜絕資金使用管理方面的一切違紀現象。財務賬目應接受上級水保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檢查,定期進行審計。

(5)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利用計算機與GIS-RS等現代科技手段,建立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和動態遙感監測,根據TM和Sport影像判讀,隨時掌握石漠化治理情況的動態變化,作出調整措施,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大力發展石坎梯田,地坎經濟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推廣灌排水系與機械施工等技術。這樣,避免人力跑點監測帶來的弊端,減少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㈢ 規劃成果整理

一、標准條款

1 規劃報告

1.1 基本情況

a)自然條件:地貌、水文、氣象、土壤(地面組成物質)、植被。

b)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光熱資源、礦藏資源。

c)社會經濟:人口、勞力、土地利用、農村各業生產情況、群眾生活水平。

d)水土流失:流失形態、程度、分布、危害、成因等。

e)水土保持:發展過程、治理現狀、成就、主要經驗、存在問題。

1.2 規劃布局

a)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針對規劃范圍的具體特點和問題,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的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

b)水土保持分區:大面積規劃應進行分區闡述基本特點與發展方向。小面積規劃中,如規劃范圍內幾部分情況有明顯差異的也應進行分區。

c)土地利用評價:提出規劃依據,明確農林牧副漁各業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數量和位置。

d)治理措施規劃:應提出坡耕地、荒地、溝壑、風沙等水土流失地類的防治措施,以及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等輔助措施的具體部署。在大面積規劃中,還應分別提出不同類型地區的治理措施組成及其部署的典型小流域規劃,作為附件。

1.3 技術經濟指標

a)提出規劃期間年均治理進度與規劃期末累計治理程度,以及相應的各項治理措施數量,並簡述計算依據。

b)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需要投入的勞工、物資和經費,並簡述計算依據。

c)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保水或調水、保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1.4 保證實施規劃的措施

應根據規劃范圍內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在組織領導、機構、經費、政策、科學研究、技術培訓等方面需要採取的具體措施。所提措施應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 附表

2.1 基本情況表與規劃成果表見本標准附錄D列出的14個表格,反映了附表所需主要項目和內容,具體運用應按附錄D中的D.2進行。

2.2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計算過程表。

a)根據計算工作需要,各地可採取不同表式,以能全面反映計算過程、說明計算依據為原則,本標准不作統一規定。

b)當技術經濟指標計算作為規劃的附件時,此項計算過程表應納入該附件中。

3 附圖

3.1 小面積規劃附圖。

a)水土流失現狀圖;

b)土地利用與水土保持措施現狀圖;

c)土地利用與水土保持措施規劃圖。圖的比例尺為1∶10000~1∶5000。

3.2 大面積規劃附圖。

a)行政區劃圖;

b)水系分布圖;

c)水土流失類型分區圖(或水土保持工作分區圖);

d)重點防護區、重點監督區與重點治理區分布圖;

e)重點治理小流域與治理骨幹工程分布圖。

根據不同的規劃面積,附圖應分別採取不同的比例尺,見表1-10。

表1-10 附圖的比例尺

3. 3 根據需要和可能,大面積規劃中應附不同類型地區的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評價與水土保持措施規劃圖。

3. 4 有條件的還可編制地貌類型圖、土壤分布圖、植被分布圖、降雨分布圖、侵蝕模數分布圖等附圖供深化研究。

3. 5 附圖的圖例。

3. 5. 1 常規通用圖例包括行政區界、村莊、道路、河流等,可按國內一般地圖圖例繪制。

3. 5. 2 水土保持專業圖例,如梯田、壩地、引洪漫地、水土保持林、經濟林、果園、人工草地等,見本標准附錄 E ( 資料性附錄) 。

4 附件

4. 1 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對大型淤地壩、治溝骨幹工程和小 ( 二) 型以上水庫等重點工程根據有關技術標准進行專項規劃設計,並將其規劃設計報告和圖紙作為水土保持規劃的附件。

4. 2 大面積規劃中不同類型區的典型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報告及其有關圖表。

4. 3 大面積規劃中重點防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的專項規劃及其有關圖表。

4. 4 投入、進度、效益三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 或可行性論證報告) 的計算依據與計算過程。

二、理解與實施

這是水土保持規劃的最後成果整理階段,整個規劃工作最後要體現在規劃報告、附表、附圖、附件這四項上。本節主要介紹了這幾個方面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新標准主要修改了一下幾個方面:

( 1) 刪除原標准中本段開頭部分解釋的文字。即: 「規劃成果包括規劃報告、附表、附圖、附件等四項。大面積總體規劃與小面積實施規劃的成果整理大致部分有共同要求,但也有某些不同要求。」綜述性質的語言,刪除使得標准更簡潔。

( 2) 原標准 9. 1. 1 基本情況中的 「a) 自然條件: 地形、降雨、土壤 ( 地面組成物質) 、植被、主要農業氣象」改為 「a) 自然條件: 地貌、水文、氣象、土壤 ( 地面組成物質) 、植被」。更改之後新標準的措辭更嚴謹,更符合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術語。

( 3) 原標准 9. 1. 3 技術經濟指標中的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 保水、保土)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改為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 ( 保水或調水、保土)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新標准措辭更嚴謹,考慮更全面。

三、示 例

由於規劃成果涉及的內容較多,此處不詳細一一列舉,以下只列出 《浙江省水土保持規劃》中涉及的附表及附圖目錄:

附表有:

1. 浙江省地面坡度組成表 ( 略)

2.浙江省主要水系特徵表(略)

3.浙江省土地利用現狀表(略)

4.浙江省社會經濟情況表(略)

5.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積分布表(略)

6.浙江省1997年累計完成各項治理措施面積表(略)

7.1999~2005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8.1999~201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9.2011~202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10.2021~203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11.坡耕地面積在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一覽表(略)

12.1999~2005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3.1999~201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4.2011~202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5.2021~203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6.天目山、千里崗山重點預防保護區范圍(略)

17.仙霞嶺、洞宮山重點預防保護區范圍(略)

18.浙北重點監督區范圍(略)

19.浙東南沿海重點監督區范圍(略)

20.錢塘江中上游重點治理區范圍(略)

21.浙東丘陵山地重點治理區范圍(略)

22.浙江省近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工程項目表(略)

2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入定額表(略)

24.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5.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6.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7.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8.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29.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0.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1.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2.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3.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4.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5.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附圖有:

1.浙江省水土保持分區圖(略)

2.浙江省水土流失圖(略)

3.浙江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圖(略)

㈣ 水土保持治理類型區劃分

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劃通則》(GB/15772—2008),本研究「河南水源區小流域水土流失規律研究」將河南水源區劃分為3個不同的水土流失類型區(詳見表5.1),以利於水土保持治理中採取不同的措施。

表5.1 河南水源區水土保持治理類型分區

綜合項目區水土流失特點,河南水源區水土流失均以水力侵蝕為主,且主要為面蝕,局部地區存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侵蝕。水土流失主要來自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殘林地,其中坡耕地流失最為嚴重。根據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及經驗的基礎,以及「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成果,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開展以坡耕地改造和坡面水系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建立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防治體系,是水源區水土保持治理的根本措施。

㈤ 養成良好的習慣屬於什麼保持整理整頓清掃成果屬於什麼

整理:是指把你的工作的桌面,將桌面上的物品進行一個區分。一般是分為必需品與非必需品,要注意的是,工作現場是不放非必需品的。

㈥ 黃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監督局的主要業績成果

建站60多年來,堅持科研面向生產、聯系實際,走試驗、示範、推廣相結合的道路,不斷探索,取得了大批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先後開展試驗研究課題400多項,撰寫水保科技論文1500多篇,公開發表280多篇,在國際學術會上交流50多篇,出版專著2部,匯編論文集6冊。獲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4項,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水土保持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上世紀40—50年代,我站先後開展了梯田溝洫工程、壟作區田、坡面徑流小區試驗、大柳樹溝綜合治理、牧草引種與培育、刺槐溝壑造林、沙棘人工栽培、柳籬掛淤、山地果園栽培、新技術引進與應用、支流水沙分析方法的改進、基本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等一批開創性的試驗研究項目。其中大柳溝綜合治理試驗是我國最早的小流域綜合治理,通過坡地保土耕作、梯田溝恤、刺槐護坡、土柳谷坊,柳籬掛淤等措施,探索出了農林牧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標本兼治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成功經驗,實現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溝」的治理效果,開創了我國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的典範。建立的南山試驗場是全國最早的示範區;五十年代培養了聞名全國的武山鄧家堡等一批水保先進典型;在天水實驗區創建的黃河流域第一個牧草試驗原種圃,先後由美國等地採集並引進牧草430種,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終於培育成抗逆性強,適應好,產草量高的草木樨,葛藤、毛葉苕子等並納入糧草輪作。在1955年的全國第一次水土保持會議上,草木樨被譽為西北地區的「寶貝草」。為此,1957年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對試驗推廣草木樨、刺槐等做出傑出貢獻的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授予特等獎,並頒發「面向群眾、聯系實際、科研為生產服務」的錦旗一面,受到朱德副主席和譚震林副總理的高度贊揚。60—70年代的呂二溝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驗示範,受到了各級領導及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建立了天水石崖水土保持示範點。 80—90年代,培養的秦安縣王窯水土保持示範基地,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樣板。年代對早熟沙打旺、小冠花等草種研究試驗有突破性進展,1991年被全國牧草評審委員會確認為育成品種。我站在「948」優良植物引進與繁育中,成功引進了10多個品種,並將推廣試驗延伸至藉河示範區,為大面積推廣種植開辟了廣闊的前景。1998年參與設計並實施的黃河流域第一個大型水土保持示範區——藉河示範區,是目前黃河流域規模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態典範工程,已成為新時期城郊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樣板。按照建設大型水土保持生態示範區工程的基本思路,以藉河流域為骨架,以天水市秦州區、麥積區城郊為項目區,以小流域(片)為建設單元,進行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推動了該區域和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工作。通過示範區建設,對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建設以林果產業為主的生態農業,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實施生態修復,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當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了明顯的帶動、推動作用。藉河示範區已成為融生態、經濟、科研、監測為一體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質量標准、高產出效益、高示範效應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樣板工程。
2000年以來,經過 「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的建設,我局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職工隊伍建設、水土保持科研、水行政管理、精神文明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科研能力進一步提高、科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擴大、水行政管理不斷加強、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再上台階、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在科研、管理、經濟創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
開展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三副區(下稱後三區)治溝骨幹工程建設,改寫了丘三區不能打壩的歷史;規劃設計並指導相關部門開展的藉河示範區已成為大面積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典範;正在進行的「水土流失原形觀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第三副區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試驗分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寬谷丘陵區農牧綜合開發模式示範與推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數學模型研發和模型黃土高原建設、水土保持監測公報等項目、課題,在水土保持行業獨樹一幟。
在科技合作方面,先後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大專院校,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協作關系,開展了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課題研究。實現了由內向型向外向型、保守式向開放式方向發展的轉變。

㈦ 怎樣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
重建國家治理體系是政治轉型過程中的核心目標,以高制度化水平為特徵的強政黨是一國治理體系有序建構的重要保障。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視高制度化政黨對於一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際意義,在科學准確地評估政黨制度化水平的基礎上, 具體考察其所取得的豐富建設經驗和治理成果。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一個地方治理一年另一個地方治理九年最後結果是王朝結束時治理九年的地方依然很多年保持治理後效果

據《淮南子·齊俗訓》載: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上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

《淮南子》只用了95個字,就忠實地記錄了齊、魯的興衰過程。

周公是魯國的始祖,姜太公是齊國的始祖。二人在「交流」治國理念時,

周公說「尊尊親親」,提出的是以德治為主的治國方略,講究倫理主義,它的優點是可以憑借親戚、血緣關系維系統治,形成基本穩定的局面。這種治國方略的弊端被姜太公一言中的:「魯從此弱矣」,即統治者太過「倫理」,則自己的統治權力將被大大削弱;而當問到齊國的國策時,太公的「舉賢而上功」,意為國家將尊崇有才能的人和獎勵有功的人,將重用他們,也就是奉行功利主義至上主義,不大在乎人才的品德。這種人才治國的國策優點是,利用賢才的能力,推動國家機器前進,國家一定會變得很強大。但周公也當即指出此種國策的重大缺點:「後世必有劫殺之君」——英才被廣泛重用,而若對他們的品德則不加詳查,這樣做雖然會使國家因為用英才而變得強大,但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樣的功臣在具備一定實力之後,一定會尾大不掉,必定對國君的統治行成威脅,謀殺國君的野心家也就在所難免地會出現了。

以後的魯國與齊國,也果然誠如所料。

姜太公、周公,都是周的開國功臣,皆一時人傑。他們對自己封地應進行的統治制度和方法均可謂深思熟慮、精心編制。但他們都能看出對方的缺點而無法看出自己制度的缺點,這是由於他們的思維習慣造成的。這個故事的真假我們無需討論,但對其所表達的內容我們還是有必要參考和借鑒的。

就齊國的國策而論,功利主義色彩濃重。延至現時代,人們大體上認同「唯才是舉」、「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有強調「德才兼備」的。我想,還是「兼備」較好,不可太過功利、過分強調人的才能而忽略對其品德考察,這也許對防止貪官產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吧。重要的是,如何加強對官員有效的「繼續教育」,使其在為宦的道路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戒滿戒貪、戰戰兢兢,才是挽救貪官的良策。

周公的魯國和姜太公的齊國,代表了兩種風尚:南方魯國民風純朴,禮樂制度發
達;北方齊國的民風急功近利,經濟和軍事比較發達,後世稱「齊人好議兵」,就源於這個傳統。
齊魯兩國的文化如雙峰對峙,興盛一時:齊國講究智,魯國講究仁;齊國講究利,魯國講究禮;齊國人老練世故,魯國人忠厚質朴;齊國尚武,魯國崇文

㈨ 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前述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要求與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資料的獲取情況,並廣泛徵求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李智廣等,1998;時光新等,1999;楊子峰等,2006;金瑾等,2008;程斯,2009;蔡國軍等,2009;曹波等,2011;卜貴賢等,2011;鍾雲飛等,2011),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構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將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分為3層:選擇綜合效益作為系統的最上層——目標層(T),生態效益(C1)、社會效益(C2)和經濟效益(C3)三方面構成中間層——子系統層(C),影響這三方面的9 個主要因素構成最底層——指標層(P),見表6.1。

表6.1 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生態效益是在小流域採取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過程中對自然與生態環境的影響,是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指標,可作為子系統層的第一個子系統。生態效益子系統主要有下列3個指標組成:治理程度、林草覆蓋率與土壤侵蝕模數。

社會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在具體方案的運行階段,受到社會各類因素的影響,將對方案的決策起到一定的作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可能又對社會產生影響。因此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時候,社會效益因素是不能忽視的,是第二個子系統。社會效益子系統主要考慮以下3個指標:人均產糧、糧食單產與人均耕地。

經濟效益要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投資的問題,是影響治理模式選擇以及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決策者主要參考內容之一,是第三個子系統。經濟效益子系統主要考慮以下3個指標:人均純收入、人均農業總產值與土地生產率。

㈩ 喜歡,自豪,保持,成果,發明,改進,馬上,終於,著名近義詞

喜歡—喜愛 自豪—驕傲 保持—維持 成果—結果 發明—創造 改進—改造
馬上—立刻 終於—最終 著名—有名

閱讀全文

與保持治理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