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垃圾分類處理成果展示

垃圾分類處理成果展示

發布時間:2021-07-06 06:07:03

❶ 北京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成績單,具體有哪些

垃圾分類實施具體有以下的成績

3響應可持續發展戰略,

推進垃圾處理產業化垃圾處理作為新興產業,風險小,收益穩定,前景是非常誘人的。但垃圾不可能永遠作為一種公益性事業,為了垃圾分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當鼓勵企業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業中來,參與垃圾直運、垃圾處理的流程中來,由相應的垃圾處理企業去收集、運輸、處理垃圾,進而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的市場化運作。這樣既可以減少政府在這方面的財政支出,又能帶動垃圾處理產業的發展。

❷ 垃圾分類進校園( 垃圾分類金點子 )

  1. 設置垃圾分類垃圾桶

  2. 傳播垃圾分類知識

  3. 舉行垃圾分類有獎問答

  4. 出一些關於垃圾分類的牆報

  5. 舉辦一些關於垃圾分類娛樂活動,如:投籃,把垃圾名稱貼在籃球上,投到相應的球框上~~~

  6. 可以讓一些值日同學,提醒同學們每天都進行垃圾分類

  7. 評比每月或每學期的環保之星

  8. 言傳身教,讓每位老師都做到垃圾分類。

  9. 展示各地自然風光,優美環境,從而激發保護環境的熱情。

❸ 怎樣垃圾分類圖片展做示範

「垃圾管理需認清,關聯建設新北京,世界城市建到位,首都地位大提升。」順義區三農研究會的垃圾減量、分類主題圖板展覽日前開幕,幾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配上相關圖片,把各項環保政策講解得清楚明白,觀眾一目瞭然。
據了解,該三農研究會從2010年開始圍繞垃圾減量、垃圾分類主題,著手搜集收錄本市出台的各項相關政策和各區縣垃圾分類的獨特做法,結合農村垃圾分類實際情況,編成了220多條順口溜。2013年,他們建起了120平方米的科普展廳,把順口溜逐條配以插圖,劃分為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完善配套設施、踐行減量分類、分類運輸處理等8個單元,免費對外進行展示,推進垃圾分類知識在農村的普及。

❹ 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流程怎麼寫

一、活動簡介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是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於改善人民環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建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不僅關繫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最基礎的工作,更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

本項活動主要是通過討論、探究、設計方案等形式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重視環境保護,注意節約資源。

二、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提出問題、設置競賽,引導學生討論、設計方案、表達,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科學思維的素質。

2.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2.樹立環保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難點:讓學生設計垃圾分類方案。

四、活動准備

1.組織准備:

3人一組,共分4組

一人作組長,主要負責上講台匯報;一人主要負責設計方案;

一人負責記錄活動情況,填寫《活動報告》,並且作時間控制。

2.器材准備:

寫字白板一塊、《垃圾分類》活動報告(每小組一份)、筆、

《垃圾分類》PPT課件、多媒體設備

五、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導入

1.活動形式介紹

歡迎小朋友參加活動!本次活動以小組競賽為形式,通過討論、游戲、探究、設計方案、分享等方式讓小朋友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准,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給兩分鍾時間准備:請小朋友分成四組,給小組命名,准備才藝表演。兩分鍾後搶答,小組派代表上講台報組名,並寫在白板上。

【評分規則】(1)按上台順序倒記分:第一位小組上講台報組名的記4分,第二位小組上講台報組名的記3分,第三位小組上講台報組名的記2分,第四位小組上講台報組名的記1分。

(2)有才藝表演的小組加1分。

2.活動主題介紹

簡單介紹垃圾分類的意義: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是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於改善人民環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建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活動開展

1.了解垃圾

(1)討論

首先請小朋友談談生活中有哪些垃圾?請舉例說明,在白板上畫示意圖。

(例如:啤酒瓶、易拉罐、廢電池、塑料礦泉水瓶、廢紙、煙頭等,這些都很容易畫出示意圖。)

【評分規則】舉手發言的小組加1分,能畫示意圖的加1分。若有特別優秀的酌情加1-2分。

(2)游戲

剛才每個小組各自說了一種垃圾,還有沒有更多的呢?下面開展一個小游戲:輪流說垃圾。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留在座位的組員要做筆記,可以自己添加一些垃圾名稱,比比哪個小組寫得多。

【評分規則】四名小組代表按順序戰成一排,每位代表輪流說出一項垃圾,(例如:果皮、菜頭、廢紙……)不能重復、不能說錯,有說重復、說錯的代表要退場。如果一時想不出,停頓過久的話,其他小朋友可以倒計時十秒,還答不出來的話要退場。按退場順序記分:第一個退場的小組記1分,依此類推,最後一個退場的小組記4分。

對於留在座位的小組成員記錄的垃圾名稱的情況,按寫得名稱的多少記分:寫得最多的記4分,依此類推,寫得最少的記1分。

要求留在座位的小組成員要認真聽代表的回答是否有重復或錯誤,停頓時要倒計時。歡迎家長觀眾參與。

2.探究垃圾分類的方法

(1)討論與設計

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東西被當作垃圾,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多了。比如同學家裡喝完的酒瓶閑著,要嘛就隨手扔到垃圾堆里。可樂、七喜等易拉罐喝完也一同扔到垃圾堆里,有的同學甚至隨手在路邊一丟。有的同學將廢紙亂扔,甚至不節約用紙。生活中許多小事不注意就會造成浪費!其實有許多看似無用的垃圾是可以再次利用的。這樣我們應該將垃圾分類處理。下面請各個小組討論並設計一個垃圾分類的方法。你可以設想:在家裡或學校里設置幾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分別裝哪些垃圾?可以給每個垃圾桶起名字嗎?

討論與設計時間為5分鍾,請把垃圾分類的方法寫在《活動報告》當中。

(2)分享與交流

請各小組派代表輪流上講台匯報各自小組的垃圾分類方法,主要談談你怎樣將垃圾分類,為什麼這樣分。

其他小組可以對作匯報的小組提出問題,大家探討。

【展示課件】總結:按照垃圾的性質,國內外通用的垃圾分類標準是將垃圾分三類:

「可回收垃圾」又名干垃圾,包括塑料製品、鐵製品、木製品、紙張等。

「生活垃圾」又名濕垃圾,包括果皮、果核、菜葉、剩飯菜等。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過期葯物、破損的溫度計和日光燈等。

【評分規則】對各小組所做的垃圾分類方法進行評議,酌情評出4、3、2、1分。分類標准為:分為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有害垃圾三類。能與之相同或最接近的評為4分,其餘視情況而定,評分可以相同。

實況舉例:甲組:分四類: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無害垃圾。評為4分。

乙組:分五類:礦泉水瓶、易拉罐、廢紙、廢電池、果皮。評為3分。

丙組:分五類:廢紙、果皮等不能再利用的、廢舊電器、啤酒瓶與易拉罐、舊電池。評為3分。

丁組:分兩類:可回收(塑料瓶、廢紙等)、不可回收(果皮、廢電池等)。評為2分。

【說明】甲、乙、丙組都能把舊電池分出來獨立收集與處理,所以評分稍微高一些。對於小組之間的提問、交流,若有出色的可以酌情加1-2分。

(3)鞏固升華:討論垃圾分類的好處

請小朋友們談談將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有哪些好處呢?(方便回收再利用等)將啤酒瓶、易拉罐、廢紙等回收後各自有什麼用處呢?廢電池、過期葯物、破損的溫度計和日光燈它們各自有哪些危害或隱患?如何對廢電池進行特殊處理?如何對廢電池回收再利用?

【說明】以上問題盡可能地讓小朋友談,舉手發言,一次加一分。若小朋友說不出的,可以結合課件介紹。

3.設計某區域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與實施方案

最後請小朋友以某區域為例設計一個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與實施方案結束本次活動。准備時間5分鍾。以投票的形式評選優秀方案。

提示:以某個區域為地點,(例如:家庭、校園、小區等等)你將如何對人們進行垃圾分類的環保宣傳?你將設置幾種垃圾桶?即設計垃圾分類的方案。你將如何解釋這些垃圾桶的用途?分類收集後的垃圾,將如何處理等等。

帶著類似的垃圾分類環保問題思考與討論,在《活動報告》上寫下設計方案。

【評分規則】讓小組派代表上講台匯報本組的設計方案,四個小組都匯報結束後,請參與活動的所有小朋友以及作為觀眾的家長進行投票,評選優秀方案。統計票數,按票數排名評分,票數最高的評4分,依此類推,票數最少的組評1分。

(三)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小朋友們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標准和意義。體會了探究問題、設計方案的過程。鍛煉了合作與競爭的能力。評分不是重要的,學到知識並提高能力以及在活動中建立了友誼才是重要的。

統計各小組的總分,最高分評為優勝獎、最低分評為最有毅力獎,比分在中間的兩組視情況而定,分別評為最有創意獎和最可愛獎。

[轉載]垃圾分類活動方案[轉載]垃圾分類活動方案

六、活動延續

1.小朋友在家裡或到校園撿到垃圾,記得分類投放,爭作「環保小衛士」。

2.搜集有關垃圾處理、分類的資料。

3.統計自家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分類並稱重。

4.開展社會調查,發問卷調查了解學校或社區里人們有關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

5.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同學們的調查和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學校或社區開展一次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積極配合垃圾分類的環保行動。

七、注意事項

1.活動過程中注意要解釋說明清楚每一個活動環節的要求、規則等等。

2.活動中注意加強互動,多讓小朋友參與,關於環保問題幾乎沒有特別固定的標准答案,所以要注意聽小朋友的回答,對其中的閃光點要及時發現,給予肯定和鼓勵。

3.活動結束時,注意指導孩子們把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貫徹到生活小事當中。

八、背景資料

1.垃圾分類標准:

「可回收垃圾」又名干垃圾,包括塑料製品、鐵製品、木製品、紙張等。

「生活垃圾」又名濕垃圾,包括果皮、果核、菜葉、剩飯菜等。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過期葯物、破損的溫度計和日光燈等。

2.垃圾分類的好處:(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好處)

酒瓶是高溫加熱製成的,對收集到的酒瓶再利用,還可以節約不少煤資源呢!

易拉罐是鋁製成的,把易拉罐熔化後可以再製成鋁鍋、鋁制零件、鋁合金門窗等。

廢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它可以製成再造紙,能節約木材。

3.廢電池中含有許多重要的化學物質如銅、鋅、二氧化錳、氯化銨等,若能很好處理,可從中獲得許多有用物質。

(一)電池的危害

大部分電池中都含有汞,當它們廢棄在地球表面時,多層金屬會氧化銹蝕。汞便會慢慢地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下滲到地下水中,再通過農作物或飲水進人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此處,汞還可以轉化為無機汞,無機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轉變成甲基汞聚集在魚類的身體中,人食用了這種魚後,甲基汞便會對人腦細胞造成危害,使人的神經嚴重破壞,重者甚至會發瘋致死。轟動一時的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甲基汞所致。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它溢出來的汞足以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性喪失農用價值。

據專家測定一節一號電池能污染60萬立方米的水。

(二)電池的回收

回收的意義:電池的回收能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生率,同時也能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解決電池的污染問題,對人類現在來講,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上都存在著困難。所以只能降低電池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要做的便是將廢舊電池回收。

對於電池的回收,可以採取在街道設置回收箱的形式,或者在社會各地建立廢電池回收站,如在大城市的超市、商店等地設置廢舊電池回收點。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加強人們對電池危害性的認識,形成自覺收集、上交廢舊電池的觀念和意識。據悉,連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廢舊電池的回收率都只達1%。當然,也有可能是許多大城市中的市民已了解和認識到電池的危害,然而多數人還是為了圖方便抱著「反正我只扔一個不要緊」的想法將廢舊電池一扔了之。在一次對上海30名市民進行的「廢舊電池如何處理」的調查中,有31%的市民隨手扔掉,68%的人扔進垃圾箱,僅有l%的人上交到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箱。這其中也有許多人,有上交廢舊電池的意識,卻不知道應交到何處。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形成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組織。

因此,提出以下倡議:

1.以政府名義建立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部門,大力防止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並將廢舊電池聚集起來,統一處理,以減小對環境的危害。

2.以各單位(如機關、部隊、學校、工廠、飯店、旅館等)行政系統為中心,建立廢舊電池回收網,督促各單位每個成員、居民積極參加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由網路負責人(曲行政單位選取一人或幾人)回收本單位、轄區的廢舊電池並將其送到接納和再利用廢舊電池的責任部門。

3.責成各群眾團體(工會、青年團、學生會、婦聯等)組織號召各自成員積極參加回收廢舊電池的行動,把回收廢舊電池活動納入各自團體組織的經常內容。

4.由有關單位(市場管理部門)在各小商品市場(特別是外來人口集中的商品市場)組織商販把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開展起來,並把其作為市場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5.在農村鄉鎮特別是村委會負責開展農村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農村用電池數量並不少,廢舊電池扔在地面上對農村水源有直接影響,許多農村地區還在飲用井水)。

6.建立有關回收廢舊電池的專門獎懲制度,做得好的予以獎勵,反之則嚴懲不貸。面對回收來的電池,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三)廢舊電池的再利用

任何一種電池都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基本部件是指兩組不同材料的電解質、電極、隔膜和外殼。干電池、充電電池電鋅皮(鐵皮)、碳棒、汞、硫酸化合物、銅帽等構成;蓄電池則以鉛的化合物為主。

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統計資料表明:1980年我國干電池產量就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達到140億只;同年世界干電池總產量約300億只。隨意扔棄干電池,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浪費資源。

以每年生產100億只干電池計算,全年將消耗15.6、萬噸鋅,22.6刀噸二氧化錳、2080噸銅、2.7萬噸氯化鋅、7.9萬噸氯化銨、4.3萬噸碳棒。因此,實行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目前,國內主要的廢電池處理方式有4種,人工分選、干法、濕法和干濕法。人工分選回收利用法,就是將回收的廢舊干電池,先進行分類,

人工分選出碳棒、銅、帽、鋅皮以及各種殘留物,並分類用相應的方法予以處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使用的勞動力多,經濟效益差。所謂干法,也叫煙法或火法,就是對廢舊干電池分類篩選,破碎後,和人焙燒爐中,在600—800度下焙燒,將排出的氣體冷凝後提取汞,再將焙燒剩餘物放人回轉窯,在1

100—1300度下低燒,從煙氣中回收氧化鋅,從殘渣中回收錳和鐵。運用此法,一般冶煉廠無須增加設備和勞動力,就可回收干電池中的鋅,若需進一步回收其他物質,尚需增加設備。所謂濕法,就是將干電池分類破碎後,置於浸取槽中,加入稀硫酸進行浸取,再經過過濾,從濾液中提取金屬鋅,濾渣分離出銅帽鐵皮後,再從剩餘濾渣中進一步提取出錳來。干濕法,就是將干法和濕法的優點結合起來,先用焙燒的方法回收剩餘部分鋅,再用浸取和電積的方法回收錳和剩餘的鋅。運用此法,回收效果較好,但工序復雜,成本也較高。

國外通常的做法是採用濕法,但比國內的處理方法多一工序,也就是說,不僅用酸浸取,電積以提取鐵、鎘等,而且用鹼中和來沉澱鋅、鎳等。此外,日本二次原料研究所採取篩選、磁選、氯化、再篩選加三次熔煉的方法來處理廢電池。相比之下,國外的處理方法工序更多,更細致,更復雜,只有在較大的規模下才較經濟。我國的廢舊電池處理廠家只有不斷擴大規模充分利用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並在此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兼顧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促進廢舊干電池的有效回收和利用。

處理廢電池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分選法、干法、濕法、干濕法。當然填埋法是最簡單的。雖然它們都能處理廢電池,但它們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污染,我們能否在生產源頭就減少廢電池污染?答案是肯定的。

(四)電池的未來

在以後的電池生產中,我們可以盡量生產一些污染小,再利用程度高的電池。例如:燃燒電池,它內部反應生成的水無污染,而且可以再次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又一次燃燒產生熱量,提供電源;無汞電池,因為現階段的電池大部分都含有汞,如果生產無汞電池既可以減少回收廢電池的汞這步繁雜工作,同時也可降低電池對土壤、水源的危害;充電電池,生產這種電池可以不必不斷地生產電池來提供能源,而可以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電池內,在使用時,再將電能釋放;太陽能電池,因為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無污染的一種能源,所以這種電池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減少空氣污染。總而言之,我們將來生產電池,將朝著節能、環保、再利用程度高的方向發展。

一些設想:

1.將處理後的廢渣埋於沙漠中,在沙漠面積不斷擴展的情況下,這可能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2.將廢渣進行無害化處理,再用來修路、建地基等。

❺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活動成果與收獲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2 垃圾集中處理中的環境管理

分類收集和混合收集後的垃圾都應集中處理。城市人民應當發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採用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置方法集中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關鍵在於國債資金的有力支持。垃圾集中處理環境管理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重視衛生管理,忽視環境保護。除了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監測外,很少有適宜的環境管理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選址和構造,必須符合環境保護標准和城市環境衛生標准。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確需關閉、閑置或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核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復。垃圾集中處理還應與垃圾減量化、家庭自身無害化處理以及資源化相結合。如廣州垃圾集中處理和分類收集、凈菜進城、包裝容器循環利用以及垃圾發電相結合。

2.1 填埋

填埋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數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簡易填埋,忽視了處理中的環境管理。填埋導致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嚴重。衛生填埋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興建填埋場應當實施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2.2 堆肥

食物垃圾約占生活總量的 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機垃圾具有分散、量大、處理困難、容易污染環境等特點,對其集中處理,如堆肥,不僅減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與其它垃圾成分分離,加快了垃圾分類,有利於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處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發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產生大量甲烷,處理不好可能引發爆炸。堆肥場所應遠離地下水源地,易通風。

2.3 焚燒

焚燒的成本很大,在我國應有並不普遍。焚燒易產生局部大氣污染。垃圾焚燒場的建立應嚴格遵守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標准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3 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環境管理原則

(1)與源頭控制、產生控制相結合,(2)與收費管理等經濟刺激手段相結合,(3)與行政處罰相結合和(4)提高環境衛生管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閱讀全文

與垃圾分類處理成果展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