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修道成果

修道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06 05:30:12

1. 修道如無師承,真的不會有成果

連當個開山祖師的魄力都沒有還修什麼道談什麼長生你還是當個普通人吧那些東西不適合你

2. 古人修行,成就的多

古人修行為什麼容易開悟
古人修行容易開悟的原因,並不是古人是菩薩轉世,羅漢再來,這不確切。要知道:古人的行履與現在人不同,如天地之隔;如凡聖之別。古人接受傳統文化儒家與孝文化的教育,
古人善根大,根基好,這是古人容易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善根大的人,他就是直腸子,他性直,性直人業障就少,
這平常日用之中都在修行,所以古人參禮大善知識後,他們經過善知識一言、一偈,或舉手投足一個手勢動作的點悟,即可使之當下就悟道。
現在人修行放不下貪求慾望,放不下就會搞貪嗔痴,你搞貪嗔痴就有業障,
你業障重在平常時候修行就絲毫沒有用功;
現在人修行都是平常用不上功夫,都在加香、打七才來精進用功。
現在人身體嬌慣,一點苦也吃不得,天一熱就受不了,特別是居住在南方的出家人,又要上殿,又要普佛普佛,平常時間懶得用功夫。出家人上兩堂功課,隨隨眾而已。哪裡用得上功夫。
這修道要用得上功夫,你就要看破放下,修行人看不破放不下就談不上用工夫。
臨到加香、打七這個時間,才想起要認真用功。這不是正確的修行,正確的修行要年年、月月、日日、時時、刻刻,二六時中都要用功夫,這樣子修行才能與道相應。
現在人們的修行方法是不正確的,
修行就必須要放下慾望去修,你放下一切慾望才能與道相應,
古人修行就能夠放下貪欲用功。
世界上百工技藝,都要三年、五載以後,才可混得一個飯碗;況我們這個修行出世間無為大道,無上妙法,會有如此容易的嗎?你們有點知識的人,修道當然要不分嚴冬天冷,與夏暑天熱,總把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好;修禪宗的一定要把『念佛是誰'不明白處,苦苦參究,修行要恆常用功,長久堅持,不可間斷。任它天再熱,我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參一句『念佛是誰'。
若要以加香、打七才去用功,平常不用功,一年計算,要荒廢九個月,只有三個月用功。你們想想:如是修行可否正確也?還算什麼用功?況且你平常不去精進用工熏習,臨到打七,也很難把功夫用到純熟,修行貴在精進,要一年四季無論寒暑,切不應該把每一寸光陰荒廢,要知道人生無常,生命在呼吸間,趁我們還有一口氣在,我們修道之人要趕緊趁我們還年輕,求得早日明心悟道,成佛的關鍵所在,首先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真正想修道成佛的人,要求早日開悟而獲得解脫。

3. 什麼是真正的修行有成就

修道的要領就是虛其心、實其腹!所謂虛其心,就是心裡不能裝著各種情慾專雜念!現在修道的屬人心都裝滿了,慾望大的很,還怎麼修道呢!所謂實其腹,就是精力充沛,小腹的地方充實,氣海堅固!現在的人都不懂,浪費精神,泄其精氣,小腹每每寒涼,還修什麼道哇,能保命就不錯了!

4. 修行的成就(如法修行主要能獲得什麼收獲)(

積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往生凈土。

5. 道門修行成果是什麼樣孑

帶著肉身走了,也就是羽化了。。
現在老道死了都說羽化了,都TMD是騙人的。。
真正的羽化是連肉身一起帶走啊。。。
說白了不死不滅成仙。。。

6. 真的有修道的嗎能達到什麼程度

我可以告訴你 有,非常難,非常難
一般道教修行歷過以下幾劫就可成仙。
1退病劫。修煉到一定程度人的可以吧身體中隱藏的不健康狀態,一起發作出來。來的太猛或者修行基礎不牢會死亡或者其他害處。挺過去的話,以後非特別情況不會得病。
2情慾劫。修行到這個程度,人的情慾會最大化。會產生種種慾念,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慾念更是猛烈。聽不過去走火入魔。很可能會瘋掉。挺過去的話意念會很難動搖。
3妄心劫。此劫凶險。修行人到了妄心劫的的話。會沉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歷的一切規則會按照自己的思想發生改變。挺過去的話。以後不會被世間種種幻象迷惑。能看清世界。
4魔境劫。此劫凶險。身在此劫中,人往往莫名恐懼,修行不能專心。過不了瘋瘋癲癲,發狂而死。或者在修行時注意力不集中而走火入魔。如果戰勝自己,則再也不會有什麼恐懼,做事會非常果斷,判斷力會非常准確。
5真空劫。這個劫很有意思。在此劫中,一身修行還在,卻不能運用。就好比一身法力,卻用不了一樣。這個劫很難過去,過不去也不會怎麼樣,就是不能用修行成果。但面對此劫要有平常心才行。此戒過後法力大增。
6換骨劫。此劫凶險,在此戒種。身體會發生再造。把整個身體換掉。頭發脫落,血肉融化。骨骼雜質排除體外,同時還會不斷長出新的身體。過不了就死。過得去的話,那麼新的身體就是最完美的,沒有缺憾的。(對人而言)
7苦海劫。此戒對人來說最難過。歷此劫時,人處於定境中。會把所有前世和今生的種種經歷,種種感受,所有思想一起發作。就好比給一個電腦一下子把世界上所有的數據都傳過來。而且不能被卡死一樣。一般人過不了。過得了百中無一。渡過此劫。成就半仙之體,可長生不死。且不畏生死。
以上幾劫,每一劫都會刷掉一部分人。能過7劫著少之又少。所以修行很難。
渡過以上7劫者。可繼續修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出神入化的境界修到極限。就可以准備渡過最終天劫——————天刑雷劫(就是被「天刑雷」劈)。過不了都會死。過去就是仙。不死不滅

7. 大家有什麼修行成果和實例可以用來反駁「大乘非佛說」

依據巴利文獻說「大乘非佛說」的觀點可以休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十方三世三寶
南無西來中土諸大德祖師
【本文的目的不為爭辯,只為澄清真實。末學以審慎負責的態度,查閱了眾多資料,包括南、北傳經典原文、佛教歷史書籍和多位網路同仁的材料後,匯總編輯而成。為了避免對教義、教理有錯誤闡述而誤導他人,因此本文主要從歷史研究角度出發,將有關資料進行了整合梳理,盡量還原佛教歷史發展的本來面目。如有不妥之處,末學真誠懺悔,並懇請補正。】
近年來,南傳佛教逐漸傳入內地,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對南傳、北傳佛教的相互交流和促進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但有的學友,誤信了一些近代西方學者和日本學者的研究資料,得出了「大乘非佛說」的可怖觀點,進而否定北傳僧團的真實性,實在令人心寒。不可否認,現代南傳佛教的各部派,對經、律、論傳統的堅持令人肅然起敬,但是,並不意味著北傳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導,北傳僧團就沒有依照佛陀戒律行事,不能得出大乘經典非佛說的結論。特別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更加需要冷靜和理智的去認真研究和分辨,而不能斷章取義,或僅憑道聽途說就盲目宣傳。是真佛子,就更應該認真、謹慎、負責任地發表言論,為護持佛法而鞠躬盡瘁,不要違背我們生生世世在佛陀、三寶面前發下的誓言!!
一、「大乘非佛說」的論據分析
從當今一些關於大乘非佛說的論據來看,大致是兩類:
一種是從教義、教理方面的疑問。而這一方面,似乎並未有人能超出古代許多大乘師所破斥的惡見之列,其論點往往粗略尤甚。而且,這些教義、教理方面的爭論,已早被印度古大德及玄奘法師等辨析清楚。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辯論大會上,五印度十八國王均列席,玄奘法師以一人之力單挑大小乘論師(多是來自五印度和那爛陀寺的頂級高僧)及婆羅門等七千餘人,所做《真唯識量頌》懸掛18天,竟無人能有問難,被小乘論師尊為「解脫天」,被大乘論師尊為「大乘天」,名冠五印度。「大乘是佛說」從教義、教理上的論證早已確定無疑。我國在大乘、小乘同時引進的情況下,最終選擇大乘的結果就是明證。有關中國法顯法師、玄奘法師等祖師的資料,有興趣的學友可以網路之。
另一種是近代從西方興起的考據學所提出的質難。而這些問題的論據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對錫蘭(斯里蘭卡)文獻——巴利語的《島史》、《大史》、《善見毗婆沙律》等的研究。
在依據史料對歷史進行還原的過程中,所引史料的可靠性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事情。如何從史料中發現問題?發現問題以後,又如何去解決問題?道理並不復雜,但真正要解決好問題卻並不容易,可以說解決問題水平的高低,取決於鑒別材料的能力,取決於是否善於考據。現在有了電腦檢索,搜集材料比過去方便多了,但鑒別材料還得靠人腦,一旦出錯,前功盡棄。這錯,主要表現在不辨真偽上,不去認真鑒別材料的年代上,不去認真鑒別材料的版本差異上。而且,在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必須杜絕先樹個觀點,再拼湊幾條材料,不夠用時,隨意曲解的錯誤做法。一般來講,可靠的史料至少應該具有以下特點:1.客觀的記敘和評價重大歷史事件(通常是透過與其他不同立場的同時期或同類的史料對比來看其是否足夠客觀);2.有其他不同立場的同時期或同類的史料互為佐證,如有考古方面的發現支持更好;3.在沒有其他史料支持的情況下,史料本身的記敘沒有明顯的邏輯問題;4.一般來說,早出史料的可信性要高於晚出。
目前各界對佛教歷史的研究考證,其原始依據無外乎錫蘭(斯里蘭卡)文獻(簡稱「巴利記史」)、敦煌文獻(大部分流失海外)、中文文獻、少量印度文獻、考古發現。其中敦煌文獻和中文文獻最為詳盡,紀錄的時間跨度廣,涵蓋領域多,毫無疑問是佛教史,乃至印度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在最初的佛教歷史研究中,一些研究佛教歷史的西方和日本學者可能是因為語言隔閡的原因,往往更注重巴利記史,而忽視敦煌文獻和中文文獻。但隨著敦煌文獻研究的深入,以及阿育王石刻、阿富汗巴米揚遺跡等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之後,巴利記史文獻與遺跡矛盾之處逐漸被許多學者們發現,於是學者們開始用敦煌文獻和中文文獻與巴利記史文獻相對比的方式研究,從而得出一些與先前不一樣的結論,其中包括佛教部派的分化、大小乘的流傳、經典的結集等重要問題。

8. 如何才能得到真實的修行成果

廣修善因,濟渡眾生,

9. 道門修行,成果是什麼

一般說是大羅金仙。之下依次為天仙、地仙、人仙、鬼仙。

10. 這世上有修道成功的人么

修道、修佛,不一定一定要求個正果,主要是無病無災,君不見和尚、道士們身體都很好,動不動就是上百歲。特別是在以前那種生活條件、醫療條件並不好的情況下,這些就特別明顯。

閱讀全文

與修道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