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創新成果報告和論文寫法上的區別
《科技創新: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承載著社會和諧發展的價值,是和諧社會系統運行的核心動力。科學技術通過促進生產力發展,,,這個我有整篇的哦,要不
2. 論文創新點怎麼寫
1.
資料創新,所寫論文用的資料一定要是最新的,比如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這個專業最前沿的數據、資料,在看文章質量的時候,老師看的就是這一點,所以一定要用最前沿的是資料進行參考、寫作。
2.
方法創新,就是自己所想所寫一定要有新鮮感,在寫作論文的時候,要寫出一種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要有新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樣才能夠讓人想要閱讀你的文章。
3.
觀點創新,這一點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時機很重要,別人都沒有提出來的觀點你提出來了,這就是說的創新性。 比如在自己研究資料的過程中,有一閃而過或者靈光一現的時候,這時候出來的觀點就是具有創新性的。
3. 創新成果評價的方法
第一階段是同行評審。在研究的過程當中,研究者的合作者,或者其他有關聯的同行,可能會對研究的課題及可能的結果發表建議和意見。在研究完成之後,研究成果通常會以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論文的評審人會對研究的成果給予評價。這個階段的評價人,是從技術本身來進行評價的。評審人根據自己對技術的理解發表意見。評審人一般局限在比較小的范圍,評價的結果取決於評審的知識結構,技術判斷力,個人愛好以及利益驅動的的非技術因素,因此這個階段的評價經常出現偏差。
第二階段是公眾評審。當論文發表以後就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當有研究人員閱讀了論文, 他們會試圖理解理解你的研究成果。如果他認為有價值,會做進一步的實驗來驗證你的結果, 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並通過論文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他們的論文當中會闡述和引用你的論文,並且吸引來更多的研究者。創新的價值通過這種方式在業界進行傳播,形成影響力。公眾一般都是利益無關的第三方,個人偏見的影響大大減少。如果多個不同的研究組能夠得到基本一致的結論,那麼這種結論的可靠性就大大提高了。但是公眾的評審也會可能失靈,受到認知水準的限制,一些錯誤的思想也會流行,比如托勒密的「地心說」,就流行了一千多年。
第三階段是實踐檢驗。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個創新,無論如何深奧,如何有影響力,在沒有得到應用之前,它的價值是要打個問號的。在得到應用之後,並且為社會、為組織創造了價值,它的價值可被初步確認。但是仍然會出現誤差。最典型的例子是瑞士化學家米勒發明的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於1948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DDT最初目的是用來殺蟲,卻使害蟲產生了抗葯性,被迫時使用更具毒性的葯物。DDT通過食物鏈進入了植物、動物和人體組織,作為美國象徵的白頭雕也曾因殺蟲劑的毒殺而瀕臨滅絕。直到1997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評委會才公開 表示,為194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DDT的發明者而感到羞恥。
第四階段是時間檢驗。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新,成為人類知識寶庫當中的瑰寶,成為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創新的價值才被最終確認。
4. 本科論文創新點有哪些方面
作者:新風學術網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一、論文的創新點到底是什麼?
首先需要認清什麼是論文的創新點,論文的創新點重點體現在與現階段研究成果的不同,研究內容應該更具有深度和廣度。選擇論文的創新點,閱讀文獻是第一步。不僅僅局限於閱讀國內的文獻,還需要閱讀外文文獻。尤其是行業相關的經典文獻,研究領域的開篇文獻等。我們需要通過閱讀文獻來更深入的了解當前的研究現狀。閱讀近五年發表的文獻資料。重點要了解研究的目的數據,方法,結果,結論等,可以分別從這些地方尋找創新點,比如可以目的不同,可以數據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等等。
二、本科論文的創新點從何而來?
1、研究對象上的創新
即別人以80後為研究對象,那麼你以90後為研究對象去寫就可以了。(不過現在對90後進行研究的研究成果也蠻多的了。)
2、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別人用訪談,你就用問卷調查,別人用問卷調查,你就改用SPSS.
3、研究領域上的創新
這一種寫法難度最大,這種創新實際上要求有著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換而言之,就是需要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方向,研究意義上,自然是填補了這一方面的理論空缺。
5. 主要學術成就、創新成果及其學術價值怎麼寫
寫作思路:簡要概括,側重體現成果、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理工科論文的學術價值主要是採用了什麼新方法、新工藝,產生了多少經濟效益等。文科論文的學術價值主要看挖掘到了什麼新的思想,又有了什麼新的見解。
例文:
申請人主要從事新型納米多孔材料的制備及功能研究。曾參與1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並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成功申請。獲得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學者博士後資助。
另外,申請人發展了一系列基於膠體晶體模板構築新型圖案化納米結構的材料制備方法,並制備了半導體氧化鋅一維納米結構陣列、半導體硫化物、貴金屬和碳酸鈣的有序大孔薄膜等。發展了一種氣液界面膠體晶體模板制備大面積半導體有序大孔薄膜的方法,申請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一項。
(5)論文的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學術論文,也稱科學論文、研究論文。是對某科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研究、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促進社會發展;二是進行學術交流;三是為人才考核提供依據;四是可以訓練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體上說撰寫論文,可以提高作者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可以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及理論思維水平。研讀論文,則可以從中獲取較為密集的、系統的、深廣的知識,從而大大提高讀者的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
通過論文撰寫來培養高層次的人才,加強對於各學科前沿問題、尖端問題的探討,並通過這種高深問題的研究及各種新知識的廣泛傳播,可大大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整個社會的素質。
6. 論文的創新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內容方面來說,論文的創新性體現在材料、方法、觀點和體系,作者要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出發。
(一)材料的創新,顧名思義就是指材料比較新,是沒有發現、運用過的,這是指論文的學術性主要體現為該論文以新的或未被發現、末被利用的材料為主要依據,並在材料分析的基礎上做出了較有深度的理論歸納。材料是服務於論文寫作目的而搜集、整理出來的事實、理論或數據等信息。材料相當於論文的血肉,沒有客觀、典型材料的支持,論文的科學性、真實性、學術性也就無法實現。論文的論點往往是在大量、廣泛收集資料並做出全面、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因而新的材料的出現常常會改變論文論點的傾向和評價尺度。
(二)論文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研究者能夠從一個新的、獨特的角度去研究一種現象或問題,從而得出一個全新的、獨到的診斷。方法是研究問題的視角、途徑或媒介,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方法又不僅僅是船或橋,而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同的理論研究方法帶來對同一個事物的不同的觀看,可以豐富對事物的認識。方法的創新也會帶來觀念的創新。
方法之間沒有絕對的可比性,方法與研究對象之間有互選性,沒有最好,只有適合。這也導致了理論研究沒有絕對的正誤之分。
(三)觀點創新要求研究者在論文中提出獨到、新穎的觀點,或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對既有觀點提出不同的見解,這是論文學術價值最重要的方面。觀點即論文中的論點,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與統帥,也是論者認識與評價最集中的體現,因此論點的學術價值是論文學術質量高低的最直接的體現。
(四)體系的創新是指論文的內容建構起一個新的理論體系或邏輯體系。獨立的理論體系以獨立的研究問題、邏輯概念、邏輯起點、邏輯框架等為標志,體現出對一個研究問題或研究領域的比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體系創新對研究者研究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沒有把握的一般不建設做此類的創新。
7. 如何實現論文選題的創新
選題缺乏創新,就難以寫出創新性的畢業論文。要使選題具有創新性,我們必須具有創新的思考力、創新的實現力和創新的意識,也就是要有正確的思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選題的創新:
1.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找偏頗,求同存異,我們可以去發現別人研究的不足之處,然後去補充和加深這一方面的內容,以求異的眼光去發現別人沒有涉及的問題及其深度。在借鑒別人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創新和擴展。
2.在學術研究的空白之處去尋找課題,尋找別人沒有發現和涉及的空白領域,而不是「老生常談」,想別人之所想,敢為人先。
3. 看文獻——獲取創新靈感或者解決問題方法的路徑
4 是利用多向性、逆向性、求異性思維選題
5 是冷門選題
8. 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形成了什麼樣的成果和創新點
對來說,創新成果是指研發技術的成果,首先體現在產品上,然後會體現到市場反饋及利潤上。
對來說,創新成果是指制度創新的成果,首先會體現到生產力上,然後是國家,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