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無公害產品證書

無公害產品證書

發布時間:2021-07-05 23:20:54

Ⅰ 無公害農產品證書過期了,如何辦

向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農業環保站或農業質量檢測中心)提交《無公害農產專品產地認定與產屬品認證復查換證申請和審查報告》、《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信息登錄表》、最近生產周期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記錄》(應如實記錄施肥情況、植保措施、收獲情況)、《無公害農產品內檢員證書》,然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按照您的申請出具《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做出是否續展的初步意見,上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剩下的事情,您自己就不用管了。如果您的產品證書過期時間不是很長的話,應該能順利換領新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Ⅱ 怎麼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無公害專農產品認證工作是促進屬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農業名牌戰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和擴大出口的重要手段。

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需要經過如下六個步驟:

(1)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2)無公害農產品省級工作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3)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工作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信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再次進行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核發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Ⅲ 無公害產品的標志由哪個部門認證的

確切的說,辦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責任部門是農業部直屬的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專心,具體要經過6個環屬節:
1、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2、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3、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Ⅳ 什麼是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如何認證

無公抄害食品是指產地、生產過程和產品安全符合無公害食品標准和生產技術規程(規范)的要求,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無公害食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由經過認可的認證機構實施,須先經過產地認定獲得產地認證證書後,方可向認證機構申請產品認證,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的產品認證證書後,方可向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機構申請使用無公害標志(圖1),無公害標志可加貼於經過認證的產品和包裝上。

Ⅳ 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於政府行為,公益性事業,不收取任何費用。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採取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方式,產地認定主要解決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問題,是產品認證的前提和基礎,產品認證主要解決產品安全和市場准入問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審批事項是對申報種植業、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項目進行審核,審核其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專業性。
公益性:
1、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眾利益所在。
2、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國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滿足大眾消費。
3、示範普通農民。
公正性:
1、非歧視合格評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為。
專業性:
1、農業生產技術。
2、認證檢測技術。
3、質量認證和管理方法。 ①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②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③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④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材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測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2002年,農業部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過5年的不斷努力,認證企業和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認證方面,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依託全國畜牧總站承擔具體認證工作,各地也相繼成立了認證工作機構,全國共有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檢測機構66家,從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人員上萬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整的無公害畜產品認證體系,為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從2003年開始實施認證工作以來,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量逐年增加,規模逐步擴大。2003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70個;2004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527個;2005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28個;2006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63個;2007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303個。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認定畜牧產地8491個,認定規模達43.2億(頭/只)。(見表1)
2003年,認證畜牧業產品253個,企業241家,產量267.6萬噸;2004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050個,企業964家,產量412.79萬噸;2005年,認證畜牧業產品538個,企業495家,產量135.41萬噸;2006年,認證畜牧業產品643個,企業583家,產量260.04萬噸;2007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585個,企業1029家,產量340.79萬噸;2008年8月31日前,認證畜牧業產品1352個,企業928家,產量260.2萬噸。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國共認證畜牧業產品5569個,企業4184家,總產量1676.83萬噸。(見表2)
在全面加快發展、不斷擴大總量規模的同時,農業部加強獲證監管,保證了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可靠。2007年在農業部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無公害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例行監督抽檢中,無公害畜產品合格率也是100%。在各地開展的無公害畜產品監督抽檢中,獲證的畜產品質量也是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始終重視認證的無公害畜產品質量,並提出「質量與數量並重,質量第一」的工作原則。每個申報產品必須經省級工作機構組織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分中心對每年申報的產品按5%的比率進行現場核查。這也充分保障了認證產品的質量水平。
一直以來,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十分重視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認證水平。在配合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培訓安排和滿足各地無公害畜產品培訓需求的同時,分中心也精心組織策劃了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師資力量雄厚的技術培訓班。先後組織現場檢查員培訓、認證技術培訓、標准化生產培訓等5次,培訓人數達500人。參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檢查員、內檢員培訓數十餘次,累計培訓畜牧專業檢查員、內檢員3000餘人。

Ⅵ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怎麼區別,它們的證書有什麼本質區別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此指地理意義上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由於其耕地的土壤沒有被如重金屬、劇毒農葯以及其它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污染,因而用這類耕地按照「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種植生產的農產品是綠色無公害的。現如今,在中國大陸的耕地來講,能達到如此要求的土地已經不多了。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報告稱,能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耕地已經不足總耕地面積的25%了。所以,這就出現了由國家耕地管理部門在經過一系列檢測的基礎上向一些農產品生產地區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證書的現實;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此指已經生產出來,經過專門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從產地到農產品本身的若干理化指標檢測的農產品;
它們的證書有什麼本質區別
由上述可以知道,「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是對一個地域的耕地而言;「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對已經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而言。一個產自具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證書的農產品,未必就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因為雖然其產自無公害農產品產地,但其生產的全過程中的作為致使其所出的產品未必就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要求。所以,「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兩回事。

Ⅶ 無公害食品如何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採取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模式,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其產地必須首先獲得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產地認定,產品認證階段由認證機構(即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僅限於列入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目錄的產品,目前列入認證目錄的農產品種類達815個,其中種植業產品546個,畜牧業產品65個,漁業產品204個。
目前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有多種樣式,如加貼在無公害農產品上或產品包裝上的刮開式紙質標識,主要應用於鮮活類和需要進行捆紮的無公害農產品上的鎖扣、捆紮帶以及揭露式紙質標識、塑質標識等。

Ⅷ 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證書的區別

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有機食品這一詞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准生產加工,並且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

一、安全食品新概念
1、無公害食品

指產地生態環境清潔,按照特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將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規定標准內,並由授權部門審定批准,允許使用無公害標志的食品。無公害食品注重產品的安全質量,其標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內容也不是很多,適合我國當前的農業生產發展水平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對於多數生產者來說,達到這一要求不是很難。當代農產品生產需要由普通農產品發展到無公害農產品,再發展至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跨接在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之間,無公害食品是綠色食品發展的初級階段,有機食品是質量更高的綠色食品。

2、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概念是我們國家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國際上通常都冠之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是綠色食品的特徵。無污染是指在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通過嚴密監測、控制,防範農葯殘留、放射性物質、重金屬、有害細菌等對食品生產各個環節的污染,以確保綠色食品產品的潔凈。

為適應我國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及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水平與國際市場競爭,從1996年開始,在申報審批過程中將綠色食品區分AA級和A級。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有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A級綠色食品標准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有機食品的基本要求。

3、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叫法,這一名詞是從英法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在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的。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給有機食品下的定義是:根據有機食品種植標准和生產加工技術規范而生產的、經過有機食品頒證組織認證並頒發證書的一切食品和農產品。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OFDC)認證標准中有機食品的定義是: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認證標准生產、加工、並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等。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與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除草劑、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後者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採用相應的替代技術。

4、綠色無公害食品

綠色無公害食品是出自潔凈生態環境、生產方式與環境保護有關、有害物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經過專門機構認證的一類無污染的、安全食品的泛稱,它包括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在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識上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綠色無公害食品未必都是綠顏色的,綠顏色的食品也未必是綠色無公害食品,綠色是指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如綠色和平組織、綠色壁壘、綠色冰箱等。

(2)無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食品中所含物質是否有害也是相對的,要有一個量的概念,只有某種物質達到一定的量才會有害,才會對食品造成污染,只要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標准規定的范圍之內就有可能成為綠色無公害食品。

(3)並不是只有偏遠的、無污染的地區才能從事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在大城市郊區,只要環境中的污染物不超過標准規定的范圍,也能夠進行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從減輕農用化學物質污染的作用分析,在發達地區更有重要的環保意義。

(4)並不是封閉、落後、偏遠的山區及沒受人類活動污染的地區等地方生產出來的食品就一定是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時候這些地區的大氣、土壤或河流中含有天然的有害物。

(5)野生的、天然的食品,如野菜、野果等也不能算作真正的綠色無公害食品,有時這些野生食品或者它們的生存環境中含有過量的污染物,是不是綠色無公害食品還要經過專門機構認證。

二、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與綠色食品有何區別

除有機食品外,目前正在我國市場上推廣的認證食品還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這些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據專家介紹,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相應生產技術標准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准並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是食品的一種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認證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於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從本質上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性產品。

有機食品是指以有機方式生產加工的、符合有關標准並通過專門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它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技術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第二,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食品到生產有機食品需要兩到三年的轉換期,而生產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第三,有機食品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生產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總之,生產有機食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採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持、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
1、目標定位
無公害農產品——規范農業生產,保障基本安全,滿足大眾消費
綠色食品——提高生產水平,滿足更高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
有機食品——保持良好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質量水平
無公害農產品——中國普通農產品質量水平
綠色食品——達到發達國家普通食品質量水平
有機食品——達到生產國或銷售國普通農產品質量水平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關系
1、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是經質量認證的安全農產品;
2、無公害農產品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的基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在無公害農產品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
3、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注重生產過程的管理,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側重對影響產品質量因素的控制,有機食品側重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控制。

綠色食品標准概述
綠色食品標准由農業部發布,屬強制性國家行業標准,是綠色食品生產中必須遵循,綠色食品質量認證時必須依據的技術文件。綠色食品標準是應用科學技術原理,在結合綠色食品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先進標准所制定的。

目前,綠色食品標准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A級綠色食品標准和A級綠色食品標准。

AA級綠色食品標准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葯及有害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要求。

A級綠色食品標准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准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並積極採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要求。

無公害食品標准體系

中國食品商務網 2006-01-18 15:19:00

無公害食品標准主要包括無公害食品行業標准和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准,二者同時頒布。無公害食品行業標准由農業部制定,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主要依據;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准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制定。
一、無公害食品行業標准
建立和完善無公害食品標准體系,是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也是開展無公害食品開發、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農業部2001年制定、發布了73項無公害食品標准,2002年制定了126項、修訂了11項無公害食品標准,2004年又制定了112項無公害標准。無公害食品標准內容包括產地環境標准、產品質量標准、生產技術規范和檢驗檢測方法等,標准涉及120多個(類)農產品品種,大多數為蔬菜、水果、茶葉、肉、蛋、奶、魚等關系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籃子」產品。
無公害食品標准以全程質量控制為核心,主要包括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技術標准和產品標准三個方面,無公害食品標准主要參考綠色食品標準的框架而制定。
1.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
無公害食品的生產首先受地域環境質量的制約,即只有在生態環境良好的農業生產區域內才能生產出優質、安全的無公害食品。因此,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對產地的空氣、農田灌溉水質、漁業水質、畜禽養殖用水和土壤等的各項指標以及濃度限值做出規定,一是強調無公害食品必須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地域,以保證無公害食品最終產品的無污染、安全性,二是促進對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的保護和改善。
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與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同一類產品不同品種制定了不同的環境標准,而這些環境標准之間沒有或有很小的差異,其指標主要參考了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綠色食品是同一類產品制定一個通用的環境標准,可操作性更強。
2.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准
無公害食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是無公害食品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按作物種類、畜禽種類等和不同農業區域的生產特性分別制訂的,用於指導無公害食品生產活動,規范無公害食品生產,包括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等技術操作規程。
從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嚴格按規定使用農業投入品。禁止使用國家禁用、淘汰的農業投入品。
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准與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的主要區別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准主要是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規程標准,只有部分產品有生產資料使用准則,其生產技術規程標准在產品認證時僅供參考,由於無公害食品的廣泛性決定了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准無法堅持到位。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包括了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准則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兩部分,這是綠色食品的核心標准,綠色食品認證和管理重點堅持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到位,也只有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到位才能真正保證綠色食品質量。
3.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准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準是衡量無公害食品終產品質量的指標尺度。它雖然跟普通食品的國家標准一樣,規定了食品的外觀品質和衛生品質等內容,但其衛生指標不高於國家標准,重點突出了安全指標,安全指標的制訂與當前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無公害食品產品標准反映了無公害食品生產、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突出了無公害食品無污染、食用安全的特性。
無公害食品產品標准與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的主要區別是:二者衛生指標差異很大,綠色食品產品衛生指標明顯嚴於無公害食品產品衛生指標。以黃瓜為例: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1項,綠色食品黃瓜衛生指標18項;無公害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2 mg/kg,綠色食品黃瓜衛生要求敵敵畏≤0.1 mg/kg。另外,綠色食品蔬菜還規定了感官和營養指標的具體要求,而無公害蔬菜沒有。綠色食品有包裝通用准則,無公害食品沒有。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食品對人體健康、環境影響的程度,無公害食品的產品標准和產地環境標准為強制性標准,生產技術規范為推薦性標准。
二、農產品安全質量國家標准
為提高蔬菜、水果的食用安全性,保證產品的質量,保護人體健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製定農產品安全質量GB18406和GB/T18407,以提供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國家標准。農產品安全質量分為兩部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安全要求。
(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
《農產品安全質量》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001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
該標准對影響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蔬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2-2001)
該標准對影響無公害水果生產的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條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水果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為無公害水果產地的選擇提供了環境質量依據。
3.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畜禽肉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3-2001)
該標准對影響畜禽生產的養殖場、屠宰和畜禽類產品加工廠的選址和設施,生產的畜禽飲用水、環境空氣質量、畜禽場空氣環境質量及加工廠水質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防疫制度及消毒措施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害畜禽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促進我國畜禽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強產品安全質量管理,規范市場,促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
該標准對影響水產品生產的養殖場、水質和底質的指標及相應的試驗方法按照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結合無公水產品生產的實際做出了規定。從而規范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的生產環境,保證無公害水產品正常的生長和水產品的安全質量,促進我國無公害水產品生產。
(二)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安全要求
《農產品安全質量》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2001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
本標准對無公害蔬菜中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農葯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這些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採用了現行的國家標准,同時也對各地開展農葯殘留監督管理而開發的農葯殘留量簡易測定給出了方法原理,旨在推動農葯殘留簡易測定法的探索與完善。
2.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2-2001)
本標准對無公害水果中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農葯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這些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採用了現行的國家標准。
3.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18406.3-2001)
本標准對無公害畜禽肉產品中重金屬、亞硝酸鹽、農葯和獸葯殘留給出了限量要求和試驗方法,並對畜禽肉產品微生物指標對給出了要求,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標和試驗方法採用了現行的國家標准和相關的行業標准。
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
本標准對無公害水產品中的感官、鮮度及微生物指標做了要求,並給出了相應的試驗方法,這些要求和試驗方法採用了現行的國家標准和關的行業標准。產地環境標准(目錄及摘要)

有機食品概述
文章出處: 發布時間:2005-03-13

有機食品是以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為前提,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生長調節劑、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的生產體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以維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給有機農業下的定義為:
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農地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有機農業通過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和葯品而極大地減少外部物質投入,相反利用強有力的自然規律來增加農業產量和抗病能力。有機農業堅持世界普遍可接受的原則,並據當地的社會經濟、地理氣候和文化背景具體實施。因此,IFOAM強調和運行發展當地和地區水平的自我支持系統。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有機農業的目的是達到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有機農業非常注重當地土壤的質量,注重系統內營養物質的循環,注重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並強調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作物秸桿、畜禽糞肥、豆科作物、綠肥和有機廢棄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作物輪作以及各種物理、生物和生態措施是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個有機轉換過程。
有機食品與國內其他優質食品的最顯著差別是,前者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後者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採用相應的替代技術。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

Ⅸ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流程

專家解答

根據《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第12號令),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分為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產地認定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產品認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實施,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的產品方可申請產品認證。具體操作環節如下:

(1)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2)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3)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提示板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辦理機構是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政府行為,認證不收費。目前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依據的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頒布的農業行業標准。

Ⅹ 到那去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提交以下資料:「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復印件),地點起源「環境檢驗報告」和「環境狀況評估報告」(2年),佔地產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劃,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控制措施,無污染區域的范圍和規模農業生產實踐,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證書,以確保標准和規范,無公害農業生產條件和認證產品對錄音文件的生產周期相關的培訓方案無公害農產品語句執行(用於輸入在應用程序的形式記錄和害蟲草地病蟲害防治記錄),「公司+農戶」應為企業和農民簽訂購銷合同模板和農民,以及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管理措施的清單(見養殖,牧,漁業產品認證申請
初步的現場檢查→→→產品抽樣檢驗的最終認證

閱讀全文

與無公害產品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