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爾濱的由來
哈爾濱地名的由來
據有關資料記載,有如下幾種說法。
《哈爾濱考》考證:「哈爾濱」是女真語「阿勒錦」一詞的譯轉,是「榮譽」的意思;
《滿州地名考》記載:據說沙俄設置哈爾濱市街建設局時,曾經對地名的設置花費了很多的腦筋,巡視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並向當地人尋問了地名,當地人稱此地為哈歐濱。
同時沙俄也曾設想了許多名稱,但都未採用。最後取名為哈魯濱。1900年製作的地圖上就出現了「哈魯濱市街」的名稱。「哈魯濱」系滿語「魚網」的意思。
據說很早以前這一帶是滿人的一個較大的捕魚區,漢人稱之為曬網場。後哈魯濱音訛為哈爾濱;又有些資料記載:昔日此地是松花江岸的一片草原地帶,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遙望如哈喇,故稱哈喇濱,後音訛哈爾濱。
Ⅱ 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闡釋了三個為什麼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這種相關的為人民服務的這種性格特點,都要像有關的這種旅行和比較好的執行。
Ⅲ 神武3手游成就怎麼刷
神武3手游成就怎麼刷? 在神武3手游里,成就系統開放後,不少玩家就想獲得大量的成就,下面就由小編跟大家聊一聊神武3手游刷成就攻略,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咯!
神武3手游怎麼速刷成就:
1、答題類
其實答題類成就是最好拿的,只要肯花功夫,其實很多間題的答案都非常好記,而且有些相近的問題可以多注意一下題中的某些關鍵詞或數字,這樣一來答題就非常簡單了,比如老虎和獅子那道題,要看題中先提的是老虎還是獅子,答案就是前面那個。另外如時間類的問題,比如休息1/2/3分鍾分別對應答案13/14/15分鍾等等,很多題只是一些小改動,想要答對還是很容易的。
除了科舉答題外,三界問答則是相對好刷成就的一個活動了,反正提問後綜合肯定會有高手給答案的,你只需要跟著作答即可,運氣好被抽中發放特殊獎勵有成就,即使不被抽中,累積答對多少題也是有成就可以拿的!
2、積累型
在成就中,有一類成就可以說是既好刷又不好刷,好刷的地方在於難度小,不好刷是因為需要的數量/次數龐大,這種成就基本上是急不來的,所以需要大家日積月累慢慢來,比如封妖成就第三階段要5000隻妖,這個就只能每天盡量完成,實在想加快點進度又不嫌麻煩的話可以打打大雁塔裡面的妖,十幾秒一隻,但是重復操作會很累,不如花精力去完成其他的。積累型中比較好刷的就是做烹飪、三級葯以及出代相關產品和古策,其他卷宗、封妖,36,28就只能慢慢來了,長此以往經常會在無意間就達成了其中一些成就。
3、特殊類
特殊一點的成就基本上是不分階段,一次性完成並獲得所有成就點的。這些成就就要和幫里的朋友互相分享、幫忙了。比如三界懸賞里的擒賊先擒王(未擊殺小怪的情況下優先擊殺主怪),武器點化任務里殺葫蘆的六娃殺手(第一回合擊殺六娃),還有95級寶寶的特殊成就深海生態觀察(集齊變異龍燈、海馬和水靈),其實現在變異還是比較常見的,不過有些垃圾一點的可能就放生或者練到40級當普通寵一樣煉化了,而這三種變異推薦先放倉庫,拿了成就後再隨便處置,當然極品變異就不要錯過了。
另外種族天罡挑戰,這個非常簡單,除了魔族沒有醫生需要吃點三級葯,其他只要組上實力相同的種族玩家還是輕而易舉的。而像變化莫測(每種變身卡都用過)和吃過所有庭院果實這種成就,則可以和幫派好友互相交換資源達成,給孩子變身的成就也好刷,殺首領不用的廢卡都給孩子變就行了。
4、挑戰類
是試煉困難模式的連勝和寶箱等,這些算是日常任務里的挑戰。還有一類是活動成就,活動玩法里的成就推薦先從簡單的刷起,像首席、比武狀元這種可能就需要玩家的硬實力,但是門派闖關里的10星成就和15分鍾通關就有訣竅,10星可以找幫里的大神帶,15分鍾通關可以帶一個低級的小號降低難度。而仙石戰場刷不了殺人和打敗連勝的成就就刷攢仙石的成就,在安全區耐心刷仙石拿成就王是很容易的。還有就是幫戰裡面打不過的話,還有後勤可以做,每種道具買來使用一次就可以得成就,一周基本上就能達成。
5、看臉類
最後一種成就基本上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完全靠運氣,寵物領悟成就好說,基本上人手必備。然後是洗寵,每天第一次洗出變異,變異洗後依然是變異,都是需要人品的,筆者的人品說不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因為筆者幫戰拿過源生,這個「鴻運當頭」的成就可能是全神武玩家可遇不可求的成就,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敗光了人品,就連山水挖高必這個成就也至今未達到。基本上手游里的成就就是這些了,其實只要肯花時間,先刷可以速成的,成就完全是可以為你所用的,那些需要平日里積累的就多一點耐心,平時多幫他人歷練、殺葫蘆也有成就拿的,方便他人的同時不知不覺也在刷成就。
總結:
很多成就是需要勤做日常積累起來的,快速刷成就的話可以考慮做一做洗寵啊、找大號帶你過劇情打高級BOSS等方式,以及交易行買賣等形式完成。
Ⅳ 哈爾濱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哈爾濱地名由來至今史學界上存在幾種爭論: 1、「天鵝論:許多女真語言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都對這一成果深表贊同,認定其為目前哈爾濱地名由來的「通說」。 2、滿語「打魚泡」或「曬漁網」之說:這一說法1898年出自一個俄國采礦工程師之口,1922年《哈爾濱指南》和1929年《濱江塵囂錄》都沿用了此說。 3、蒙語「平地」說:這是1913年魏聲和先生在《吉林地誌》中提出的,從發音角度跟蒙語相碰得出的結論。 4、俄國「大墳墓」之俄語「大墳墓」之說:見於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書,說明俄國人一開始就有永久佔有此地之意。 5、「人名」說:這種說法純粹是一種猜測,《東省鐵路沿革史》中認為這個詞可能是從前某個強大的統治者的名字。這一猜測有可能是對的,但到底是誰的名字,似乎無從考證。 6、滿語「鎖骨」說:這又是完全的音譯,因滿語「哈拉吧」是鎖骨之意,由此推論。 7、滿語「哈勒費延」及「扁」說:這個譯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費延」在滿語中是「扁」的意思,引申為「狹長」,象形之意。 8、通古斯語「渡口」說與「船渡場」說:這也是俄國人的研究成果,認為哈爾濱一詞源於通古斯語,含義為船隻停泊之地。 9、女真語「阿勒錦」說:「阿勒錦」譯為漢語有名譽、榮譽、聲譽等含義。此說依據在《金史·本紀·卷二》中,流傳較廣。 10、哈爾濱舊為吉林省濱江縣治,[4]縣治土名哈爾濱,原為松花江右岸一小漁村。滿語「曬網場」之義。中東鐵路通車開始興商埠。1913年3月以濱江廳改置濱江縣,1945年9月以原濱江縣及東省特別行政區中心區域合並改置哈爾濱市。
Ⅳ 魔獸世界成就資深保姆需要的3個東西在哪獲得
1.這個成就需要三年才能完成,請做好心理准備。
2.到沙塔斯的貧民窟找孤兒院院長莫希(7.4 97.8)接任務。如果你是聯盟,她會交給你德萊尼孤兒哨——小多爾南。如果是部落,她會交給你血精靈孤兒哨——薩蘭蒂亞。
3.完成孤兒給你的一系列任務。(大多為要求你帶著孤兒去一些地方參觀等)
4.選擇任務獎勵物品。每年只能選一個。獎品有:蛋蛋的蛋,小象項圈、貪睡的威利和長腿。(想要這個成就就不能選擇長腿)
祝你游戲愉快
Ⅵ 哪句詩句的意思是只有每一個普通人都對國家關切才能成就深深不息的民族氣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Ⅶ 十人黑龍成就深呼吸之迷和最少扣你50DKP怎麼做
深呼吸之謎 我不清楚 是不是 團隊沒有被人深呼吸 噴到 在25人模式下。至少扣50DKP簡單 25人 進 2階段 黑龍升天中 ,馬上去小龍巢穴引 所有小龍出來,然後導致滅團就好了,要在30秒內滅團,這個成就做完 基本上你就被T出團隊了
Ⅷ 准噶爾盆地深化勘探中研究工作的隨想
彭希齡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准噶爾盆地是個規模化勘探開發了近半個世紀的老油區。研究工作的任務就是要根據現階段存在和提出的問題進行兩大方面的研究:一是針對性的,以解決現實生產問題;二是前瞻性的,以解決長遠預期發展問題。目的是保證勘探工作能得到長期穩定的持續發展。
1在思想方法上,勘探研究需要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1.1在努力保持和世界先進發展水平同步的同時,要更加著力研究本區實際和解決
實質性的問題
要及時吸收國外先進的學術思路、方法技術,以促進我們研究水平的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洋為中用,結合實際,重在務實。這樣才會使我們的工作不僅能緊密與世界潮流同步,還可以在某些部分趕超世界水平。這就是常說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現在國際交流很活躍,我們引進和學習了不少國外的新概念、新思路、新理論,諸如板塊構造、含油氣系統、前陸盆地等等,這是必要的。而重要的還在於我們要分析這些學說或術語概念和我們自己曾經長期使用過的如槽台理論、生儲蓋組合、山前坳陷、邊緣坳陷等有哪些本質區別和相通之處,從而著力吸收其精華,不搞簡單的取代。簡單的取代只是時髦,不是提高和進步。因此,任何時候都要大力提倡多做具體分析。
准噶爾到底是洋殼還是陸殼本是一個純粹的學術認識問題,只要言之有據,都可取。但自海外的大學者首創洋殼說之後,國內學人爭相從之,而證據則多相悖。世界上還從無厚度大於40km的大洋地殼,由洋殼直接演化為內陸湖盆的機制也不清楚。
比如槽台學說,那是奠基於大陸地質的構造理論。因為在此以前對海洋地質了解甚少,所以海洋地質調查結果一出來,它就顯得很無奈。於是在海洋地質的基礎上復活了大陸漂移思想,出現了板塊理論。但板塊理論也並非天衣無縫,本身一直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譬如非洲,東西兩側都是被動陸緣,沒消減帶,它還飄移不?是往東飄還是西飄?何況東非裂谷還在不斷擴張。可見板塊是否就完全排斥數十年的槽台研究成果也未見得。朱先生生前就感到板塊理論應用到古生代時困難較多。大陸與海洋都在同一個地球上,不可能互相完全排斥、否定。地球既不可能完全變為大陸,也不可能完全變為大洋,而必須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因此兩者就得相互協調融通。所以,槽台和板塊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板塊登陸以後的實踐說明,形成共識遠比海洋不易,尤其是自古生代以前的古板塊。在大陸上有些人把褶皺帶都變為碰撞帶,其實,在大陸上也不是隨處都可以劃碰撞帶的。超基性岩不一定就是碰撞帶標志,特別是那些不成「套」的超基性岩。所以不能搞簡單的代替。板塊在大陸上如何演化,現在大家都在摸索。
生儲蓋組合與含油氣系統核心問題都是圍著油源轉,所以都是源控的。沒有生油層,組合和系統也就不存在。有人說組合是靜態的,系統才是動態的,這並不屬實。組合並不全是簡單的一比一,系統內也不全是簡單的關系。有時一個油源可以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層位形成幾個層次的亞組合,顯示了時空關系的動態變化,這與一個含油系統中還可分出亞系統是一樣的。組合講垂向關系,系統關注平面變化,可以互為補充。
現在一提到前陸盆地似乎就前景看好,但老同志們都知道,在20世紀50~70年代山前坳陷找油在國內是被批判和否定的。當然這是就其效益不如地台區和穩定單元、常常是事倍功半而言的。這固然是一種片面性,但同樣,說前陸盆地就有油也是片面的。現在,山前坳陷、邊緣坳陷重新引進了「前陸盆地」的新包裝,就變得身價百倍,很不可取。何況我國標準的前陸盆地還不多,且都集中於西部。工作重點應該是具體分析坳陷的情況,而不限於模式對比。兩年前我有幸參與藏北地區一個項目的評審,對工作者們在高寒地帶艱苦勞動取得填補空白的豐富成果深表敬意。可惜在評價前景時主要強調了坳陷區的前陸性質,而對保存條件論述不夠。源岩的存在可由地化研究確定,沒有保存條件,油源再豐也是問題。那裡的生儲蓋都是晚古的海相碳酸鹽,又在昆侖山上,儲蓋的關系就成了主要矛盾,更應多加關注。
現在原型盆地很時髦。去年,我們油田原准備為准噶爾盆地的原型盆地研究立個大項目,擬採取技術引進與合作的方式以求獲得基礎性的成果。如果是求解盆地原型,不可能獲得定解,還不如組織一個小型理論班子作點適當研究即可。如果企圖通過盆地原型的模式化油氣演化和分布樣式來獲得准噶爾盆地的油氣分布信息,那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現在已經掌握的詳細程度。因此,花大力氣進行規模化研究是不值得的,納入生產性研究是華而不實的。主管部門請我咨詢,我對此大為不解,結果將項目砍掉了。當然,如果砍錯了,還可再干。
顧名思義,原型盆地應是以盆地原始狀態進行的分類。但對於現存大多數都已經受過不同程度改造的盆地的原始狀態,譬如邊界,看法就往往因人而異,百人百樣。至於盆地內涵還應包括的沉積體及其厚度、相特徵、構造樣式、成礦條件等,已經缺損的部分實際是無法恢復的。著名的構造學家瓊斯認為,整個天山曾經全被中新生界覆蓋,後來天山隆升,中新生界覆蓋層才從山上向南北兩側滑塌下來,形成向山外推覆。按此,中新生代的塔里木和准噶爾,還有吐哈和伊犁,都是一個統一的盆地。這也是盆地的一種「原型」。可信度有多少?恐怕只會多增加一些無謂的筆墨官司。
其實,大凡處於構造相對穩定地區的盆地,特別是一些大型盆地,現存盆地把盆地發展各階段的各種要素都基本保留下來了。以這些去分析和認識盆地自身、認識盆地的歷史及現存盆地成礦規律已經基本足夠。而那些處於構造強活動區內的盆地,特別是小型盆地,卻因後期的改造而嚴重殘缺,認識盆地的全貌就比較困難了。顯然,著力去追索那些已不復存在的原屬於盆地的部分,並無多大實用價值。當然,也需要從理論的高層次上提取盆地原始狀態類型共性的最本質特徵,用以從戰略上(也僅能從戰略上)指導油氣資源的勘探。這是專業理論隊伍和專業理論研究人員的任務,生產研究工作不能湊這個熱鬧。
現存的原型盆地雖不少,夠格成為含油氣盆地的卻不多。中國大概只有青海柴達木盆地中三湖區的澀北第四紀含油氣盆地可算數。其餘絕大多數含油氣盆地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改造。把這些都冠以「改造型盆地」豈不累贅。
我想,我們的思想方法應該這樣。
1.2總結經驗不應割裂階段聯系,不要將階段經驗絕對化
過去我們找油首先著眼於定窪探邊、找有利單元,也就是圍著坳陷轉,實際是圍著油源區轉,指導思想是源控論,譬如准噶爾盆地西北緣和陸梁南坡即是。後來有人將這概括為一個響亮的口號:「圍繞大坳陷,尋找大油田」。這是從戰略決策而言的。在油氣勘探的早期,選擇主攻目標一般只能如此。但是也不一定都成功,譬如烏倫古坳陷的勘探,原因是坳陷或大坳陷不一定有足夠的成烴潛力。不過也是源控論的。經過了早期的成功選帶,當勘探進一步深化以後,僅憑源控機制已不能指導所選區帶的勘探決策了。譬如陸梁南坡的含油性本是按源控論確定的,實踐證明無誤。但陸梁南坡不可能整片含油,具體哪些地方含油,哪些不含油,控制因素是南坡上一系列北東向和近東西向的構造高帶,即過去常說的「三級構造帶」。現在大家說這是梁控論。但不能因此就認為源控論過時了,失效了。梁控是在源控的前提下才存在;沒有源控,梁控即不成立。譬如烏倫古坳陷內構造也不少,卻無油控。又如都同是北東向的構造高帶,含油性也不相同。同一構造上也不是全都含油,譬如石西構造頂部的侏羅系不含油反而翼部含油,這是梁控無法回答的。足見其也非萬能,適用有選擇性。這說明在構造控制下還有更深層次的因素決定著油氣的分布,譬如岩性或物性因素。因此,解決構造內油氣的不均衡分布就應該是「岩性控」或「物性控」了。所以,不管源控、梁控或岩性控、物性控等都有(也只能有)相對的正確性,並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聯系和補充,分別是為戰略決策、戰術動作設計和戰役安排服務的。孤立或使某一作用絕對化都是有害的。
1.3要認真分析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效果和應用條件,趨利避害
我們現在使用了許多高科技生產技術和手段,無疑是正確的和必要的,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但每項高科技技術都不是萬能葯方、法寶,都有其適應的環境條件。我們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這些條件,才可能趨利避害,立於不敗。在小拐油田的勘探中就有這種教訓。小拐油田是個埋藏很深的下盤上傾斷塊,儲層既厚而又變化復雜,沒有高科技技術手段的投入,要發現和探明油田是不可能的。沒有現代數字地震技術,不能查明斷塊的封閉形態。盡管根據「平點」信息所鑽的147井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獲得了油流,卻直到90年代中期油田才被發現和投入開發。使用高科技手段既有積極的一面,使用不當也有消極的一面。現在我們使用的集鑽井、錄井、測井、試油和地震等多方面信息於一爐的油藏描述,是將油層的鑽、錄、測、試資料對地震信息進行標定後外推,以劃定含油的范圍,這對於儲層比較規則的油氣藏把握性是很大的,可以使勘探階段少打許多井,獲得高效益。例如彩南油田的400多口開發井只有一口落入小斷塊邊緣的水區內,獲得巨大成功。但對於象夏子街組那樣厚度巨大、沒有穩定隔層的干沖積扇礫岩體,由於其先天不足,屬性能較差的低孔、低滲、具雙重介質特徵的儲層,不論岩性和物性在縱向和橫向的變化都是很劇烈的;相應地,含油性的變化也是驚人的。正因為如此,才使塊狀化儲集體的含油高度有可能達到402m,而在這402m的高度內部卻不是塊狀整體含油。在沒有足夠探井控制下的油藏描述,很難充分反映油藏內的這種劇烈變化,其結果的可信度相對就要低得多。由於對此估計不足,對描述結果過於樂觀,使開發提前介入過猛,導致效益不高,不少井都打空,這並不奇怪。如果勘探的速度適當延緩一些,根據新井的情況再對油藏作進一步的滾動描述,對油藏的認識就會准確一些,投入開發也就更為穩妥。
還有一個例子。前幾年賴仲康同志開始用地震資料作碳氫檢測的AVO研究,這是一個成功的創新。老賴退休後,經與他一道工作的鄒玉萍繼續研究,發現儲層的上覆為高速含鈣泥岩,不管儲層內的流體性質如何都會形成AVO現象,而無法判別是油氣或是水。這又是個進步,說明AVO技術用作油氣檢測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如果認識不到這點,就可能會步入陷阱。
1.4要注意對相互矛盾的信息進行認真的鑒別
探井試油常會出現結果與錄井資料不符,試油結果不應有絕對否決權。
在火燒山的勘探中有兩口井的試油結果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一是火南2A的平三-2,二是東翼火10井的平三-1。電性特徵按火燒山標准無論如何都是油層,而試油都出水,按理是以試油結果為准。火10井懸掛砂體還低於油水界面,自然以此為結論。但如果由於工程工藝因素的影響使試油不徹底而結果失准,豈不將到手的油層放走了。火2井平三-2層狀油藏,在油水界面以上試油出水,引出不少麻煩,歷史證明是工程工藝問題。
又如彩南油田發現以後,根據原油地化指標認為油源來自侏羅系自身,是自生自儲油藏。但這與彩南附近侏羅系未達到成熟窗口和五彩灣-沙南一帶眾多井下都未發現侏羅系油的結果相悖。當地侏羅系不能生油,靠南面油源長距離運移又未發現中途截留,使彩南的侏羅系油源說很費解。但侏羅系油源說肯定有對比的依據,問題出在標准上。後來有人提出了與二疊系混源的證據,矛盾得到緩和,但主從仍未解決。直到最近,侏羅系油源已退居次要又次要的位置,而是以石炭二疊系油源為主導了。這個石炭系的源岩標志應該就是當初被認為屬於侏羅系源岩的同一物,實則是「相」相近造成的。這就是進步。如果大家一味盲從侏羅系油源說,豈不就踏步不前了。其實,靠生物標記化合物的油源判別,准確度全靠資料的積累。准東會戰時,華東石大的一位研究生(現在應是副教授或教授了)在北25井小泉溝群(T2-3xq)取的樣,圖譜和蘆草溝組(P2l)的很相似而明顯有別於侏羅系。這個事實提示人們,乾酪根的差異實質是沉積相的差異,而沉積相在平面上是可以變化的。因此,某個地層的乾酪根型號就不可能一成不變。譬如吐哈盆地桃樹園二疊系近底部的干瀝青,油源對比與庫車坳陷黑鷹山的上三疊統一致。其潛台詞是既不同於已經掌握的二疊系腐泥型源岩,也不同於侏羅系腐殖型源岩,而是介於二者間的過渡類型。黑鷹山的黃山街組是以非泥非碳的泥質沉積為特徵的,艾維爾溝的二疊系正是以似碳非碳的黑色泥質沉積為主導,所以桃樹園干瀝青的源岩實際上是二疊系的變異相。而對於魯克沁油田,恐怕就要回歸到二疊系的腐泥型源岩了。
2兩個前瞻性的課題
2.1應重視和立即開展物性圈閉的研究
非構造的岩性封閉我們都很清楚,但物性封閉在我們的文獻中提及不多。盆地腹部的勘探已經把這個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石南油田的發現最初都是沖著一些局部低幅小圈閉去的,結果含油麵積大都超出了小圈閉的范圍,說明控油因素已不是構造,而是以岩性為主導了。但含油麵積也與砂層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又說明砂體內部的油氣分布受制於物性的變化。石西油田的侏羅系油藏都在翼部,頂部也不乏砂體儲層,但卻不含油,是什麼原因?其中應有物性不佳的因素。在含油盆地的深化勘探中,非構造圈閉因素越來越突出,物性封閉也會日顯重要。因此,我們應盡早開展對物性封閉的研究,包括封閉的識別和封閉的形成機制兩方面。前者目的在於應用,後者目的在於預測,預測也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如何研究?要靠大家共同想辦法。這具有攻關性質,不一定很快成功,但堅持下去,必有厚報。西西伯利亞盆地中有不少物性圈閉的例子,然多見於描述性報導,至於如何確定物性圈閉,卻鮮有提及,難資借鑒。看來我們的難題也是別人的難題,自己的難題還得靠自己去解決。
影響物性的好壞不外乎沉積的先天因素和沉積後的成岩後生變化兩大主項。准噶爾陸相儲層的先天條件很不利,大部分都是快速堆積的產物,分選差,膠結物與骨架混雜,粘土礦物多而復雜。侏羅系的沉積速度相對慢些,但骨架仍以岩屑為主,不抗壓實,埋深加大時原生孔隙消失很顯著。孔隙性的改善往往與後生的裂縫發育程度有關。在陸相層後生變化中,主要是以偏酸性的水熱溶蝕和膠結物的重結晶作用為主,而碳氫化合物進入孔隙的早晚對此有顯著影響。這樣,排烴期與儲層的搭配如何就會影響到儲層物性的變化。如何研究和掌握這些內在聯系,預測儲層物性的橫向變化,還是一個亟待探索的課題。
2.2要認真面對盆腹地區以氣為主的勘探問題
盆地腹部隨著烴源層埋深加大,熱演化趨向過熟,烴會以氣態為主。這對下部組合系統內的油氣,莫北地區帶油環的凝析氣田的發現已傳達了一個十分明確的信息。除非早期先進入上覆儲集層的油氣可能為液態以外,以後大量持續運移而來的可能都是以氣態為主了。對於這類以凝析油氣為主的氣藏,勘探開發都要面對許多難題,現在應提前做好准備。
對於三疊侏羅紀的煤系地層,熱演化是否也達到了以氣為主的階段,有待於生油方面的研究確定。但在盆地的南半部,有將近8000m的埋深,氣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侏羅系基本呈平緩向斜狀態,缺乏局部圈閉和大型斷裂,其成藏不外兩個方向:一是坳陷深處的白堊第三系表皮構造的次生氣藏;二是坳陷斜坡區的深盆型氣藏。第一種首先依賴於山地地震對表皮構造深部圈閉的明確程度,其次是工程工藝要克服許多難題。第二種是斜坡上部的地層水與下部的氣態烴處於動態平穩時的水封氣藏,這只有在低孔低滲條件下才可能出現。如何認識這種聚集並進行有效的勘探,對我們還是全新的課題,應早作準備。
3影響深化勘探的基礎研究
3.1關於盆地基底時代、演化過程與油氣形成的關系
准噶爾盆地的基本結構如單元劃分、沉積分布等重要問題,現在都是比較明確的,近20年來大的格局並無分歧。不同的研究者基於不同的角度各有一些不同的局部性的修正意見,這是正常現象,不影響大局。在沒有積累大量新資料以前,有關盆地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是很難深入下去的。一般性的大規模研究並非迫切需要,要做,重點就應該放在過去沒有而又十分重要的實際資料採集方面,亦即要有新手段。但這並不妨礙平時適時地作一些資料積累工作和探索。有兩個問題需要特別注意:一是要認真面對和分析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的所有信息,不能採取順則取、逆則棄的態度,以作出客觀的評價;二是要遵守「游戲規則」,不管研究者採取或認同哪一種觀點、方法、理論,都必須按被選擇的理論系統所要求和假設的條件及邏輯系統去運作,才能自圓其說。像不久前獲得的石西、石南、夏鹽等井下流紋岩、玄武岩13.41億年的絕對年齡值就十分寶貴。這是准噶爾盆地內部石炭系基底火山岩第一次有了多塊標本的絕對年齡記錄。至於如何使用這項資料,就要認真分析研究了。這項年齡值肯定了准噶爾盆地前寒武系基底的存在,火山岩不是石炭紀的,這樣,基底的雙層結構說就不攻自破了。這是必須遵守的游戲規則。雖然雙層結構說是我提出的,真被實際資料否定了,我也非常高興。因為進步了,問題解決了。但與此相應,第一,岩樣必須是變質的;第二,如果是原岩,就只有像中國北方的新元占震旦亞界那樣才可能;第三,其上覆的所有古生代沉積都必須是穩定的台型建造。這也是必須遵守的游戲規則。然而,這三項條件一條都滿足不了。這就是問題。當然,如果數據測量失准,又當別論。我們自然不可妄評數據的准確性,但有使用的選擇權。用與不用,就看能否自圓其說。
其實,准噶爾盆地演化中最具特色的是作為蓋層之下的某些基底岩系還殘留有相當的成烴潛力。除了再生盆地以外,作為沉積盆地的基底岩系一般都是槽型建造,經歷了強烈的褶皺、擠壓、變形和不同程度的變質及岩漿岩的同化作用,沉積原岩具有的成烴潛力早已化為烏有了。准噶爾盆地的某些基岩不僅尚有相當的成烴潛力,且已證明對成藏有所貢獻,並有工業油氣藏實例,顯然其演化進程與一般模式是不同的。這一特色倒很有研究價值。
3.2地層問題
准噶爾盆地的正規勘探已經半個世紀,由於種種原因遺留下來的和生產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至今也還有一些與油氣密切相關的地層問題有待解決。
3.2.1滴水泉組(C1d)問題
石油系統丈量的滴水泉剖面僅限於泉下斜坡上一套數百米厚的暗色泥質岩,頂底不清、不符合地層規范,很難構成獨立的地層單元,時代也不清楚,很可能是南明水組(C1n)的一部分。過去滴水泉組與油氣生產的關系相去甚遠,而所處位置交通又極其困難,盡管20世紀60~70年代我們有技術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卻無安全保障的裝備,所以沒有進一步做工作。五彩灣氣田發現以後,滴水泉組已被認定為源岩。彩南油田深部也打到了南明水組,並逐漸被確立為重要的源岩。滴水泉組的問題就更加顯得突出和迫切,一是要解決它在區域地層表上的位置,二是要明確分布范圍。這需要相當的外業工作量才能解決,是該下決心的時候了。
3.2.2佳木河組到底屬石炭紀還是二疊紀
20世紀60年代初建立的佳木河組是指佳木河上遊河谷出露的一套以紫紅色為主的雜色凝灰質礫岩、少量砂泥岩和塊狀安山斑岩、玄武玢岩的交互層。其底部與哈拉阿拉特山區的石炭紀火山岩沒有明顯界線,也不符合建組標准。以後在油區井下相當於地震Ct2、Ct3反射波組層段見到大量火山岩和礫岩,人們認為這就是地下的佳木河組,按孢粉化石確定為二疊紀,但對佳木河及哈山地表火山岩露頭的關系卻未作認真研究。佳木河組露頭可往東追蹤到哈1井井口一帶,哈1井火山岩被公認為屬石炭系,因而地表佳木河組的時代也應是石炭系。這樣,要麼井下的不是佳木河組,要麼井下佳木河組的時代不是二疊紀,沒有調和的餘地。
3.2.3侏羅系的劃分對比
這本是盆地內研究最詳、劃分近於成熟的單元,但近年在生產中提出了一些新問題、新方案。起因是根據全盆地地震波組的追蹤,發現盆地東部地區的八道灣組(J1b)相當於克-烏斷裂下盤井下的八道灣組、三工河組(J1s)與西山窯組(J2x)的總和。於是,按此思路對地面、井下的劃分進行普遍調整、重劃。研究的加深劃分應越來越細。如果不是趨細而返粗,說明對比有誤,是一種倒退。更合理的方案應該更能處理和解決各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不是遺留更多問題。
關鍵問題有兩個:一是將Jt2波組定為八道灣組上含煤段不可靠;二是油區斷裂下盤井下的劃分有誤,錯把八道灣組中下部的湖積層和中上部的含煤地層分別劃成了三工河組和西山窯組。如果思路錯了,工作做得越多,彎路越長,浪費越大。
3.2.4白堊系、第三系的界線
這過去離油氣生產較遠,紫泥泉子組出氣以後,成了生產熱門課題。自前二十年起,相繼在准盆北部原老第三系的紅礫山組、烏倫古河組(這些還是朱先生等在50年代中期建立的)中發現了恐龍、恐龍蛋皮和其他相關化石,近年又在紫泥泉子組中部找到恐龍蛋皮,似乎這些岩組都應當劃歸白堊系了。本來按古生物學的規矩,時代隨恐龍化石變更即可。然而,在不同地點,紅礫山組也含有古新世雙子葉植物群,烏倫古河組也含有大量始新世哺乳類,紫泥泉子組也找到嚙齒類牙床,這些互相矛盾的事實卻容不得簡單從事。因此,還有待下大力氣深入地尋找和研究這些化石的層位關系,有沒有共生,或只是純粹的上下關系?在沒有最終解決以前,暫時以維持原方案或作跨時代處理為好。
4關於勘探目標
4.1盆地中央莫索灣地區的油氣來源需要盡快確定
油氣究竟單純來自二疊系,還是包括來自侏羅系的混源油氣?在確定侏羅系油氣的時候需要留心與石炭系烴源有否差別,以作到准確無誤,吸取彩南油源研究中遇到的麻煩和經驗教訓。油氣源不同,勘探著眼點和方法都會有不同的考慮。如果是來自二疊系的油源,早期進入侏羅系的可能以油為主,而較晚進入的則只能是氣了。如果是侏羅系自己的油氣,若以油為主,表明先油到達的氣已過;若以氣為主,則油還在後邊,南側斜坡區遠景就大一些。
4.2南緣次生油氣藏要加大勘探力度
霍瑪吐構造帶已證明為表皮褶皺,捲入變形的主要是白堊系和第三系,重要的儲集層系有喀拉扎組、清水河組、東溝組和紫泥泉子組。前二者鑽到的可能性不多,後二者中的砂礫質孔隙儲層不穩定,但卻是可鑽到的現實目的層位。地質研究有兩個急需課題,一是山地地震如何盡可能地查明褶皺的內部結構和各斷塊內的地層分布;二是對吐谷魯背斜出油的成藏條件進行研究。
呼圖壁氣田的發現,促使人們要加速對安集海、西湖等平緩背斜的深化勘探。
南緣山前構造的勘探工程工藝始終是一大難題,一是如何才能打穿安集海河組的厚泥岩層,二是要過好霍瑪吐和獨山子的陡構造關。
4.3齊北逆掩斷層的規模要爭取早日查清
山前第三系的表皮構造與南來的推擠和變形平衡有關。現在只在齊古背斜北翼看到中新生界有明顯的逆掩推覆錯斷現象,而且淺層斷面未見明顯的通天標志;地表第三系內也未發現斷層。按理斷層應發生於早更新世末的喜馬拉雅期主幕,最高斷開什麼層位應認真研究。這個斷點絕非孤立現象,按理往東往西都應延伸很遠,至少在霍瑪吐延伸的范圍內都存在;甚至可能還要西延,與托斯台北部的大斷層有無聯系?往東止於何處?斷層上盤的某些地段有無勘探價值?下盤有哪些埋藏圈閉和有利領域?所有這些,都需要認真地進行研究。
4.4四棵樹坳陷的勘探要繼續深化
這是盆地西部的一個大領域。20世紀80年代的中後期和90年代早期作了不少工作,因未獲突破而停頓下來。坳陷中應有適宜成烴的二疊系源岩,地表油氣苗說明油源有保證。目的層應著眼於中生界,領域應放在北部邊緣斷階區的超斷帶內。卡因迪克和其北側的深層應作為研究重點,以選擇作為深井鑽探的突破點。
2000年按這個思路鑽的卡6井,已在白堊系和老第三系中獲得高產量油氣。卡因迪克構造的出油,為准噶爾盆地南緣長達半個世紀的勘探求索重塑了「金身」。
Ⅸ 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①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目的殊途同歸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制度上轉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在性質上轉為社會主義性質,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正式建立,這是適應當時我國形勢和國情的需要。而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不也是將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正完善,使之適應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適應經濟政治文化的需要。
②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都有其歷史必然性
1953年,當時我國正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為了使社會主義進程大步前進,勢必要有所作為,擴大國營經濟,變資本主義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等等。這時候,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構想、行動就應運而生了。將近六十年來的社會實踐與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果深深證明了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性,是中國騰飛的必走之路。
③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社會主義改革的基調,社會主義改革修整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不足 首先,先有了社會主義改造,才能有之後社會主義改革對其錯誤的修正、補充,沒錯誤哪來的改正?這兩者發生先後順序不能隨意顛倒。當然,我們不能先入為主,認為社會主義改造這一事件是錯誤的,全盤否定由社會主義改造所帶來的後續的成果。另外,正是由於三大改造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這一基本命題,才能進行後面的改革。這就好比麵包與鮮花,有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這一麵包,我們才會去追求鮮花,去完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三大改造期間,我們所犯的錯誤是什麼類型,是什麼性質,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革時我們才有方向,才能有目的的完成改革工作。所以說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社會主義改革的基調。
其次,不過改造過程過程如何,我們必須要肯定社會主義改造這一歷史事件的正確性,即使後續的問題與不足是改造期間遺留下來的。1978年開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不僅是對這些問題與不足的修整、完善,更是對建國以來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上經驗思想總結的應用。通過社會主義改革,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以前三大改造時期的錯誤,總結經驗,將其用於後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兩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你中有我的思想,我中有你的補充。
④社會主義改造並不等同於社會主義改革
盡管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存在許多聯系,但兩者也不能等同,從字面、意義上兩者就不相同。另外,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那時期社會主義制度還未確立,三大改造後才建立,才改造期間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而社會主義改革則是通過完善發展已建立了的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末了,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改革在本質上、目的上毫無二致,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了加強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而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在當時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有無。由此也可以說明,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社會主義改革的基調,沒有社會主義改造,哪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更別說找到一個方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而社會主義改革修整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不足,如果不及時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後存在的漏洞越來愈大,遺留的問題越來越多,社會主義改造取得的成果可能會遭受破壞,甚至消失殆盡。
因此,無論是社會主義改造還是社會主義改革,盡管存在一定區別,但兩者都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以史為鏡,以人為鑒,兩者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