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授權委託書面簽和見證有區別嗎
面簽是面對面簽署文件,見證是有人在場作證。
Ⅱ 法定代表人授權書見證人應該寫誰啊
法定代表人授權書見證人應該寫應邀到場親見某個法律行為進行情況的人。
見證人是指應邀到場親見某個法律行為進行情況的人。如立遺囑、訂合同等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常邀請見證人到場。訴訟中採取搜查等措施時也邀請見證人到場。
由於見證人需履行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應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中國《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Ⅲ 授權委託書中見證人簽字蓋章應該是哪一方簽字蓋章
見證人是和他雙方當事人以外的另一方,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是獨立的一方,起到見證的作用
Ⅳ 投標書上的授權人的見證人怎麼寫
見證人就是簽個字 寫上聯系方式 和在職公司就行
Ⅳ 法人授權書見證人同投標人同一單位可以嗎
一般招標項目對此均無相關規定,應當不排除投標單位的見證人。
招標法規或招標文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Ⅵ 法人授權書見證人什麼意思
類似於公證人吧!
Ⅶ 授權委託書沒經過公證但是有見證人在法律上是否生效
一般的授權委託書不需要經過公正的。只要有授權人的簽章,寫明被授權人、授權時間段及授權范圍。
Ⅷ 見證書和公正書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說明是公證,不是公正。公證是由當事人向公證機關申請,有公證機關見證後進行公證,做出公證書。而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由司法局管理。設立公證機構,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按照規定程序批准後,頒發公證機構執業證書。《公證法》規定,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一些法律、行政法規也有強制性規定,要求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基於公證機關在法律上所賦予的特殊地位,公證的法律效力相對較高。
見證則更多是當時人請其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律師或其他機構作為見證人,來證明某件事實或行為的真實存在等。常見的就是律師公證和普通的自然人見證。比如代書遺囑就規定,「為了保證代筆人書寫的遺囑確實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減少糾紛,應由二人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在場見證人和遺囑人在代書遺囑上簽名」。律師見證是律師應客戶的申請,根據見證律師本人親身所見,以律師事務所的名義依法對具體的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證明的一種活動。包括(一)各類經濟合同的簽訂與履行行為;(二)企業章程、董事會決議、轉股協議等法律文書;(三)繼承、贈與、轉讓、侵害等民事行為;(四)各種委託代理關系等法律關系。
因此,同樣是證明的性質,公證是以授權或委託的公權力機關的名義來證明。見證是以律師事務所或其他任何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的名義進行的民間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