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力科技成果怎樣掛名
有捷徑,就是別人的項目掛名,問題是你得找到合適的參與項目,與項目組溝通好。
不行的話,那就得下大力氣研究,出成果(專利、論文、產品等等),然後申報,獲獎與否看評審情況,很不容易的
B. 譚忠富的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力企業戰略管理設計、電力企業文化培育方略、電力市內場。先後主容持並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力成本綜合優化的系統方法與管理策略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大型復雜系統可靠性優化的分解協調理論與方法」等4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研究」等3項國家電力公司科技項目,1項國家電力公司重點科技項目子項目「發電系統總體優化理論與方法」。
多年來,主持了多項縱向項目,包括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北京社科重點項目、1項北京社科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項北京市與高校共建項目等。出版著作6部;發表SCI與SSCI檢索論文13篇,他引46次;發表EI檢索論文67篇;北大中文核心資料庫收錄論文169篇。
出版著作有《復雜系統可靠性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電子商務概論》。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C. 2012年10月24日,張黎明獲得2012年電力改革創新成果幾等獎
一等獎。
2012年,張黎明在國家電網舉辦的「服務之星」競賽中,力挫群雄,捧得國家內電網公司「十佳服務之星」榮譽容稱號,服務隊獲「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天津市「優秀志願者服務團隊」、國家電網「金牌」共產黨員服務隊等榮譽。

(3)電力成果擴展閱讀:
張黎明2012年搶修事件:
2012年7月26日深夜,一場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席捲津門。告急!告急!告急!停電!停電!停電!80多個報修電話彷彿雷鳴閃電中絕望的呼救。
張黎明帶領隊友們立即投入戰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汗水,泥水,雨水;張家,王家,李家……所有報修任務初戰告捷,可他們個個累成了一攤泥。
「大夥兒吃口飯吧。」張黎明這才意識到,連續奮戰8個小時,他和隊友們滴水未進。疲倦和睏乏排山倒海般襲來,他們最大的願望,只是睡個好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明星」黎明與萬家燈火(時代楷模)
D. 列舉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兩項與電力有關的科技發明成果
珍妮機和蒸汽機!
珍妮機的問世——工業革命的開始
在英國各個工業部門中,機器的最早採用,並不是在英國傳統的工業中,而是新興的工業部門棉紡織業中。這是因為棉紡織業作為一個年輕的工業部門,沒有舊傳統和行會的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和開展競爭。同時,棉紡織品的價格比毛紡織品便宜,市場需求量大,為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以增加產量,所以對技術革新的要求比較迫切。
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珍妮機的出現是棉紡織業第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使紡織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機的發明,一般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之後,有更多的機器被發明出來並得以應用,在冶金、採煤等其他行業,也出現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
1)蒸汽機的廣泛運用及現代工廠的出現
英國棉紡織業的巨大進步,是機械科學原理普遍運用的結果。在機械化裝置使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動力成為制約機器生產進一步發展的嚴重問題。要發展工業,就必須有新的動力。瓦特經過多年的鑽研,廣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製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機,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並將其帶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蒸汽機為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解決了至關重要的動力問題,還為機器大工廠的建立開拓了極其廣闊的地理空間。此後,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興建工廠。英國的工廠可以開設在市場繁榮、交通發達之處,以便購買原料和銷售產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帶,以便招募人員;許多工廠可以匯集在一起,進而形成工業城市。工業革命還創造了新的工業制度——工廠制度。在工廠中,由於成套的機器設備的使用,工人的任務被降到簡單操作的水平,婦女、兒童可以很快地掌握,於是他們作為廉價勞動力被工廠大量僱傭。
E. 無人機電力巡檢的成果有哪些怎麼使用如何管理
1、電力方面的巡檢,如果針對線路來說,主要巡檢結果有:可見光照片,紅專外照片,屬視頻,點雲等數據成果。
2、業主單位用照片來識別缺陷和問題,用點雲來檢測桿塔的結構相關信息
3、工具很多都是定製化的系統,很多人用網路雲盤來存儲照片和視頻
4、這個軟體反饋挺好,我們這邊也在使用。
F. 列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1870 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9 世紀早期,人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 1866 年,德國科學家西門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 19 世紀 70 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19 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誕生, 90 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 1885 年,德國人卡爾 . 本茨成功地製造了 第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內燃機車、遠洋輪船、 飛機 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20 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飛機飛上藍天,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隨著內燃機的廣泛使用,石油的開采量和提煉技術也大大提高。 1870 年,全世界只生產了大約 80 萬噸石油,到 1900 年已猛增到 2000 萬噸。
早期的汽車
早期的飛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表
類別
年代
內容
國別
電力
1866
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德國
70 年代
電力成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電燈、電車、放映機相繼問世
內燃機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內燃機
德國
80 年代
本茨製成汽車
90 年代
狄塞爾製成柴油機
1903 年
飛機試飛成功
美國
通訊手段
40 年代
有線電報開發成功
美國
70 年代
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90 年代
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
義大利
化學
工業
1867 年
諾貝爾發明炸葯
瑞典
80 年代
從煤炭中提取鹵、苯、人造染料
G. 列舉電力系統「五小」科技成果,合理化建議
比如說原來是彈簧的地方現在發現用皮筋比較好,這就算五小科技成果。
H. 中國科技成果庫包括電力科技成果庫嗎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是國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術、新成果查新資料庫。數據的准確性、詳內實性容已使其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技術成果資料庫,不僅可以用於成果查新和技術轉讓,還可以為技術咨詢、服務提供信息源,為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以及革新工藝提供重要依據。
I. 供電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謝謝
我也收到了兩封信函,蓋的章是:
「中國社會經濟優秀論文評選辦公室」和「全國電力科技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兩個單位,發文和組織單位是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感覺盈利的氛圍太濃了!當時我的文章參加了雜志社舉行的徵文比賽,主辦機構都是免費寄送獲獎證書和獎品,不像這家機構,收費是先決條件。
大家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