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湖北土地轉讓

湖北土地轉讓

發布時間:2020-12-16 02:08:20

❶ 湖北土地確權以那年為准

農村土地確權是以二輪土地承包為基礎,確定承包地塊空間位置,弄清四至界線和面積專大小,消除土地糾紛。由縣農屬業局聘請專業測繪公司以村組為單位進行,縣、鄉、村三級共同配合,分入戶權屬調查、測量地塊成圖、結果公示審核、簽合同建帳簿、發證建資料庫、資料整理歸檔幾個主要步驟完成。
整戶進城落戶,遷入設區市的,不再進行確權登記,依法收回其承包土地。整戶遷入小城鎮或部分家庭成員遷入市區市的,根據農戶意願進行登記。
農戶開墾的集體荒地,不屬於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地,本次都不予確權登記,是否收回由村組集體決定。對集體允許農戶經營的,按其它方式承包管理,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明確承包期限和承包金額。
同一村組農戶轉讓、轉包、互換的土地,流轉雙方沒有糾紛的,均按現佔有土地的承包人進行確權登記。鼓勵同一村組農戶進行承包地塊互換,將分散的小地塊能過互換形成集中的大地塊進行進行登記,既利於農戶規模種植,又利於對外有償流轉。

❷ 湖北屬於哪種土地類型

山地,丘林壤土,長江中下游平原沖積土壤

❸ 湖北省大冶市二手房過戶123.69平方老房子,總價130000萬,土地出讓金交多少

土地出讓金的繳費標準是稅務評估價*1%,不過你先得確認:第一,房屋是在劃撥土地上建的內;第二,這次交易容過戶是第一次;第三,房屋的性質是住宅還是非住宅。還要以你當地不動產登記部門標准為主,建議你打電話咨詢下具體業務。

❹ 湖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湖北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在認真執行《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貫徹落實國務院兩個28號文件的有關精神,有力地規范和加強了全省國土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促進了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轉變。

2006年,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取得以下進展:①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一定進展,新發現礦產地6處;②正確處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生態建設的關系,連續 8 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③2006 年末全省實際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 025 838.73 公頃,比國家規劃下達的基本農田面積多16 738.73 公頃;④圓滿完成「移土培肥」工程一期項目建設,取土及覆土培肥量219萬平方米,取土面積906公頃,總投資1.58億元;⑤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積極申報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7個,經審查正式確定6個;⑥完成《湖北省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並報省政府審批;⑦初步完成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圖件及數據製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土地利用戰略研究等工作;⑧初步完成全省500 個示範村莊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任務;⑨創新土地利用計劃台賬管理辦法,將計劃管理台賬與用地審批批文掛鉤,加強對計劃執行的監督和檢查;⑩完成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石油、省高速公路和國家、省重點工程等國有大、中型改制企業的土地登記發證工作;⑪啟動了第二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前期准備工作,並配套編制《湖北省鄂西寧鄉式鐵礦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湖北省岩鹽、鹵水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湖北省水泥用灰岩、石膏礦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等3 個優勢礦產資源專項規劃;⑫完成《湖北省地質勘查規劃》編制工作,並通過國土資源部初審;⑬完成《2006~2015 年湖北省煤炭資源勘查與開發規劃》和全省磷礦資源整合方案編制工作;⑭礦產資源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整頓規范第一階段工作通過國家9 部委檢查驗收;⑮開展15 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和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項目經費共計300 萬元;⑯成功預報21 起地質災害,避免人員傷亡916 人,避免財產損失2 653 萬元;⑰開展三峽庫區3 期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項目80 個,概算投資5.498 億元;⑱三峽庫區3 期搬遷避讓137 處9 738 人,庫岸15 處1 070 人,另外,經各縣(區)申報,新增搬遷避讓應急項目12 個。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200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湖北省主要地類情況見表1。與2005年相比,耕地凈減少9798.14公頃;園地凈增加268.90公頃;林地凈增加2648.60公頃;牧草地凈減少73.70公頃;其他農用地凈增加4844.96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凈增加7584.20 公頃;交通用地凈增加2752.15公頃;水利設施用地凈增加391.61公頃;未利用地凈減少7086.32公頃,其他土地凈減少1536.17公頃。各地類構成見圖1。

表1 2006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現狀

2006年,湖北省國土資源系統接受培訓及學歷教育人數分別為2200人和836人。

2.經費來源與使用情況

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基本經費實行屬地化,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日常工作經費由財政根據預算編制人數按規定的預算標准進行核定,不足部分一般由預算外資金彌補;專項項目經費主要來源於專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專項收入等。其使用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並於每年定期制定下年度資金使用計劃、每月限期制定下月資金使用計劃,報財政部門審核批准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其實行監督管理。

七、問題和建議

1.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經費不足,體制不順,職能沒有完全到位

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未設置礦政管理科室,相應的管理職能未到位;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核定人員編制過緊,預算經費不足,運轉困難,特別是國土資源綜合統計無法實行專人負責制,極大地影響綜合統計工作的質量和進度。建議組織開展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到位情況大檢查,促進礦政管理和國土資源綜合統計職能到位。

2.國土資源管理存在「執法難、難執法」的問題

應大力改革現行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尤其是土地監察體制。強化國土資源監督管理和部門間的聯合執法,不斷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積極推行大要案交叉查處辦案的方法和措施。

3.國土資源監督體制不健全,監督難度較大

由於缺乏統一的、相對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制度,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和土地利用過程中的違法行為舉報渠道單一或不暢通,致使現有的國土資源監督體系,特別是礦政監督體制不能適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後續監督,急需建立健全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督管理體制和效果評估機制。

4.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強化

雖然全省已經建立了比較系統的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和礦產資源規劃體系,但是,由於各地規劃意識存在較大差異,使得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和指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特別是礦產資源規劃管理未能延伸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規劃的約束力和權威性。

5.國土資源市場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①土地出讓中協議出讓多,招標拍賣少,土地資產顯化程度不夠;②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用過低,利潤大,不能充分體現「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礦業活動中的違規操作現象比較嚴重,加之礦業活動監督體系不完善,查處難度較大;③現有《礦產資源法》不能適應礦業市場的發展,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對礦政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輕,約束力不強,嚴重阻礙了礦業權市場的有償有序發展。

建議加大國土資源資產化管理力度,積極促進《礦產資源法》的修改工作,頒布和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比較明細的處罰措施,逐步完善國土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同時,大力培育國土資源市場,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監督有償舉報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公示舉報電話、舉報渠道等,確保國土資源有序有償、合理開發。

❺ 本人有一棟貴州省的自建房產,想跟朋友互換一套位於湖北省的商品房的所有產權,需要交納土地增值稅嗎

個人轉讓住宅性質的房屋是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的,轉讓非住宅性質的房屋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

❻ 請問哪裡可以買到湖北省的土地利用數據

湖北省的土地利用數據?

上面的圖怎麼樣?是從http://www.dsac.cn/DataProct/Detail/20080416這里下載的,上面有相關土地利內用數據,不知道您覺容得怎麼樣?

❼ 湖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總人口6 031萬人(常住人口5 710萬人)。

湖北省在地貌上中部為平原,南東、南西及北三面環山,呈向南敞開的馬蹄形盆地,省內土地類型多樣,總體構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利用結構。礦產資源總量較豐富,總體上呈「種類多、分布廣、規模小、主礦集中、支柱礦產短缺、難采選礦多、開發利用難」的特點。

國土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了貫徹中央關於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充分發揮國土資源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全省在認真執行《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精神,有力地規范和加強了全省國土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促進了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轉變。

2005年,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取得以下進展: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一定進展,新發現礦產地4處。

●油氣勘探取得新進展,新發現兩個含油區帶。

●深部找礦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大冶鐵礦深部找礦發現厚大鐵礦體。

●正確處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生態建設的關系,連續七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全省規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4 008 666.67公頃,2005年末實際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 017 079.00公頃。

●2005年規劃設計與預算的高產農田建設項目67個,預算16.962 9億元。

●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

●編制完成《湖北省農村建設用地減少與城市建設用地增加掛鉤試點方案》,並獲國土資源部批准。

●全省95個縣(市)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上報工作基本結束。

●編制完成《2005~2015年湖北省磷礦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

●編制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報告或簡報290 余份,為地方政府防災減災提供了決策依據。

●成功預報206 起地質災害,組織轉移群眾7 615人,避免直接經濟和財產損失11 302萬元。

●對納入國家三峽庫區地質災害二期地質災害治理的56個崩滑體項目進行了省級竣工最終驗收,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優良率達92.06%。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2005年湖北省主要地類情況見表1。與2004年相比,耕地減少15 820.00公頃;林地增加20 046.67公頃;園地減少1 906.67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增加8 360.00公頃。各地類構成見圖1。

表3 湖北省主要礦產資源儲量

註:表中數據均來自湖北省礦產資源年報,其中,2003、2004年煤的資源儲量數據包含石煤儲量。

(二)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2005年,全省地質勘查共投入地勘費3 839.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2 339萬元),其中按礦種投向是:煤145萬元,地熱185萬元,金587萬元,銅248萬元,鐵92萬元,鉛鋅515萬元,鍶190萬元,多金屬礦32萬元,磷礦472.5萬元,岩鹽180萬元,石墨10萬元,石膏185.9萬元,方解石10萬元,板岩6.1萬元,溶劑用灰岩100萬元,冶金用白雲岩19萬元,水泥用灰岩93萬元,其他礦種769萬元。地質勘查工作有所加強,商業性勘查走出低谷,逐步趨向活躍,地勘企事業投入1 015.50萬元。

(三)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2005年,全省有效的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發證分別為377個和4 471個,見表4。

表4 2005年湖北省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發證情況(有效證)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2005年全省有各類礦山企業5 088家,比2004年的4 677家增加了8.79%;工業總產值933 185.43萬元,比 2004年的 744 602.41萬元增加了 25.33%;礦產品銷售收入868 828.15萬元,比2004年的678 228.21萬元增加28.10%;利潤總額83 318.12萬元,較2004年的65 421.48萬元增加了27.36%,增長幅度較大;從事礦業活動人數為222 577人,較2004年的229 047人減少了2.82%。

根據礦山年報數據分析,2005年全省在石油、天然氣未納入統計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礦產品價格的上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礦業市場的快速發展。2005年全省的主導礦產,如磷礦、煤、鐵、金、銅等礦產品的銷售價格明顯上揚,尤其是磷礦、煤礦、鐵礦價格增長幅度較大。

2005年,全省開展專項治理整頓工作,嚴格實施礦產資源規劃,整合了部分不符合規劃的礦山,關閉了部分公路、鐵路兩旁的採石場和磚瓦粘土廠。但是,由於大量的採石場和磚瓦粘土廠逐一統計數以前未按鄉合並統計,因此,2005年統計的礦山總數較2004年有所增加。

三、國土資源市場

(一)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5年,全省採取各種措施加強了土地市場規范化建設和土地市場制度建設:①嚴格土地管理供應管理,制定《湖北省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指標(試行)》,並作為國土資源部門核定工業項目用地規模的重要指標;②專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工作的通知》,在重點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③與省監察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范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通知》,進一步規范招拍掛出讓程序,不斷擴大招拍掛出讓信息公開度和覆蓋面;④各地建立土地收購制度,增強政府壟斷土地市場的能力,同時,有效利用土地儲備,盤活存量用地;⑤結合實際,制定全省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最低標准,加強協議出讓土地的管理。

2.土地一級市場

2005年,全省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為5 946公頃,其中,依法出讓供地4 791.83公頃,占供地總量的81%;協議出讓供地3 109公頃,占出讓供地總量的65%,全年土地成交價款164.27億元,純收益57.59億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供地面積1 680.31公頃,成交價款100.97億元,純收益35.83億元。按招拍掛出讓的土地用途構成,住房用地佔招拍掛出讓總量50%左右,商服用地佔23%,工礦倉儲用地佔13%。

3.土地二級市場

2005年,全省土地轉讓面積1 362.09公頃,轉讓金額31.19億元;土地出租面積261.01公頃,出租金額3 982萬元;土地抵押面積6 495.51公頃,抵押價款324.6億元,貸款金額144.9億元。與2004年度相比,抵押土地面積略有增加,但收益有顯著增加,抵押土地宗數、出租和轉讓土地宗數、面積及收益有所減少。

2005年,全省土地轉讓面積所佔比例較大的為工礦倉儲用地,面積696.92公頃(佔49.69%),其次為住宅用地,面積424.86公頃(佔30.29%);轉讓金所佔比例較大的為住宅用地,轉讓金額 174 021.85萬元(占 53.59%),其次為普通商品房,轉讓金額134 872.47萬元(佔41.53%)。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1.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

2005年是全面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的第一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進一步好轉,省廳出台一系列政策,嚴格礦業權管理:①實行礦產分類管理,推進礦業權一級市場建設,以風險勘查申報在先,低風險勘查有償出讓探礦權,無風險且無須勘查就直接出讓采礦權的思路,分類出讓礦業權;②加強轉讓管理,規范礦業權二級市場。通過以上措施,礦業權市場建設取得了新進展:礦產資源商業性勘查趨向活躍,社會投資顯著增加;礦業權有償使用取得較好的成績,兩權有償出讓金額達3.42億元。

2.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2005年,探礦權出讓67宗,合同金額10 416.41萬元,其中,煤礦47宗,6 401.21萬元,熔劑用石灰岩3宗,1 066.78萬元,磷礦3宗,157.39萬元。

2005年,采礦權共出讓1 456宗,出讓金額23 766.59萬元,其中,拍賣出讓2宗,出讓金額170.20萬元;掛牌出讓158宗,出讓金額2 947.66萬元。招、拍、掛的宗數、金額分別占總數的10.99%、13.12%。主要涉及礦種為煤、石煤、鐵、磷、重晶石、硅灰石、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築用白雲岩、建築用砂、磚瓦用粘土、建築用輝綠岩、大理石、建築飾面用大理石等。

3.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2005年,探礦權轉讓共6宗,價款1 895萬元,其中鐵礦1宗,1 400萬元;磷礦2宗,375萬元;金礦1宗,45萬元,銅礦1宗,40萬元;釩礦1宗,35萬元。

2005年,采礦權轉讓2宗,價款185萬元,全部為建築石料用灰岩。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1.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案件3 687件(歷年隱漏619件,本年發生3 068件),涉及土地面積1 991.56公頃,其中耕地939.59公頃。本年立案3 436件,本年結案3 464件(含部分上年未結案件)。土地違法案件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2%,通過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全省共拆除建築物120 356.13平方米,沒收建築物98 349平方米,收回土地44.99公頃(其中耕地15.36公頃),罰款2 449.1萬元。動態巡查發現3 094件,發現率84%,動態巡查制止2 801件,制止率為91%,挽回經濟損失1 016.48萬元。

2.地礦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全省共發生各類礦產違法案件284件。按礦產違法案件主體劃分:企事業單位58件,集體違法案件34件,個人違法案件192件(佔全年礦產違法案件的68%);按礦產違法案件性質劃分:無證開采217件(佔全年礦產違法案件的76%),越界開采37件,非法轉讓采礦權11件,其他14件。

在依法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過程中,全省處理有關違法責任人15人。其中,行政處分6人,刑事案件移交7人,刑事處罰2人。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收到行政復議共48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共35件,占申請總數的72.92%。其中,省廳收到行政復議共12件(其中,受理行政復議案件8件),占申請總數的25%;市(州)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收到行政復議共36件(其中,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共27件),占申請總數的75%。

2005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共審理行政復議案件52件(包括上年未審結的4件)。今年審結的行政復議案件有32件,結案率61.54%。其中,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佔多數,有21件,維持率為65.63%;申請人撤回申請的有5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 15.63%;復議機關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有5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15.63%;此外,尚有7件案件未審結,占今年審理案件總數的13.46%。

從今年的行政復議案件來看,全省今年行政復議主要有以下特點:①申請復議的總數和受理的案件較去年有大幅增加;②申請行政復議案件中因行政處罰引起的呈上升趨勢;③申請復議案件無行政收費和行政強制引起的行政復議,不作為的行為引起的行政復議僅為1件;④處理方式多樣,仍以維持佔主要,但撤銷和撤回申請的行政行為明顯增加。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1.管理機構與從業人員情況

2005年全省國土資源行政管理從業人員5 394人,其中,具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4 053人,占總數的75.14%。另外,全省鄉級國土資源所1 014個,人員10 404人,其中,專職10 260人,兼職114人。人員知識結構構成總體特點是:隨著管理機構級別下降,從業人員學歷平均水平同步降低,見表5。

表5 2005年湖北省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人員知識結構

註:省直屬指仙桃、天門、潛江市、神農架林區國土資源局、沙洋監獄局國土資源局。

2.經費來源與使用情況

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基本經費實行屬地化,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日常工作經費由財政根據預算編制人數按規定的預算標准進行核定,不足部分一般由預算外資金彌補;專項項目經費主要來源於專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專項收入等。其使用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其實行監督管理。

3.學歷教育和培訓情況

2005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接受培訓及學歷教育人數分別為1 529人和580人。學歷教育主要是大專生和大學生,分別為354人和211人;培訓主要是業務培訓和黨校/行政學院培訓,分別為1 040人次、423人次和66人次,其中國外業務培訓學習38人次。

七、問題和建議

(1)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經費不足,體制不順,職能沒有完全到位 ①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未設置礦政管理科室,相應的管理職能未到位;②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核定人員編制過緊,預算經費不足,運轉困難。建議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到位情況大檢查,促進礦政管理職能到位。

(2)國土資源管理存在「執法難、難執法」 的問題 應大力改革現行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尤其是土地監察體制。強化土地監察垂直管理和部門間的聯合執法,同時不斷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積極推行大要案交叉查處辦案的方法。

(3)國土資源監督體制不健全,監督難度較大 由於缺乏統一的,相對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制度,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和土地利用過程中的違法行為舉報渠道單一或不暢通,加之其涉及多方利益,致使現有的國土資源監督體系,特別是礦政監督體制不能適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後續監督,急需建立健全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督體制。

(4)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強化 目前,雖然全省已經建立了比較系統的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和礦產資源規劃體系,但是,由於各地規劃意識存在較大差異,使得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和指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特別是礦產資源規劃未能延伸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後續管理中,致使礦業權設置後,礦業活動是否完全遵循規劃尚不清楚,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規劃的約束力和權威性。

(5)全省國土資源市場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①土地出讓中協議出讓多,招標拍賣少,土地資產顯化程度不夠;②探礦權采礦權出讓以協議出讓居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比重仍然較低;③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用過低,利潤大,礦業活動中的違規操作現象比較嚴重,加之礦業活動監督體系不完善,查處難度較大;④現有《礦產資源法》不能適應礦業市場的發展,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對礦政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輕,約束力不強,嚴重阻礙了礦業權市場的有償有序發展。

建議加大國土資源資產化管理力度,積極促進《礦產資源法》的修改工作,頒布和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比較明細的處罰措施,逐步完善國土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同時,大力培育國土資源市場,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監督有償舉報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公示舉報電話、舉報渠道等,確保國土資源有序、有償、合理開發。

❽ 湖北省宜城市私人宅基地買賣必須要本村戶口才能過戶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嗎有沒有別的方法過戶

農村房屋不同於城鎮房屋,所以常有人會問:農村房屋可以買賣嗎?根據法律規定,農村房屋是可以買賣的,但不能隨意買賣,限制較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宅基地屬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有該組織成員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從上述規定來看,法律雖未禁止農村村民出賣、出租宅基地上所建住宅,但對售房主體卻有限制。農村房屋買賣的出售方一般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而購買方則存在兩種情況:一是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二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成員。
1、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又分三種具體情況:一是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宅基地標准;二是已有宅基地,但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三是已在集體經濟組織落戶,但尚沒有分到宅基地。根據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對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村民,再申請宅基地是不可能得到批準的。對上列第二種情況,村民如再申請第二處宅基地時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也不應得到批准。至於第三種情況,則可依法申請建房用地。
2、如果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成員,會出現兩種情況:(1)城鎮居民。根據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第2條第2款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2)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民。根據國家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只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資格使用該組織的宅基地。因此,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民也不是農村房屋買賣合法的購買方。
總之,農村的房屋買賣必須慎重,對於並非同一個村集體組織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如訴諸法院,法院將可能認定其為無效。

❾ 湖北省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怎麼收取土地管理費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所需材料及收費標准
1、申請(或土地登記申請書版)

2、土地登記審批權表

3、徵用土地批准材料和紅線圖

4、地籍圖或地形圖(委託常州市土地勘察中心測繪,收費按國家規定收費標准收取)

5、出讓金收據、契稅(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總額的4%)和土地出讓業務管理費交付憑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總額的2%)(復印件)

6、法人資格證明(或個人身份證明)

7、需提供的其他證明材料(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項目批文、營業執照等復印件)
服務收費:土地登記費(企業1000平方米以下110元,每超過500平方米內加收40元,最高不超過4萬元);土地用途變更費(2元/平方米)

❿ 湖北省地方稅務局規定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土地增值稅核定徵收率是多少

根據鄂地稅發【2012】127號文:
土地增值稅的核定徵收率:普通住宅5%、非普通住宅7%、其他9%

閱讀全文

與湖北土地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