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侮辱核潛艇之父是怎麼回事
2月18日,山東臨沭縣公安局對在微博上公然侮辱「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的「禚律師_a6j」行政拘留10日,罰款500元。該男子原系山東德與法律師事務所律師,2017年8月8日注銷律師執業證書。
黃院士舍小家為大家,為了發展國防科技30年不回家,搞尖端國防技術不是在外打工,哪能可以經常回家?而且涉及到保密需要,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生死都保密。
正是有無數個像黃旭華那樣以身許國的愛國者,中國公民才能安安穩穩的搞生產干工作,沒有他們,我們就會和現在的利比亞一樣,天上飛的是別人的飛機,地上跑的是各路的武裝派別,水裡飈著的是人家的軍艦。
律師身為有文化的人,居然能用骯臟的字眼發出這樣言論,本身就是自身修養的偏執,同時也與我國國防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
我支持從重處罰。
B. 核潛艇禽獸號什麼意思
艦艇的級是指在水面艦艇、潛艇、輔助艦船等艦艇類別中,同一艦種按排水量、主要武器裝備或推進方式等劃分的艦艇,多將第一艘艦艇的名字代表某一個艦級。如:美國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共建造了62艘,首艇為洛杉磯號,該級的名字就為洛杉磯級。以後的61艘名字都不同,如第24艘名字叫「舊金山」號,對它可以這樣描述:
艦類——核潛艇
艦種——攻擊型核潛艇
艦級——洛杉磯級
艦名——舊金山號
艦號——SSN-711
(洛杉磯級以後服役的海狼級,由於在武器等方面比洛杉磯級改進較大,所以不能再劃為同一個級別,只有另劃為海狼級)
有的國家沒有艦級,只有艦型,如我國091型攻擊型核潛艇實際是091級。
尼米茲級航母共有10艘,第一艘為尼米茲號,其他為里根號、林肯號………等。但以第一艘尼米茲號的名字作為這個「級」的名字。
艦艇的「代」主要是個時間概念,有時同一「代」有好幾個級別的艦艇。但「級」和「代」有時也是是重合的.
補充代和級的區別:
法、英和中國的「代」基本上就是「級」,而美國和俄羅斯由於發展的型號很多,有時在同一個時期同時發展了幾種級別的核潛艇,如美國在54年到59年服役了三個級別的核潛艇,首艇就是赫赫有名的鸚鵡螺號,第二艘是反應堆完全不同的海狼級,第三個級別是鰩魚級,在武器上有所改進。所以這個時期發展了3個級別的核潛艇,這3個級別都屬於第一代核潛艇。
日本艦艇命名習慣
愛好軍事的人大概都知道,每個國家的軍艦都有自己的命名規則,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日本軍艦是如何命名的。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作戰艦艇可分為「金剛」級、「風」級、「雨 」級、「霧」級、「雪」級、「月」級、「雲」級等級別。一聽到「金剛」級驅逐艦這個名字,你也許首先就會聯想到佛教中的「八大金剛」。「金剛」級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裝備最先進的防空導彈驅逐艦(日本稱護衛艦),標准排水量7250噸,裝備垂直發射系統2座,可發射「標准」艦對空導彈及「阿斯洛克」 反潛導彈,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系統,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備和直升機甲板(可載1架 S H-60 J直升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艦裝備了先進的「宙斯盾」作戰系統,使「金剛」級驅逐艦更是名副其實。
除此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多以自然現象來命名。如「雨」級、「風 」級、「雲」級、「雪」級、「霧」級、「月」級等。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習慣,一個大級別下還可分出幾個小級別。如「風」級又分出「太刀風」級、「天津風」級、「旗風」級等級別。
「雨」級驅逐艦最為先進,屬於第三代多用途驅逐艦。最新型的「雨」級驅逐艦已定名為「村雨」級。「村雨」級的首艦已於1996年3月開始服役,標准排水量達4400噸,裝備 S H-60 J直升機1架,1座8聯裝垂直發射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已裝備了6艘「村雨」級驅逐艦。
「風」級是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中裝備較多的防空導彈驅逐艦。該級別目前共建造了3個小級別:「旗風」級、「太刀風」級和「天津風」級。其中以「旗風 」級最為先進。該艦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服役,裝備了從美國引進的 S P S52 C 三坐標雷達,可探測439千米遠的空中目標。另外還裝備1座 S M- l- M R型艦對空導彈;外加2部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8聯裝「阿斯洛克」 反潛導彈發射裝置( M K-46型魚雷),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27毫米艦炮2門。「霧」級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多用途驅逐艦,既能反潛又能反艦,並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裝備8艘「朝霧」級艦。該艦的標准排水量3500噸,裝備 S H-60 J直升機1架,1座「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 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 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裝備有世界上第一種主動相控陣雷達,綜合作戰能力較強。「雪」級是一種多用途驅逐艦。其標准排水量2950噸,裝備 S H-60 J直升機1架,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
「雲」級是一種反潛型護衛艦,因其武器裝備的不同,分成了兩個小級別: 「峰雲」級和「山雲」級。「峰雲」級裝備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而「山雲」級則裝備1座8聯裝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
「月」級也是一種反潛型護衛艦,目前共有最初的「高月」級2艘,裝備1座 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外加127毫米艦炮2門。
另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裝備了許多其他級別的作戰艦艇,其級別也有所不同。但多以帶有明顯自然環境特色的地名來命名,如「八重山」級近海掃雷艇等。
huyuan2010 2005-7-24 03:45 PM
中國艦艇命名規則
中國海軍擁有數量龐大的各式艦艇,其大小作戰、支援艦艇的數量之多,直可排入世界
前3名。面對如此量多類雜的艦艇,為了能在海上「碰面」時迅速辨認出對方的「身份」,
因此中國艦艇的分類、分級、編號與命名原則,向來為西方國家海軍所關心。
不過由於中國軍方極為重視保密工作,加上在政治、軍事與新聞方面對外開放程度不
足,以及中國艦艇種類數量實在不少,因此目前以西方國家為主所公開的中國海軍艦名、舷
號資料,除美國海軍所搜集者較齊全外,難免有所遺漏,甚至諸多謬誤。而且就算資料齊
全,怛因文中所有的艦名資料都是以英文字母的羅馬拼音拼成,每個字念起來不是不知所雲
就是相差不多,因而對中國海軍的艦艇識別造成不小的困擾。
本文即是在經多方搜集資料後,所整理出來的中國海軍艦艇命名原則;文後並附上「中
國海軍艦艇舷號暨艦名一覽表」以供對照參考艦艇級別
在討論艦艇的命名原則前,我們先來討論共軍艦艇的分級。中國海軍艦艇在接收或建造
時,都會給予一個3位(或2位)數字的代號,如051型為旅大級驅逐艦;055型為江衛級
護衛艦;091型代表漢級核子動力潛艦等。如果該級艦持續改良,則在該級艦的代號後方再
加字母以為區別,如江滬Ⅰ級為053型、江滬Ⅱ級為053H型、江滬III級為053HT型、江
滬IV級為053HT(H)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旅大級、江衛級等目前一般所通用的中國各級水面艦艇的級名,
其實並非由中國海軍所訂定,而是由美國或北約組織以中國字的羅馬拼音來命名。其對中國
海軍中、近期建造艦艇的命名原則(早期艦艇不適用),大致是以首艘該級艦艇的建造廠或
首次發現的軍港來組合命名,如由大連造船廠所建造,初期在大陸北部軍港活動的旅大級驅
逐艦,便是取自〔旅」順、「大」連之意;而已退役的江南級護衛艦則是由江南造船廠所建
造;滬川級魚雷快艇由上海滬東造船廠建造;現役的滬新級飛彈巡邏艦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廠
所建造。
然某類艦艇的首級艦一旦訂定級名後,該級名的首字,就成為該類艦艇後續新建各級艦
級名的首字,再加上造船廠或首見軍港來定級名。以驅逐艦來說,在旅大級之後新服役的驅
逐艦就成為「旅」字級,如新一代驅逐艦的旅滬級(上海滬東造船廠)與旅海級;而護衛艦
就成為〔江」字級,如已退役的江東級護衛艦(滬東造船廠)、現役的江滬級護衛艦(滬東
造船廠)、新一代的江衛級(滬東造船廠);魚雷艇、飛彈巡邏艦則為「滬」字級,如新一
代的滬建級飛彈巡邏艦;反潛護衛艦志「海」字級,如海南級、海珠級、海清級
(Haiqing)等。
話雖如此,還是有部份艦艇並不符合此級名的命名原則,這可能是早期中國保密良好,
北約對艦艇建造廠及出現軍港的情報有誤所致;另外,最新一代的艦艇亦不見得適用上述原
則,因為造船廠可能已經重覆。
至於潛艦級別,除新采購的K1lo級,以及早期的031型、033型仍以原北約俄制Golf
級與Romeo級命名外,其他則是以中國古朝代命名,如夏、漢、宋、明等。唯一例外的是由
R級改裝(可在水面發射反艦飛彈)、單艦成級的「武漢」級潛艦351號。
早期艦艇命名
中國海軍最早期的艦艇來源,多是自台灣海軍所擄獲或叛逃而得。中國遂以其在與台灣
部隊作戰時,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鄉-地名來命名,如原為台灣海軍第一艦隊旗艦長治號中
國海軍即將之更名為「南昌」號,其中自不無紀念其「南昌事件」之意;其他如「延安」、
「遵義」號護衛艦;「興國」、「瑞金」號炮艦;〔張店」、「棗在」號掃雷艦等艦的命名
意義亦同。而自台灣繳獲的美製LSTI/542級戰車登陸艦,則以井崗山、大別山、太行山、
武功山…等山嶺來命名。
之後,中國海軍開始自前蘇聯手中接收艦艇,並加以仿製。其中在大型艦艇部份,則曾
分兩批接收了4艘俄制驅逐艦;中國海軍內部對於首2艘驅逐艦的命名曾引起一些爭議,最
後決定以「鞍山」、「撫順」等兩個工業大城來命名,以代表中國海軍對早日實現自力造艦
的期望;而後2艘艦則命名為「長春」、「太原」,亦為大陸的工業重鎮。至於其他早期艦
艇則是以大陸地名來命名,然除以軍艦大小來決定命名城鎮大小的原則外,並無其他規定。
近期艦名、舷號授予原則
隨著中國海軍各類艦艇逐漸增多,艦艇在平日管理與新建命名時,遂造成許多不必要的
困擾。於是在中央軍委批准下,中國海軍於1978年ll月18日公布「海軍艦艇命名條
例」,條例中規定各類艦艇的命名機關、命名規則和相關規定。1986年7月10日,中國海
軍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又加以補充修改,要求與外國船艦及本國船艦的艦名加以區別。
並要兼具條理性、方便記憶、字音清楚、名稱響亮、有尊嚴等諸多要求。
依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規定,核子潛艦與巡洋艦應由總參謀部命名;驅逐艦、護衛
艦以下艦艇及傳統潛艦是由海軍命名。新建造的艦艇或是要更改艦號、艦名的艦艇(注
2),會依照「艦艇條令」舉行命名典禮,由其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與舷號,並頒發「艦
艇命名證書」。已命名的艦艇其艦名享有「終身制」優惠,一般來說在服役中途不會予以變
更;而艦艇退役後,其艦名與舷號則由授予機關予以注銷,而不會再授予後續艦艇。
而其具體命名規定如下:核子動力潛艦是以「長征」加序號命名;傳統動力飛彈潛艦以
「遠征」加序號命名;傳統動力魚雷潛艦是以「長城」加序號命名;巡洋艦是以行政省
(區)或片語命名;驅逐艦、護衛艦是以大型與中型城市命名;反潛護衛艇(獵潛艇)以
「火縣」命名;掃雷艦以「火州」命名;船塢登陸艦、戰車登陸艦以「火山」命名;步兵登
陸艦以「火河」命名;輔助船艦以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南運、東拖、東油、北標、海
撈)再加序號命名。
為了避免艦名出現重覆的現象,中國海軍艦名的命名是以地區來劃分;也就是說,北海
艦隊轄區的艦名是以中國大陸東北、華北、西北等14個省市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
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北京、天津)的地名來命名;東
海艦隊轄區的艦名則是以華東7個省市區及新疆自治區(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湖北、上海、新疆)的地名來命名;而南海艦隊轄區的艦名是以華南、西南等9個省市區
(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重慶)的地名來命名。
中國海軍艦艇的命名向來不用人名,但卻有2艘軍艦例外,那就是同屬大連艦艇學院的
鄭和號及世昌號訓練艦。其中編號81號的鄭和號遠洋航海訓練艦,是不紀念中國偉大的航
海家鄭和而命名,於1987年4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廠下水;而1996年12月底下水服役,編
號82號的世昌號遠洋綜合訓練艦,則是為紀念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鄧世
昌而命名。
舷號編定
目前舷號以1XX開頭的為飛彈驅逐艦,其中105-113屬北海艦隊;131-134屬東海艦
隊;160-166屬南海艦隊。舷號以2XX、3XX開頭的為傳統動力潛艦,而部份掃雷艦亦以
3XX開頭。舷號以4XX開頭的為核子動力潛艦。舷號以5XX開頭的為導彈護衛艦。舷號以
6XX開頭的為反潛護衛艇。舷號以7XX開頭的包括了反潛護衛艦及飛彈巡邏艦。舷號以8XX
開頭的篇掃、雷艦。舷號以9XX開頭的為戰車登陸艦及中型登陸艦。(以上原則不包含各式
勤務艦艇)。至於其他作戰「艇」則以4位數字編碼,而由其編號亦可看出該艇所屬艦隊及
種類。
最後要說明的是,雖有前述的「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但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海軍同一級
艦艇的編號並不連貫,而會有數次幅度頗大且不規律的跳號,中間則插入其他不相干艦艇
(如各式勤務艦、補給艦,或其他不同級的同類作戰艦)的編號,這可能是因為北海、東
海、南海各艦隊有一定的編碼范圍。然而如此一來,除非擁有超人的記憶力或手上有一張對
照表,或者該艦出現在面前,否則光憑一組艦號,實在很難斷定該艦是屬於那一種(級別)
的軍艦。如此的編號方式雖可能造成中國海軍自身作業上的不便,甚至一般官兵在辨識自家
艦艇都會產生困擾,但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效的欺敵手段吧
C. 什麼是核潛艇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核潛艇 英文名稱:nuclear submarine 定義:以核能為推進動力源的潛艇。 所屬學科:船舶工程(一級學科);船舶種類及船舶檢驗、國際公約和證書(二級學科)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
核動力潛艇簡介
核潛艇是核動力潛艇的簡稱,核潛艇的動力裝置是核反應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1957年1月17日開始試航,它宣告了核動力潛艇的誕生。目前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6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印度。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擁有核潛艇最多。 核潛艇
核潛艇的出現和核戰略導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裝有核戰略導彈的核潛艇是一支水下威懾。
編輯本段分類
核潛艇按照任務與武器裝備的不同,可分以下幾類:攻擊型核潛艇,它是一種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核潛艇,用於攻擊敵方的水面艦船和水下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也裝備有自衛用的魚雷,用於攻擊戰略目標;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巡航導彈為主要武器,用於實施戰役、戰術攻擊。
D. 中國潛艇起名是什麼規則
具體命名規定是: 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片語命名; 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 核潛艦以「長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導彈潛艦以「遠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 掃布雷艦以「州」命名; 獵潛艇以「縣」命名; 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 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再加序號的形式命名。 核潛艇、巡洋艦等大型戰斗艦艇由總參謀部授予艦名;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由海軍命名。新造或新接艦艇入列或更名時,由批准授名的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艦艇按照《艦艇條令》的規定舉行命名典禮;艦艇命名享受「終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艦艇退役時,其艦名舷 號由授予機關注銷,不再授予後續艦艇。
E. 核潛艇的資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
核潛艇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武器。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彈道導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
核動力潛艇一般分為兩種:攻擊型核潛艇與導彈核潛艇。
按武器裝備可以分為魚雷核潛艇和導彈核潛艇。
按照不同潛艇作戰任務的不同,分為戰略導彈核潛艇/弾道導彈核潛艇(SSBN)、攻擊型核潛艇(SSN)、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
在潛艇中來說目前是最厲害的了,以後就不知道了
F. 我曾經是是核潛艇上的輪機兵,有青島海軍潛艇學院輪機專業證書,問問,我能不能夠考輪機證書。謝謝了
部隊出來的要看你的級別了 如果是軍官 可以申請專業到地方船運公司 如果是士官或者士兵 那估計只能出來之後去海事局報名參加考試 考七門課 既然是學輪機的那應該不怕考試吧 或者你也可以找個中介幫你 不過這得花些錢 但是這很方便 不會像自己去報名那麼麻煩
G. 中國潛艇編號是什麼規則
具體命名規定是:
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片語命名;
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
核潛艦以「長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導彈潛艦以「遠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
掃布雷艦以「州」命名; 獵潛艇以「縣」命名;
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陸艦以「河」命 名;
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再加序號的形式命名。
核潛艇、巡洋艦等大型戰斗艦艇由總參謀部授予艦名;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由海軍命名。新造或新接艦艇入列或更名時,由批准授名的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艦艇按照《艦艇條令》的規定舉行命名典禮;艦艇命名享受「終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艦艇退役時,其艦名舷 號由授予機關注銷,不再授予後續艦艇。
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或交叉的現象,人民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台(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軍的艦艇方陣中,有兩艘特別的戰艦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叫「鄭和」艦,一艘叫「世昌」艦,他們都屬於大連艦艇學院。
H. 怎麼樣詆毀核潛艇之父
2018年2月15日至16日,微博用戶「禚律師-a6j」發表言論,對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進行公然侮辱,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縣公安局接到網友舉報後,高度重視,並立即展開調查。經查,微博用戶「禚律師-a6j」的真實身份系臨沭縣鄭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禚某(男,47歲,曾任山東德與法律師事務所律師,2017年8月8日注銷律師執業證書)。縣公安局已於2月17日將其傳喚到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對其處以行政拘留10日並罰款500元的處罰。
I. 潛艇的級別劃分
艦級"是一個專業用語,是指在同艦種的艦艇中, 按排水量、主要武器裝備、推進方式或服役年代等劃分的艦艇,不完全是按大小來區分的,多將第一艘艦艇的名字代表某一個艦級。如:俄羅斯的巡航導彈核潛艇共有4個級別7個型號,其中「奧斯卡—2」型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可以這樣描述:
艦類——核潛艇
艦種——巡航導彈核潛艇
艦級——奧斯卡級
艦型——奧斯卡級第2型(即改進型)
艦名——庫爾斯克
艦號——K-141
有的國家不叫「級」,只叫「型」,如我國潛艇的33型、035型常規潛艇、091型攻擊核潛艇等,而不叫33級、035級、091級等。元級、漢級、基洛級等都是北約國家給我國潛艇起的名字,或是引進國的叫法,不是我國規范的叫法。宋級就是我國的039型常規潛艇,漢級就是我國的091型核潛艇(如果是改進型就寫為091G型),基洛級就是我國的877型,以此類推。
如果是某一艘船,如我國第一艘091型攻擊核潛艇,就是:091型長征1號艇(舷號401)
自1990年以來,世界各國在役潛艇的總數大約減少了50%,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約800艘,減少到2002年初的400艘左右。在同一時期,世界各國核潛艇的數量削減得更多,從330艘銳減到140艘。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中擁有核潛艇。從1974年開始,印度已經踏上努力研製核潛艇之途,並計劃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取得成果。此外,巴西曾經執行的核潛艇計劃卻由於財政緊縮和缺少重大的技術進步而停止。有專家預計,在今後20年或更長時間內,可能不會增添新的核潛艇國家。
美國海軍
寂靜的水下艦隊
美國現役「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的服役時間平均預計為44年,因此,到21世紀20年代,美國海軍不需要替換該級艇。其中被改裝的4艘「俄亥俄」級預期服役到2027到2028年。到2008年之際,「俄亥俄」號將作為第一艘巡航導彈核潛艇重新服役,該艇上的24個導彈發射筒將有22個被改為每個可裝載7枚戰術「戰斧」導彈的發射筒,另外兩個則作為9人用的設閘室,用於66名(緊急情況時可增至102名)「海豹」隊員進出潛艇的進出口。此外,甲板上還能攜帶兩個乾式甲板輸送裝置或先進的「海豹」分隊輸送潛艇(或兩種輸送裝置各攜帶一個)。被改裝的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將對核反應堆重新更換核燃料,裝備最新式的感測器和通信系統。除了4艘預計被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之外,其餘14艘「俄亥俄」級中的「阿拉斯加」號已於2002年2月完成改裝,裝備了「三叉戟」D-5型彈道導彈。
美國2002年在役的攻擊型核潛艇總數為53艘,但美國海軍首腦認為,完成其全球任務最少需要62艘。盡管在將近60年的時間里,美國核潛艇還沒有擊沉過敵人的艦艇和潛艇,但它已是美國情報收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證明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發射平台。惟一限制其發展的就是高昂的造價。「弗吉尼亞」級首制艇於1998年訂購時,造價為42億美元,到2002年初,其建造費用已增加了3.41億美元,這就限制了每年訂購一艘的速度。如果「弗吉尼亞」級的建造按計劃完成,美國將最終只有約30艘攻擊型核潛艇。為此,美國海軍試圖用兩種途徑來提高攻擊型核潛艇的戰力水平,一種是對役齡較長但仍很有效的「洛杉磯」級換裝核燃料,另一種則是將建造「弗吉尼亞」級的速度提高一倍。但由於資金有限,這兩種途徑不可能同時進行。而且,建造30艘「弗吉尼亞」級的計劃可能難以實現,這是由於「弗吉尼亞」級之後的新型核潛艇的設計已經開始。
「弗吉尼亞」級的首制艇於2004年6月建成服役,該級的第四艘「北卡羅萊納」號將於2007年底建成服役。然而,其第五艘將不會在2010年之前加入現役,此後,可能會以每年一艘的速度繼續建造「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2004年,「海狼」級的第三艘,同時也是該級最後一艘的「吉米·卡特」號將服役。雖然水下排水量9137噸的「海狼」號和「康涅狄格」號核潛艇被美國海軍用做攻擊型核潛艇,但「吉米·卡特」號卻與前兩艘略有不同。該艇全長138.1米,水下排水量為12139噸,舯部有一個長度為30.5米的艙段,可容納50名「海豹」隊員及其裝備。此外,該艇還具有特殊的情報收集能力,可以取代退役的「鱘魚」級最後一艘「鯛魚」號。
俄羅斯
局面混亂的核潛艇力量
目前俄羅斯潛艇兵力的訓練狀態和物質條件非常窘迫。自1996年以來,俄羅斯沒有建造過新的核潛艇,在過去10年也僅僅造了兩艘,4座潛艇建造廠目前處境艱難。 因此,8艘「基洛」級常規潛艇的合同分配使得這4家建造廠鬧得不可開交。
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現已僅存12艘,其中「台風」級1艘,「D-Ⅳ」級6艘、「D-Ⅲ」級5艘,而「D-Ⅲ」級的最後一艘將於2005年底退役。在1990年後期經過大修之後,「台風」級首制艇於2000年10月被命名為「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並於2002年6月26日被拖離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的修理車間。據新聞媒體報道說,在紀念儀式舉行之後,該潛艇又被拖回廠內。經過整修後的「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戰略核潛艇於2002年底重新服役,用作新的BULAVA-30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的試驗平台。據悉,這艘核潛艇在2005年前將不能用於作戰巡邏,屆時「台風」級惟一一艘可作戰巡邏的「謝維爾斯塔爾」號可能已經退役。
取代尚未獲得成功的GROM(SS-NX-28)計劃的BULAVA-30型導彈,是陸基SS-25 TOPOL-M導彈的改進型。俄羅斯計劃用12枚BULAVA-30型導彈裝備其正在建造的惟一一艘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於1996年11月2日開工,工程代號為955,型號設計名稱為「博列依」級戰略核潛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目前俄羅斯已經停止了「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建造,而是轉向完成「阿庫拉-Ⅱ」級第三艘的建造。該艇最初被命名為「美洲獅」號。目前俄羅斯打算將該艇進行改進設計,在舯部增加一個具有12個導彈發射筒的艙段,用於裝備和發射BULAVA-30型導彈。這艘經過改進的新核潛艇被重新命名為「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可能於2005~2006年建成。如果資金允許,在北德文斯克尚未建成的「阿庫拉-Ⅱ」級的第4艘「猞猁」號可能也要進行相同的改進設計與建造。目前在役的6艘「D-Ⅳ」級計劃服役到下個10年,但是「D-Ⅳ」級中還有另一艘K-64號曾經被提議於2001年2月作退役拆除處理。然而,俄羅斯海軍2002年夏季提出一項新的建議,重新為K-64號換裝核燃料,並把它改裝成巡航導彈發射平台。這項建議明顯是針對美國「俄亥俄」級改裝成巡航導彈核潛艇而提出的。然而,目前俄羅斯只有一艘「D-Ⅳ」級可供改裝,而且改裝費用可能很高,因此對俄羅斯來說,這項改裝可能是不切實際的。
「奧斯卡-Ⅱ」級(代號為949A)的第13艘艇「伏爾加格勒」號(K-135)於1999年9月下水。該艇的下水最初是為了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的建造車間騰出位置,但是據俄羅斯最近公布的一些資料表明,之所以使「伏爾加格勒」號核潛艇下水,主要是俄羅斯希望盡快讓這艘19400噸的巡航導彈核潛艇替代「庫爾斯克」號。
盡管俄海軍官員們一再聲稱惟一的「亞森」級(代號885)的「北德文斯克」號攻擊型核潛艇即將建成,並且在2001年再次為該艇投入了少量資金,但是從1993年12月在北德文斯克開工至今,這艘11800噸的核潛艇的建造仍無多少進展。「阿庫拉-Ⅱ」級的第2艘「獵豹」號的服役時間一再拖延。2001年12月4日,俄羅斯曾聲明說,「獵豹」號將是「阿庫拉-Ⅱ」級的最後一艘。這一聲明使得外界加重了對「美洲獅」號和「猞猁」號將被改裝成戰略核潛艇的猜測。然而,時間到了2002年7月,由於俄羅斯政府還有2000萬美元的欠款,因此「獵豹」號還停留在造船廠中。除此之外,還有兩艘分別於1989年和1991年在共青城開工建造但尚未完工的「阿庫拉-Ⅰ」級攻擊型核潛艇。據說它們於2002年2月被印度租用5年,費用50億美元,租用期大約從2005年開始。但是,俄羅斯目前尚無將這兩艘艇建成的計劃。盡管其中的一艘———「涅爾帕」號已完成82%的建造量,並且其裝備的反應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開始運行,然而由於造船廠不斷出現財力不足的情況,這兩艘艇最終很可能賣給別國。
英國
急待擴充的核潛艇艦隊
隨著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於1993~1999年期間相繼建成服役,在今後10年或更長的時間內,英國已無必要制定這4艘艇的替代計劃。然而,盡管英國已在1997年訂購了首批3艘「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作為「快速」級的替代艇,但是英國擁有12艘攻擊型核潛艇兵力的形勢仍顯得十分緊迫。英國目前擁有7艘「特拉法爾加」級和5艘「快速」級攻擊型核潛艇,但這不足以完成英國海軍的任務,並且英國政府對於最初增加訂購另外3艘「機敏」級的許諾,已經放慢了兌現的步伐。水下排水量為7200噸的「機敏」級比計劃的2005年後期交付推遲了12~18個月。到2005年後期,兩艘「快速」級將退役,另外兩艘「快速」級將於2006年退役,比第2艘「機敏」級預期的交付時間要早一年。這樣,屆時英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兵力將減少到9艘。「快速」級的最後一艘核潛艇將在2010年退役。進一步影響英國核潛艇兵力水平的是「特拉法爾加」號在2007年退役,以及「圖布倫特」號在2008年退役。它們的退役時間比第3艘「機敏」級的服役時間要早一年。而最後的兩艘「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到2020和2022年繼續服役可能是不現實了。這樣一來,英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兵力將有可能下降到只有6艘的水平。
法國
穩步發展的核潛艇力量
隨著常規動力的「阿戈斯塔」級「烏埃桑」號潛艇於2001年7月的退役,法國的潛艇兵力全部都由核潛艇組成。盡管從1990年開始,法國在役核潛艇的數量一直是10艘,但戰略核潛艇與攻擊型核潛艇的比例卻從1990年時的6∶4變成了4∶6。在4艘戰略核潛艇之中,分別於1976年和1985年服役的「可畏」級中的「無敵」號和「不屈」號,將被「凱旋」級的第3艘和第4艘,即2004年服役的「萊維吉蘭特」號和將於2010年服役但尚未開始建造的「可怖」號所取代。「可怖」號將成為「凱旋」級中第一艘裝備M51型戰略導彈的核潛艇。該彈發射重量55噸,最大射程為7000千米,能攜帶4枚TN-75分導式彈頭。M51導彈被略加改裝之後,將裝備於「凱旋」級的其他3艘。
水面排水量為2410噸的「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是世界排水量最小的核潛艇,該級的6艘於1983~1993年期間相繼建成服役。「紅寶石」級計劃於2012~2022年期間被6艘水面排水量為4100噸、水下最高航速為25節的「梭子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取代。「梭子魚」級將裝備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共攜帶18枚魚雷,或SCALP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和MM39「飛魚」反艦導彈。「梭子魚」級裝備一座150兆瓦的K-15型壓水反應堆,為一個41500軸馬力的推進電機提供動力,推進系統採用泵噴推進器。然而,「梭子魚」計劃已經比預計的時間推遲了兩年,並且由於資金嚴重不足,在2005年之前該級首制艇的建造工作將不會開始。由於第二艘航母被批准建造,法國海軍面臨日益增大的壓力,因此,「梭子魚」級的建造數量很可能減少,或者該計劃將被拖延。按照法國海軍的計劃,「梭子魚」級將服役到2050~2060年。長達半個世紀的服役時間將需要一個非常嚴格的設計。
印度
核潛艇俱樂部新成員
被印度稱為「先進技術潛艇」計劃的核潛艇研製工作始於1974年,其宗旨是立足於印度國內研製。這項計劃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出成果。按計劃,印度准備建造5艘核潛艇。目前,印度打算在研製的核潛艇上裝備射程為1000千米的潛射AGNI-2型彈道導彈(該彈替代了較早的SAGARIKA計劃),並加裝由魚雷發射管發射的印度-俄羅斯BHRAMOS(PJ-10)型巡航導彈。這種潛射巡航導彈是俄羅斯3M-55ONIKS型導彈(北約稱其為SS-NX-26)的改進型,2001年6月在印度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BHRAMOS巡航導彈的射程為300千米,可攜帶500千克的戰斗部。其戰斗部最終可能是一個由印度自行研製的核彈頭。
目前印度已經對核潛艇的建造事宜進行了安排,核潛艇的耐壓艇體分段在孟買的馬扎岡建造,在維薩卡帕特南的海軍艦艇修造廠進行組裝。該艦艇修造廠曾經於2001年下水一艘可潛式駁船,用於「先進技術潛艇」計劃中導彈發射試驗。據說,俄羅斯的科技人員已經參與了該項計劃的各個方面。印度第一艘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為9400噸,長度為124米,可能於2006~2007年下水,2009年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