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格鬥屬於什麼運動方式呢靶師又是什麼呢在哪可以學習到呢
格鬥(搏擊),格鬥的意思即「打鬥、戰斗」。從古到今,人類發明了內各種各樣的格容鬥技,如今世界上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格鬥技。
靶師:是格鬥教練從業資格證,靶師認證的精髓在於讓教練快速學會和提升,成為合格的格鬥教練,格鬥是一門藝術,靶師是萃取其精華的工匠人,靶師決定了訓練者的技術高度更決定會員的安全。
靶師是教學專業的呈現,也是一種職業態度更是對私人格鬥教學技術和素質的要求
格鬥教學最稀缺的就是靶師,高級靶師對技術要求度極高,無論大眾健身,還是競技格鬥靶師技術是最有說服力的然而圈粉無數的靶師格鬥技術並非任何人都能傳授「會打」和「會教學」是兩個方向
為滿足廣大學員的需求8月29-31日體適能健身學院將推出教學最高段位的《靶師認證課程》
主要針對教學引靶課程體系模擬真實的格鬥感覺一對一模式的高級引靶教學、國際通用口令、三大教學技巧、靶師引靶技巧、格鬥特技訓練、超級組合靶訓練、八臂花式靶訓練高級攻防實戰技巧……統統這些獨家技巧只等你來
『貳』 靶師是什麼呢哪裡可以學習呢
靶師:是格鬥教練從業資格證,靶師認證的精髓在於讓教練快速學會和提升,成為合格的格鬥專教練,格鬥是一門藝術,靶師是屬萃取其精華的工匠人,靶師決定了訓練者的技術高度更決定會員的安全。
靶師是教學專業的呈現,也是一種職業態度更是對私人格鬥教學技術和素質的要求
格鬥教學最稀缺的就是靶師,高級靶師對技術要求度極高,無論大眾健身,還是競技格鬥靶師技術是最有說服力的然而圈粉無數的靶師格鬥技術並非任何人都能傳授「會打」和「會教學」是兩個方向
為滿足廣大學員的需求8月29-31日體適能健身學院將推出教學最高段位的《靶師認證課程》
主要針對教學引靶課程體系模擬真實的格鬥感覺一對一模式的高級引靶教學、國際通用口令、三大教學技巧、靶師引靶技巧、格鬥特技訓練、超級組合靶訓練、八臂花式靶訓練高級攻防實戰技巧……統統這些獨家技巧只等你來
『叄』 泰拳有分等級嗎
通常大家只知道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等有日、韓系的武術才分段位, $ ](X=Qb
而實際上泰拳也是有等級和段位的,和空手道跆拳道靠腰帶辨認不同,泰拳是靠臂箍和頭箍 {C s }n0
臂箍泰語叫八戒。其最早的記錄應該是出現在卡拉比(KARPE)戰士身上,卡拉比是泰國一種雙刀武術,泰拳與雙刀是泰國古老的一個體系的戰時格鬥體系。最早的作用是,在其裡面放上泰國高僧開光的符咒已保佑出征的戰士。在泰拳體系裡面,完整的戰士需要佩帶的吉祥物應該包括4樣,第一,蒙空,戴在頭上,最早形式是用蛇皮加琥珀做成,裡面下邪咒。第二,裹金,一種用小的金泊把寫有符咒的布做成腰帶,綁在腰部以固定褲子。第三,八戒,綁在上手臂。第4,紅色的寫有古泰文和小乘佛教密文的外衣,無袖是最大特徵。至於段位,根據泰國泰拳皇家學院的說發,以它們的段位為基礎,個拳館可以自己定義段位。但其段位證書需要向學院申報。以清邁頌蓬拳館為例,其段位分布如下: WN\ hX
基礎泰拳1級Muaythai 1 (BASIC COURSE) yO)j(6$
基礎2級 muaythai 2 (intermediate COURSE) >O# e*^
基礎3級 muaythai 3(ADVANCED COURSE) ,MBbd.=+
依次類推,到第7級時已經是Instructor(輔導員)1的段位了。8戒的顏色分布是這樣: xu3{r4Po: <br/>白 黃 黃白 綠 綠白 藍 藍白 棕 棕白 紅 [Sn!}ZnKs
[attachment=3105] Gq<hA0Q E
第一段:白 色(一段泰拳頭箍、臂箍); ;S8 s0gV
J'Fpw6[{P$ <br/>第二段:黃 色(二段泰拳頭箍、臂箍); .(/cyA<0 <br/>;8YH}JG&
第三段:黃白色(三段泰拳頭箍、臂箍); Z;x;x,Q"
T" 6]G<\
第四段:綠 色(四段泰拳頭箍、臂箍); ;(|dOI
L"a"H"?
第五段:白綠色(五段泰拳頭箍、臂箍 ); ng <rXe?
1k=bv>6
第六段:藍 色(六段泰拳頭箍、臂箍) 'Y{D>5)+ <br/>Wl}!rIf
第七段:白藍色(七段泰拳頭箍、臂箍) 3V86'oGOQ
j-c&Rk
第八段:棕 色(八段泰拳頭箍、臂箍) ~;Bs'1aK6
YC o.D^
第九段:白棕色(九段泰拳頭箍、臂箍) PR/,U\<A
『肆』 泰拳打手靶時教練喊的都是什麼 比如打直拳時會說英文,我說的是指後面的,他會說啪啪,其他呢
是那抄些無意義的語音嗎襲。我個人覺得有三層意思。
1. 靶師對自己的保護。
泰拳特別強調力量,需要你練習時招招發力,特別是踢靶,腿部的穿透力是相當大的。泰拳靶師持靶時,手臂貼胸,既能保護手臂,又能分散沖擊力到全身,這種持靶壞處是,力量會壓迫胸腔,從而增加胸腔內壓力。為了減少這種損害,靶師會主動發生,平衡體內壓力。我的教練,喜歡發,ei xi這種聲音。
2. 靶師會用呼喊的節奏和音量,告訴你擊打的節奏和力度。靶師有沒有經驗,可以從這里看出。
3. 你要跟上靶師的節奏,用自己的聲音來呼應靶師。這樣練習,不容易累,而且容易興奮。
『伍』 想學習靶師課程,在哪裡可以學習呢
靶師:是格鬥教練從業資格證,靶師認證的精髓在於讓教練快速學會和提升,成為合格的格鬥教練,格鬥是一門藝術,靶師是萃取其精華的工匠人,靶師決定了訓練者的技術高度更決定會員的安全。
靶師是教學專業的呈現,也是一種職業態度更是對私人格鬥教學技術和素質的要求
格鬥教學最稀缺的就是靶師,高級靶師對技術要求度極高,無論大眾健身,還是競技格鬥靶師技術是最有說服力的然而圈粉無數的靶師格鬥技術並非任何人都能傳授「會打」和「會教學」是兩個方向
為滿足廣大學員的需求8月29-31日體適能健身學院將推出教學最高段位的《靶師認證課程》
主要針對教學引靶課程體系模擬真實的格鬥感覺一對一模式的高級引靶教學、國際通用口令、三大教學技巧、靶師引靶技巧、格鬥特技訓練、超級組合靶訓練、八臂花式靶訓練高級攻防實戰技巧……統統這些獨家技巧只等你來
『陸』 靶師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和素質
必須的,不懂泰拳咋么拿靶,那還不亂套了。
還得是練過對泰拳技術有相當功力的才能幫助拳手取得進步。
『柒』 北京那裡可以學泰拳
我想我可以升級了,回到了好多泰拳的問題,
如題:北京泰拳館很多,但是沒有幾家專業,我去了好多家看了,最後決定在牟億泰拳館訓練,這邊的5位泰國教練,有靶師和陪練,主教練11條金腰帶,教課很認真,網路有很多視頻,場地器材基本全是進口的
『捌』 拳擊靶師工資多少
一把是工作,這個比較高穿這款是工作一般是兩萬到3萬,這個畢竟比較辛苦,長期把保濕。
『玖』 泰拳訓練方法,泰拳的基礎
泰拳功法及基礎:
望日功:即每日眺望朝陽,鍛煉眼睛以增強目力,在角斗時自能集中眼神,應付敵人。
長跑功:在清晨選擇田野崎嶇路徑進行長跑訓練,強化腿力,跑時要經常在草地翻滾,讓身體皮膚與草木沙土摩擦,與露水接觸,久而使皮膚堅韌,可抵禦打擊,同時可培養跌倒時仍能應戰能力。
擔水功:將長1.5米至3米的粗毛竹貫通中節製成盛水容器,以之運水。以肩擔或用臂挾於肋下腰間的方式,徒步長途運送。此練法不獨能增強膂力,更可使腰肋強勁異常,對抗敵人的踢打裨益極大。
早浴:其法之一是沿灘於水深10--20CM處疾跑,須蹺足力踏,久練大增腿力。其法之二是於齊腰深的水中,平步穩立,舉掌下拍,入水反復攪動,等成團水泡上浮時,即以另一手曲肘下擊,敲向氣泡團,如是雙手反復拍擊,身體順勢搖動,久練全身異常強勁,此為泰拳秘技功法之一。
柔韌性訓練:職業拳手為了使自己的大腿踢出腿法時柔韌如木堅硬如鐵,對大腿需要做以下某些訓練;包括旋腰、正壓腿、側壓腿、後壓腿、並步壓、跪腿壓、撲步壓,當然訓練方法很多除了這些還有前搬腿、側搬腿、後搬腿、前控腿、側控腿、後控腿、前耗腿、側耗腿、後耗腿、前踢腿、側踢腿、里合腿、內擺腿、內掛腿、外掛腿等等。
(9)泰拳靶師證書擴展閱讀:
泰拳規則:
一、場地
泰拳比賽場地與拳擊比賽場地相同。
1、圍繩內的面積為550×550平方厘米,每邊自圍繩向外伸出部分不得少於50厘米。
檯子平面應高於地面91厘米,最高不超過120厘米。
2、賽台平面必須墊一層厚15厘米左右的軟墊,上面再覆蓋一層帆布,表面必須平整。
3、三條圍繩,每條直徑3厘米左右,依次高出賽台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固定於四個角落的柱子上,圍繞賽台。
4、圍繩的四角立柱須罩以三角墊,圍繩的每一邊,中間用柔軟有韌性的織物將三條圍繩串連。
5、台的四角,其中一對對角分別為紅角與藍角,另一對對角為中立角。
6、在紅藍兩角各設一座踏梯,以供選手、助手、裁判等有關人員上下台之用。
二、服飾
服裝:參加競賽者規定穿紅或藍褲,以便公證人、觀眾及裁判容易辨認,拳賽進行時臂上可戴綵帶或飾物。在傳統禮師拳舞典禮進行時,必須戴上一吉祥環於頭上,名為「蒙空」,以示尊崇,但開始拳賽時,必須先行除下。參賽人必須戴上海產貝殼,或防禦撞擊的金屬罩在陰部之上,以資保護。護罩松脫,拳賽立即停止,參賽人到擂台側設立的屏風後重新戴上。
三、手套
參賽人戴上的手套不可超過170克,亦不準少過113.4克,習慣上戴170克重的手套。1.參賽人應在拳賽舉行之日指定時間,於比賽場公磅過磅,由場負責人見證,事後再由一位合資格醫生檢查身體。如果參賽人體重超過規定,可於2小時內設法減重,以比賽不屬奪標賽為限,如果不能照規則辦理,可尋求妥協途徑,或得雙方同意以另一同體重者代替。2.參賽人必須超過十八歲。
『拾』 泰拳學習
泰拳是泰國民族的國技,素有「五百年天下無敵手」之美稱,在世界搏擊舞台上極有影響,實戰性超強,以兇狠凌厲而聞名天下,號稱搏壇無敵手,有"八臂民族"之稱,拳、腳、肘、膝,八個攻擊部位,拳、腳變化無限,特別是擅長腿、肘、膝的攻擊,威力大,抗擊打能力強,正是由於泰拳完全實用的搏擊技法多年來一直稱雄國際武壇。泰拳是運用身體四肢的雙拳、雙肘、雙膝、雙腳這八個部位作為攻擊武器來進行搏鬥較技,故又稱「八臂拳術」。泰拳實戰性極強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擊術,素以兇狠凌厲而聞名天下,泰拳手曾多次遠征歐美各國,以獨特的技藝把很多搏擊高手門打得一敗塗地,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泰拳以無可爭議的事實確立了在世界武壇上的重要地位,是當今最兇猛的搏擊術之一。
勤練習,無論對職業或業余拳師都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拳術的目的並不限於強身健體,使氣力充沛,還要追求實戰中的效能,與人比武不致輕易被對手制服。
武道的最終意義在於求知,拳師們開始習藝,首先也要自知,在確定本身體魄情表為健全良好之後,方可認真練習。所以拳師真正的開端應為身體鍛煉,從預備功夫下手。
練法
跑步:首先須履行的程序是清早跑步,以增強耐力,使腿部肌肉豐盈,對拳師在擂台上進攻退守,均極有好處。拳師能否在敵不斷壓迫下屹立不倒,馬步占極為重要地位。泰拳師公認跑步為練習拳藝的基礎,須嚴格遵行。清早跑步之後,白天需要有充分的時間休息,至黃昏時,一般為下午四時許繼續練習。
練習程序,著名武館各有差異,但目標相同。一部分拳館命拳以跳繩開始,另一部分則先行擊影,泰語曰「打風」,而後打沙包,續而進行對打。最常見的是以擊影開始。
擊影:擊影練習,可謂拳師練習的熱身運動,能催醒身體四肢肌肉神經,待適應劇烈訓練,拳師藉以練習身手的協調配合、進退平衡以及出招擊空時收勢回防的重要慣性,是「意」的訓練。譬如練拳,則須注重雙拳動作的連貫,運足和發勁正確,並且應多用各種步法,如躍進、急退圍繞而進,拳與步須配合,始稱有方。如練肘招,方法一樣,心目中需假設敵人存在,觀其動態,運足相應,適時揮肘出擊,招數可長可短,或忽然改變攻擊角度,又可借勢於護膝抵敵,自由發揮。若練空腿,要點不在於猛,而在於把持身體的平衡,使腿招收發靈活、防守嚴密而堅固,不致輕易受敵暗算。用膝也同樣,如動馬沖膝,須膝步一致,膝招才能流暢活潑。練內圍纏戰的膝招,則須雙臂如同抱敵,下拽迎合膝招上沖之勢。
又有蹲身擊影法,練時身體下踞,雙足則先後溜動,與跳繩相仿,依循1-2-3規律,雙拳以相同的節奏打出。常練此法,可增強下盤耐力。筆者曾觀察泰拳高手乃佛練習,發現其練空拳方式與一般平庸拳師慢條斯理、不用勁的擊影法迥異。他不只手足敏捷,且每動一招一式,均吐氣助勢,意勁俱在,與真搏沒什麼分別。乃佛擅長用左前足蹬踹,腳起連環,其靈活程度如手一樣,令人嘆為觀止。後來的無敵拳師狄西蓮練空拳時,重點則在其成名絕技--連環沖膝,可見拳術之道,因人而異,沒有自我束縛之理。
打沙包:打沙包是泰拳基本練習方法之一,可加強拳頭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招更具威力。練沙包的要點是不可蠻干,應環繞沙包做有規律的移動,一面磨煉步法,一面選擇不同位置、角度、距離,發動攻擊。拳招須有目標和組織,如左先右手,再接以左拳,依著1-2-3節奏;發右拳亦然,須以靈活准確為旨,拳招熟練之後勁力自見增強。練肘招宜先用前臂打擊,配合上步時間,距離須適當接近,始見功效。膝擊練習亦然,接近沙包,兩手緊執上部,發力拉拽,彎身擰腰,提膝全力撞之。熟練之後可左右騰躍,同時兩膝連環沖撞沙包,以密度高、力度猛為目標,練此法兼可增強體力。
踢沙包須注意接觸位置正確,揮腿時間錯誤,可導致足踝受傷,須用毛脛踢撞。因以腳尖蹴人,不但威力不足尤其容易受傷。發腿時重心足踮立,使全身重量集於動腿之上,招勢自然有勁。腿招收發前後,須保持戒備姿勢並且堅固不失,以防對手狙襲回擊。綜合練習沙包要點有四:著位正確、切力集中、貫徹性和呼吸適調。
筆者在1971年時,曾目擊當代拳王「旋風腿」亞披勒練沙包,其腿勁有如排山倒海,一聲悶吼,腿立刻如閃電掃向沙包,猝然爆發巨響。彼施連環腿踢時,更如連環炮,聲音堅實,尖銳刺耳,震人心魄。其拳肘與膝撞的角度異常狹小,令人難以防範,真是名不虛傳。
對打:對打練習,是賽前積極訓練的主要項目,在曼谷獲出賽資格拳師,每周的對打不下三次,通常是隔日練習,周日休息。練對打可增強拳師耐性、速度和鬥志,缺乏對打練習的拳師,在角斗時試圖輕取敵人,多感力不從心。泰拳師在對練時,一般只運用穿戴拳套的拳頭全力搏擊,腿膝招數危險性高,因此不適宜在對打時施用。
泰拳術經歷了數百年不冶煉升華,訓練方面別具心得,例如比賽每局時間三分鍾,備戰練習回合時間達四分半鍾,休息時間不超過一分鍾。若比賽每局兩分鍾,則練時三分鍾。此種高度壓力式練習法,無疑可使拳師在擂台上接觸時有足夠的體能與耐力應付比賽的需要。對打練習分量絕不宜多,如預期比賽十回合,應每次對打四回合,一般五回合賽事,對打三回合,已是足夠。至於四回合以下者,則練兩回合為准。
另一重點是練習須隔日進行,使身體充分休息,不致因練習過頻而損害腦部健康。原定在1982年中舉行一場泰國拳壇高手爭霸,「通天膝」狄西蓮迎戰「飛將軍」沙瑪,雙主積極備戰,分量這高為前所未無。計前者練習65日,對打達102回合,特別注重擊靶練習;後者則練45日,對打86回合,加強角力分量,以期對抗狄西蓮的膝撞戰術。
引靶:近年泰拳師最重視的特殊練習法,有「引靶」與「角力」兩項。引靶是最先進的訓練法,由教練或專業靶師佩持長尺余的長方形皮靶,其形狀如枕,作活動目標,帶引習者攻打。教練可任意引導拳師向各部位進攻,並不斷報以干擾、回擊,使後者同時練習防衛。練靶特殊功效在於能使拳師的膝、腿各種招數靈活准確,加上教練的催促、壓逼,其攻擊組織和密度相應提高,較之獨自擊打沙包,得益自然有天壤之別。泰國無敵拳師「通天膝」狄西蓮,以膝技卓絕威震拳壇,筆者於1982年秋專門前往拜訪其潮籍館主,參觀其練習。他進行擊靶時,大部分時間纏著靶師,集中練膝,其膝招威力駭人,疾如閃電,尤善連環沖撞,每一擊足以制人死命,自然獨步拳壇。內地拳師,多數並無嚴格規律的訓練,活靶練習,時有或無,因此用招偏散,遠不如京畿拳師的准確有勁。
角力:角力練習,又稱摟抱,是憑長時間的包纏、投摔,使馬步堅穩、膝招靈活,對於磨煉耐性最具效果。其法為選擇體型相返對手,互扣扼勁脖,輪流用力拉拽、壓下或推放迎合膝招撞擊,被動一方則竭力抗拒,發勁將對方揮開或向側投擲,令之失勢。在兩力相抵之下,雙方常成緊貼、繞轉形勢,須不斷移動或運動消解對方牽引和膝攻。久練可幫助拳師在內圍爭持時發揮膝技,佔取優勢,在應付敵人膝攻時,則擅於護衛及回擊。在泰國部分有名拳館,拳師在賽前練習,須角力達30~40分鍾,其酷烈程度,必須親身經歷方可體會。
試招:備戰拳師,又須頻練「試招」,為磨煉拳藝佳法,在原定練習程序完結後,拳師即與教練或體型相近對手相戰。但不如真實搏鬥般兇狠,否則造成意外,未及登台已受創傷,適得其反。試招之法雙方各出招數對戰,但不用勁,互相拆解、回擊、運用戰術,藉以培養反射神經、靈敏性的實戰技巧。拳師可隨意選擇各種招數演練,例如練腿踢招路,甲方踢,乙方擋格後回以後踢,使甲方招架,互相輪流練習。又如一方用低踢或肘周,或練內圍膝撞,對方則集中護衛。破解前者用膝之勢,須用退擊戰術者可專練退戰方式,如此類推。此種演習,可改善拳師打鬥時的姿態與風范,使養成攻防技擊的節奏和韻律感。如果練習中一方有相當的拳技和經驗,則練者獲益更大。
跳繩:其次一項最平凡簡便的訓練,是跳繩運動,也是拳師必須持之以恆的練習項目。其益處是可強化腿部機能,使拳師移動敏捷,體重下降,而力增強。初出道的拳師,每日下午練習前必跳繩三數回合做熱身運動。因體重問題而須減重的拳師,可每日進行30~60分鍾的跳繩,練時加穿厚衣,催助身體內水分揮發,效果尤佳。
體操:最後的練習項目是體操,在練習前或後均須進行。能強化軀體各部筋肌功能,伸展全身靈活性。練習後的體操動作宜放緩,使身體神經松馳,體內各部機能平靜,回返原狀。體操方式與一般柔軟體操並無大差異,有蹲跳、開胯、溜腿、搖頸、掌上壓等各種運動,其中以腹肌運動最受注重,因與拳師的耐打能力有密切關系。泰國拳館師,每日須練習腹肌運動100~200次,以增強腹部抗力。基於拳壇的發達,泰國職業拳師練習方法也隨時代進展改變,廣泛而論,數十年前的拳師,雖然拳藝有其獨到之處,體能訓練方面則還不如當今拳師的科學化,功效自然不可相提並論。
例如:在60年代以前拳師之練習程序,一般均以擊影、打沙包、對練為重點,輔助練法則有跳繩與度招。唯其後各武館好相繼大幅度加強角力之練習,同時更有長方形皮靶之出現,引靶協助拳師追擊焦點之訓練技術急速進展,令新一代拳師韌度及手腳組織、密度全面強化,至今此兩項特殊練習法已成職業泰拳訓練絕不可缺少成分。
http://www.kungfunews.com/gongfu/2008-06/1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