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畢業論文的課題要求(包括所具備的條件)是寫關於什麼的啊
你好:這種撰寫具體思路如下,不過不同學科還稍微有些差別。首先,要明確課題的目的和意義,從理論和應用兩個層面來著。第二,具體條件,就是完成論文所必須的基礎,比如理論基礎、實驗基礎以及完成他們所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數據和程序等,可以包括圖紙資料、成果資料、影音圖像等等。第三,論文預計成果,可以是專利、大小論文和程序代碼等等。
⑵ 碩士學位論文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怎麼寫
由標題、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標題概括地說明該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並極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種實驗材料與方法得出的何種研究結論,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和研究結果的意義。前言簡要表述本研究課題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結果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實驗(試驗)內容和研究目的。
結果客觀描述和科學分析實驗(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寫明應用的公式、反應方程式;用表格、坐標圖或曲線圖准確列出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表述實驗得出的最終結果。參考文獻列出與本研究課題直接有關的前人發表的文獻(包括參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
(2)畢業論文課題成果要求擴展閱讀: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規定:
1、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由學位授予單位確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2、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
3、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⑶ 畢業論文的課題內容和要求怎麼寫
畢業論文一般都是按這個套路寫「問題的提出,國內外現狀,政策及建議」,本科就大概這樣,國外的本科要加模型。你應該不需要吧!
比如一個工程測量專業進行土地點調查的。
首先要講一下土地調查的意義,有什麼實際用處或作用,即怎麼有利於我國規劃土地使用呀,對我國國民生活,工業生產有很大很大好處之類。第二就講一下國內外在土地調查的一些實踐,國外怎麼做的,後什麼成果,我們國家(或者地區)又是怎麼做的,又有什麼效果。你是實習報告的?是你自己去調查的?如果是這樣,在這里你還要具體得講你是怎麼調查的,過程怎樣,是到什麼調查方法,技術等等,還有總結經驗和不足。最後就是政策建議了,那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你的題目,我覺得就是政府應該怎樣給予政策支持,支持有關部門進行測量,資金、政策的支持等等了。
當然,說起來那麼容易,但事實上,很多東西要數據證明的。也要用到很多方法。
⑷ 畢業論文的課題任務和課題要求怎麼寫
寫課題任務時主要從「想藉助這篇論文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入手,表明寫作意圖;寫課題要求時主要從「寫作時要注意的點」入手,表明寫作的時候運用到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下面舉例說明:
一、畢業論文的課題任務:為JAVA在安卓手機平台設置五子棋游戲的時候提供相應的參考。
二、畢業論文的課題要求:
1、盡量結合生產、科研及技術設備的革新、技術改造等完成論文。
2、要求論文具有先進性、實用性。
3、論文選題難度適中。
(4)畢業論文課題成果要求擴展閱讀
畢業論文寫作注意事項
1、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2、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⑸ 畢業論文的選題意義及要求怎麼寫啊 跪求
就是寫清楚你問什麼選這個論題來研究,這個研究成果出來之後有什麼意義,簡單的來說就是有什麼用,會幫到哪些人或事,有什麼好處,而且你對你選的這個課題的研究有哪方面的優勢!一般分為目的和意義:
目的——重在闡述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即為什麼選這樣一個題目進行論述,要論述出什麼東西。
意義——重在表明論文選題對理論研究有哪些貢獻,或對實踐具有哪些幫助和指導
⑹ 對本畢業設計(論文)課題成果的要求(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圖表、實物樣品等)怎麼寫啊
你好,我是代做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的,ASP/PHP/VB,
⑺ 畢業論文任務書中的課題的基本要求怎麼寫
1、根據論文研究方向,獨立進行文獻查找和分析文獻資料;
2、能夠獨立查找、翻譯和分析外文資料;
3、參考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成果,獨立分析、寫作、完成完整的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是: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畢業論文是畢業生總結性的獨立作業,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撰寫畢業論文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畢業論文在進行編寫的過程中,需要經過開題報告、論文編寫、論文上交評定、論文答辯以及論文評分五個過程,其中開題報告是論文進行的最重要的一個過程,也是論文能否進行的一個重要指標。
(7)畢業論文課題成果要求擴展閱讀
1、撰寫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在畢業前都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任務。申請學位必須提交相應的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後,方可取得學位。可以這么說,畢業論文是結束大學學習生活走向社會的一個中介和橋梁。
畢業論文是大學生才華的第一次顯露,是向祖國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分量的答卷,是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報到書。一篇畢業論文雖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個人的才華,也不一定能對社會直接帶來巨大的效益,對專業產生開拓性的影響。但是,實踐證明,撰寫畢業論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保證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過撰寫畢業論文,提高寫作水平是幹部隊伍「四化」建設的需要。黨中央要求,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領導班子成員應當逐步實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這個「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對幹部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學生的寫作水平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在新的歷史時期,無論是提高全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和科學管理方法,還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都要求我們的幹部具有較高的寫作能力。在經濟建設中,作為領導人員和機關的辦事人員,要寫指示、通知、總結、調查報告等應用文;要寫說明書、廣告、解說詞等說明文;
還要寫科學論文、經濟評論等議論文。在當今信息社會中,信息對於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寫作是以語言文字為信號,是傳達信息的方式。信息的來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儲存、整理、傳播等等都離不開寫作。
⑻ 論文完成課題所具備的條件
1、學術性:論文的學術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2、科學性: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
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3、創造性: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
4、理論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准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8)畢業論文課題成果要求擴展閱讀:
論文分類: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並以此為內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
學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碩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並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博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並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了創造性的成果。
⑼ 畢業論文的內容要求
一、論文的結構與要求
畢業設計(論文)包括以下內容(按順序):
本科論文包括封面、目錄、標題、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參考文獻後加「後記」。論文一律要求列印,不得手寫。
1.目錄
目錄應獨立成頁,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和主要級次(文經類)的標題和所在頁碼。
2.論文標題
論文標題應當簡短、明確,有概括性。論文標題應能體現論文的核心內容、專業特點和學科範疇。論文標題不得超過25個漢字,不得設置副標題,不得使用標點符號,可以分二行書寫。論文標題用詞必須規范,不得使用縮略語或外文縮寫詞(通用縮寫除外)。
3.內容摘要
內容摘要應扼要敘述論文的主要內容、特點,文字精練,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結論性意見。摘要中不應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並應避免將摘要撰寫成目錄式的內容介紹。內容摘要一般為200個漢字左右。
4.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採用能夠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專業術語(參照相應的專業術語標准),一般列舉3——5個,按照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並應出現在內容摘要中。
5.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緒論(引論)、本論和結論等部分。正文字數本科一般不少於5000字,專科一般不少於3000字,正文必須從頁首開始。
*緒論(引論)一般做為專業技術類論文的第一章,應綜述前人在本領域的工作成果,說明畢業設計選題的目的、背景和意義,國內外文獻資料情況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文經類論文的緒論即全文的開始部分,不編寫章節號。一般包括對寫作目的、意義的說明,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問題。
*本論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應結構合理,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文字通順簡練。
*結論是對主要成果的歸納,要突出創新點,以簡練的文字對所做的主要工作進行評價。結論一般不超過500個漢字。正文一級及以下子標題格式如下:
理工類各專業:第一章;1.1;一、;1.;(1);①;
文經類:一、;(一);1.;(1);①。
6.注釋 注釋是對所創造的名詞術語的解釋或對引文出處的說明。注釋採用腳注形式,用帶圈數字表示序號,如注①、注②等,數量不少於8個。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論文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過的文章、著作名錄。參考文獻應以近期發表或出版的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著作和學術期刊文獻為主,數量一般不少於6篇。
產品說明、技術標准、未公開出版或發表的研究論文等不列為參考文獻,有確需說明的可以在後記中予以說明。
二、列印裝訂要求
論文必須使用標准a4列印紙列印,一律左側裝訂,並至少印製3份。頁面上、下邊距各2.5厘米,左右邊距各2.2厘(論文所附的較大的圖紙、數據表格及計算機程序段清單等除外),並按論文裝訂順序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麵包括《廣西廣播電視大學關於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封面、附錄5)、《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封2)、《廣西廣播電視大學關於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申報表》(封2、附錄5)。
2.目錄
目錄列至論文正文的三級及以上標題所在頁碼,內容列印要求與正文相同。目錄頁不設頁碼。
3.內容摘要
摘要標題按照正文一級子標題要求處理,摘要內容按照正文要求處理。內容摘要不設頁碼。
4.關鍵詞
索引關鍵詞與內容摘要同處一頁,位於內容摘要之後,另起一行並以「[關鍵詞]」開頭(小四黑體),後跟3~5個關鍵詞(小四宋體),詞間空1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5.正文
正文必須從正面開始,並設置為第1頁。頁碼在頁末居中列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頁格式為「5」)。論文標題為標准三號黑體字,居中,單倍行間距;
論文一級子標題為標准四號黑體字,左起空兩個字列印,單倍行間距;
正文一律使用標准小四號宋體字,段落開頭空兩個字,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公式原則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應與正文左側對齊,公式仍居中,公式末尾不加標點。公式序號按章編排,如第二章的第三個公式序號為「(2—3)」,附錄2中的第三個公式序號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圖應與文字緊密配合,文圖相符,內容正確,繪制規范。插圖按章編號並置於插圖的正下方,插圖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個插圖序號為「圖2—3」,插圖序號使用標准五號宋體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邊線。插表按章編號並置於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個插表序號為「表2—3」,插表序號使用標准五號宋體字。
6、參考文獻
按照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規定的格式列印,內容列印要求與論文正文相同。
參考文獻從頁首開始,格式如下:
(1)著作圖書文獻
序號 作者.書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2)譯著圖書文獻
序號 作者.書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版次(第一版省略)
(3)學術刊物文獻
序號 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4)學術會議文獻
序號 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5)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
序號 作者.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和學位論文級別.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碼
(6) 西文文獻
著錄格式同中文,實詞的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
參考文獻作者人數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間用逗號分隔,多於三人的後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學術會議若出版論文集者,在會議名稱後加「論文集」字樣;未出版論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項;會議地址與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會議年份與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