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技術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
技術轉讓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
專利權轉讓合同中當事人的義務
讓與人的主要義務:
(1)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將專利權移交給受讓人。當然,專利權中的人身權並不因專利權的轉讓而轉讓。
(2)保證自己是轉讓專利權的合法擁有者,並保證專利權的真實、有效。
(3)按合同約定交付與轉讓的專利權有關的技術資料,並向受讓人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
(4)保密義務。
受讓人的主要義務:向讓與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價款;按合同的約定承擔保密義務。
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中當事人的義務
讓與人的主要義務為:(1)將合同約定的專利申請權移交受讓人,並提供申請專利和實施發明創造所需要的技術情報和資料。(2)保證作為申請權標的的發明創造為讓與人自己或自己與他人合作通過創造性勞動合法獲得,或者通過委託開發合同獲得,即保證自己是所提供的技術的合法擁有者。(3)按合同的約定承擔保密義務。
受讓人的主要義務為:(1)向讓與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價款。(2)按合同約定承擔保密義務。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當事人的義務
讓與人的主要義務:(1)保證自己是所提供的專利技術的合法擁有者,即是自己提出專利申請、經專利機關審查後授予了專利權的技術,或者是讓與人通過合法的轉讓合同獲得。(2)提供的專利技術完整、無誤,能夠達到約定的目的,並許可受讓人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技術。(3)交付與實施該項專利技術有關的資料,並按約定提供技術指導。
受讓人的主要義務:(1)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技術,並不得違反許可合同約定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該項專利。(2)支付合同約定的價款。
技術秘密轉讓合同中當事人的義務
技術秘密轉讓合同中讓與人的主要義務:(1)讓與人應是該技術秘密成果的合法擁有者,保證在訂立合同時該項技術秘密未被他人申請獲得專利。(2)按約定提供技術資料、進行技術指導。(3)保證此項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4)承擔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
受讓人的主要義務:(1)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使用技術。(2)按合同約定支付使用費。(3)承擔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
B. 專利技術轉讓合同中的保證和索賠條款
(1)要注意專利與技術秘密的有效性。
專利的有效性主要體現轉讓的專利或者許可實施的專利應當在有效期限內;超過有限期限的,不受法律保護。技術秘密的有效性主要體現保密性上,即不為社會公眾所知,是所有人的獨家所有。如果是已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就談不上是技術秘密,當然也就不存在轉讓問題。
(2)技術的有關情況應當約定清楚。
技術是技術轉讓合同的標的,技術的有關情況應當在合同中詳細規定,便於履行。技術的有關情況包括:技術項目的名稱,技術的主要指標、作用或者用途,關鍵技術,生產工序流程,注意事項等。這些數據表明了技術的內在的特徵,是有效的,同時也是當事人計算使用費或者轉讓費的依據。
(3)轉讓或者許可的范圍。
轉讓技術或者許可他人實施技術,都應當明確范圍。合同中可供選擇的條款包括:專利轉讓的,涉及專利權人的變更,因而其范圍及於全國;專利許可的,則要明確在什麼區域內可以使用該專利,超過的就是違約;技術秘密轉讓的,讓與人要承擔保密責任,其使用范圍可以及於全國,也可以只是某個地區。
(4)轉讓費用的約定。
轉讓費用包括轉讓費和使用費。在專利轉讓情況下,受讓人應當支付轉讓費。轉讓費根據技術能夠產生的實際價值計算,通常規定一個比例,便於操作。在實施許可的情況下,則根據使用的范圍和生產能力以及是否是獨家等因素考慮轉讓費或者使用費的數額。受讓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的,應當補交使用費並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不補交使用費或者支付違約金的,應當停止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交還技術資料,承擔違約責任。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超越約定的范圍的,未經讓與人同意擅自許可第三人實施該專利或者使用該技術秘密的,應當停止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約定的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另外,不同類型的技術轉讓在簽訂合同時還有其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在訂立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時也應注意的以下幾個問題:
專利申請權可以轉讓,雙方當事人應就專利申請權轉讓簽訂書面合同,在協商、約定後審查專利權轉讓申請合同時,雙方當事人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一、轉讓的專利申請權如果是屬全民所有制單位所有的,是否得到上級的批准,批準的文件是否列入合同的其他文件備查;
二、轉讓的專利申請權的受讓人是外國人,該專利申請權是否得到國務院的批准,其批准文件是否列入合同的其他文件備查;
三、轉讓的專利申請權應是正式的書面轉讓合同,並經國務院專利局登記並公告;
四、合同中是否說明受讓人按照合同約定取得專利申請權,因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引起的糾紛應由專利申請權的轉讓人承擔責任;
五、專利申請權轉讓是否符合《專利法》的相關規定;
六、專利申請轉讓的受讓人是否能保證專利的運用,如果受讓人是為了個人壟斷新技術,客觀上起到阻礙新技術的應用、推廣、改進,則該合同違法;
七、專利申請權轉讓人是否按合同約定如數、保質地向受讓人移交了相關的技術情報、資料(如工藝設計、技術報告、工藝配方、文件、圖紙、技術指標、參數、性能等),使受讓人在獲得專利權後能正確、全面地運用專利並獲取利益。
在簽訂技術秘密轉讓合同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簽訂,受讓人應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一、專利申請提出以後、公開之前當事人之間就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所簽訂的技術秘密轉讓合同,受讓人應承擔保密義務,並不得有妨礙轉讓申請專利的行為;
二、專利申請公開以後,批准之前訂立的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申請人(轉讓人)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可依照《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三百四十六條的規定確定;
三、專利申請被批准以後,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當事人所簽訂的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為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四、專利申請被公開駁回,技術秘密轉讓合同效力終止,但是,經雙方當事人協商,可改為技術服務合同;
五、轉讓的技術秘密,經證明是能獨立運用、並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技術價值的,只能簽訂階段性技術成果轉讓合同(或協議)。
在簽訂專利技術轉讓合同時應的注意事項:
很多專利權人在轉讓專利時往往不注意一些細節問題而吃了大虧。您在簽訂專利轉讓合同時務必注意加上下面這一條:
權利人不承擔專利宣告無效的責任。
為什麼要加上「權利人不承擔專利宣告無效的責任」的條款呢?這是因為我國《專利法》有個默認原則:專利權人的專利被宣告無效後要退還專利轉讓費。法律是無情的。殊不知,我們的發明人為了完成發明創造和申請專利往往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專利受讓人在買進他人專利前要進行市場預測和技術分析,按理說,專利受讓人要承擔部分責任或全部責任。發明人一定要注意某些品德惡劣的專利受讓人,他們即使已經獲得了專利帶來的利益也會讓發明人承擔專利宣告無效的責任。
最後再強調一次,專利權人在簽訂專利轉讓合同時必須加上「權利人不承擔專利宣告無效的責任」的條款,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即使我們的專利永遠不可能被宣告無效也要這樣做,一定要以防不測。
在簽訂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時的注意事項:
專利實施許可,是指專利權人依據專利法及其他法律的規定,採取與被許可方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形式,允許被許可方在合同約定的條件和范圍內實施其專利技術。國家專利局提供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基本框架,並對重要事項提示當事人進行約定。
1、缺少專利法律狀態檢索
專利法律狀態檢索是指對一項專利的有效性、地域性,以及自該項專利授權之後所產生權利人等進行的檢索,它分為:專利用效性檢索、專利地域性檢索和權利人檢索。
專利有效性檢索是指對一項專利或專利申請當前所處的法律狀態進行的檢索,其目的是了解該項專利申請是否被授權,授權的專利目前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因何種原因導致失效。
專利地域性檢索是指對一項發明創造在哪些國家和地區申請了專利,並獲得授權的檢索,其目的是確定該項專利獲得保護或提交申請的國家范圍。
權利人檢索是指對一項已經獲得專利授權的發明創造,在授權之後,權利人是否發生變更的檢索,即在當前情況下,該項專利的真正權利人。
專利法律狀態檢索能夠有效保障合同效力,明確雙方應當如何安排權利義務,如合同約定的專利約定的實施范圍超過法律狀態反映的地域或其他限制,則必然損害企業利益。企業應對此類合同時,若缺乏必要的專利法律狀態檢索流程,雖然並不直接體現為簽訂的具體合同存在法律風險,但一種不規范的行為模式為發生法律風險提供了條件。
2、專利許可方式不當
專利許可方式應當根據許可需要確定,只要企業充分認識到許可方式的差異性而富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就應當認為沒有法律風險。若企業理解的許可方式與法律規定有差異,即企業目的未能實現,簡單的法律風險是企業目的實現缺陷;企業由於理解偏差可能採取一些與許可方式相違背的行為,直接導致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這屬於更嚴重的法律風險。
3、保密條款
不少企業經營者認為專利既然是登記公開的技術,就沒有什麼需要通過保密條款約定的內容了,經常忽略專利許可合同涉及的保密事項。直到企業遭到侵權才明白還是應當將一些事項約定進行保密條款。
(1)與專利相關的技術秘密。即使申請了專利,一項發明創造的實施,同樣顧在專利以外的內容,這些都構成保密內容。包括專利文件中沒有提到的其他與發明創造相關的說明、圖紙、流程等資料,也包括專利產品除專利以外的其他採用技術秘密方式保護的內容。這些內容被許可方必然需要知悉,如果缺乏約定,很難有效保護信息安全。
(2)經營、管理有關的商業秘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專利實施許可過程中,合同雙方會有較為密切的接觸,必然了解到對方部分經營、管理秘密,同樣需要保密條款給予恰當的保護。
在實際評估活動中,保密條款的法律風險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保密的內容進行衡量。若需要保密的內容價值較低,則缺失保密條款的法律風險值也較低;若需要保密的內容價值很高,則即使是保密條款約定也不嚴密的法律風險也可能屬於嚴重風險。
4、後續改進條款及法律風險
專利技術可能存在後續改進,而且一旦有新的改進技術,原技術的價值可能大幅下降,因此雙方對後續改進問題的約定非常重要。該條款約定的法律問題較為復雜,約定不當將給企業帶來各種法律風險。
(1)後續改進申請專利權歸屬問題。在專利許可中,被許可人獲得了與原專利同樣多的信息,包括一些企業申請專利時未公開的商業秘密信息,因此被許可人同樣具有進行後續改進的基礎。若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應當歸發明人所有。被許可方因改進獲得新的自主專利權,許可方不僅難以維持許可關系,同時自己的專利價值大幅降低,這種法律風險損害十分嚴重。
(2)後續改進的使用問題。由於後續改進極可能導致原專利技術使用價值降低,在出現這種情況時,被許可方希望能夠獲得新的改進技術的許可。若雙方沒有約定有關後續改進的使用,或者僅原則地規定被許可方可以優先獲得許可,都可能導致被許可方權利難以實現。在被許可方未獲得後續改進許可時,面臨原技術價值貶損,而已經確定的許可費用不變同樣是被許可方的法律風險。
(3)後續改進程度的界定。通常在約定該條款時,雙方區分實質性改進和非實質性改進,非實質性改進往往互相免費提供。然而,實際履行時,實質性改進和非實質性改進很難界定。約定不明增強發生糾紛的法律風險。
另外,有時雙方在確定特殊的後續改進使用條件時,應當針對後續改進費用承擔作出約定,否則實施改進方將承擔過重的技術研發費用,這種法律風險也應當予以關注。
5、專利許可期限及法律風險
專利許可期限應當和專利技術本身的應用行業發展周期、改進周期等因素相適應。一般而言,專利許可期限太長,被許可方存在專利技術過時仍然需要履行合同的法律風險;專利許可期限太短,許可方面臨對方不再合作,但利用已知技術進行改造或改進的法律風險。
專利許可期限最為嚴重的法律風險是許可期限超過專利有效期的風險。專利權期限屆滿後,將成為社會自由使用的技術,任何人都可以不支付專利使用費。因此首先在合同簽訂時及整個履行過程中,專利權應當是有效的,若合同期限超過專利保護期限則可能被認定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
C. 什麼是技術轉讓合同,技術秘密轉讓讓與人有哪些義務
一、什麼是技術轉讓合同
技術轉讓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就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技術秘密轉讓所訂立的合同。 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技術秘密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等四種類型。技術轉讓合同應採用書面形式。技術轉讓合同是一類較復雜的合同,涉及專利、技術秘密等的知識產權問題,容易發生糾紛。採用書面形式,一方面有利於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明確,避免糾紛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糾紛發生後的解決。
二、技術秘密轉讓讓與人有哪些義務
根據《合同法》第347條規定,技術秘密轉讓合同讓與人的主要義務有:
(一)按照約定提供技術資料,進行技術指導。
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讓與人作為該項技術秘密、技術資料和使用方法的直接掌握者,在轉讓技術秘密的同時,有義務按照合同約定向受讓人提供相關的技術資料,並進行技術指導。
(二)保證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
由於技術秘密沒有申請專利,不像專利那樣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並通過法律來保證其實用性、可靠性,所以讓與人必須自身承擔保證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的義務,不能履行這一義務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三)承擔保密義務。
技術秘密轉讓合同中如果約定的是獨占性轉讓,那麼在合同生效後,該項技術秘密的主要技術權益屬於技術秘密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為了保障受讓人該項技術秘密的技術權益不受侵害,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讓與人有義務對該項技術秘密的相關資料和使用方法承擔保密義務,不得泄露給第三人,並不得在受讓人已經使用該項技術秘密的范圍內使用該技術秘密和就同一技術秘密再與第三人訂立技術秘密轉讓合同。
D. 技術轉讓合同或者說是專利權轉讓或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的讓與人的技術瑕疵擔保責任
合同法353條,限定了「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可以說這算技術瑕疵的一種;
但更多時候,專專利權的瑕疵僅僅屬是表現在不穩定,即容易被無效;
專利權非自然形成權,是需要制度設立者確認的權利,因此針對權利穩定性,讓與人是無法作出承諾的;
專利被無效,實質是專利局原來的授權結果被推翻,理應由專利局承擔責任,因此如何來就技術瑕疵擔保,法律也沒有規定。
E. 技術轉讓合同的法律
技術轉讓合同法律:
第三百四十二條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三百四十三條技術轉讓合同可以約定讓與人和受讓人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的范圍,但不得限制技術競爭和技術發展。
第三百四十四條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只在該專利權的存續期間內有效。專利權有效期限屆滿或者專利權被宣布無效的,專利權人不得就該專利與他人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第三百四十五條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讓與人應當按照約定許可受讓人實施專利,交付實施專利有關的技術資料,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
第三百四十六條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不得許可約定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該專利;並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
第三百四十七條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讓與人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技術資料,進行技術指導,保證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承擔保密義務。
第三百四十八條技術秘密轉讓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使用技術,支付使用費,承擔保密義務。
第三百四十九條技術轉讓合同的讓與人應當保證自己是所提供的技術的合法擁有者,並保證所提供的技術完整、無誤、有效,能夠達到約定的目標。
第三百五十條技術轉讓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范圍和期限,對讓與人提供的技術中尚未公開的秘密部分,承擔保密義務。
第三百五十一條讓與人未按照約定轉讓技術的,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使用費,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超越約定的范圍的, 違反約定擅自許可 第三人實施該項專利或者使用該項技術秘密的,應當停止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約定的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百五十二條受讓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的,應當補交使用費並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不補交使用費或者支付違約金的,應當停止實施專利或者使 用技術秘密,交還技術資料,承擔違約責任;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超越約定的范圍的,未經讓與人同意擅自許可第三人實施該專利或者使用該技術秘密的,應 當停止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約定的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百五十三條受讓人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讓與人承擔責任,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五十四條當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則,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約定實施專利、使用技術秘密後續改進的技術成果的分享辦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一方後續改進的技術成果,其他各方無權分享。
第三百五十五條法律、行政法規對技術進出口合同或者專利、專利申請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節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
第三百五十六條技術咨詢合同包括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合同。
技術服務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以技術知識為另一方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訂立的合同,不包括建設工程合同和承攬合同。
第三百五十七條技術咨詢合同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闡明咨詢的問題,提供技術背景材料及有關技術資料、數據;接受受託人的工作成果,支付報酬。
第三百五十八條技術咨詢合同的受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完成咨詢報告或者解答問題;提出的咨詢報告應當達到約定的要求。
第三百五十九條技術咨詢合同的委託人未按照約定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影響工作進度和質量,不接受或者逾期接受工作成果的,支付的報酬不得追回,未支付的報酬應當支付。
技術咨詢合同的受託人未按期提出咨詢報告或者提出的咨詢報告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減收或者免收報酬等違約責任。
技術咨詢合同的委託人按照受託人符合約定要求的咨詢報告和意見作出決策所造成的損失,由委託人承擔,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六十條技術服務合同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提供工作條件,完成配合事項;接受工作成果並支付報酬。
第三百六十一條技術服務合同的受託人應當按照約定完成服務項目,解決技術問題,保證工作質量,並傳授解決技術問題的知識。
第三百六十二條技術服務合同的委託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
技術服務合同的受託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完成服務工作的,應當承擔免收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三百六十三條在技術咨詢合同、技術服務合同履行過程中,受託人利用委託人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工作條件完成的新的技術成果,屬於受託人。委託人利用受託人的工作成果完成的新的技術成果,屬於委託人。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對技術中介合同、技術培訓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