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終成果驗收
1.最終成果驗收時間安排
最終成果驗收一般在野外驗收後6個月內進行,由項目回承答擔單位向項目管理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由項目管理辦公室提組成驗收委員會進行驗收。在最終成果驗收前項目組主管單位應進行初審,並評定分數。地質圖及地質報告、地質圖說明書至少在驗收前20天送達評審員。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地質部分)編寫提綱參見1∶5萬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
2.最終成果驗收的要點
1)野外驗收後補充調查工作的完成情況。
2)各項綜合資料與原始資料的吻合程度。
3)測區的地質新成果、地質報告與地質圖說明書的水平。
4)地質編稿原圖內容、精度及編繪質量。
5)各項原始資料歸檔的質量。
3.最終成果驗收提交的有關資料
1)作者原圖(1∶5萬)。
2)編稿原圖(1∶5萬)。
3)地質圖(1∶5萬)。
4)地質報告和地質圖說明書。
5)按規定整理好的各類原本檔案資料。
6)實際材料圖、各類樣品測試及鑒定。
B. 階段性成果簡述是什麼意思
階段性,是證明你做這是是有分階段分步驟的, 階段性成果,你這階段的成果或發內現, 然後簡述出容來。簡述:簡單的敘述。你可以這樣說:XXX事情,的第幾階段(或初級階段,中期階段後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發現什麼,得到什麼)
例如; 寫論文,計劃第一階段是,市場調查。這個階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麼數據 2。什麼問題完成3.~~~ 簡述最好分點說明~
C. 軟體實施項目主要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交付成果是什麼
一、復軟體分析:是一個對用戶制的需求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確理解,然後把它用軟體工程開發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replica soccer jerseys。基本任務是和用戶一起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軟體的邏輯模型,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並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
二、軟體設計:主要任務就是將軟體分解成模塊使之能實現某個功能的數據和程序說明、可執行程序的程序單元。
三、軟體編碼:指把軟體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寫成以某一程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單"。
四、軟體測試:目的是以較小的代價發現盡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測試數據和預期的輸出結果組成了測試用例)。
五、軟體維護:指在已完成對軟體的研製(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以後,對軟體產品所進行的一些軟體工程的活動。根據軟體運行的情況,對軟體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要求,以及糾正運行中發現的錯誤。
希望會對你的計算機考試有幫助
D. 成果驗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在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以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後,一致認為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基礎扎實、成果齊全、標准統一、數據格式規范、電子化程度高、評價體系和方法符合國家《農用地分等規程》的要求,並且考慮重慶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成果有較高應用價值,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予以驗收。
驗收會上,與會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給予了五個「第一」的較高評價:重慶市是全國 4 個直轄市中第一個完成農用地分等工作並且順利通過驗收的市,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省級標准樣地體系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把農用地分等成果廣泛應用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家真正為開展農用地分等工作而組建專業技術隊伍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農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獲得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的省(市),並且指出重慶市是全國第 15 個農用地分等工作通過驗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個高水平的成果,是一個「出技術、出人才、出經驗」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廣泛領域應用的成果。
圖2-10 2006年12月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會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意見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依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廳發〔2004〕40 號文件、《農用地分等規程》(TD/T 1004-2003)和《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方案》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匯報和技術匯報,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經質詢討論,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1.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組織科學有效、實施方案切實可行。採取了「分區試點先行、外業分縣實施、內業全市集中處理、全市一體、上下互動、步步監控」的組織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成果質量。基礎扎實,成果齊全,符合有關要求,整體質量高。
2.採取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正確。分等指標區劃分、分等因素選擇、分等參數確定、分等單元劃分合理;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調查與計算正確;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劃分符合實際;文字報告編寫、數據整理、圖件編制、資料庫建設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分等數據格式規范,標准統一,保證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縣不同尺度下分等單元的空間對應關系,實現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數據間的關聯與互訪,形成的成果逐級控制,等別序列完整,面積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國家級(12 個)、市級(183 個)和縣級(202 個)標准樣地的三級標准樣地體系,形成了標准樣地圖片集與屬性資料庫。
5.以《農用地分等規程》和相關要求為基礎,採用 GIS 技術開發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管理信息系統」,保證了農用地分等中數據處理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並為成果應用提供了技術平台。
6.依據樣點調查資料,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不同區域不同等別系列的檢驗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開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級估價、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核算、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制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8.項目經費使用符合《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驗收組一致認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組織、重慶市土地勘測規劃院承擔的重慶市農用地分等項目成果符合相關要求,完成了國家下達任務,予以驗收。
建議在修改完善、整理歸檔後按規定於一個月內上報成果。
驗收組組長:馬克偉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E. 取得的主要階段成果
(1)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開發利用工作方案;
(2)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球物專理勘探報告;屬
(3)寧波東錢湖地區物探測深報告;
(4)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資源勘查及可行性論證報告(一期);
(5)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井測井報告;
(6)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井水質分析報告;
(7)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井抽水試驗報告;
(8)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1號井成井報告;
(9)浙江省寧波市東錢湖西嶴地區地熱勘查報告;
(10)寧波市東錢湖地區二期地熱資源勘查可行性研究報告;
(11)寧波東錢湖地區地熱2號井成井報告。
F. 成果驗收程序
(1)建庫承擔單位提交預檢申請,並連同自檢報告、建庫技術報告和建庫工作報告以及所有內的資料庫建設成容果一並報省級建庫主管部門。
(2)省級建庫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組織人員成立成果預檢組,按照技術要求進行預檢。
(3)省級建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評委對提交的鑽孔資料庫成果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有必要可請項目實施負責人向評委做說明,評委提出預檢結果。
(4)鑽孔資料庫建設成果,經過預檢和驗收程序後,由預檢組和驗收組提交預檢報告和驗收意見。驗收專家組根據《地質勘查規劃資料庫成果數據檢查記錄表》行評價打分。
(5)檢查驗收以有關規范為標准,凡按規定進行資料庫建設並達到質量要求的項目即為合格。
(6)如果成果驗收不合格,將驗收意見返回承擔單位,承擔單位對數據進行修改完善後再次提交驗收,直至驗收合格。
G. 檢查驗收需提交的成果和資料
(1)實地核查工作抄方案;
(2)礦業權核查表;
(3)核查數據對照登記表;
(4)控制測量的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平差計算資料及成果表;
(5)實測原始記錄;
(6)單個礦業權圖;
(7)入庫數據;
(8)實地核查工作報告。
H. 階段驗收
一、標准條款
1 驗收條件
1.1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實施主持單位按年度計劃完成了各項治理任務。
1.2 實施主持單位自查初驗,在各項治理措施的質量、數量均符合要求的基礎上,提出階段驗收申請報告。
1.3 階段驗收申請報告應附當年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及監理單位的階段監理報告。《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應包括以下內容:
1.3.1 文字部分:應說明本年度完成治理措施的質量、數量、工程量(土、石方量),完成的治理面積、投入的勞工、物資、經費,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等。各項治理措施的數量,應同時分別說明其開展(實施)數量與保存數量。
1.3.2 附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階段驗收表》,其格式見附錄D中表D.2。同時應以《單項措施驗收匯總表》作為該表的附件和依據。
1.3.3 附圖:《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階段驗收圖》,應根據單項措施驗收時現場勾繪的草圖,加工繪制而成,每年新增的措施與前幾年原有的措施應有明顯的區別與標志。
2 驗收組織
由項目主管單位主持,該單位有關技術人員參加,同時請有關財務、金融部門人員配合驗收,並請上級主管部門派員參加檢查指導。
3 驗收內容
3.1 措施項目:根據年度計劃和《階段驗收申請報告》中要求驗收的措施項目,在前述4.3.1 所列治理措施項目范圍內,逐項進行驗收。
3.2 驗收重點。
3.2.1 各項治理措施的質量和數量。質量要求見附錄A,質量測定方法見附錄B,數量統計要求見附錄C。
3.2.2 對於汛前施工的工程措施,還應檢查其經受暴雨考驗情況;對於春季種植的林草,尚應檢查其成活情況。
3.2.3 對當年完成的各項措施的位置和數量,應與當年的驗收圖對照,防止和歷年完成的措施混淆。
3.3 全部階段驗收內容應以年度計劃為依據,申請驗收的內容與年度計劃一致,驗收成果應與驗收申請報告一致。對年度計劃有修改變動的,應說明理由。
4 驗收程序
4.1 項目主管單位應對實施主持單位提出的《階段驗收申請報告》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的文字、圖、表進行全面審查。
4.2 對本年度實施的各項治理措施應選擇有代表性的若干處施工現場,按附錄D中表D.1規定的抽樣比例,對照年度治理成果驗收圖,逐項進行抽樣復查其數量與質量,驗證實施主持單位自查初驗情況的可靠程度。
4.3 階段驗收除對工程質量、數量進行現場檢查外,還應對年度施工的原始記錄、質量檢驗記錄等資料進行查驗,確認這些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4.4 對治溝重點工程(庫容50萬m3以上的壩庫)的成果或其階段性成果(分部工程),應逐座進行專項驗收。
4.5 結合抽樣復查,應到現場重點檢查5.3.2.2所列內容。
4.6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對本年度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作出評價,並由項目主管單位向實施主持單位發給《階段驗收合格證書》。
5 驗收成果
5.1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階段驗收報告》包括必要的附表、附圖,由項目主管單位根據階段驗收情況編寫。
5.2 實施主持單位提出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及其有關附表、附圖。
二、理解與實施
本節對階段驗收的條件、組織、內容、程序和成果分別給出要求。階段驗收是在每年年終,治理實施主持單位按年度實施計劃完成了治理任務時,由項目主管單位組織驗收,並對年度治理成果做出評價。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實施主持單位按年度計劃完成了各項治理任務,實施主持單位自查初驗,在各項治理措施的質量、數量均符合要求的基礎上,提出階段驗收申請報告。項目主管單位對實施主持單位提出的《階段驗收申請報告》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的文字、圖、表進行全面審查,並對實施主持單位本年度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作出評價,向實施主持單位發給《階段驗收合格證書》。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階段驗收的驗收成果包括:由項目主管單位根據階段驗收情況編寫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階段驗收報告》及其有關附表、附圖;和由項目實施主持單位提出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及其有關附表、附圖。
此節主要修改內容:
(1)標准5.1驗收條件中,為規范和統一術語將「《小流域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改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階段驗收表》改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階段驗收表》,《小流域綜合治理階段驗收圖》改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階段驗收圖》」。為更好的監督和規范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過程,補充增加「監理單位的階段監理報告」。
(2)標准5.4驗收程序中,為規范和統一術語將《年度工作總結》改為《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年度工作總結》。為細化驗收工作,補充增加「5.4.3階段驗收除對工程質量、數量進行現場檢查外,還應對年度施工的原始記錄、質量檢驗記錄等資料進行查驗,確認這些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示例
以河北省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項目年度驗收暫行辦法為例。
1 總則
主要介紹本辦法制定的依據,適用條件。(略)
2 程序與方法
2.1 初驗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對各項治理措施的數量、質量逐項、逐地塊驗收,填寫初驗表,並准確勾繪和標注在以萬分之一為底圖的項目初步設計圖或土地利用現狀圖上。縣水行政主管部門自查初驗認為各項治理措施的質量、數量均符合要求後,編制《初步驗收報告》。
2.2 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初步驗收報告》經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向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復驗申請。
2.3 復驗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省、市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邀請海委、省發展改革部門和省項目辦有關人員派員指導,對照《初步驗收報告》及其附圖、附表,進行抽查驗收。復驗按各項措施20%的工程量進行抽查,對大型溝道工程、集中連片機械施工工程要逐個進行驗收。
2.4 省級復驗後,將年度驗收報告報水利部,同時抄送國家項目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海河水利委員會。
3 內容與資料要求
3.1 年度驗收的主要內容:
3.1.1 項目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情況。包括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施工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情況。
3.1.2 工程建設的內容、規模是否按照批復的初步設計文件實施,工程質量是否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工程變更有無批復的設計變更文件。
3.1.3 國家投資是否及時足額到位,資金的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3.1.4 工程監理及水土保持監測工作。
3.1.5 預防監督和工程管護情況。
3.1.6 科研及推廣課題進展情況。
3.1.7 工程質量評定情況。
3.1.8 工程效益情況。
3.1.9 檔案管理。各類文件、技術資料、有關圖表、工作總結、驗收報告、財務年度決算、音像資料等是否齊全並達到了檔案管理的要求。
3.2 初步驗收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3.2.1 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社會經濟、自然條件、水土流失概況、各項措施的布局、批復的投資及建設規模等。
3.2.2 各項治理措施完成情況。包括各項措施的年度計劃任務、布局,工程完成情況,工程質量評價等。
3.2.3 資金使用管理。包括投資到位、管理、使用及投資完成情況。
3.2.4 效益分析。包括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與評價。
3.2.5 主要做法及體會。
3.2.6 存在的主要問題。
3.2.7 提出工程的後續建議及下一年度的工作安排。
3.3 省級復驗時,項目法人應提供以下資料:初步驗收報告及相關圖表,財務年度結算報告,項目監測報告,工程監理報告,工程質量評定報告、審計部門的年度審計報告。准備以下備查資料:初步設計報告及批復文件,設計變更及批復文件,其他設計文件;資金管理和運行文件及相關賬目;單項工程驗收資料;工程質量評定報告;工程招標投標文件、工程承發包合同及協議書等。
4 標准與綜合評價
4.1 主要治理措施驗收標准。包括的單項措施有,梯田、造林、人工種草、封禁治理、溝壑治理工程、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略)
4.2 各項治理措施的驗收質量要求、質量測定方法和成果統計要求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驗收規范》(GB/T15773—2008)執行。工程規格和質量達不到上述標準的,不統計工程的數量。
4.3 精度要求。(略)
4.4 省級復驗對工程的組織領導、預防監督、資金管理、檔案管理、機制落實等情況和各項治理措施的建設情況進行定量評價(詳見附表),在復驗結束後對項目的管理與實施成果作出優良、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級的評價。驗收合格以上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年度驗收等級證書。綜合得分90分以上為優良,70~89分為合格,小於70分不合格。
5 獎勵與處罰
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和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做出獎勵和處罰。(略)
6 附則
6.1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6.2 本辦法由河北省水利廳負責解釋。
附表 河北省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項目年度驗收評分標准
I. 驗收結論
驗收結論分為兩類:合格、不合格。
重要成果有缺陷的為不合格成果,須補齊後再進行檢查。
技術方法檢查中發現技術路線有嚴重缺陷的為不合格成果。
內業檢查中圖件質量應滿足要求,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符合建庫規范的要求。當內業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小於檢查總量5%時,為合格成果。
外業抽查中測量點應准確無誤,勘查工程或採掘工程的測量精度滿足要求,抽查的測量點正確率達95%以上的視為合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