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家們的簡介
1、錢偉長
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早年提出的薄板薄殼非線性內稟統一理論對歐美的固體力學和理性力學有過重大的影響。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室,籌建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自動化研究所。長期從事高等教育領導工作,為培養我國科學技術人才作出重要貢獻。社會活動十分活躍,積極推動了祖國的統一大業。
2、錢學森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漢族,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2007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會主席。1991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3、李四光
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
4、竺可楨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愛國教育家,當代聞名的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畢生為國「求是」的氣象事業開拓者.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
5、 陳景潤
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後被「停職回鄉養病」。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同時研究數論。195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80年當選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6、楊樂
楊樂,著名基礎數學家。江蘇南通人,1939年11月10日生。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由於在函數模分布論、輻角分布論、正規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獲得華羅庚數學獎。
楊樂主要研究函數論中的整函數、亞純函數的值分布理論。他與張廣厚合作,在解析函數的研究中取得了許多創造性的成果。他們在1965至1977年間,共同發表了8篇這方面的重要論文。1982年他單獨發表了《值分布理論及其新研究》(科學出版社)一書。他與張廣厚所發現的函數值分布論方面的「虧值」與「奇異方向」之間的聯系,徹底解決了這個古老的數學分支中長期未決的奇異方向分布問題;他們對函數虧值的估計也被認為是普遍面准確的結果。國一際數學界把他們的這些成果稱之為「楊一張定理」和「楊一張不等式。
7、錢三強
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讀於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
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贊「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8、居里夫人
出生於波蘭,是法國波蘭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
9、愛因斯坦
美國物理學家,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10、奧本海默
美國原子彈之父。1947年,奧本海默擔任普林斯頓大學Advanced Study研究院院長。身為國家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警告美國不要陷入針對蘇聯的武器發展競爭,並且反對進行威力更強大的氫彈試驗。他的敵人乘機發難,控告他對美國不忠。1954年原子能委員會舉行的一次聽證會以後,奧本海默被宣布為政治不安全人物,成為當時反赤色恐怖運動最著名的犧牲者。與此同時,他的「原子彈之父」的聲明也更加響亮。
11、愛迪生
美國人,盡管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通過勤奮好學,勤於思考,發明了電燈、電報、留聲機、電影等一千多種成果,成為著名的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器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12、諾貝爾
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獎的創立人。諾貝爾獎頒發給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不但突出,可以說他是貢獻最大的一位偉人!
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產都交付給了信託,設立了後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獎金--諾貝爾獎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共5項諾貝爾獎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13、貝爾
美國發明家,電話的發明人。
出生於英國的愛丁堡,14歲在愛丁堡皇家中學畢業後,曾在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聽課,主要靠自學和家庭教育。1864年開始聲學研究。
1872年在波士頓開辦培養聾人教師的學校,並編著《可見的語言先導》。1873年擔任波士頓大學發聲生理學教授。1875年,他的多路電報獲得專利。1876年,美國專利局批准他的電話專利。電話專利是歷史上引起爭議最多的一項,經過長期訴訟,貝爾終於取和勝利。1880年法國授予他伏特獎金。
14、巴斯德
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像牛頓開辟出經典力學一樣,巴斯德開辟了微生物領域,他也是一位科學巨人。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2)每一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3)傳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他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葯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稱頌為 「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
15、弗萊明
青黴素(也叫盤尼西林)的發明者。他在皮氏培養皿中發現青黴素黴菌;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同眾多持懷疑態度的人展開長期不懈的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青黴素的發明成為二十世紀醫學界最偉大的創舉。 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並沒有受輿論的蒙蔽而將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弗萊明一人。作為弗萊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錢恩與他共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㈡ 有哪些名人或者科學家是年齡大了才努力學習的
多的去了
㈢ 五位科學家的事跡與成果
【牛頓】
事跡:牛頓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瘟疫。這兩年裡,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回劍橋後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盧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
成果:牛頓在科學上最卓越的貢獻是微積分和經典力學的創建。
------------------------------------------
【愛因斯坦】
事跡: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成果: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
【居里夫人】
事跡:出生於波蘭,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成果: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
------------------------------------------
【愛迪生】
事跡: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並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一千多種成果,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
成果:一生約有兩千種發明成果
在網上一個一個查的,然後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煉部分。。希望可以對您有幫助~
㈣ 中國現代著名科學家及成果
1、錢學森(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專學、航空屬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
2、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3、錢偉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著名科學家,傑出的化工專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5、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㈤ 【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成就與國籍】
愛因斯坦,達爾文,帕斯卡,亞里士多德,霍金,牛頓,安培,歐姆,高斯,法拉第,羅伯特虎克,列文虎克,波爾,瓦特,愛迪生,萊特兄弟,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柏拉圖,丁肇中,史蒂芬孫,西門子,伽利略,哥白尼竺可楨 汪德昭、汪德輝、汪德宮汪 郭沫若 李四光 馮友蘭 斯蒂芬森 波爾,亞里士多德,安培,歐姆,韋伯,帕斯卡 盧瑟福,查德威克,湯姆生
卡文笛許
楊振寧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1942年獲西南聯大物理學學士、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1945負笈美國,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楊振寧與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弱衰變過程中「宇稱不守恆」理論(指真實世界和鏡子里的影像世界不對稱),並得到實驗證實,1957楊振寧、李政道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教授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的關系密切。1964年楊振寧應中文大學的邀請到香港大會堂演講,70年代起,楊振寧經常到中文大學訪問,1994年他與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設立數學科學研究所。1999年起,楊振寧教授宣布將他全部獎章(包括諾貝爾獎章)、論文、手稿及書札,捐贈給中文大學。(劉光金)
李政道(192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抗戰時期在國立浙江大學(當時在貴州省)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學習。1946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50年獲博士學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理論物理學教授,1963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MRMY.NET收集]
李政道1956年和楊振寧合作,解決了當時的θ-τ之謎——就是後來稱為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如果弱衰變過程中宇稱守恆,那麼它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不同的K介子。但是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該是同一種介子。他們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並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不是守恆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並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MRMY.NET收集]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1949年與羅森布拉斯和楊振寧合作提出普適費米弱作用和中間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與派尼斯合作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的構造。1954年發表了量子場論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論。1957年與奧赫梅和楊振寧合作提出電荷共軛不守恆和時間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氣體的分子動理論,對研究氦Ⅱ的超流動性作出了貢獻。1962年與楊振寧合作,研究了帶電矢量介子電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1964年與瑙恩伯合作,研究了無(靜止)質量的粒子所參與的過程中,紅外發散可以全部抵銷問題,這項工作又稱李-瑙恩伯定理。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了場代數理論。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發破缺的問題,又發現和研究了非拓撲性孤立子,並建立了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論。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繼續在路徑積分問題、格點規范問題和時間為動力學變數等方面開展工作;後來又建立了離散力學的基礎。[MRMY.NET收集]
李政道十分關心中國物理學的發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國訪問講學。1980年以來,他發起組織美國幾十所主要大學在中國聯合招收物理學研究生,為培養中國青年物理學家作出了貢獻。他受聘為暨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MRMY.NET收集]
德裔美國科學家。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1879 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耳姆鎮的一個小業主家庭,1955年4 月18日卒於美國普林斯頓。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自幼喜愛音樂,是一名熟練的小提琴手。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並取得瑞士籍。後在伯爾尼瑞士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都是在這里作出的。1909年首次在學術界任職,出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4年,應M.普朗克和W.能斯脫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愛因斯坦因為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首遭迫害,被迫移居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籍。1945年退休。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分別於1905年和191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重新詮釋物理學的基本概念,修正了牛頓力學,取代了傳統的萬有引力理論,使物理理論的預測更為精確。愛因斯坦和牛頓是物理史上並列的巨人。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1905年是愛因斯坦一生中,也是物理史上的神奇年。愛因斯坦的超人智慧迸出了耀眼的光芒。以26歲的年齡,在沒有其它學術聯系的情況下,一年內發表了三篇震撼物理學界的論文:光的量子說(解釋光電效應)、布朗運動(證明分子的存在)和狹義相對論(修正了牛頓力學)。其後的幾年內,愛因斯坦從一名沒沒無名的青年學子,一躍而為國際上知名的學者。歐洲各著名大學爭相禮聘。1912年,愛因斯坦很高興回到蘇黎世的母校任教,但不久後,他在德國科學界的力邀下,前往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進行研究工作。在德國的工作期間,他離了婚,後來另娶他的表妹為妻。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1915年,愛因斯坦又發表了一篇驚世的名作--廣義相對論,取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對於物理學的理論發展和對宇宙現象的認識,有極為深遠的影響。1921年,愛因斯坦以解釋光電效應的光子說,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世界性家喻戶曉的名人。這時德國的納粹黨興起,反猶太活動四處蔓延,愛因斯坦極感不安,憎惡當時盛行的軍國主義氣氛。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權,迫害猶太人,這時愛因斯坦正在美國訪問,為逃避希特勒的懸賞暗殺,他定居在普林斯頓大學,成為高等學術研究所的教授。因為擔心德國納粹政府搶先造出原子彈,為禍世界,1939年,愛因斯坦應美國一些著名原子核物理學家的請求,寫信給美國羅斯福總統,建議集合科學界的力量,發展原子彈。這就是著名的曼哈頓計劃的起源。 [http://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雖然愛因斯坦曾主張製造原子彈,但他是一名熱誠的和平主義者,大力鼓吹以和平手段來解決國際間的紛爭。1955年,愛因斯坦在平靜中去世,享年76歲。
斯蒂芬.霍金 (1942-)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年60歲,出生於伽利略逝世周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他因患盧伽雷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像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 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本書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時間簡史》對我們這些喜用言語表達甚於方程表達的讀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書。她長於一個對人類思想有接觸貢獻者之手,這是一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之謎不懈探討之作。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時間簡史續編》 作為宇宙學無可爭議的權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間簡史續篇》是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學說的讀者而編的。該書以坦白真摯的私人訪談形式,敘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歷程和研究工作,展現了在巨大的理論架構後面真實的「人」。該書不是一部尋常的口述歷史,而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極為感人又迷人的畫像和描述。對於非專業讀者,本書無疑是他們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的機會和滋生寶貴靈感的源泉。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間所寫文章和演講稿共13篇結集而成。討論了虛時間、有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一理論的努力,並對自由意志、生活價值和死亡作出了獨到的見解。 [www.mrmy.net上有更多資料]
《時空本性》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辯論。本書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後辯論而成。
...越多越好?www.mrmy.net上基本上都有的.建議你去看看
㈥ 哪個科學家做的年齡和創造性成就之間
談家楨,1909年出生於浙江寧波。作為我國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將「基因」一詞帶入中文,並創建了多個第一:建立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創建中國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中國第一個生命科學院。
2008年11月1日早晨,百歲老人談家楨逝世。本版選編一篇發表於談老百歲生日前夕的文章,以作紀念。
他,少年志學,遠赴重洋,成為現代遺傳學奠基人摩爾根門下得意弟子;
他,心繫祖國,而立之年毅然回國執教,並將「基因」一詞帶入中文,壯年之際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
他,堅持真理,勇攀科學高峰,以畢生心血換來我國現代遺傳學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9年前,一顆國際編號為3542號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談家楨,這位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9月15日就是他的百歲生辰。
㈦ 各科學家發明創造以及對應年齡
1936年,年僅24歲的圖靈發表了奠定整個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基礎的論文;
1905年6月,年僅26歲的版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論權文,這篇論文包含了一個將要改變整個世界的理論:狹義相對論;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嬰兒在英國哇哇墜地,成為第一個試管嬰兒; (自己看著辦吧)
我隨便弄了點,如果你還要,說....
㈧ 在科學創造方面,我們可以例舉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齡:伽利略17歲發現鍾擺原理……
科學創造的最佳年齡是青年時代
㈨ 從獲得成就的科學家年齡里得到的啟示
年輕是學習發明創造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