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主要成果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主要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4 14:33:58

『壹』 . 城市道路平面線型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道路平面線形最基本的是直線和曲線。直線最短捷,但為了適應地形、地物條件,避開路線上的障礙物,並滿足某些技術上和經濟上的要求,往往插入曲線,以便車輛能夠平順地改變方向。這些曲線多用圓曲線,也稱彎道或平曲線。

最小曲線半徑 是保證汽車在設置超高的曲線部分行駛時所產生的離心力不超過輪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許的界限,其中並須考慮使乘車人感覺良好和駕駛員操縱方便。確定最小曲線半徑時,必須綜合考慮以下各項因素:汽車在曲線上行駛的速度與平穩性、乘客的舒適程度、車輛和輪胎的損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費用等。

加寬 汽車在平曲線上行駛時,各個車輪的軌跡不相同,靠平曲線內側後輪的曲線半徑最小,而靠平曲線外側前輪行駛的半徑最大,即在平曲線路段上行車部分寬度比直線路段為大。為了汽車在轉彎中不侵佔相鄰車道,平曲線路段的車行道必須靠曲線內側加寬。加寬值根據車輛對向行駛時兩車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行車擺動幅度在平曲線上的變化,綜合確定,它又與平曲線半徑、車型以及行車速度有關。

超高 在設計平曲線時,由於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可能都採用較大的平曲線半徑,當採用較小的平曲線半徑時,為使汽車轉彎時不致傾覆和滑移,保證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需將路面外側提高,把原來的雙面坡改成為向內側傾斜的單面坡。

緩和曲線 當汽車從直線地段駛入曲線時,為了緩和行車方向的突變和離心力的突然發生和消失,並能使汽車不減速而平穩地通過,在平曲線兩端採用適應汽車轉向和離心力漸變的緩和曲線,用來連接直線和平曲線。

緩和曲線主要有三種線形,即迴旋線(輻射螺旋線)、雙紐線和三次拋物線。較理想的緩和曲線是汽車從直線段駛入一定半徑的平曲線時,在不降低車速又能徐緩均勻轉向的情況下,即汽車轉彎的曲率半徑從無窮大,有規律地逐漸減小至平曲線半徑,其中迴旋線較能符合上述要求。

按照等速行駛、等角速度轉動方向盤的條件,求得的曲線稱為迴旋曲線。在迴旋線方程中,如果近似地以曲線弦長代替弧長,就成為雙紐線。如果近似地以曲線沿切線的長度代替弧長,就成為三次拋物線。

回頭曲線 山區道路在山坡盤旋上升時所採用的一種回轉形曲線。如果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兩控制點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線無法取得必要的距離以克服高差時,路線可利用地形設置回頭曲線,其作用是展長距離以使不超過最大縱坡。回頭曲線應盡可能選擇在山坡較緩的開闊地段上,採用發針的形狀反復來回逐漸上升的線形。它有多種形式,有對稱的,有不對稱的,也有偏向一側的,應根據地形條件和行車要求選用。

曲線的銜接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與平穩,需要妥善解決曲線之間的銜接。在平曲線內,轉向相同的兩相鄰曲線,稱同向曲線,為避免斷背曲線,兩同向曲線可直接相連,組成復曲線。轉向相反的兩相鄰曲線,稱反向曲線,半徑大而無超高的反向曲線可直接銜接,如需要設置超高,則應插入緩和曲線,或在反向曲線中間留有足夠長的直線緩和段。

道路的平面線形設計,除應符合技術標準的規定外,並要滿足司機的視覺要求。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對高速道路則逐漸趨向於以曲線為主的設計,以滿足車速與地形相適應的要求。直線具有最短捷的距離和線形容易選定的優點,但從駕駛人員的感覺進行分析,行進的前方過分地一目瞭然,景觀一般全是靜的,就顯得單調乏味,容易導致疲勞而喪失安全的警惕性。因此,應該避免使用過長的直線。在曲線上行駛的時候,從掌握道路的兩側景觀和逐漸變化的全景來衡量,採用平緩的曲線,可引起駕駛人員的注意,促使他們自然握緊方向盤,而且由於從正面看到了路側的景觀,就起了誘導視線的作用。曲線越連續,就越增大視覺的平順性。因此,以緩和曲線為主要線形加以靈活運用,就有利於獲得良好的行駛效果,也為利用地形設置線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能夠作出既經濟而又優美的平面線形。

『貳』 緯地設計道路 成果有哪些

各種圖表唄!直曲表、坐標表、征地表、水準點表、控製成果表、====平面圖、縱斷圖、橫斷圖====

『叄』 平面設計主要是做什麼

平面設計主要做美術排版、平面廣告、海報、燈箱等的設計製作。

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技術難度各公司要求檔次高低不同,工作時間比較不穩定,要求創作速度快,而人才需求量也比較大。

適合職業

網站美工人員、設計助理、平面設計師、資深設計師、美術指導、設計總監。


(3)城市道路平面設計主要成果擴展閱讀:

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電腦軟體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

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平面設計的常見用途包括標識(商標和品牌)、出版物(雜志,報紙和書籍)、平面廣告,海報,廣告牌,網站圖形元素、標志和產品包裝。

『肆』 道路平面設計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完成道路來平面設計時即是完成自各種圖表的計算填寫與繪制。平面設計所包括的主要設計圖紙有:路線平面設計圖、路線交叉設計圖、平面布置圖等。主要表格有:直線、曲線及轉角表、路線交點坐標表、逐樁坐標表、路線固定點表、總里程及斷鏈樁號表等。

『伍』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的道路平面線形設計內容

道路平面線形最基本的是直線和曲線。直線最短捷,但為了適應地形、地物條件,避開路線上的障礙物,並滿足某些技術上和經濟上的要求,往往插入曲線,以便車輛能夠平順地改變方向。這些曲線多用圓曲線,也稱彎道或平曲線。
最小曲線半徑 是保證汽車在設置超高的曲線部分行駛時所產生的離心力不超過輪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許的界限,其中並須考慮使乘車人感覺良好和駕駛員操縱方便。確定最小曲線半徑時,必須綜合考慮以下各項因素:汽車在曲線上行駛的速度與平穩性、乘客的舒適程度、車輛和輪胎的損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費用等。
加寬 汽車在平曲線上行駛時,各個車輪的軌跡不相同,靠平曲線內側後輪的曲線半徑最小,而靠平曲線外側前輪行駛的半徑最大,即在平曲線路段上行車部分寬度比直線路段為大。為了汽車在轉彎中不侵佔相鄰車道,平曲線路段的車行道必須靠曲線內側加寬。加寬值根據車輛對向行駛時兩車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行車擺動幅度在平曲線上的變化,綜合確定,它又與平曲線半徑、車型以及行車速度有關。
超高 在設計平曲線時,由於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可能都採用較大的平曲線半徑,當採用較小的平曲線半徑時,為使汽車轉彎時不致傾覆和滑移,保證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需將路面外側提高,把原來的雙面坡改成為向內側傾斜的單面坡。
緩和曲線 當汽車從直線地段駛入曲線時,為了緩和行車方向的突變和離心力的突然發生和消失,並能使汽車不減速而平穩地通過,在平曲線兩端採用適應汽車轉向和離心力漸變的緩和曲線,用來連接直線和平曲線。
緩和曲線主要有三種線形,即迴旋線(輻射螺旋線)、雙紐線和三次拋物線。較理想的緩和曲線是汽車從直線段駛入一定半徑的平曲線時,在不降低車速又能徐緩均勻轉向的情況下,即汽車轉彎的曲率半徑從無窮大,有規律地逐漸減小至平曲線半徑,其中迴旋線較能符合上述要求。
按照等速行駛、等角速度轉動方向盤的條件,求得的曲線稱為迴旋曲線。在迴旋線方程中,如果近似地以曲線弦長代替弧長,就成為雙紐線。如果近似地以曲線沿切線的長度代替弧長,就成為三次拋物線。
回頭曲線 山區道路在山坡盤旋上升時所採用的一種回轉形曲線。如果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兩控制點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線無法取得必要的距離以克服高差時,路線可利用地形設置回頭曲線,其作用是展長距離以使不超過最大縱坡。回頭曲線應盡可能選擇在山坡較緩的開闊地段上,採用發針的形狀反復來回逐漸上升的線形。它有多種形式,有對稱的,有不對稱的,也有偏向一側的,應根據地形條件和行車要求選用。
曲線的銜接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與平穩,需要妥善解決曲線之間的銜接。在平曲線內,轉向相同的兩相鄰曲線,稱同向曲線,為避免斷背曲線,兩同向曲線可直接相連,組成復曲線。轉向相反的兩相鄰曲線,稱反向曲線,半徑大而無超高的反向曲線可直接銜接,如需要設置超高,則應插入緩和曲線,或在反向曲線中間留有足夠長的直線緩和段。
道路的平面線形設計,除應符合技術標準的規定外,並要滿足司機的視覺要求。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對高速道路則逐漸趨向於以曲線為主的設計,以滿足車速與地形相適應的要求。直線具有最短捷的距離和線形容易選定的優點,但從駕駛人員的感覺進行分析,行進的前方過分地一目瞭然,景觀一般全是靜的,就顯得單調乏味,容易導致疲勞而喪失安全的警惕性。因此,應該避免使用過長的直線。在曲線上行駛的時候,從掌握道路的兩側景觀和逐漸變化的全景來衡量,採用平緩的曲線,可引起駕駛人員的注意,促使他們自然握緊方向盤,而且由於從正面看到了路側的景觀,就起了誘導視線的作用。曲線越連續,就越增大視覺的平順性。因此,以緩和曲線為主要線形加以靈活運用,就有利於獲得良好的行駛效果,也為利用地形設置線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能夠作出既經濟而又優美的平面線形。

『陸』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圖有哪些內容如何繪制

1)規劃紅線。道路紅線是道路用地與城市其他用地的分界線,紅線之間的寬度也就是城市道路的總寬度,所以當道路的中心線畫出以後,則應該城市道路的規劃寬度畫出道路紅線,如果有遠期規劃和近期規劃,都應畫出並註明。
2)坡口、坡腳線
新建道路由於原地面高低起伏必須有填有挖。填方路段畫出路基的坡腳線:控方路段畫出路基的坡口線:3)車道線城市道路的車道線是城市道路平面設計圖的重要內容。在路幅寬度內,機動車道(快、慢車道)、非機動車道、車道曲線、分隔帶、路緣帶
4)人行道、人行橫道線、交通島
5)地上、地下管線和排水設施6)交叉口按平面圖的比例尺問出並詳細註明交叉口的各路去向、交叉角度、曲線元素以及路緣石轉彎半徑。
在城鎮道路設計文件中所提供的平面設計圖,包括兩種圖式:一種是直接在地形圖上所作的平面布置圖,紅線以內和紅線以外的地形地物一律保留;另一種是只繪紅線以外的地形地物,紅線以內只繪車道線和道路上的各種設施而不繪地形地物。兩種圖備有優缺點:前者可以看出設計人員是如何處理道路與地形地物之間的關系的(包括拆遷情況).後者則可更清晰地表現道路上各種設施的位置和尺寸,前一種圖一般用在方案研究和初步設計,後一種圖用在技術設計中。

『柒』 城市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城市道路設計的主要內容詳見:
https://..com/question/289472533.html

『捌』 公路平面設計成果包括哪三個圖表

公路平面圖、直線曲線及轉角表、逐樁坐標表。

閱讀全文

與城市道路平面設計主要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