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克松此次訪華中美雙方簽屠了什麼文件它有什麽意義
1971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就美方提出雙方舉行高層對話的建議給美國政府一個答復:「要從根本上恢復中美關系,必須從中國的台灣和台灣海峽地區撤走美國尼克松訪華一切武裝力量。而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只有通過兩國高級負責人直接商談才能找到辦法。因此,中國政府重申,願意公開接待美國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國國務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交談。」尼克松總統於同年5月中答復說,為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問題,並由於對兩國關系的重視,他准備在北京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諸位領導人進行直接交談,並建議由基辛格赴華與中國高級官員舉行一次秘密的預備會議。中國同意這一建議。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雙方討論了國際形勢及中美關系問題,並就尼克松訪華一事達成協議,7月16日發表了《公告》。公告說:「獲悉,尼克松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B. 尼克松訪華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尼克松訪華的歷史意義:
中美逐漸打破堅冰,建立彼此尊重的關系,啟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經濟流通,堪稱20世紀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同時,中美關系的改善對中國的意義重大,這使中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聯系加強,關系得到改善,為以後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當時,使中國不再處於兩個拳頭打人的不利局面,在實際上結束了以往的以意識形態決定對外政策的指導方針。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八十年代末蘇聯、東歐劇變對中國的影響。
(2)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擴展閱讀
訪華過程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手握在一起,結束了20多年的隔絕狀態,標志著中美關系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尼克松一行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七天的歷史性訪問。訪問期間,毛澤東主席會見了尼克松總統,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松總統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國際形勢和中美關系交換了意見,著重討論了印支問題和台灣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尼克松訪華
C. 根據材料四尼克松的中國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中美建交
D.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成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成就有:
1、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後,中國政府充分利用聯合國舞台,積極宣揚中國的國際秩序觀和國際規范觀,成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及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一支重要國際力量。
2、尼克松訪華。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3、田中角榮訪華。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於1972年9月25日至1972年9月30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4、基辛格秘密訪華。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由巴基斯坦轉道,在北京和周恩來舉行會談,並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問題交換了意見的一次秘密訪問。
5、乒乓外交。
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乒乓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兩國乒乓球隊的友好往來,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
E.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走下飛機舷梯,離地面還有三四級台階時
(1)主要原因:美國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長期實行敵視政策。(1分)文件:《中美聯合公報》。(1分)(2)成就: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2分,兩例即可)(3)A(1分);(4)認識:外交政策應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外交政策的發展變化必須符合國情;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等。(1分,答出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 F. 1972年尼克松登長城的故事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訪華。他在離開北京的最後一天登八達嶺長城游覽。由於前一天突降大雪,八達嶺一片銀裝素裹。「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尼克松當時如是贊嘆。 在長城上,尼克松與陪同前來的葉劍英還有一段有趣的對話。尼克松說:「我們今天到了長城,成為主席說的『好漢』了。但是,今天是爬不到頂峰了。」葉劍英笑著說:「我們不是已經在北京進行著頂峰會談嘛?!」 (6)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擴展閱讀 尼克松訪華的背景: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總統尼克松入住白宮後想通過改善中美關系,開展「均勢外交」,增強美國對付蘇聯的力量,並調整其亞洲政策,多次作出尋求「與中共改善關系」的姿態,包括主動建立了通過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與中國互傳口信的渠道。 7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從調整中、美、蘇大三角關系的外交戰略需要出發,通過請美國作家斯諾傳話、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等方式,發出願與美方接觸、爭取打開中美關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美國總統的「長城宣言」:中國就像長城偉大而深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尼克松訪華 G. 1972年,「尼克松的中國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1972年2月21日11點30分,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剛下飛機,就與前來迎接的周恩來伸手相握。這個跨越最遼闊海洋的握手震撼了世界,標志著一個時代過去了,另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尼克松將自己訪華的一周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美兩艘大船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轉個180度大彎之來之不易。此後中美逐漸打破堅冰,建立彼此尊重的關系,啟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經濟流通,堪稱20世紀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H. 尼克松訪華的主要成果是什麼這一歷史事件有何重大意義
成果: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1978年發表《建專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屬交關系。 I. 1972尼克松訪華的直接成果是什麼 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1978年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J. 1972年尼克松訪華取得那些重大的成就 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 與尼克松去北京取得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