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戰役的成果

戰役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4 05:24:49

1. 簡述北伐戰爭的勝利成果

一、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
二、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主力,使得國家在形式上取得了統一。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後國共決裂,北伐一度決裂。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特務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北伐結束,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國民黨成為政權維系主體。

(1)戰役的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第一次合作,史稱第一次國共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大會通過了共產黨人起草的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宣言,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國民黨就由資產階級的政黨開始轉變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成了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組織。

國共兩黨合作為特徵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出現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

由於蔣介石和汪精衛控制的國民黨右派不顧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對,宣布與共產黨決裂,公開叛變革命,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2. 萊蕪吐絲口戰役的成果

萊蕪戰役中,我軍以臨沂一座空城,換取了殲敵1個指揮部、2個軍、7個師共5.6萬餘人的重大條件下與其決戰的企圖,使山東解放區的渤海、魯中、膠東三區連成一片。敵遭此慘敗後,在華東戰場上一個月未敢出戰,使我軍贏得了休整時間。此後,我大軍南下,一口氣走了九天九夜,又趕回到魯南的臨沂、郯城一線。戰後,戰士們將此戰編成快板書唱道:這戰功,真神通,跑得快,打得凶。毛主席定天下,神算妙計顯威風。請問同志們,不從蘇北到山東,這樣的勝仗,怎能打成功!陳毅也興之所至,賦詩盛贊大捷:
淄博萊蕪戰血紅,我軍又獵泰山東。
百千萬從擒群虎,七十二崮志偉功。
魯中霽雪明飛幟,渤海洪波唱大風。
堪笑頑酋成面縛,叩頭請罪詈元兇。

3.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主要成果

為新中國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4. 廣西戰役的成果

解放廣西戰役,歷時30餘天,殲敵17萬餘人,消滅了統治廣西25年、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一時、堅決反共的國民黨新桂系,解放了廣西。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具有重大意義。由於新桂系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強的地方軍閥勢力,又由於新桂系在當時是主持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集團,這樣一個集團的覆滅,極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國民黨軍,大大動搖了這些省份國民黨軍的軍心,促使好些地方的國民黨軍因而放棄抵抗或和平起義(如雲南起義等),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歷史進程。

5. 平津戰役的成果及意義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實現了對北 解放天津
平守軍的和平改編。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此役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餘人。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並從此寫就新的歷史篇章。

6. 1944年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戰役的成果是什麼

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戰役開始前,第54集團軍利用友鄰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於9日在新勒熱夫東南發起進攻後取得的戰果,以步兵第321師(師長為切斯諾科夫上校)於11~16日消滅了韋利卡亞河東岸敵軍各掩護群,在佩切赫諾瓦—謝緬佳希地段進抵該河,並奪取了河西岸登陸場。

17日,在猛烈的炮火准備和航空火力准備之後,方面軍突擊集團轉入進攻。突擊集團於兩天內在奧斯特羅夫以南近70公里寬的正面上突破了敵人防禦,向縱深推進達40公里,從19日起,轉入追擊開始退卻的法西斯德軍。敵軍奧斯特羅夫集團遭到西南面和西面的深遠迂迴。21日,向奧斯特羅夫進攻的第67集團軍各兵團會同突擊第1集團軍步兵第146師,以強擊攻佔了敵人防禦中的這一要點及其交通樞紐。敵軍普斯科夫集團也受到被迂迴的威脅。第42集團軍利用總戰果,於22日開始了攻佔普斯科夫的戰斗行動,次日會同第67集團軍步兵第291師解放了該市。

奧斯特羅夫和普斯科夫兩市解放,以及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右翼軍隊前出至韋利卡亞河西岸後,方面軍受領了新的任務,即以主力向阿盧克斯涅、瓦爾卡總方向發展進攻。因而,主要突擊就轉到了突擊第1集團軍地帶(第54集團軍一部兵力轉隸該集團軍)。方面軍克服了敵人不斷增強的抵抗,於31日前出至伊爾博斯卡以西,勞拉、阿盧克斯涅、古爾貝內各點以東一線,在此被阻止於法西斯德軍「馬林堡」既設防禦地區之前。

7. 宜川戰役的戰役成果

宜川戰役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後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此役,西北野戰軍以傷亡5404人代價,全殲胡宗南集團主力整編29軍軍部、整編27、90師及整編76師24旅,共5個旅10個團計29485人。其中,斃傷敵7523人、俘敵21962人,繳獲汽車19輛、化學迫擊炮6門、82迫擊炮24門、60迫擊炮139門、重機槍193挺、輕機槍979挺、長短槍8383支。1縱隊共斃傷俘敵11177人,繳獲化學迫擊炮3門、82追擊炮和60追擊炮40門、重機槍69挺、輕機槍341挺、長短槍3337支;3縱隊共斃傷俘敵整編24旅旅長張漢初以下5061人,繳獲山炮3門、82迫擊炮19門、60迫擊炮27 1門、輕重機槍225挺、長短槍1906支、汽車13輛。敵整編29軍中將軍長劉戡自殺身亡,整編90師中將師長嚴明及整編31旅少將旅長周由之、47旅少將旅長李達、53旅少將副旅長韓指針等被擊斃,整編29軍少將參謀長劉世振、整編27師少將副師長李奇亨和整編90師少將參謀長曾文思、整編24旅少將旅長張漢初等被俘。
迫使蔣介石將位於隴海鐵路潼關以東地區的裴昌會兵團及鄭州的整編第38師調往西安,策應了中原解放軍的作戰。這是西北野戰軍新式整軍以後所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僅僅一年時間,敵我力量發生根本變化,敵人由進攻轉為防禦;我軍戰鬥力大大提高,由一次消滅敵人一個建制團到一次消滅一個整編軍(即兵團);把戰爭由內線引向蔣管區。
這一仗震撼了蔣家王朝,蔣介石匆忙從南京趕到西安,安撫軍心,並將華東、中原兵力增援西北,以確保西安和關中。這就給華東野戰軍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得以聯合發起洛陽戰役的戰機,有力地策應了中原戰場的作戰。西北戰場的形勢也改變了,西北野戰軍直指關中。

8. 渡江戰役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9. 遼沈戰役的重要成果是什麼

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0. 甲子山戰役的戰役成果

此戰,八路軍共斃傷頑軍1000餘人,俘第331旅參謀主任任家麟以下1137人,繳獲長短槍500餘支、輕重機槍22挺、炮3門、戰馬30匹及彈葯物資一部。八路軍傷亡648人。

閱讀全文

與戰役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