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豆芽的成果

豆芽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4 05:23:31

A. 求連續觀察日記綠豆芽,15天,日期連續如1.2.3.4.5.6.7.8.9.10.11.12..

1.23星期日晴
上午8:00,媽媽從菜市場上買了一些綠豆。我想:這次的寒假作業中,老師讓我們寫日記,我就來寫觀察綠豆生長的過程吧!心動不如行動,我就先裝了一些綠豆洗了洗,過後,他們變得更加鮮艷了。它們好像一個個穿著綠色衣服的小精靈。我把它們放在杯子里泡著。
下午4:00,我又去看那些「小精靈」們。它們的胃口可真大呀!滿滿一杯水都被它們給喝了個精光。它們的肚子都是飽脹的,好像快要裂開似的,我連忙給它們澆水。媽媽說:「杯子太小了,換一個盤子吧。」聽了媽媽的話,我連忙換了一個干凈的盤子,又給它們蓋上一層白色的濕毛巾,那就是它們的「棉被」。
1.27星期一晴
一大早,我又去看那些「小精靈」們。它們又發生了大變化,個個頭上都裂開了小口,伸出了白色的小腿。我不敢摸它們,怕把它們摸「夭折」了。它們有的脫掉了綠色的衣服,有的小腿已經長二、三毫米了,還有的合抱在一起,好像在說笑話。我想:豆芽們的世界真精彩啊!
2.1星期六晴
上午,我在家裡寫作業,但心裡還想著那一盤綠豆芽,所以我就忍不住又去看那些綠豆芽們。我把它們的「棉被」掀開。哇!它們的小腿已經長有一寸多長了。媽媽走過來說:「現在這些豆芽已經可以炒著吃了。」「可是我捨不得啊!」媽媽笑著說:「如果現在不吃,再過幾天就老了,會不好吃的。」「那好吧,我忍痛割愛。」
中午,餐桌上果然多了一盤清炒綠豆芽,我吃下去感覺非常好吃。因為這是我自己勞動的成果。我開心極了!

B. 豆芽的預期研究成果是什麼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
(1)黃豆芽被放在陽光下,下午去打開一看,發現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因此小明想探究的問題是:光能對葉綠素的形成產生了影響嗎?
假設是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黃豆芽是在遮光的條件下形成的,豆苗是在有光的條件下形成的.因而做出的假設應是:光對葉綠素的形成產生了影響.
(2)設計實驗方案:
A.取一定數量的新鮮黃豆芽分成兩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
B.甲放在有光地方培養,把乙放在無光地方培養.
(3)根據經驗該實驗的預期結果是:甲中的黃豆芽變綠,乙中的黃豆芽不變綠.
(4)該實驗證明了: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故答案為:(1)光.
(2)
(3)變;不變.
(4)光.

C. 科學小論文之豆芽的生長過程

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和科學討論會,自1982年在上海市舉辦以來,每2年舉行一屆,迄今已歷10屆(從2000年第十屆起,改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會),成為中小學科技活動的傳統項目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好多同學的優秀作品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發表,有的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獲了獎呢!

一、什麼是科學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如寫"太陽花",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有意義的結論,那最多隻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記,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屬於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科學實驗小論文、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學的爸爸經常咳嗽,他通過長期、反復的觀察,發現了風向與爸爸咳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查出了"罪魁禍首"--湖南橡膠廠的大煙囪里飄來很多煙氣,裡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聞到它,咽喉部就產生過敏反應,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這篇小論文主要是利用觀察這一研究方式得出結論,屬於科學觀察小論文,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是在自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爬山虎能爬牆,這是許多同學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為什麼能爬牆呢?武漢的熊斌同學通過觀察發現這與爬山虎的"觸角"有關,接著他測算了平均每一米長的爬山虎莖幹上有25個吸附在牆上的"觸角",並作了"觸角的拉力測定和吸附作用"實驗,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詳盡,數據准確,說明力強,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庫容等作了實地考察,並力所能及地進行了實測,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文中除寫明了考察時間、對象、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加上一些實際數據,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岩石、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後,以增強說服力。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實踐得到論據,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小論文的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人說,選擇好題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研究什麼好呢?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再說,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寫了沒多大意義。

實際上,只要你明白了選題的基本原則,掌握常見的幾種選題方法,而且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個人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課堂延伸法。小學自然課《動物與環境》中,同學們研究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弄清了蚯蚓喜歡陰暗、超市、溫暖的環境,而且學會了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課後,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張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肯定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你能不能把它作為小論文的研究對象呢?

湖南省道縣五年級學生毛登聖,一天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竹林里玩,為竹子裡面究竟是空的還是裝有什麼東西而爭論不休。

細心的毛登聖一直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它課余查資料,做實驗,用大量的證據得出了結論:竹子裡面不是空的,裝有空氣,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氣體。據此寫的《竹子裡面有什麼》小論文,榮獲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小論文競賽一等獎。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項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你再圍繞題目去觀察、實驗。

如重慶市人民小學生物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一些考察、研究課題,完成了《重慶黃角樹特性調查》、《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等多篇小論文,並多次獲得全國青少年小論文一等獎。

5、成語、諺語科學驗證法。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但有的是來自寓言故事、民間傳說,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水滴"只不過是一滴液體,他力量很小,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怎麼能把堅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員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產生懷疑開始,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驗證了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雨祖宗"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一位同學3月份一個月的氣溫、風向、天氣情況作了詳細觀察記錄,然後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為氣象預報提供了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這還有假嗎?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並不是總向太陽轉""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應該是指花蕾期,到開花後,就不轉動了"的結論。

由此看來,即使對早已被公認的結論,也要認真地研究,不要人雲亦雲。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選題時要考慮主客觀條件。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選題時要龍清楚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自己對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興趣,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達到了這個知識層次和認識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這個題目以及是否具備研究這個問題的實驗器材、場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種蛇的奧秘》這個題目,研究前就必須掌握有關蛇的基礎知識,具備捕捉蛇的本領,能夠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掌握被毒蛇咬傷的救護方法。此外,還要具備飼養蛇的器具等。否則,還是換一個更切合主客觀條件的選題為好。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後,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具體內容為制訂研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深入實地考察,進行觀察實驗,分析各種材料,歸納得出結論。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雲南庄躍平同學利用2_0_天時間詳細觀察了家鴿孵化的全過程,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連小鴿子身上一粒黑點、眼皮上的皺紋都沒放過,所以寫出的小論文《家鴿孵化的觀察》真實可信,內容豐富。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昆蟲的後腿有什麼作用?湖北的張俊同學先後捉來了蝗蟲、蜢蚱、蟋蟀等十幾種昆蟲,分別將它們的後腿切斷,通過反復實驗,觀察比較,發現了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於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學研究蚯蚓的視力,她選擇了4個材料(1)用木棍\紅領巾、鉛筆等在蚯蚓面前晃動的現象;(2)蚯蚓面對各種食物的反應;(3)蚯蚓放在"屋"門口的反應;(4)請叫爺爺得出關於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過前三個實驗分析,初步判斷蚯蚓沒有眼睛,是靠嗅覺找到食物,靠感光細胞找到陰暗的地方。第四個材料更加證實了她的推論,使得論點論證充分,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所謂"確切",就是小論文的標題必須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使人一目瞭然,不能離題或扣題不緊,更不能用誇大的字眼。所謂"簡明"是指標題要精煉,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題,做到言簡意駭。

開頭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一文開頭:"我住在貴陽,常聽人們說'昆明是春城,貴陽是第二春城'。至於為什麼,我也弄不明白,我決心記錄天氣預報,看貴陽真是第二春城嗎?"由常言產生驗證其科學性的慾望。

有些文章的問題是在偶然觀察中產生、發現的,你也可以開頭先根據時間順序敘述其過程,再適時提出問題。

正文

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准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採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

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

《蚯蚓的視力》一文結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靠嗅覺來尋找愛吃的食物,用感光器來辨別光的強弱。"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D. 豆芽記作文

前幾天我在小杯子里放了一些綠豆,想讓它們長成豆芽。還沒長出芽的時候我很擔心,不知道我能不能成功。第二天,綠豆長出了點小芽,我很高興。今天,我看見綠豆長得那麼高,足有兩寸長,還長出一些小葉子。我覺得很奇怪,豆芽怎麼也會有葉子呢?它長大了會不會結果子呢?會不會又長出許多綠豆呢?現在我又很擔心,小豆芽太多了,會漫出來,看來我得拿個大東西裝它們了,讓它們好好地長大。
下午,我和從外婆家回來,發現兩天不見,我的綠豆芽又長高了許多,我量了一下,差不多有26厘米長呢!我比較了一下,隨著豆芽越長越長,綠豆越變越小,慢慢地綠豆就漸漸消失了,只剩下白嫩的豆芽和淺綠色的小葉子。

篇二:種豆芽作文400字

豆芽又好吃又容易種,今天我就自己種豆芽。我先找來一個有孔的塑料盒,再找來幾顆綠豆放在塑料盒,再蓋上一塊浸濕的紗布,我做好了准備,希望他快點長大。第二天,小豆芽長出了嫩芽,不過嫩芽很脆弱還支撐不起紗布。嫩芽的顏色是嫩黃的摸上去很光滑。
一天又過去了,早上我早早起來觀察我的小豆芽。哇!長大了許多呀!差不多可以支撐紗布了。芽又長了,顏色也變了。變成又深了一點的黃色。並且長出了兩個小「耳朵」。
真想快點天亮,好看看我的小豆芽。終於天亮了。我一骨碌爬起來看我的小豆芽。小豆芽長大了許多,奇怪,紗布怎麼也長高了?原來,小豆芽把紗布頂起來了。豆芽的生長速度真快呀!
第五天,小豆芽的兩個「耳朵」有點「害羞」了合了一點,就像嘴巴一樣。可愛極了。
第六天,小豆芽終於把他的「耳朵」收起來了!小豆芽終於長完整了。我興奮地跳起來。
雖然我的小豆芽沒有菜市場的豆芽那麼肥大,但也是我親手種的,所以我愛我的小豆芽!

篇三:種豆芽作文400字

老師在寒假的時候布置作業,要寫作文五篇,嘿!我剛好種下了兩顆豆芽,終於有儀篇作文寫了!
我天天都在觀察豆芽。有一天,我去外面,回來的時候看到豆芽一點水分也沒有了,那時我心疼死了,早上沒澆水!我趕緊把水澆了,可是晚了~~有一顆豆芽死了,還有一顆豆芽幸運地活了下來。原來澆水也是一項任務呀!
第二天我一看,豆芽已經兩厘米了!我欣喜地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結果,甭提我有多高興了!
哇!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我的豆芽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了,當然!芽莖也長了不少,量一下,已經高七厘米了!哈哈哈哈!俺堂堂「程植物學家」的培育成果不錯吧!
又過了幾天,我的綠豆芽又長出了更多的葉子,翠綠翠綠的,把我美得一蹦三尺高,手舞又足蹈。
我把豆芽放在一個裝了一點點水的杯子里,我爸爸說放一點水,它都會生長。兩天過去了,豆芽果然長得很茂盛,只是水少了很多。
我的豆芽的葉子上面又長出了一些芽,可能是又要長葉子了吧。
最後,我在杯子里放滿了水,就讓它們快快樂樂地生長吧!

篇四:種豆芽作文500字

有一次,我看見廚房裡有一大罐黑豆。我突發奇想,要是我把黑豆種在水裡,會怎樣呢?於是我倒出了一些黑豆、再找來一個裝有水的罐子。我准備親自動手試試,看看豆寶寶在水裡會是如何的呢。
我小心翼翼地把倒出的黑豆一粒粒放在罐子里。那些豆子就像調皮的孩子,跳進水裡快樂地嬉戲,玩了一下就躲在水底下,不再調皮了,也許是害羞了。我在那看了好久都沒什麼動靜就離開去做自已的事情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一起床就去看我的豆寶寶。咦!黑不溜秋的豆子的顏色不是剛開始那麼黑了,水卻變得臟兮兮的。我趕緊去換水,看見豆子在清水裡的高興樣,我決定帶著豆子去散步。我帶著罐子著邊走還邊與他說話。每天我一有時間就去陪他,我們簡直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終於有一天,豆子沖破了自己黑不溜秋的外衣,露出了自己白白胖胖的身子。這時,我的心裡樂開了花。我在心裡暗暗想:豆子發育得很好呀!如果這樣下去,我的豆子一定會長得又高又壯,一定是個身強體壯的小夥子。
豆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但那些豆子沒有我預料中的那麼健康,反而長得越來越黃。我的眼淚像一條小溪緩緩流下來。「嗚嗚嗚,難道我精心培養出來的豆豆,它的『豆生』就這樣子結束了嗎?」我傷心地說,「不要啊,我種的那些豆子,它們的『豆生』路還長著呢!絕對不能就這樣死了呀,嗚嗚嗚……」我的傷心難過也沒有使我的好朋友越來越健康,他一天天的黃了,萎了。
這次的種豆芽事件可悲可喜,悲的是我精心培養的豆子最後還是死了。喜的是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種豆芽!

篇五:種豆芽作文600字

在我們家裡有個特別喜歡吃豆芽的人——那就是我可愛的弟弟了,不管是什麼抄豆芽、煮豆芽……他都是百吃不厭的,要是一天沒有吃到豆芽,他就會吵的家裡雞犬不寧的,就連爸爸媽媽也拿他沒有辦法。
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在家裡的花盆裡種葡萄,他們把花盆打理的非常干凈,一棵雜草也沒有,媽媽拿著個小鐵鏟,把一粒一粒的種子種到土裡,弟弟看到了就在一旁直犯嘀咕,「媽媽怎麼要把葡萄籽扔到花盆裡還要用土蓋起來呢?」他趕緊問媽媽:「媽媽、媽媽你幹嘛要把葡萄籽扔到花盆裡呢?」媽媽說:傻孩子,媽媽是在種葡萄呢,過一段時間他長大了就會結出好多的葡萄呢。「哦,原來是這樣的呀」弟弟說,然後他突然向廚房跑過去了,我和媽媽還在一

E. 豆芽買回來把他揍七天,每天的變化是怎麼寫

豆芽觀察日記 篇2
8月1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要種綠豆了,小小的綠豆在外殼上面長著一個白點,猶如一個沒睜大的眼睛,而且很粗糙。經過一夜的浸泡,它們長得非常大了,皮軟軟的,竟然被撐裂了,一顆小芽從里邊冒了出來。再把它掰開,里邊有一片小小的,白白的,可愛極了的小葉子樣,這是我從來沒見到過的。
把沒浸泡過的彈在桌子上可以發出清脆的「咚咚」聲,而泡過的只能發出悶悶的很小的響聲。
觀察泡了一天的綠豆——做記錄——放在紙巾上觀察!
8月2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又把綠豆分成兩半,一半是繼續泡的,一半是沒有繼續泡的。一直泡的已經長成豆芽的四分之一那麼長了;而沒泡過的呢?只有繼續泡的四分之一那麼長。
哇!有一個繼續泡的莖長成紅色的了!這就表示,他已經開始發育成豆芽了!從前我從來沒見過長地那麼快的綠豆呢!繼續浸泡的皮漸漸松開了,輕輕一碰,外皮就掉了下來,生長的小芽像一個大約一厘米的小尾巴,夾在白白嫩嫩的「肉」上,好像一隻白色的蝌蚪,又像一個有導火線的,隨時可以引爆的小號炸 彈,用手摸上去滑滑的,里邊的小芽好像一下子就會斷了一樣呢!沒繼續泡的豆芽漸漸失去活力,變小,變黃。
繼續泡的莖長成紅色了,就像小號炸彈吧!
8月22日 星期五 陰
哇!我的綠豆變出豆芽葉了!綠豆的外殼變成了紅色,長出了兩片小小的葉子,就好像從「屁股」里抽出來的尾巴呢!而且脫離了外殼,長到空中了,兩半「肉」夾著葉子垂掛下來,就好像一個小孩犯了錯,低下了頭;又像一個螃蟹的大鉗,嵌在石頭中。
你看,另一株就像一條「S」形的小蛇,使勁仰著頭,吐著舌頭信子,扭動著細細的,白色的一點透明的身子,好像在乞求什麼呢!再看那條豆芽,又像剛出生的小蛇,抬起頭來,找自己的媽媽呢!
我把泡過一夜的綠豆用鉛筆試戳了一下,想不到以前用手捏著很硬的'綠豆被筆一戳,就從大老虎變成了小花貓——被戳軟了!
8月23日 星期六 雨
哇!今天的綠豆長得真是快呀!早上才只有3厘米呢!現在就像吃了增高劑一樣,又像飛機把它拉長了一樣,一下子就長成了5厘米。就連最小的也長成了2厘米呢!
你瞧,那最高的綠豆已經長出了兩片小小小的葉子了。就像一個的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了小腦袋。
哎呀!這個小豆芽怎麼斷了頭?難道是夜裡被蟲子啃斷了!還是犯下了植物界的滔天大罪,被送上了斷頭台?不不不,不是,原來是我不小心把它弄斷了。
今天的豆芽真的有趣呀!
8月24日 星期日 陰
呀!今天的綠豆真讓人難以置信,讓人難以想像。從早上到下午,一轉眼間,就從矮矮的5cm長到了那麼高的13cm。如果按這樣的速度,不出幾個星期,我們家將會變成綠豆的天地,沙發上是綠豆……
你瞧,這綠豆可於先前的打扮一樣呢!位於子葉上的莖,就像發瘋似的爬滿出了吸管,並排滿出吸管的豆芽就像一條正往下流的瀑布,豆芽下面的小魚,更是給這「瀑布」增添了許多有趣的風景呢!
再看最頂上的,已經長出了四片葉子啦!我高興極了。下午剛一回來,都還沒有發現呢!長得也太太太快了吧,快得大概連飛機也比不上。只可惜往日白白胖胖的小可愛的根了。真遺憾呀!你瞧!可愛的「小苗條王」,每天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不是嗎?!!

F. 豆芽預期成果是什麼

最後長高,豆子成熟

G.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日記600字連續2天

2013年10月1日多雲
上午8:30
媽媽從美夢中叫醒了我,我趕緊起床,去作種綠豆芽的准備工作。我取了一個玻璃盤和一把新綠豆,將綠豆洗凈後放入盤中,然後拿來一塊干凈的紗布,用水沾濕,小心翼翼地蓋在綠豆上。媽媽告訴我水不要加得太多,並且最好將它們沐浴在陽光下,可惜今天是多雲的天氣。
下午2:00作文
我迫不及待地掀起紗布,哇,短短的幾個小時,真的發生變化了。只見大多數綠豆已經飽脹得隨時要爆開似的。有的綠豆外皮已經開裂,好像綠豆媽媽被新生的小寶寶撐破了肚皮。裂縫中的小白點就像白色的娃娃在努力地往外鑽。豆芽的變化真是令人期待。
2013年10月2日小雨作文
上午10:00
我驚奇地發現綠豆的外皮已經脫掉了,白白的豆子非常鮮嫩,水潤極了。遺憾地是今天下雨,還是不見太陽。
晚上7:30
豆芽的中間已吐出了長長的「牙」,好像小寶寶正在伸著懶腰。我給它們換了一下水,等待著明天更多的驚喜。
2013年10月3日晴
中午我再次揭開紗布時,不由得大吃一驚,綠豆芽已經長了有5毫米,根根豎在了盤子里,潔白、細嫩,十分可愛。今天陽光充足,我把盤子移到了窗前。
2013年10月4日晴
在陽光的照耀下,豆芽們在快樂地成長,今天又比昨天長了許多。我再次給它們換了水,鼓勵它們更好地成長。
2013年10月6日晴
昨天去了姥姥家,今天回到家後,我發現豆芽又長了很長了,大約有5厘米了。雖然沒有了前幾天的驚喜,但看著生機勃勃的豆芽,我的心裡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這可能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吧。
2013年10月7日晴
晚上,豆芽已經長到了10多厘米,明天就要開學了,爸爸教我用豆芽和海米做了一道菜—「金鉤銀針」,雖然多少有些捨不得,但看著全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勞動成果,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我勞動,所以我快樂!
天津市和平區中心小學四
觀察日記
9月2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家裡泡了些綠豆去觀察,結果發現,觀察綠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每天要認真觀察豆子的生長特點。
第一天,豆子上面長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綠色的,看著這些豆子,就想起了標點符號中的一個符號,那就是「逗號」,每當燦爛的陽光照耀在芽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清新起來。
9月24日 星期四 大雨轉小雨作文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外面刮著大風,天非常的冷,我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家裡,可綠豆不一樣,它不怕困難,還在努力的生長,它的豆子上還起了一層薄皮,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芽從原來的幾毫米竟然長到了一厘米,豆子它那頑強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9月25 星期五 晴作文
第三天是個陽關明媚的一天,豆子在這溫和的陽光下快樂的生長,它的嫩芽變得又長又粗,它的薄皮也慢慢掉了。我發現豆子中間裂了一個小縫,但沒有完全裂開,細縫中長出了一片小葉子,它是翠綠色的,這讓我感到很好奇,正當我心中充滿疑問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每個植物都要經過一個過程,就是先發芽再長葉,豆子也和這些植物是一樣的。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發現,我知道植物和人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培育才能茁壯成長。

H. 豆芽生長記一一作文

每當我吃到味道鮮美的豆芽時,心中就會產生一個想法:能不能自己泡豆芽?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泡豆芽的方法,於是我決定試一試。
中午,我的泡豆芽行動正式開始了。我精選了二十顆飽滿的豆子,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可愛的「小胖胖」捧在手上。它們圓圓的「肚子」上有一道黑色的弧線,像娃娃的嘴唇。爸爸告訴我,這是胚芽,將來豆芽就要從這里長出來。我找來一個杯子,把它們放在裡面,加滿了水。
半個小時後,我去看我的「寶貝」,發現剛才還眉清目秀的它們已經變成了七、八十歲的「老太婆」——臉上長滿了皺紋。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告訴我這是因為豆子吸收了水分,表皮鼓大的緣故。
晚上,我又去看望它們,發現這次的變化非常大,豆子變成了橢圓形,直徑由5毫米變成了7毫米,皺紋消退了許多,「嘴唇」變大了一些,顏色也變深了。我很驚訝,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一醒來,我便立刻跳下床,連衣服還沒有來得及穿,就飛奔到我的豆子前。我非常驚訝,因為豆子已經「女大十八變」了!
豆子變成了一個個「小姑娘」,很飽滿,很光滑,也很可愛。長度由7毫米變成了1厘米左右,形狀變成了長方形,顏色也慢慢變淡、變白了,胚芽長得更大更飽滿了,好像要隨時把豆子撐破一樣!我正准備把豆子放下去看電視,外婆說:「你怎麼不淘豆芽呢?」我問為什麼,外婆神秘地說「你自己想一想啊。」我捧起豆子仔細觀察,想:淘豆芽大概是因為要激活豆子體內沉睡的細胞吧!正想著,一不留神,一顆豆子掉到地上立刻摔成了兩半,我拿起其中一半,發現表皮已經完全脫落了。我忽然想到:淘豆芽可能是讓豆子的「外衣」脫落,讓胚芽快快生長吧!昨天還堅不可摧的豆子,今天怎麼變得這么弱不禁風?
我按照外婆的辦法把豆子淘了兩遍。望著這些可愛的傢伙,我默默的說:小豆芽,快快長大吧!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這幾天,我一直在外旅遊,心裡老是惦記著我的小豆芽長大沒有,這次試驗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好不容易國慶假期快結束了,回到家一放下旅行包,我就沖向我的小豆芽,發現它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黃豆由長方形變成了扁平狀,並從中間裂開了一道口子,把它們一分為二;顏色變成了淡黃色、淡綠色:豆芽從豆子裡面鑽出來了,小的有3厘米,中等的有5厘米,大的甚至有8-9厘米左右!它們脆脆的、柔柔的,用手摸著滑滑的,好像用手輕輕一捏就要從裡面滲出水一樣。芽子彎彎曲曲的,遠遠看去,就像一隻只乖巧可愛的小蝌蚪。一陣微風吹來,豆香味直入我的心底。
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我想給爸爸媽媽做一道豆芽菜,讓他們也品嘗品嘗豆芽的鮮美。

閱讀全文

與豆芽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