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支持鄉村振興的成果

支持鄉村振興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14 04:42:28

Ⅰ 鄉村振興要怎麼做,怎麼才能取得成效

首先不能讓鄉村變質,鄉村是「處女地」,鄉村是城市「後花園」,必須要讓鄉村的土地、水、空氣保持振興的質量。這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發展的前提,因為這一切,能夠有今天「干凈」的鄉村,就是因為生態恢復,鄉村人口「流走」,「陋習」流失,國家重視保護,才看到這樣一塵不染的鄉村。
其次,人才是鄉村的基礎,政府是人才的推動。當年「下海」,很多人決心很大,「浩浩盪盪」,猶如「洪水」。如今成就中國大城市,無數城市群,想必應該與人才有很大關系。湧入城市去「下海」,好處多,如今也走進鄉村來「下鄉」,如何激勵?想必,如果有當年的氣勢,振興鄉村,絕對也不是「空話題」。
最後,振興鄉村,如何落實?振興鄉村,如何見到成效?要實現小康社會,這是一個近在咫尺的目標,鄉村有義務「共享」,更有責任擔當。從總體發展來說,城市逐漸「飽和」,鄉村一旦發展起來,那就是一個「完美」的中國,那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中國。
期待鄉村振興,期待國富民強,獲得機會,人人都不會少。

Ⅱ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哪些成果

今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全國各地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以實專干促振興,農業農村經屬濟活力明顯增強。盛夏時節,海南省嶺腳村這家蓮霧合作社正忙著做標准化培訓,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建設共享農庄,發展休閑旅遊。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一二三產業融合促使訂單生產農戶的比例達到45%,經營收入增加了67%。其中,農村電商帶動2800多萬人就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帶動就業超過1100萬人。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Ⅲ 鄉村振興戰略開局成效如何

今年以來,我國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農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經濟活力增強。我國農村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點。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上半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萬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利潤總額5000多億元,同比增長7.4%。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1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200億元,同比增長15%。

在鄉村振興戰略拉動下,農業農村成為投資熱土。1到5月,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844億元,同比增長15.2%,分別高於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7個百分點和7.4個百分點,成為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突出亮點。來源:央視網

Ⅳ 鄉村振興五大振興

首先發展產業,改善產品結構、合理布局,逐步向城鎮化轉型。

Ⅳ 鄉村振興做哪些工作

2021年2月21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發布。這份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共五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有哪些?這份指導今年乃至「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重要文件有何內涵和深意?浩豐智庫針對這個政策也進行了解讀。
1、突出亮點: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並推進
2、為脫貧縣設置5年過渡期,保障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4、聚焦鄉村振興,激活鄉村生態資產價值,促進農村消費
5、鄉村建設既重「硬體」也重「軟體」
6、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築牢鄉村振興的主心骨

Ⅵ 在什麼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西部地區。

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首要位置,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加大對脫貧縣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在西部地區的脫貧縣中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

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堅持開發式幫扶,幫助其提高內生發展能力,發展產業、參與就業,依靠雙手勤勞致富;對脫貧人口中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基礎,按規定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並按困難類型及時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

(6)支持鄉村振興的成果擴展閱讀: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今年和「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最重要任務。圍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明確設立銜接過渡期,提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等重點舉措。

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工程、供水保障、鄉村清潔能源、數字鄉村建設、村莊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緊補齊農村短板,特別是要打通倉儲、冷鏈、物流配送等環節從鄉到村的「最後一公里」。

Ⅶ 鄉村振興包含哪些內容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發展現代農業是產業興旺最重要的內容,其重點是通過產品、技術、制度、組織和管理創新,提高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准化、制度化和組織化水平,推動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大力發展以新型職業農民、適度經營規模、作業外包服務和綠色農業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農業;另一方面,推進農村一、二、叄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和增收機會。
生態宜居是提高鄉村發展質量的保證。其內容涵蓋村容整潔,村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以保護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糾正單純以人工生態系統替代自然生態系統的錯誤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鄉土氣息、保存鄉村風貌、保護鄉村生態系統、治理鄉村環境污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鄉村人居環境綠起來、美起來。
鄉風文明是鄉村建設的靈魂。鄉風文明建設既包括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又包括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鄉村良好習俗,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還包括充分借鑒國內外鄉村文明的優秀成果,實現鄉風文明與時俱進。
治理有效是鄉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就越好。為此,應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平安鄉村。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協調農戶利益與集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要用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評價。為此,要努力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持續降低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群眾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向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Ⅷ 正榮怎麼樣他們在踐行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成果

正榮集團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首先在福建省試點,幫助部分村有效脫貧內,發揮示範作用容,並擴大至國內其他欠發達地區。2010年集團攜手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發起了「愛故鄉計劃」,在福建、江西等地支持成立多所社區大學;捐贈500萬元,建設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撫市鎮「撫溪文化活動中心」,推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捐贈150萬元,用於「蒲城縣濠村鄉公益項目」,改善當地村民生活和教育環境;2016年,與福建省光彩事業促進會設立1億元精準扶貧專項基金;捐資500萬元,用於教育扶貧,幫助寧德市民族中學發展基金會和學校建設發展;2017年,捐贈1000萬元,與地方上共同發起成立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在永泰開展從「輸血」到「造血」的創新實踐,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集團在永泰縣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成功入選由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科院組織評選的「2018年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Ⅸ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民分享現代化成果

農業之於人類生存發展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農業的興衰,不僅關繫到國民經濟發展,也關繫到社會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農業農村現代化一直是短板和薄弱環節。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盡快補齊農業現代化這塊短板,下大力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分享現代化成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是健全完善農民基本生活生存保障體系,消除貧困,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讓億萬農民過上幸福美好的富裕生活。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大批農村青年人不斷向城鎮遷移,農村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趨勢日益嚴重。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所以必須把億萬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

閱讀全文

與支持鄉村振興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