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人物關系

成果人物關系

發布時間:2021-06-14 04:21:35

① 石耀霖的人物成就

石耀霖長期從事地球動力學基礎研究工作。他將地質學、地震學及比較行星學有機聯系起來,考慮變形、孔隙流體和熱傳遞復雜耦合作用,從而在地球動力學定量化模擬中取得了突出成績,開拓了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在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研究中對區域地熱特徵形成機理,特別是印度板塊俯沖剪切生熱和藏北熱鬆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釋。對大別-蘇魯古老超高壓變質帶和紐西蘭現今陸殼俯沖帶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二維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俯沖洋殼攜低密度陸殼窄條俯沖到超高壓變質深度的三維動力學模型,並探討了P-T-t軌跡形成的控制條件。從事構造運動、孔隙流體流動和熱傳遞耦合過程的熱模擬,開拓了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
石耀霖豐碩的科學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地球動力學研究中開拓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
他在80年代就提出地熱構造學的研究思想:通過對熱痕跡的地球物理反演研究地球動力學過程的思想,開拓了一個新的岩石圈動力學過程的途徑。他是中國最早把有限元方法應用於地質學的研究者之一,他對有限單元數值計算方法做了多種改進,有效地實現了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將以上思想運用於多種地質過程和區域問題研究中,在該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開拓性成果。
率先開展地球動力學中變形、熱傳遞和孔隙水流動耦合問題的定量模擬
會聚板塊邊界是地質過程中最重要最復雜的部位之一,其研究是國際地學研究的一個重點。石耀霖率先開展板塊會聚邊界水、熱、變形耦合問題的定量模擬。石耀霖對盆地沉積、壓密、孔隙水流動和熱演化歷史,及TTI值和成油窗口計算也進行了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特別側重整體構造格局對盆地演化的影響。他還就此方向問題糾正了傳統教科書中將水熱效應看作高孔隙水壓主要成因的錯誤。
地震活動性和地震預報研究中的理論探討
中國在地震預測方面進行過大量觀測和實踐,為充分利用和認識這些豐富資料,石耀霖在統計地震學、大陸地震的非線性地球動力學模型、考慮擴容和孔隙水流動的地震前兆物理機制模擬等方面開展了多種理論研究。這些工作有助於客觀定義異常、科學評價預報結果、克服經驗預報中一些主觀因素、推進中國地震預報與世界有關科研的對話和交流。他曾被邀請到第二屆國際統計地震學國際會議上作」關於中國地震預報及其評估」的特邀報告,受到不同觀點學者的肯定。
地球動力學中計算方法的改進
石耀霖在國內地學界引入和推廣了遺傳演算法,首次提出遺傳演算法—有限單元法的偏微分方程逆問題求解方法,從而實現了從地應力觀測資料對邊界條件、下地殼對上地殼拖曳力、地形擴展力和介質力學性質的非線彈性反演。石耀霖發展了將迎風法和變網格技術混合運用的計算技術,首次進行了P-T-t軌跡的二維熱模擬及其他一系列地球動力學和熱模擬計算。他進一步發展了存在全地幔對流和分層地幔對流的混合對流條件下地球熱演化歷史研究的參量化模型,並用於比較行星學的研究,填補了中國這方面的空白。
跨學科開展SARS傳染病動力學研究
2003年SARS期間,石耀霖急國家之所急,從零開始研究傳染病動力學問題。提出了有特色的隨機模型。國際上關於SARS傳播動力學的文章發表不久,他的成果也在中國的《科學通報》上發表。他的研究表明:及時採取控制措施對控制SARS傳播有決定性意義。
開拓高性能計算在地球動力學中應用的新領域
2003年,石耀霖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組建了計算地球動力學實驗室,2010年被批准為:中國科學院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目前開展了地球動力學中千萬網格量級的有限單元法計算,在地球整體及區域研究中,在地幔對流、岩石圈變形和應力、地震波和海嘯波傳播等多方面開展了並行計算,並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石耀霖共發表論文200餘篇,SCI引用500餘次。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石耀霖的代表性論著如下: 文獻名稱文獻時間文獻類型金星非單調冷卻熱演化歷史分析2007-1-1期刊論文用有限單元法研究曾侯乙編鍾雙音激發過程2007-1-1期刊論文Toward an automated parallel computing environment for geosciences2007-1-1期刊論文Tsunami hazards along Chinese coast from potential earthquakes in South China Sea2007-1-1期刊論文Modeling of Tibetan dynamic deformation with a ctile lower crust2006-1-1期刊論文Lithospheric thicknes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2006-1-1期刊論文中國大陸及鄰區構造應力場成因的研究2006-1-1期刊論文優化地球三維有限元計算網格的一種方法2006-1-1期刊論文利用載荷減少引起的湖底變形探討西藏古大湖演變史2006-1-1期刊論文中國大陸岩石圈厚度分布研究2006-1-1期刊論文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0年至2003年期間,石耀霖培養的碩士、博士共8名,情況如下: 論文題名 作者 指導老師 學位 古老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與現今紐西蘭陸殼俯沖帶的比較研究 范桃園 石耀霖 博士 大陸強震的動力學模型及其在地震活動性研究和地震預測中的應用 李麗 石耀霖 博士 桐柏-大別造山帶地球動力學模型及高壓超高壓變質岩P-T-t軌跡正演 劉嶸 石耀霖 博士 遺傳有限單元反演法及在影響中國構造應力場因素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安美建 石耀霖 碩士 板內地震非線性動力學模型研究 李麗 石耀霖 碩士 大陸地震活動帶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研究 耿魯明 石耀霖 碩士 青藏高原岩石圈動力學與地熱構造、熱演化關系的研究 朱元清 石耀霖 博士 孕震過程中岩石膨脹、斷層蠕動及其地震前兆效應的數值模擬研究 張永仙 石耀霖 碩士

② 駱駝祥子的人物關系圖

駱駝祥子所有人物關系圖:

(2)成果人物關系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祥子

十八歲,身材高大,年輕力壯的洋車夫。為全書靈魂人物。祥子是個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許多優良的品質。他善良純朴,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性和堅韌的精神,但他也不講理,滿嘴謊話,好佔便宜,還出賣人命。

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貫要強和奮斗,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但祥子被舊社會摧殘壓迫,他的願望一次又一次地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打破。

祥子的悲慘生活深深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反映了當時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2、虎妞

車廠老闆劉四爺的女兒,三十七八歲,虎妞是一個流氓資本家的性格鮮明的女兒,她長得虎頭虎腦,外表醜陋,小說中說她像一個大黑塔,不講仁義,粗俗兇悍。

她在書中是一個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個財主的女兒,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車夫的妻子,待人潑辣,用祥子的話來說,她做哥們兒好,但難把她當作一個女人看待,對外人她不講理,但是對祥子,她的確是真心愛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親剝奪的青春。

3、劉四爺

六十九歲。人和車行的老闆,為人苛刻,祥子的僱主。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因為愧於女兒虎妞,凡事都讓她幾分,可他實在不願辛苦成果被祥子繼承去,就跟女兒鬧翻了,後來變賣了一些車享福去了。

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兒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獨。

4、曹先生

祥子的僱主,愛好傳統美術,因為信奉社會主義,所以待人寬和,被祥子認為是「聖人」。由於當局說他教書時的思想過激而被認為是革命黨,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風頭又回到了北平。後來又願意幫助祥子重新生活。

5、高媽

心地善良、為人要強的老媽子,樂於助人,經歷了不幸,學會了在舊社會最底層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開導祥子,是一個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善良、質朴,生活教會了她在社會上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細有心眼,是適應了舊社會的為數不多的勞動人民。

③ 人物介紹可以寫什麼內容

生活背景
家族關系
喜愛的人
喜愛做的事
特別的地方
特別的嗜好
令旁人感到費解的地方
望採納
謝謝!

④ 東晉四大家族人物關系

王謝郗桓。王謝:王徽之娶了謝道韞。王郗:王獻之娶了郗夫人。桓:桓溫他家是排在最後一位的,不能跟那三家相比,桓家是南渡後才興旺的,那三家不屑於和兵家桓家通婚。

但是太原王家王坦之的兒子娶了桓家的女兒,因為在東晉,男方地位可以比女方高,女方地位不能高於男方。這樣說來,根據四家通婚情況可以看出來,琅琊王氏是整個晉朝最有地位的家族。

門閥制度萌芽於東漢,形成於曹魏,發展於西晉,到東晉其勢力已達頂峰,至南朝門閥制度逐漸走向下坡路。隋朝建立科舉制,門閥制徹底崩潰。

在曹魏西晉時,王謝袁蕭四大家族的地位並不高於其他士族,有的甚至尚未進入士族行列。但由於王、謝官位的上升,才被列為門閥;晉明帝的世子妃庾文君因晉成帝只有四歲臨朝聽政,庾氏家族開始以外戚身份崛起。

之後庾家沒落,讓出來的空位,經過幾番權力斗爭,最後的贏家桓溫,得到了荊州刺史的位置。東晉進入桓氏時代由於梁末侯景之亂對南朝士族予以沉重打擊與門閥士族自身的腐朽,四大家族及其他士族逐步走向沒落和衰亡。

(4)成果人物關系擴展閱讀:

永嘉之亂後,五胡亂華,和以往一樣,受傷的永遠都是老百姓,有錢的家族開始集體遷移,去哪呢,長江以東,因為這里有司馬家族最後的血脈,公元318年,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建立的東晉。

富豪都去江東討生活了,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江東財富堆積以及人口爆炸,東晉之前,特別是孫吳之前,江東地廣人少,對江東的發展來說,現在人口問題解決了,但是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大魚吃小魚,到最後出現的巨無霸,也就是所謂的超級家族。

東吳時期有四大家族朱、張、顧、陸,最後都被孫權整的一點脾氣都沒有,整個東晉時代也有:王、謝、桓、庾,他們的命運,剛好相反,皇帝平時都需要看他們的眼色。

⑤ 黨鴻辛的人物成就

黨鴻辛是中國固體潤滑學科的主要開拓者與學術帶頭人。多年來,他堅持科研面向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方向,在固體潤滑學科建設和潤滑材料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尤其是為解決中國國防軍工高技術領域重點型號建設中的特殊潤滑難題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成功地研製出了數十種服務於軍工重點型號性能各異的特殊潤滑材料,包括「331工程」超低溫高速齒輪潤滑材料的研究,解決了中國自行研製的氫氧火箭發動機的一個關鍵問題;「109」任務和「直九工程」國家重點軍工項目,分別解決了控制魚雷進攻方向和運行姿態的舵機蝸輪蝸桿組件的摩擦學問題和六種直九飛機配套的特種摩擦材料的國產化問題。針對摩擦學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和應用研究中所遇到的難點問題,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總結了一系列摩擦學的重要規律,奠定了學科發展的基礎,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
20世紀60年代初期,針對國家建設的實際需要,根據當時國外潤滑材料研究的發展動向,黨鴻辛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固體潤滑的研究。這以後,作為該學科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堅持和發展了這一學科,為這一學科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幾十年的研究積累,使其在固體潤滑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人才培養方面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
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和應用研究方面
黨鴻辛針對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和應用研究中所遇到的難點問題,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先後總結了一系列固體潤滑的重要規律,如固體潤滑轉移膜的生成及其與耐磨性的關系;不同固潤滑組分之間的協同潤滑效應;PTFE的結晶構造與抗磨性及機械強度的關系;過渡金屬二硫屬化合物的結構與潤滑性的關系等等,這一系列研究結果奠定了固體潤滑學科的基礎,並對指導新型固體潤滑材料的研製,解決工程技術中的潤滑難題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物理和化學作用對潤滑效果影響方面
在固體潤滑過程中,表面物理和化學作用對潤滑效果有著決定性的重要影響。黨鴻辛及時把握住了這一方向,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典型固體潤滑劑PTFE和MoS2在與金屬的摩擦過程中,在金屬表面上氟化物和硫化物的生成對轉移膜的性質有重要的影響;在MoS2轉移膜中,MoS2層狀晶體呈基礎面平行於底材表面擇優取向,與金屬底材的粘附產生於層狀晶體的基面上;提出了聚四氟乙烯磨檫機理的物理模型;探討了石墨等固體潤滑劑與ZDDP等添加劑在摩檫表面上協同形成復合潤滑膜的作用機理;稀土化合物作為潤滑添加劑的改性作用機理;利用分子軌道理論探討了石墨MoS2潤滑性能的結構本質等。上述研究結果對固體潤滑材料的研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在國內外亦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國際摩擦學會主席Jost.H.P教授認為這是摩擦學研究的二十五年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應用研究方面
在應用研究方面,黨鴻辛結合學科特點,注重解決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他和他的同事們先後為國防軍工重點型號配套研製了數十種性能各異的特種潤滑材料,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331工程」三級火箭氫氧發動機中液氫蝸輪泵的傳動齒輪工作條件極為苛刻,如果沒有有效的潤滑,則運行時齒輪會因高速高負荷下的摩擦而產生局部高溫、使齒間發生粘著和破壞,導致火箭發射失敗。黨鴻辛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了解決這一關鍵技術問題的技術路線,並最終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的固體潤滑膜。多次的成功發射實踐表明,該潤滑膜性能穩定,技術可靠,解決了中國自行研製的氫氧火箭發動機的一個關鍵問題。
重點軍工項目方面
「109 」和「直九工程」是中國「七.五」期間的兩項重點軍工項目,受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的委託,分別要求解決控制魚雷進攻方向和運行姿態的舵機蝸輪蝸桿組件的潤滑問題和六種直九飛機配套特種潤滑材料的國產化問題,這幾種材料都是型號建設中無法替代的重要材料,由於使用工況極其苛刻,對所研製材料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黨鴻辛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指導並參加了部分具體的研究和實驗工作,所研製材料的性能全部達到或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並已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民用工業設備方面
黨鴻辛還注重解決一般民用工業設備的潤滑問題,為國家研製量大面廣價廉的先進潤滑材料,其所參與發明的白色潤滑成膜膏和PEP潤滑塗層均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1998年黨鴻辛院士到河南大學以來,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的發展與建設上,為實驗室學科發展、隊伍建設、人才培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在短短的幾年中連上幾個台階,先後被確定為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納米科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凝聚態物理及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雙雙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為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化學、物理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他培養的門生中,涌現出大批優秀人才。例如,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原學者」「兩院」院士後備人才張治軍便是他的得意門生。

⑥ 怎麼寫人物介紹

寫作人物事跡材料-般包括以下幾部分:
(1)標題。有多種寫法,通常是把典型經驗高度集中地概括出來,一般不採用公文標題的寫法。這種集中概括出來的標題,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經驗的內容,又不是這些內容的簡單重復,可以說就是典型經驗的主題。
(2)開頭。一般是展示典型經驗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況、社會背景等,既要寫出典型經驗出現的環境,又不要冗長、羅唆。成果,要概括寫出最為突出之點,並盡可能與背景材料相映襯。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來寫,這要根據具體材料安排。
(3)主體。對典型經驗的具體展開,是典型經驗材料的核心部分。寫作這部分內容,一般是從總體上把典型經驗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分成幾個部分。幾部分都是緊緊圍繞標題,服務於標題,說明標題;各部分之間要有內在聯系,但不能互相重復,互相包含,要相對獨立地處在一個統一體內。
一般來說,這部分內容的表述,應當既要有思想,又應有具體做法或實例,既要有面上的綜合,又應有點上的說明,最好還要有一些必要的數字。
寫作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應當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事實必須真實、可靠。先進典型材料的先進事跡是否真實,直接關繫到先進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絕對真實才能使先進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進思想、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一定要認真核對清楚,不允許有半點虛假、拔高或拼湊及張冠李戴的情況,不能把道聽途說、未經核實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寫入材料。如果確實一時難以搞清楚,寧可暫時不寫,也不能勉強湊數。
(2)觀點和提法要分寸恰當。在敘述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和經驗時,要注意擺正先進典型和其他群眾、集體的關系。許多先進個人、先進集體的事跡,都不是單槍匹馬干成的,是與周圍群眾和其他集體、單位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因此,講先進典型的事跡、經驗,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講那些脫離群眾、脫離整體觀念的過頭話。否則,就不能起到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
(3)文字要朴實、簡明。整理先進典型材料,主要是通過實實在在的事實說話。這就要求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一定要善於選擇那些實在、貼切的詞語。不要過多選用做修飾成分或言過其實的形容詞。不要講空話、套話,硬拉架子做文章。話要說得簡潔明了,凡是能用較少的話把事情說清楚的,就不要把話拉長。

⑦ 如何清晰的理解紅樓夢里的人物關系表

紅樓夢人物主要分四大支。

一是賈家。分寧榮兩府。

1、寧國府

以寧國公賈代化為首,夫人何許書中未及。寧國公賈代化生二子,長子敷,9歲亡,次子敬。敬生子珍,女惜春。珍夫人尤氏,生子蓉。蓉原配秦可卿,續配胡氏,皆未生育。

由此而推斷,他們和王家不是旁系更不是直系,僅屬同姓王而已。要提及的倒是劉姥姥這個特殊人物,她的女婿姓王,名狗兒,其父王成已故,狗兒娶妻劉氏,乃劉姥姥之女。劉氏生一男一女,子板兒,女青兒。據書中介紹:王成的祖上也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昔年曾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勢利,便邊連了宗,認作侄兒,那裡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的知有此一門遠族。余者也皆不知。可見王成一族成金陵王家不存在血緣關系,是"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的一個人家"。

四是薛家。他們雖說沒有官職,但卻是賈家和王家的重要親戚,因而也和史家有著重要關系。薛姨媽是王子騰的妹妹,她的兒子薛蟠是個吃喝嫖賭的樣樣會的花花公子。薛蟠依靠王、賈家的權勢保護,做了官商,用特殊的手段,豪奪強取,為其揮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斂集資金,他仗勢欺人,為爭奪一個丫環打死人,憑借幾上臭錢結了官司。薛姨媽的女兒薛寶釵是賈寶玉的夫人,她的侄兒薛蚪、侄兒薛寶琴都依靠賈家和王家的關系,過著花天酒地的貴族生活。

⑧ 有關科學家的成果(簡要舉例)

1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蘭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現代天文學創始人,日心說的創立者
2 諾貝爾 諾貝爾獎 以瑞典著名化學家、工業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 爾 弗雷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
3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 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4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 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歷法,與今天的陽歷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方葯,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5 郭守敬——中國古代天文學家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漢族。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二年。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制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為末一種或為星晷與定時儀兩種)。
6 洪堡 德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也是自然地理學的先驅。他用了5年時間,行程近萬里,對中南美洲的動植物及地理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此後又花費13年時間分析和整理考察結果,撰寫了達30卷本的《新大陸亞熱帶區域旅行記》,這套巨著為後人開發中南美洲提供了翔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洪堡一生進行了許多科學研究,涉及自然地理學、近代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地質學等許多領域。他也完成了許多著述,如《自然全貌》、《中部亞洲山系與比較氣候學研究》,還有馳名中外的自然地理學巨著《宇宙》
7 伽利略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 17歲進入比薩大學攻讀醫學,後來轉攻數學,畢業後任大學教授。他是為維護真理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戰士。恩格斯稱他是「不管有何障礙,都能不顧一切而打破舊說,創立新說的巨人之一」。
8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在化學、電化學、電磁學等領域都做出過傑出貢獻。他家境貧寒,未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但卻在眾多領域中作出驚人成就,堪稱刻苦勤奮、探索真理、不計個人名利的典範,對於青少年富有教育意義。
「磁電感應」。實現了「磁生電」,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
9 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他正確地得出了球體、圓柱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提出了拋物線所圍成的面積和弓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最著名的還是求阿基米德螺線(ρ=α×θ)所圍面積的求法,這種螺線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錐曲線的方法解出了一元三次方程,並得到正確答案。
阿基米德還是微積分的奠基人。他在計算球體、圓柱體和更復雜的立體的體積時,運用逐步近似而求極限的方法,從而奠定了現代微積分計算的基礎。力學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學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他系統並嚴格的證明了杠桿定律,為靜力學奠定了基礎。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系統地研究了物體的重心和杠桿原理,提出了精確地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體的中心處支起來,就能使物體保持平衡。他在研究機械的過程中,發現了杠桿定律,並利用這一原理設計製造了許多機械。他在研究浮體的過程中發現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幾何學方面:阿基米德確定了拋物線弓形、螺線、圓形的面積以及橢球體、拋物面體等各種復雜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在推演這些公式的過程中,他創立了「窮竭法」,即我們今天所說的逐步近似求極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認為微積分計算的鼻祖。他用圓內接多邊形與外切多邊形邊數增多、面積逐漸接近的方法,比較精確的求出了圓周率。面對古希臘繁冗的數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還首創了記大數的方法,突破了當時用希臘字母計數不能超過一萬的局限,並用它解決了許多數學難題。阿基米德螺旋永動機
天文學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學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儀,他還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並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一觀點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要早一千八百年。限於當時的條件,他並沒有就這個問題做深入系統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提出這樣的見解,是很了不起的。
10 李時珍 (1518年-1593年)
字東璧,號瀕湖,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葯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11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
12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是「現代遺傳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遺傳學的奠基人。1865年發現遺傳定律。
13 門捷列夫(1834.2.8~1907.2.2),俄羅斯化學家生在西伯利亞。元素周期律
14 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位偉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學大師,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為祖國奉獻出一生的前輩,他為在艱苦的環境下成功為中國造出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
15 萊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兄:維爾伯·萊特
弟:奧維爾·萊特
飛 機 的 發 明

⑨ 周建庭的人物介紹

作為重慶交通大學年輕的科研骨乾和學科帶頭人之一,周建庭帶領他所在的橋梁安全評價與病害治理科研團隊,自2001年以來,研發出8項實用橋梁安全評價與加固技術成果,豐富和充實了國內橋梁安全評價與加固技術理論基礎;客觀、科學評價橋梁承載力48座;成功主持加固了西部地區55座橋梁,為西部地區尤其是三峽庫區地方政府節約資金4000萬元;攻克了一大批橋梁工程技術中的重大科研難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的敬業精神、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我國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取得了13項創新科研成果,發表學術論文138篇(三大檢索32篇),著作2部,獲省部級科技獎7項(其中主持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申請專利25項(已獲授權9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其餘申請的16項發明專利均已公布)。在結構加固研究領域,在豐富和完善加固機理和理論的基礎上,先後研發了基於遺傳演算法的斜拉橋更換拉索技術、基於位移影響線的體外預應力加固連續剛構橋技術、多點支承體系加固拱橋技術、截面轉換加固T型(π型)梁橋技術、鋼筋砼套箍封閉主拱圈加固拱橋等10餘種舊橋加固創新技術並均在實踐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閱讀全文

與成果人物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