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處分權和使用權區分
1、定義不同
處分權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版利。而不論是所權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佔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的權利是使用權。
2、對物品的所有權不同
處分權必須擁有所有權或者經過所有權擁有者同意才能夠處分,而使用權可以不用擁有所有權。
3、代表的權利不同
處分權是由物具有交換價值決定的,法律上的處分意味著物的轉讓。處分權決定了財產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別於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徵。而作為所有權權能的使用權具有最廣泛的概括性,所有人可以在法定限度內依任何目的和方式使用其物。
B. 無處分權人擅自將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能否追回
現實問題
高某與田某是同寢室的同學,一天田某趁高某回家將高某留在寢室里的手提電腦賣給了不知情的霍某,賣價為4000元,在霍某將錢交給田某後,田某當場將該手提電腦交給了霍某。高某回後來發現,找到霍某索要電腦但是遭到拒絕,雙方因此發生爭執。那麼,高某是否有權利向霍某索回電腦呢?
律師解答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無處分權人將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並以合理的價格轉讓的,且轉讓的動產依照法律規定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那麼,該受讓人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因此,上述電腦基於法律對善意取得的規定而使霍某獲得了該電腦的所有權,高某應當找田某要求賠償損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1)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3)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C. 處分權與使用權有區別嗎
區別在於所有權,處分權是所有權的一部分,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D. 分不清民法里 處分和轉讓的區別。抵押是轉讓嗎比如 物權法規定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無需公示就可以取得
轉讓是處分行為的一種。比如商標專利使用權的轉讓。
處分包括對物權、債權、知專識產權等的處屬分。如轉移物的所有權,讓與債權等等
處分是所有權權能之一,所有權一般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轉讓財產是行使所有權中的處分權的一種,就是變更所有權。
E. 最高院關於無處分權人擅自轉讓他人股權如何處理的判決案例
原則上是有效的。這是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確定的。夫妻一方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不影響效力。北京姜德福公司股權律師團隊為您服務。北京姜德福律師,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F. 按份共有人的處分權和分割權都包含轉讓,請問有什麼區別
分割權里的轉讓是把自己的份額出讓給其他共有人以外的第三人
處分權中的轉讓是處分整個共有物
G. 為什麼用益物權不包括處分功能呢建設用地使用權不是可以轉讓嗎謝謝。
用益物權人可依法將其享有的用益物權轉讓、抵押等,但不具有對財產的所有權進行處分的權利。所以依你所述,應明確處分的定義,應該是所有權的處理,其他的權利不限制。
H. 處分權的解釋
1、依法處理所有物(財產)的權利。所有權的一種重要權能。所有權人通過對財產的消費或出賣等,財產所有權就消滅或轉移給他人。所有權人通過出租、寄託等合同將財產使用權、佔有權轉移,或對其財產設定物權(抵押權、典權等),也是行使處分權。處分權亦可由非財產所有人行使,如法院依民事執行程序拍賣債務人的動產和不動產。
2、處分權是指依法處理所有物的權力。表現為所有權人對財產的消費或出賣等,所有權人通過出租、寄託等合同將財產使用權、佔有權轉移,也是行使處分權。處分權也可由非財產所有人行使,如人民法院依民事執行程序對債務人的財物拍賣、變賣等。 1、處分權是指為法律所保障的實施旨在改變資源的經濟用途或狀態的可能性,在經營者人力資本產權中就表現為是否能夠根據契約自由的決定自己從一個企業流向另一企業或者繼續留在一個企業甚至退出企業界進入其他領域。
2、所謂處分權是指企業對財產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屬於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則屬於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引起財產的絕對或相對消失處分權決定財產的最終歸屬。
3、這種處分權是指高等學校依據法律、法規或其內部管理制度對違犯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紀律的學生實施懲戒的權力,即通過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損害受教育權或者使學生喪失受教育權的一種權力。
4、處分權是指林地使用權人對其佔有的林地決定進行出租、抵押、轉讓、轉包的權能,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林地產權的可轉讓性。
5、處分權是指為法律所保障的實施旨在改變財產的經濟用途或狀態的行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變更人力資本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I. 股權轉讓中轉讓人的無權處分行為該如何處理
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那麼無權處分行為是否會導致合同無效呢?《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見,無權處分的合同並不屬於無效合同。依據《合同法》五十二條明確了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本案中,甲公司與郭某、萬某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並未有《合同法》中關於合同無效的情形,因此該股權轉讓協議應當認定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