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因作品眾多,內容博雜,歷時久遠,作者不一,地域各異,藝術成就與風格自然是難以劃一。但從總體而論,其藝術成就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四幾個方面:
1.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
《詩經》的大多篇章都體現著直接反映和干預現實生活的創作精神,自然、真實的藝術風格中體現著深刻的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正概括了這一創作精神。《詩經》以真實的生活感受和樸素自然的藝術手段生動地再現了那一時代廣闊的現實生活畫面。如《豳風·七月》即以真切的生活感受和質朴的藝術手法展現農夫們的勞動生活圖景。至如諷怨詩、婚戀詩、征役詩都無不透視著他們真實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的真實體驗。
2.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賦就是鋪陳直敘,敘事描寫、議論抒情都在其內,是《詩經》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現手法。如《衛風·氓》也以敘述和描寫的手段寫出了棄婦的遭際和復雜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也是《詩經》常用的表現手法。如《邶風·新台》是以整體形象作比,但多數篇章是具體的比喻。《詩經》的比喻運用得相當廣泛,而且形式多種多樣。興就是托物起興,是詩歌開頭而引起下文的一種手法。有的只起開頭的作用,但多數都有某種意義的關聯,起到象徵、烘托、聯想、比喻等作用。《秦風·蒹葭》以秋景創造氣氛烘托心境。賦、比、興的手法常表現為綜合的運用。
3、復沓的章法和靈活的句式
產生於人民集體口頭傳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聯章復疊形式,既便於記憶、傳誦,又形成迴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句式既以四言為定格而又隨機而變,表現靈活自如,如《王風·黍離》。《王風·黍離》全詩三章採用重章疊唱的結構形式。
4、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和諧的韻律。
《詩經》的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詩經》詞彙豐富,大量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對人、事、物的各種特徵,都能給予准確而形象的表現。多種修辭手段的運用也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詩經》的語言風格大體說來,國風樸素自然,雅頌典雅莊重。動詞、形容詞的恰當的運用,用重言迭字擬聲狀貌,窮形盡相,聲情畢肖,雙聲疊韻使聲調更趨諧美。
B. 《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詩經》的誕生(包括產生、採集與編成),首先在詩歌體裁形式上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的新體式——四言體。到《詩經》時,中國詩歌開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創作格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式,也就是說,中國詩歌的真正起步,始於《詩經》時代。
從詩歌的節奏韻律上說,《詩經》也為後世詩歌創了先例,尤其在詩歌的押韻形式與韻部等方面,為後世詩歌提供了範式與典型,這在詩歌創作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更重要的是,《詩經》在創作上首開了寫真的藝術風格——以其樸素、真切、生動的語言,逼真地刻畫和表現了事物、人物及社會的特徵,藝術地再現了社會的本質,為後世文學創作(尤其詩歌創作)提供了藝術寫真的楷模與借鑒範式。
(2)成果國風擴展閱讀:
《詩經》的國外影響:
作為五經之首的《詩經》在對外交流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越南據史書記載:李朝十世以《詩經》為科試內容,黎朝十二世科試以《小雅·青蠅》句為題,士人無不熟誦《詩經》。從12世紀開始出現古越南文學多種譯本,越南詩文、文學故事中廣泛引用《詩經》詩句和典故,影響了越南文學的發展,某些成語並保存在現代越南語言中。
唐代日本遣唐使來長安留學,以後也不斷有中國學者去日本講學,從而促進了日本封建文化的發展。第一個日譯本出現於9世紀,以後選譯、全譯和評介未曾中斷,譯注、講解、漢文名著翻刻,成為幾個世紀的學術風氣,使《詩經》廣泛流傳。日本詩歌的發展與《詩經》有密切聯系,和歌的詩體、內容和風格都深受《詩經》影響。
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也都有《詩經》譯本。隨著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一些經濟文化發展遲緩的國家和地區,獨立後迅速發展,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巴次大陸都正在傳播《詩經》。越南社會科學院列《詩經》越文全譯為國家項目,蒙古文全譯也即將完成。
《詩經》正以幾十種語文在世界傳播,在各國的《世界文學史》教科書上都有評介《詩經》的章節。詩經學是世界漢學的熱點。
C. 關於「成果」的古詩有哪些
《塞下曲》
唐·高適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沖。
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舞曲歌辭·柘枝詞》
唐·薛能
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
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
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唐·岑參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予嘗有雪景一絕為人所諷吟段贊善小》
唐·鄭谷
贊善賢相後,家藏名畫多。
留心於繪素,得事在煙波。
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
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唐·章孝標
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
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余唱落船窗。
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D. 〈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的主要文學成就。
1、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2、賦、比、興是《詩經》中最突出的藝術表現方法,它們同風、雅、頌被稱為詩的「六義」。
3、復迭是詩三百章法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4、四言為主的句式和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
E. 先秦時期在詩歌創作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成果
〈詩經〉的藝術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2。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3。結構和語言上的特點:
(1)章法:重章疊唱得復沓形式
(2)句法:以四言為主攙以雜言
(3)字法:疊字、連綿詞和語氣詞的大量運用
(4)節奏鮮明,音韻和諧
(5)詞彙豐富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1。《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2。《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後來的中國詩歌乃至其他文學樣式,其內容液是以日常性、現實性為基本特徵: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總是文學的中心素材。反映現實生活,干預現實政治的創作精神給後代詩人以極大的啟迪
3。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系,《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詩經》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後世經過曲解而被強化了。)
4。《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克制因而顯得平和。(中國後代的詩歌,也是以抒情——抒憂傷之情較為普遍。)
5。《詩經》的語言形式和表現手法:
1)《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
2)《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
3)《詩經》中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4)《詩經》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朱熹《詩集傳》: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方法稱為後世詩文最基本的表現手法,並影響後代一些文體的形成。
6。推動後代詩人向民歌學習,從民間文學汲取營養。
(《詩經》缺乏浪漫的幻想和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
F. 詩經中,國風篇目最多,產生年代最早,藝術成就也最高,這句話哪錯了
產生年代最早這句話錯了。國風一般認為是周初到春秋的民歌,頌里的商頌就比國風早。
G. 有哪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著不同風響的中 國風大中國力量
這個中國的奮斗歷史很振奮人心的,新時代的奮斗者,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的風向
H. 詩經國風所描寫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取得了怎樣的藝術成就
國風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的漢族民間詩歌。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古代漢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漢族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來自網路 說的挺好 中間一段反映勞動人民……可以酌情刪減
I. 論述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的藝術成就: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現實主義精神與傳統
《詩經》立足於社會現實生活,沒有虛妄與怪誕,極少超自然的神話,描述的祭祀、宴飲、農事是周代社會經濟和禮樂文化的產物,對時政世風、戰爭徭役、婚姻愛情的敘寫,展現的是周代政治狀況、社會生活、風俗民情,這一"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精神傳統為後世所代代繼承和發揚。
二、抒情詩傳統
從《詩經》開始,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風雅與文學革新
《詩經》中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屈原所繼承和發揚,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 。
(9)成果國風擴展閱讀: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J. 關於成果的古詩
1、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唐·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全詩: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吒入關中。兩龍不並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飢鷹鳴秋空。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撥亂屬豪聖,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2、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唐·李白《東武吟》
全詩:好古笑流俗,素聞賢達風。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白日在高天,回光燭微躬。恭承鳳凰詔,欻起雲蘿中。清切紫霄迥,優游丹禁通。君王賜顏色,聲價凌煙虹。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寶馬麗絕景,錦衣入新豐。依岩望松雪,對酒鳴絲桐。因學揚子雲,獻賦甘泉宮。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歸來入咸陽,談笑皆王公。一朝去金馬,飄落成飛蓬。賓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閑作東武吟,曲盡情未終。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
3、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唐·高適《塞下曲》
全詩: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4、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唐·薛能《舞曲歌辭·柘枝詞》
全詩: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5、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唐·張九齡《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全詩: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漢酺歌聖酒,韶樂舞薰風。河洛榮光遍,雲煙喜氣通。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草木畢沾被,猶言不在躬。
6、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唐·岑參《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度使》
全詩: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7、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唐·李隆基《過晉陽宮》
全詩: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林塘猶沛澤,台榭宛舊居。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8、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唐·鄭谷《予嘗有雪景一絕為人所諷吟段贊善小》
全詩:贊善賢相後,家藏名畫多。留心於繪素,得事在煙波。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9、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圭。——唐·李白《贈從弟冽》
全詩: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獻主昔雲是,今來方覺迷。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風飄落日去,節變流鶯啼。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逢君發花萼,若與青雲齊。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日出布穀鳴,田家擁鋤犁。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傅說降霖雨,公輸造雲梯。羌戎事未息,君子悲塗泥。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圭。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
10、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唐·杜牧《聞開江相國宋下世》
全詩:權門陰進奪移才,驛騎如星墮峽來。晁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為災。貞魂誤向崇山沒,冤氣疑從湘水回。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
11、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唐·章孝標《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全詩: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12、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唐·羅隱《東歸別常修》
全詩:六載辛勤九陌中,卻尋歸路五湖東。名慚桂苑一枝綠,鱠憶松江兩箸紅。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
13、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宋·王安石《金陵懷古》
全詩: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14、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宋·陸游《秋月曲》
全詩:舊時家住長安城,萬戶千門秋月明,紫陌朱樓歌吹海,酣宴不覺銀河傾。受降城頭更奇絕,莽莽平沙千里月,選兵夜出打番營,鐵馬蹴冰冰欲裂。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長安高樓豈不樂,與此相去何遼哉!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髏持飲酒,舉頭雲表飛金盤,痛飲不用思長安。
15、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宋·陸游《讀書》
全詩:古人已死書獨存。吾曹賴書見古人。後之視今猶視古,吾書未泯要有取。賈生痛哭漢文時,至今讀之有餘悲。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豈責絳灌知。窮秋風雨卧孤館,萬世悠悠百年短。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
16、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宋·陸游《感遇》
全詩:我以善勉汝,汝謂出訾毀;置之不復言,意又不能已。為善如築台。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未言破萬卷,日且讀十紙,學雖在力行,要是從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