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在載人航天技術又取得哪些成果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7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進行了「火箭逃逸系統」首次飛行試驗。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不斷向印度政府提交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的建議,但目前印度載人航天工程仍然沒有任何正式立項的消息。「火箭逃逸系統」的首次試驗成功意味著印度航天掌握的載人關鍵技術不斷增多,有利於推進載人航天計劃。
Ⅱ 印度獨立後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科技方面印度擁有高科技產品,同時也在科技領域有了突出的成就也帶動的印度經濟的發展;在文化方面印度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貢獻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Ⅲ 古印度在科學方面的成就表現在哪裡
古印度在科學方面也有很輝煌的成就。數學上創造了從1到9九個數字,在這之後又加上一個0,並提出了數字按位計值的方法。現在我們都把這種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那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那裡學過去的。
Ⅳ 印度科技成果列表
太空科技崛起:ASTROSAT印度首個成熟的空間科學任務、印度首個月球任務(2008年的月船1號)、首個火星軌道任務(2014年的火星飛船)。
生物技術躍進:低價疫苗和非專利葯物已經幫助印度在國際制葯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能源飢渴背後:9.7公頃的太陽能帆板覆蓋了旁遮普邦的一座建築並生成7.5兆瓦的電力。
Ⅳ 古代印度的科技有哪些成就
古印度科技成就還是很高的,很少有人知道,主要是吃了不記錄歷史的虧……我在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里看過一些。哲學方面的就不說了,題主說的阿拉伯數字也不說了,說些別的吧。比古代中國要差的東西就不說了,以下提到的都是達到古代中國水平、超過古代中國水平、有獨到首創之處的科技成就。
1.天文學農業文明的天文歷法一般都不錯。印度在吠陀時代(相當於中國周朝)天文歷法水平就很高了,後來得到與古希臘天文學的交流更進一步。還出過阿耶波多這種超時代的天才。南北朝時期印度的天文歷法隨佛教傳入了中國,對中國也有一定影響。
2.醫學印度傳統醫學發展早、水平高。尤其是外科方面世界首屈一指,估計是他們比較敢想敢做……成書於前1000年的《妙聞集》就已經記載了很多外科手術,水平比同時代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希臘、古中國)都要高得多。
3.數學除了題主說的阿拉伯數字以外,印度另一大貢獻是「弦」。用「弦」(弓弦)這個詞來表示三角函數中的一個概念,就是源自印度。還有無理數問題,也是印度人將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4.建築古印度是第一個燒制磚建築的文明。印度的古代宗教建築成就很高,石窟、塔、雕塑都有獨到之處。後來東亞的中國、日本、朝鮮均受其影響。
5.航海印度的造船、航海技術曾長期(大約在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這個不出名,但非常重要。
我是看《新宋》知道印度歷史上有個注輦國(又譯朱羅國),才開始了解這方面歷史。不出名是因為這主要是南印度的成就,南印度人在印度處於弱勢,其歷史文化容易被忽視。說重要,是因為歷史上南印度曾經對東南亞進行了大規模的貿易和擴張,建立很多僑民據點。並直接導致東南亞部分地區印度化。
Ⅵ 印度在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計算機軟體和核工業。印度在計算機軟體業僅次於美國。
世界銀行對計算機軟體出口國家能力的調查評估顯示,印度軟體出口的規模、質量和成本等綜合指數名列世界第一。印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體王國,其軟體業從業人數已達到41萬人,在2008年已經增加到200萬人。目前印度計算機軟體已出口到95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200多家採用印度軟體。美國《財富》雜志的調查顯示,美國最大的100家公司幾乎100%把印度作為國外軟體的首選產地。
Ⅶ 下列科技成果中,不屬於古印度人創造的是
選擇D。
星期制度不是起源於印度。
現在世界各國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這些名稱最早起源於古巴比倫。
Ⅷ 印度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印度在宏觀層面無法與中國相比,但在微觀層面,印度高科技企業的表現,要比中國企業優越得多,特別是軟體產業和醫葯產業,印度的國際競爭力卓越非凡。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批可以與歐美最好的企業相競爭的公司:如軟體企業Infosys、Wipro、TCS,制葯企業如Ranbaxy和DrReddysLabs等,其產值和人員規模已經躋身於世界同類的前列。現階段印度經濟的迅速發展主要依靠私營高技術企業來推動的,而軟體和制葯是印度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Ⅸ 古印度科技成就與現在代印度的科技發展
公元前隨著農業的發展出現了相當精確的歷法,當時的印度人把一年定為360天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公元一世紀出現了《太陽悉纏多》這是天文學上的成就。
古印度最大的貢獻在於向全世界隆重推出了0~9這九個數字。後經過阿拉伯人傳到西方,成為阿拉伯數字。不過追根溯源,這是印度人的成就。
印度數學家還研究了分數,並且能象我們今天這樣書寫它們。到公元五百年,伏拉罕密希拉能通過計算,預告行星的位置;阿耶波多論述了確定平方根的法則,給出了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16。
公元七世紀初期,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統一了整個阿拉伯地區。他死後的三百多年間,他的門徒帶著這種新教,往西經過整個北非,進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往東越過印度河進入了亞洲的廣大地區。
大約在762年,穆斯林們建立了帝國首都巴格達城。四十年後,它成為世界著名的學術中心,就象希臘和羅馬時期的亞歷山大城一樣。
在公元八百年到九百年這一個世紀里,東西方的知識在巴格達得到了交流。東方來的商人和數學家帶來了新的數字元號,印度算術和中國的算學成就;從西方選出來的異教徒帶來了亞歷山大強盛時期的科學著作,其中包括天文學和地理學的論文,還有歐幾里得幾何學。穆斯林學者把這些著作譯成了阿拉伯文。
穆斯林的天文學家發展的制圖學,遠遠超過了亞歷山大時期的水平。在巴格達的學校里,三角學盛行起來。由於掌握了印度的新算術,穆斯林數學家能更為完滿地研究和應用歐幾里得和阿基米得的幾何學成就。航海家裝備和改進了航海設備;地理學家也有了新的更好的大地測量工具。穆斯林世界的科學技術,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公元一千年,古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地區被置於穆斯林的統治之下。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大學里,學生們可以學習希臘幾何學、印度算術、天文學、三角學和地理學,而這些科學,巴格達學者都作了很大的改進。
從十二世紀開始,穆斯林世界的科學知識逐漸傳到歐洲各地。到了公元一千四百年,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商人們開始使用新數字,教授新算術的學校開始在整個歐洲興起。半個世紀後,漸漸有了印刷術。算術教科書和航海歷是主要的印刷品。
新數字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常常一方面變形走樣,一方面又保持著九個符號和一個零的樣式。但是,如此先進的數字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在所有地方被接受的。十三世紀時,一項法令禁止佛羅論薩的銀行業者使用新數字。一百年後,義大利的派丟厄大學還堅持書籍的價格表必須用羅馬數字。直到十五世紀末,印度數字才在西歐的航海和商業中普遍使用。幾個世紀後,雖然還有人堅持用算盤和計算板上的計算方法,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學習新算術了。
在早期印刷出版的教科書中,不少列表和解決加減乘除問題的簡便方法,現在雖然已經成為博物館里的東西了,但是這些教科書把新的簡寫符號,比如「十、—」等引進算術中卻是十分重要的,盡管這些符號最早很可能是表示包裹超重和缺重用的,不是數學上的有意的發明。由於這些符號顯示了作用,隨後,另一些符號「×、÷、∴、=」,也逐漸被引了進來。
對於我們現在用代數求解的某些問題,印度和穆斯林的數學家也早就發現了解它們的妙法,「代數」一詞就是阿拉伯語。但是穆斯林數學家那時講授的代數和我們現在學的代數是不一樣的。他們的代數式都是文字寫的,唯一的簡寫的符號是表示平方根的符號。
代數學大約到十七世紀初才逐漸形成。下面我們來作一個簡單的題目,看看代數學是怎樣變化發展的:題目:一個數,乘以2,除以3,等於40,問這個數是多少? 印度和穆斯林的數學家是這樣解的:因為這個數的三分之二是四十,它的三分之一就是四十的一半,即二十;又因為這個數是二十的三倍,得這個數是六十。引進一些數學符號以後,早期的演算法是這樣來求解的:(2×某數)/3=40,某數/3=1/2×40=20,某數=3×20=60。
我們現在的代數,以字母n代替了「某數」,並且省去了乘號「×」。解法如下: 2n/3=40,n/3=20,n=60。
公元一千二百年的穆斯林教師肯定能給出解這類問題的法則,但是語句勢必冗長繁瑣:如果你已經知道一個數,乘以第二個數,再除以第三個數,結果為已知的話,那麼你就可以把這個結果乘以第三個數,再被第二個數來除,把原數求出來。
現在,我們可以用n表示任意數,s表示第二數,t表示第三數,a表示得數,如果sn/t=a,那n=ta/s。寫成這樣的形式,法則就一目瞭然,清楚好記了。
Ⅹ 印度在什麼等高新技術產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醫葯和軟體方面,服務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