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框架是什麼

成果框架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6-13 07:23:51

1. Java開源框架是什麼

其實框架很簡單的,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工具,甚至一個插件。
框架的作用,就是將一個公用的,常用的技術,封裝起來,
幫你處理一些基礎的東西,可以讓你不用再去寫那些繁瑣的東西。
就拿你要學的struts來說:他本質上也是用java寫的,和我們自己寫的類沒有區別,他實現的東西我們自己也可以實現。
比如接收客戶端的數據,我們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來的,但是如果有很多個參數,我們要寫很多個,很麻煩。struts它就幫我們實現,不用我們寫,直接寫個屬性,就可以得到。其實本質還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
所以你不要再在意框架是什麼東西,等你接觸了就知道了。你把它當做一個工具來用,這就是框架。
前台框架:jQuery
Mvc框架:Struts、spring Mvc
核心框架:Spring
orm框架:Hibernate、Spring JDBC、myBatis。

2. 成果內容怎麼寫

每個課題研究結束,都要針對研究成果寫簡介的,而且這簡介的內容寫的好不好,會影響到專家對成果驗收和鑒定的成果。作為課題負責人是要有撰寫這方面內容的能力的。那麼,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怎麼寫?
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在填寫的表格中,是有相關內容與要求提示的,給予課題負責人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簡介內容包括:該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略寫);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或對策建議(詳寫);成果的學術價值、應用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略寫)。
2、簡介內容應由課題負責人撰寫:文章內容要層次清楚、觀點明晰、用語准確、文風朴實,要有實質性內容,並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不得簡單排列篇章目錄。
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撰寫起來是很讓人頭疼的,撰寫的思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先寫針對的問題,幾句話搞定。比如針對**的情況產生的**問題。
2、再寫提出的方法,也就是方法簡介。比如提出了***方法,**解決方案,**框架。
3、然後寫達到了的效果,也就是所上面提出的方法達到的效果。比如性能提高了**倍,開銷降低了**。
4、最後寫寫這個研究點的學術成果,比如在**會議期刊發表了**論文,申請了**專利等。另外,如果有產業化的成果當然也要寫在最後了。
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怎麼寫?以上就是本文關於該問題的介紹,更多關於課題申報方面的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蘭竹文化網的在線編輯。
每個課題研究結束,都要針對研究成果寫簡介的,而且這簡介的內容寫的好不好,會影響到專家對成果驗收和鑒定的成果。作為課題負責人是要有撰寫這方面內容的能力的。那麼,課題研究成果內容簡介怎麼寫?

3. 畢業論文框架怎麼寫

畢業論文的寫作框架、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

4. 論文的框架是什麼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內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4.關鍵詞定義: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參考文獻: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7.論文裝訂:論文的有關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經過檢查,再沒有什麼問題,把它裝成冊,再加上封面。論文的封面要樸素大方,要寫出論文的題目、學校、科系、指導教師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論文的題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寫在表皮上,不要寫裡面的補頁上。

(4)成果框架是什麼擴展閱讀

論文種類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2.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3.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5. 怎樣寫科技成果的技術框架

.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1 14:46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21 14:46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葯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

6. 課題總體框架與主要內容有什麼區別

課題方案設計的基本框架及課題論證的內容 :區別,問題的目的性,研究依據、研究對象
一、問題的提出(目的意義) 這部分主要說明研究課題的設想從何而來,即選題的來源和背景,研究要達到的目的以及歷史和現實的意義。這是研究方案設計和研究過程的宗旨所在。問題的提出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選題論證,即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二)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歷史及現狀的文獻情況及情況綜述。 (三)課題研究范圍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據和假設 (一)研究依據:包括政策依據、法規依據、教育科學理論依據及研究對象的自身發展規律依據等。 (二)理論假設:即對事物因果關系所作的一種推測,也就是對通過什麼達到什麼的一種預測。假設在表述上有四個要點: 第一,明確。假設一般是陳述句或復合句,必須包含兩個以上變數間關系的推測。 第二,新穎。反映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具有現實針對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 第四,可測。能通過明確的目標體系、具體的操作要求和科學的檢測標准來驗證。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如前所述,研究對象的選擇方式,一般可劃分為總體研究和抽樣研究兩大類:可根據課題的性質、要求、研究對象情況及研究力量的可行性出發進行選擇。對於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來說,多採用抽樣研究方式。抽樣研究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能代表總體的樣本進行研究,取得能說明總體的足夠可靠資料,准確地推斷總體情況,從而認識總體的特徵或規律性。方案設計中要對抽樣的原則和步驟加以說明。若是實驗研究,則需對實驗班與控制(對照)班的確定原則、方法加以說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體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項課題都要有相應的研究方法。一般可採用綜合的方法、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這樣有利於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結論。在方案中應提出用這些方法起什麼作用以及如何進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標 指課題研究要達到的目標,主要是直接目標。目標要求明確、內涵和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並能夠檢測。 五、研究內容 研究目標要通過研究內容來體現。研究內容是在理論假設和研究目標的基礎上,將研究思路具體化。通常是將研究變數分解成若乾子課題,各子課題為總課題服務,既各有側重,又互相滲透,構成統一的整體。研究內容的確定就是對教育中各種變數進行考察、探討、測試、調查、實驗,以揭示其本質特徵,揭示各變數之間的關系,達到對教育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在研究內容的設計中,要確定變數的類別和性質,劃定變數的范圍,說明變數的控制方法,並制定標志變數變化的標准(即指標)。對於實驗研究,應對如何操縱自變數,如何檢測因變數,如何控制無關變數做出具體的說明。 六、研究步驟 設計研究步驟,就是確定研究實施過程和時間規劃,即對研究的具體階段、安排等做出設計。研究的每一步驟、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每個階段需要的工作時間,都要寫進書面計劃中。對每一階段的任務和實施過程必須作出具體安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七、保證措施 主要是對人員培訓、研究材料和設備、測試工具以及經費等問題提出具體落實措施,以保證課題研究順利完成。 八、成果形式 主要指最終成果形式,即研究的過程和研究的結果用什麼形式來表現。一般應為研究報告、調查報告或實驗報告。對於比較大的課題,除了要有最終成果形式,還應該有階段成果形式、子課題成果形式和總課題成果形式等。在確定成果形式時,應明確責任和分工,以確保成果的完成。 此外,在總體研究方案設計的同時, 還應制定執行方案(包括指導思想、研究原則、步驟和階段要求、基本方法、檢測手段、儀器設備配置、資料搜集和積累等)和評價方案(包括學生發展質量指標體系,施評時間、程序及主要方法和工具,評價小組成員的組成等)。

7. 論文的結構框架是什麼

了解一篇論文的框架是最基礎的任務,一篇「有邏輯、有層次且完整」的優秀論文,是離不開擁有一個清晰的論文框架。我經常看到很多論文,思維很亂。不懂論緒和前言什麼區別,諸如此類。對此,我做了一份表格,直接上圖比較乾脆。

我製作了一份一篇論文的完整架構圖,有部分內容以自己的專業需求進行修改,有些系所的研究過程中並不會使用研究工具則可以省略。

我將接下來詳細講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1、緒論(Introction):

這部分主要解決的是介紹基本背景知識、描述研究對象、總結文獻回顧中總結的當前研究和不足之處,最後引出「我」要怎麼做,我要怎麼研究。

2、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

這部分是要求作者總結出當前相關的研究成果,讓我們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完成一小點的突破就足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寫作前應當有充分的准備,能以「時間」、「觀點」這樣的軸線,將我們看到的文獻,系統的整理出來。可以更方便我們後續寫作,也利於閱讀者的閱讀。

3、研究方法(method):

這部分我們應當先簡單介紹自己所使用的研究理論,並介紹自己該如何進行研究(也就是製作一份研究框架圖),最後就是在研究過程中若有運用到工具,也需要簡單介紹。如SPSS之類。

4、研究過程:

哈哈,愛莫能助,研究過程是以緒論中所提的研究問題,結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以不斷遞進、深入的方式,解決所提的研究問題。

5、結論(conclusions):

談及自己研究的結論,也就是研究發現,可以稱為「研究結論與發現 」。研究貢獻指的是,我們寫的論文能產生的效果,對後續研究者在這類相關議題上有什麼樣的幫助。研究限制也能稱為不足,自己在研究過程中有哪些瓶頸,或沒有做到的地方,如樣本數量不足之類的。最後就是建議,我們在寫完論文後,最後應當對學術或實務領域,有什麼樣的建議。

6、參考文獻(References):

這部分需要特別注意,在寫作時,記得同時記錄每一次使用的文獻,以便於最後整理參考文獻。

8. 最終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內容 是論文怎麼寫

先把大綱擬出來,具體怎寫跟你明細

9. 研究內容和框架怎麼寫

一、性質不同

1、研究內容:研究內容是與研究目標對應的具體可操作的一個個研究點,是指實現目標所要進行的具體研究內容。

2、研究框架:主要內容需研究申報的細節,而課題總體框架只需研究目標。

二、研究情況不同

1、研究內容:研究內容是通過做許多事情達到研究目標。

2、研究框架:需研究依據和假設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三、特點不同

1、研究內容:研究內容是研究的主要事項。

2、研究框架:框架分析實際帶有建構主義之取向,為從句法、腳本、主題、修辭結構等方面檢視新聞話語提供了實證性的、可操作的維度。

閱讀全文

與成果框架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