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麗娟的研究成果與學術論文
1.網路自主學習中外語教師角色定位與發展模式,2006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改革重點資助項目,2007.4.- 2008.8,主持人2.英語自主閱讀能力評價機制和發展策略研究,2009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2009.4-2010.12,主持人3.高校外語教師自主發展評價研究,2009年河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09.6-2010.10,主持人4.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角色轉變模式實驗研究,河北大學第五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6-2008,主持人5.河北大學題(卷)庫:大學英語4,2007.7.,主持人6.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評價體系研究,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教學改革重點資助項目,2008-2010,第二名7.逆向課程設計與大學英語精品課程,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0-2011,第三名8.基於計算機和網路的大學英語教改中教師發展模式的實驗研究,教育部高教司第二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擴展項目,2005.10,第三名9.我國高校英語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一般項目,2009.11-今,第四名10.網路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師自主發展及評價研究,2009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9.6-2011.1,第四名11.網路環境下的英語小組寫作教學模式,2006年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6.7-2008.5,第二名12.形成性評價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2001年度河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指導計劃項目,2001.7.-2006.9,第二名13.中美教師專業發展對比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2008-2010,第三名14.基於計算機和網路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2004.9.- 2006.12,第四名15.網路環境下多層次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的應用研究,2005年河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5.12-2006.12,第五名16.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可行性分析與策略研究,河北大學第五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6.9.-2007.9.,第二名 17.多媒體網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河北大學第四批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04.8.-2006.8.,第五名18.在現行不同英語教學模式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可行性,第三批中國外語教育基金項目,2005-2007,第三名論文: 1.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模式與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第一作者2.論外語教育全納化,成人教育,2010(10) ,第一作者3.淺議培養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六項原則,教育探索,2010(9),第一作者4.美國的黑色幽默——以海勒的《二十二條軍規》為例,大家,2011(4下),第一作者5.電影《入殮師》死亡問題的新思考,電影文學,2010(9),第一作者6.論《百年孤獨》與魔幻現實主義,大家,2010.8(下).第一作者7.高校英語教師自主發展對策研究,大家,2010.7(上).第一作者8.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第四屆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09.4.,第一作者9.從外塑培訓到內塑自主——從我校教師培養談外語教師發展,第三屆中國外語教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3.第一作者10.Formative Evalu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外語教學法的機遇與挑戰——第二屆中國外語教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7.2.,第一作者11.自主學習中的教師角色轉變探尋,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4),第一作者評價體系在課程中的改革應用,中國校外教育,2007(7),第一作者12.論高校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規范,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第一作者13.課堂教學與網路教學的有機結合,社會科學戰線,2004(10),第一作者14.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論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方式,東北亞論壇,2004(9),第一作者15.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09(11),第二作者16.渾沌與混亂,虛無與實在——論《印度之行》中的印度,作家雜志,2008(7),第二作者17.網路自主學習中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4),第二作者18.形成性評價對英語學習策略影響的實驗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第二作者19.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實驗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第三作者20.大學英語逆向教學設計,大家,2011(4下),第三作者21.大學英語教改中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研究,當代教育科學,2006(20),第三作者22.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元認知的培養,學問,2005(12),第四作者著作類:1.《英語閱讀策略》,外研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6.,主編(第一名)2.《闖關方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10.,副主編(第三名)3.《快速過關全攻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9.,副主編(第三名)4.《大學英語核心詞彙》,科學出版社,2004.9.,副主編(第四名)5.《大學英語寫作》,科學出版社,2004.10.,副主編(第八名)
Ⅱ 論文與課題有什麼區別
據學術堂了解,論文是一種體裁,是內容的表現形式。當然在實踐中它也可以演化成一種題材,比如,要做好某項工作或某件事情,人們也常常說,要把這篇文章做好。課題則主要指題材,是已經解決或待解決,需要研究的各類問題、題目的統稱。它可以採用多種文體材料的表現形式,論文就是其中的一種,還有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等其他形式。可見,二者是有聯系的,主要是體裁與題材,形式與內容的聯系,而究竟採用何種體裁,利用何種文字表達形式,完全由題材或內容決定。
課題與論文截然不同,有著自己的特點:
一、課題的針對性更強
論文以中心論點為軸,內容題材十分廣泛,論文所要解決或能解決的問題,只是說明論點的實踐指導意義;課題是以問題為中心,具有對問題的鮮明針對性,重在如何解決問題的操作過程。新的理念(或觀點)只是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即指導研究和實踐全過程的思想或靈魂。課題針對的是問題,解決的是問題,所以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過程更具有操作性。
二、課題立項的超前性
論文往往是對成功嘗試的總結或理論升華。而課題則不同,雖然它也有必要對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但也必須進行再嘗試,以求實踐驗證。特別是它更多或主要是針對待決的問題進行立項研究,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即可進行課題立項,通過學習和實踐進行研究,以求問題解決,這即是課題立項的超前性。
如果教師個人、教研組或科室不能完成課題立項,只能說明你的教研科研任務不明確,沒有科研目標,起碼還不知道影響自身教學或工作開展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主攻方向不明。
三、課題研究是個完整系統的過程
從課題研究的內容程序看:(1)課題的提出(為什麼要立項研究?問題的負面影響?必要性?);(2)課題的內涵及主要內容;(3)解決課題的理論依據;(4)解決課題的實踐操作過程(方式、方法、途徑);(5)各種必備資料、數據的調查整理;(6)成果驗證;(7)課題的特色、意義。整個過程是按邏輯順序依次展開,形成系統的統一整體,更具客觀性。重在研究過程,重在過程中做法與效果的不斷反饋及相應的調整完善。最終文字材料只是客觀研究過程的記錄或理論化、系統化。
四、課題研究的整體性
課題研究通常都是團體協作的過程。比如,教研組立項選題,可拫據學科特點,面對教研組成員平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於是進行立項研究。要完成小組的立項研究,可能涉及教學的各個環節或方面,於是需要小組成員從具體環節或方面進行人員分工,分別進行研究嘗試,以求突破。這就形成了教師個人的課題立項,也算教研組的子課題。就是說,教師個人的課題研究與教研組的課題研究緊密聯系,由每個成員從事的子課題構成了小組課題的整體內容。最終將個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嘗試和整理,共同完成小組的科研任務。可見,課題研究不同於論文,論文可以人自為戰,獨立完成。課題則更強調分工協作,發揮整體合力共同實現科研目標。
五、課題研究的可容性
論文不是不寫,某一方面偶有所得可以形成論文。幾篇論文如果有內在聯系,便可構成統一思路。如果立項為課題,再通過系統梳理思路,進行實踐驗證,便可產生課題研究成果。在這里,論文成為你課題研究的參閱資料,論文中的觀點便成為課題的理論依據。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課題也可以由教師個體獨立完成。但決不是短期便可完成的,而是多年的實踐、長期的積累、系統綜合及理論升華的結果。
Ⅲ 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有啥區別
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
第一、寫作目的來看,學術論文是以闡述作者的科學見解為目的,是探求新理論、新論點、新解釋、新規律的;而研究報告則以報道研究結果和進展為目的。從題目上來看學術論文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
應該指出的是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能寫成研究報告,但不一定都能寫成學術論文,因為研究結果的素材不一定都能滿足形成新見解的要求,絕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研究報告的形式發表。
第二、內容要求上,學術論文是記敘研究課題中最富創造性的部分,是選用最精彩最具說服力的、與論證內容有關的數據,經過科學整理、綜合分析、判斷推理,以形成論點,因此在寫作上應包含三個基本要求:
明確的論點、充足的論據、科學的論證,而不應包括一般過程的論述,不應包括與論點無關的具體觀察所得;而研究報告則是科學研究結果的真實記錄,包括整個工作的重要過程、方法、觀察結果及對結果進行討論等細節。
第三、在資料引用上,鑒於學術論文有以上兩個特點,為了建立自己的新論點和新見解,它不僅需要利用本課題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引用前人以及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數據。
而研究報告則只能如實的報告本課題的觀測所得,都是第一手資料,它除了前沿和討論部分引用必要的參考文獻外,一般不能也無必要在正文中引用他人的數據,因為它不要求做觀點上的論述,也不一定承擔課題的最後結果,這樣來看,研究報告具有更強的資料價值。
第四、在撰寫格式上,學術論文的一般格式為:題目、作者、作者單位、摘要、前提、正文、結論、參考文獻、後附英文摘要,但由於其論述的內容不同,它具有比其他科技問題更復雜、更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沒有股東的撰寫格式;而研究報告的寫作格式大體相容。因此可以說學術論文是科研成果的高級表達形式,而研究報告則為科研成果的一般表達形式。
第五、在保密性上,學術論文因著重於解釋事實和進行學術上的探討,一般不涉及保密問題;而研究報告側重於報告事實,內容比較具體,因而保密性較強。故對於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則要對技術關鍵部分和需要保密的數據做適當的處理,有的甚至暫不發表。
第六、在發表時差上。由於學術論文要形成新的觀點,就需要充分的佔有材料,要進行嚴密的邏輯認證,有時甚至還要做些補充實驗。因此,撰寫難度較大,費時多,發表較慢;而研究報告由於是對研究結果如實的描述,並且不一定要形成論點或得出結論,因此,寫作速度較快,發表也較快。
(3)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下面先說幾條基本原則
1、先要以事實為依據
研究報告中列舉的全部數據和例子,都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可有半點虛假,不能編造,不能無中生有。報告中對教育現象的因果關系分析,對教育原理和規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實為依據。科學研究報告中的每一句帶有判定性的話。
都必須在足夠的、可信的、有說服力的事實基礎上得出。當然,科學研究報告中也必須把研究問題時所需要的大量事實材料跟撰寫報告時應引用的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材料區分開來。有些事實材料,如與研究的主題扣得不緊,應當忍痛割愛;有些事實材料,應當盡量製作成表格、圖例以及其它直觀形式。
2、內容的闡述有邏輯性
實證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闡述與研究工作的邏輯發展順序是大體一致的,為了確保研究報告的邏輯性,我們應當首先考慮整個研究工作的發展順序,然後再考慮報告的表達方式。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沒有一個好的研究基礎,好的科研報告是怎麼也寫不出來的。 科學研究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
3、引用文獻資料要註明出處
在教育科研報告中完全可以引用,採納別人的科學研究成果,但必須尊重別人的勞動。一方面應實事求是地評價,實實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應當把別人的成就變為自己的東西。所以在研究報告中凡有引用別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觀點性詞語,必須加以注釋或說明,以向讀者示知成果界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術論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研究報告
Ⅳ 學術論文的基金項目和研究成果格式怎麼標注
在論文第一頁的左下角添加基金項目步驟如下:
1、進入草稿視圖,游標插入文章標題或作者名字的後方(其實第一頁哪裡都可以),然後點擊引用菜單,選擇插入腳注下方的擴展符號。
2、打開腳注和章節附註對話框,點擊自定義標記後面符號按鈕,選擇第一個空白符號。點擊「插入」。
3、點擊插入後,這時文章下方會出現腳注選項,選擇腳注分隔符選項,下面會自動出來一條橫線,在行下面添加基金項目即可
在文章標題後的空白處點「插入」下面的「引用」,再選「腳注和章節附註」,在「位置」選「腳注」,在「格式」下選「編號格式」,如果不需要數字標記,則選擇「自定義」,在後面的「符號」中選擇相應的符號,或者選空白(一般學術論文里選擇符號里的第一個空白符號即可)。然後點「插入」。現在,游標自動出現在頁面底端的腳注處,你就可以編輯了。然後項目名稱:XXXXXXX。項目編號:XXXXXXX。一般還要加上作者:XXX(1992-),XXX專業,主要從事XXX研究。Email:XXX.有的還要加上通訊作者:XXX(出生年份),主要從事XXXXXXXXXX研究。Email:XXX.
摘要對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即讀者無須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核心信息。摘要應通過客觀描述性語言闡釋研究工作目的(意義)、方法(過程)、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應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宜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也不能是論文前言(引言)的重復,字數在200-300字之間。
5.關鍵詞:
從論文中析取出來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單詞或術語,數量3-5個,中間用分號隔開。
6.基金項目:
獲得全國、省、市、區(縣)校等各類課題資助的論文應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圓括弧內註明項目編號。
【示例】基金項目: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課題名稱》,(項目編號:****)。
Ⅳ 碩士學位論文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怎麼寫
由標題、摘要、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標題概括地說明該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性,並極其扼要地表述是以何種實驗材料與方法得出的何種研究結論,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和研究結果的意義。前言簡要表述本研究課題的背景、前人的研究結果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實驗(試驗)內容和研究目的。
結果客觀描述和科學分析實驗(試驗)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寫明應用的公式、反應方程式;用表格、坐標圖或曲線圖准確列出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表述實驗得出的最終結果。參考文獻列出與本研究課題直接有關的前人發表的文獻(包括參考前人的成果、方法、材料等)。
(5)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規定:
1、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由學位授予單位確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2、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
3、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Ⅵ 學術論文中 "和" "與"的區別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學術論文也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按寫作目的,學術論文可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並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於你選擇了什麼課題,並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麼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備工作。
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
基本類別
按研究的學科,可將學術論文分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每類又可按各自的門類分下去。如社會科學論文,又可細分為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等學科論文。
按研究的內容,可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重在對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應用研究,側重於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術和生產技術,直接服務於社會。
按寫作目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交流性論文,目的只在於專業工作者進行學術探討,發表各家之言,以顯示各們學科發展的新態勢;考核性論文,目的在於檢驗學術水平,成為有關專業人員升遷晉級的重要依據。
Ⅶ 學術論文,期刊,文獻三者是什麼關系
學術論文除期刊論文外,常見的還有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
文獻范圍很寬,一切記錄了知識和信息的載體都可以稱為文獻,包括圖書、報紙、期刊、光碟、相像磁帶等。狹義的文獻僅指紙質的出版物。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期刊是發表學術論文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並非所有期刊都是刊登學術論文的,有些期刊主要發表新聞報道、評論、故事、文藝作品、科普文章等。學術論文除期刊論文外,常見的還有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
文獻范圍很寬,一切記錄了知識和信息的載體都可以稱為文獻,包括圖書、報紙、期刊、光碟、相像磁帶等。狹義的文獻僅指紙質的出版物。
(7)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學位論文根據所申請的學位不同,可分為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三種。
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學位論文可分理論型、實驗型、描述型三類,理論型論文運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論證明、理論分析、數學推理,用這些研究方法獲得科研成果。
實驗型論文運用實驗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獲得科研成果;描述型論文運用描述、比較、說明方法,對新發現的事物或現象進行研究而獲得科研成果。
按照研究領域不同,學位論文又可分人文科學學術論文、自然科學學術論文與工程技術學術論文兩大類,這兩類論文的文本結構具有共性,而且均具有長期使用和參考的價值。
學位論文的特點:
1、學位論文是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畢業生為獲得各級學位所撰寫的論文。
2、學位論文是通過大量的思維勞動而提出的學術性見解或結論,具有一定的獨創性。
3、參考文獻多、全面,有助於對相關文獻進行追蹤檢索。
4、一般不公開出版,單純的文摘數據已無法滿足讀者需要,讀者對電子論文全文的需求呈上升趨勢。
Ⅷ 什麼叫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Ⅸ 學術論文與科技論文有什麼區別
1、科研論文
科研論文指的是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形成的一份調查報告,也可能是對某一個問題進行實驗以後寫成的實驗報告,然後對這個調查報告或者實驗報告進行總結,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就是科研論文。論文是什麼?這種論文的特點是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有作者的實踐與研究的過程,而在論文當中,它有測量、統計或者其他事例來論證觀點的可行性,這種文章就屬於科研論文。
2、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指對某些問題還沒有開始實驗或者實踐的,但是通過理論的驗證或者其他文獻資料的驗證來進行一種探索,提出了作者本人觀點的一篇論文。論文是什麼?它也有可能是對某一個理論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而進行思考的論文,當然在現實中,上述的兩種論文並不是獨立的,也沒有一個很嚴格的界限。
高等院校畢業論文一般為學術論文。這種學術論般屬於討論的一種文體,它講究的是四個特徵,一是學術性,對研究的內容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二是科學性,對探討問題要求准確,思維嚴密,邏輯合理;三是創造性,對研究的成果要有創新,要有發展;四是理論性。包括作者思維、論文結構以及論文表達相統一的綜合理論性。(以上內容來源於學術堂)
Ⅹ 什麼叫做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定義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並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於你選擇了什麼課題,並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麼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備工作。(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93年第9期《學術論文的選題與選材》)
學術論文應具備以下四個特點:
一、科學性。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二、創造性。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三、理論性。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四、平易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准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